第二十五章

關燈
鑼打鼓,有人放起鞭炮。

     這時,丁國寶正站在城壕外。

    他明白大洞已經被官軍占領,立即挑選了三十個弟兄,将被子浸了水,蒙在頭上。

    他自己跑在前邊,三十個弟兄跟着他,一邊呐喊着,一邊跑過了城壕,直向大洞奔去。

     城上見義軍來奪大洞,立即弓彎齊發,磚石亂飛,還扔下一個“萬人敵”,正在丁國寶的腳邊爆炸。

    他被炸成重傷,倒在地下。

    他身邊的人死了一片。

    沒有死的人把他背了回來。

    奪洞失敗了。

     經過這一仗,守城軍民頓時土氣高漲,各個地方都仿照朱呈祥的辦法奪洞。

    不過半日時間,三十六個地洞都陸續被奪到官軍手中,挖洞的義軍死傷慘重。

     當争奪地洞的時候,李自成、劉宗敏、宋獻策、田見秀。

    谷英等立馬城外,卻沒有一點辦法。

    李自成的臉色陰沉,考慮着新的打算。

    他考慮一陣,策馬回應城郡王花園,臨走時對劉宗敏說: “不必争奪洞了。

    我們用另外辦法攻破開封,免得弟兄們白白死傷。

    ” 費了半個月的時間,好不容易掘了三十六個洞,在半日之内都被守城軍民奪去,這件事使第二次進攻開封又遇到很大挫折,也使李自成和他的将領們大為失意。

    但李自成并沒有撤離開封的打算,據他和宋獻策估計,左良玉十三日才能到達杞縣一帶;到達杞縣後未必敢貿然向開封逼近。

    何況他已經命李過率領闖營和曹營的兩萬人馬移駐朱仙鎮和水坡集附近,昨日又派劉芳亮率領兩萬人馬去陳留附近駐紮。

    這兩支人馬足以擋住左良玉,使他不能逼近開封。

    他們想,隻要能在元宵節以前攻破開封,左良玉不但無能為力,而且非趕快逃走不可,不然的話,義軍以得勝之師直趨杞縣,左良玉就招架不了。

    這些看法李自成同曹操和吉-也談過,大家都覺得合乎道理,所以就決定再一次猛攻開封,隻是必須采取另外一種辦法,這辦法他們已經想好了。

     初八這一天,李自成下令全部攻城将士都在城外休息。

    近城壕處的義軍為躲避城上的大炮,也為了抵禦寒冷,不是住在帳篷中,而是在近城壕半裡處挖了四尺多深的壕溝,裡邊鋪些幹草,上邊蓋着木闆,木闆上鋪着高粱稈子,高梁稈子上又壓了一層土,大家就住在裡邊,帳篷都不用了。

     初八日夜間三更時候,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

    李自成偕同劉宗敏和宋獻策來到火藥廠,督促工匠們加緊制造各種火藥。

    他們黃昏後一直在開軍事會議,三更時将領們散去了,曹操和吉-也回繁塔寺老營去了,他們不肯休息,便來觀看制造火藥的情形。

    根據來獻策擇的日子,在十二日黎明攻城,需要很多火藥,而一旦攻下開封,還要同左良玉大戰,那時也需要火藥,因此李自成深感此事不能疏忽。

    他一面看,一面鼓勵工匠們多多制造,同時又派親兵回去告訴老營總管,送一些酒肉到這裡來,讓大家夜間消寒。

     正在觀看之時,忽然聽見城邊發出來一陣陣喊殺聲音,他們猜到必是敵人趁着黑夜出城偷營。

    但他們沒有将這事放在心上,繼續巡視,過了好久,才離開制造火藥的地方,轉到制造炮彈的作坊中巡視。

    那時李自成的部隊還不會制造開花彈,隻能制造實心的鉛彈和鐵彈,也制造供小錢用的鐵子兒。

     他們看完以後,已經交五更了。

    剛回到應城郡王花園,谷可成騎馬來到,向他們禀報敵人偷營的經過。

    原來,敵人趁着雪夜,從曹門旁邊的水門派出五百兵了,越過城壕偷襲義軍兵營。

    義軍發現之後,偷營的人迅速返走。

    義軍追過城壕,那五百人沿城而走,向水門奔去。

    義軍不知是計,繼續追趕。

    快到水門時,那五百人突然回頭抵抗,而占據各個城洞的官軍也紛紛出來,有的從中間沖殺,有的從背後掩殺。

    義軍情況不熟,又遇着大雪,弄不清官軍有多少人馬,一時之間退避不及,死傷了好幾百人。

     李自成聽過禀報,心中十分惱怒,但是事已如此,無可奈何,恨恨地歎了口氣,說道: “越發增添了城中的氣焰!” 天明以後,雪停了,天晴了,一輪紅日照着城頭。

    守城軍民在奪得三十六洞之後,昨夜又用計殺死殺傷了數百義軍,這是圍城以來的空前大捷。

    但他們也看得出來,義軍并無退走模樣,這使他們在高興之餘不得不上緊加固城防。

    首先要多備柴草,以便城上将士禦寒,同時還準備再用火攻,于是下令在全城收集柴草,一天之内就收集到十幾萬擔幹柴。

    另外,因為東城從曹門到轉角之間有一段地方城牆較薄,需要趕快加厚,附近民宅幾天來已經拆光,所以巡按下令,将上方寺拆去一部分,觀音寺拆去大部分,用拆下的磚石加厚城牆。

     從初九到十一日,城内天天緊張地準備;城外義軍也在準備,但多在夜間活動,白天按兵不動。

    城内官軍知道在離心字樓不遠的地方,義軍挖了一個大的地洞,洞口是從城壕裡岸挖進去的,而且挖得很長,據估計有十丈以上,因此用原來的火燒辦法,已經沒有效果。

    連着兩三天來,義軍每天夜間在朦胧的月色中或在後半夜昏暗的星光下,将火藥背過城壕,運進洞中。

    由于義軍事先作了很好的準備,到處埋伏了弓弩手,城上稍有動靜,立即有成千支箭一起射來,因此守城兵了無法阻止他們運送火藥。

    十一日這天夜間,城中十分驚慌,據他們估計,連着三天來義軍已經向洞裡邊運進幾十擔火藥,很可能在十二日黎明時開始放迸,轟塌城牆。

     十一日夜三更以後,情況更加緊急了。

    城上軍民聽見東城外曹門以南、宋門以北義軍人聲嘈雜,馬蹄聲不斷,這顯然是攻城前的人馬部署。

    周王在宮中如坐針氈,向天地許願,又向祖宗許願。

    巡撫、布政使、巡按使也都向天地和關聖爺許願。

    官紳們不斷會商,尋求對付辦法。

    陳永福将他的主要兵力調在東城等候,準備一旦城被炸開缺口,就在缺口處拼力血戰。

    義勇大社也調來許多精健丁勇,在上方寺附近守候,一旦緊急,立刻登城。

     十二日黎明來到了。

    從城上可以望見城壕外半裡處,有很多義軍步兵已準備好攻城,還有騎兵分列兩翼,部伍整肅。

     過了一陣,天色更亮了一點。

    守城的人們又看見有許多大炮擺在城壕外步兵的前邊。

    一共分三個地方,中間約有六七十尊大炮,兩邊相離幾十丈遠,各有二十多尊大炮,總數約在一百尊以上。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今日不是用火藥炸毀城牆,而是用炮對着去年二十六日攻城的地方猛轟。

    那一次曾把城牆炸開一個缺口,現在雖經修複,到底不太堅固,所以李自成選擇了這個地方,打算用群炮轟毀城牆。

     城上人正在紛紛議論,忽然義軍陣地上一面紅旗一揮,幾尊大炮響了。

    接着炮聲越來越密,震天動地,三個地方的大炮,不斷燃放。

    鐵的炮彈,鉛的炮彈,從炮口射出,有很多打在城牆上,有一些從空中越過城頭,射進城内。

    炮彈互相交織,發出令人喪魂失魄的聲音。

    更多的炮彈打在原來缺口的地方,城牆不斷頹倒,成為一個陡坡,又變成慢坡。

     打過一陣大炮之後,義軍的步兵蜂擁出動,躍過城壕,沿着慢坡向上沖。

    城上拼命向外邊打炮,施放弩箭,投擲磚石,但是義軍決死進攻,毫不退避,死了一批,又爬上一批。

    攻了一陣,義軍在城牆缺口處死傷很多,暫時停止沖殺,退到城壕下邊。

    一百多尊大炮趁這時候又一齊向城上打來,很多炮彈繼續打在缺口地方。

    城上也用炮火還擊,但沒有城外的炮火厲害。

    打了一陣之後,城外的炮火又忽然停止,伏在城壕下的義軍步兵又像潮水般洶湧而上。

     這時雙方都在争奪缺口。

    有幾十個義軍已經爬上缺口,到了城頭,又被守城的官軍殺死。

    眼看着義軍死不後退,城上怎麼用磚石打,用弓弩射,都無濟于事,官軍隻得用大炮向義軍的後續部隊打去。

    但是城上的大炮已經有三尊炸裂了,炸死炸傷了一些自己人,而城外義軍的大炮忽然又響了起來,炮彈飛上城頭,向左右打守城的人。

    城垛一個一個被打得粉碎,守城的人一批一批死傷。

    中間缺口處,雙方仍在肉搏交鋒,死傷慘重,都不退讓。

     陳永福眼看形勢越來越危急,城快要守不住,就大聲呼喊:“放炮!放炮!”可是守城兵勇因為連着炸裂了三尊大炮,不敢再放,隻用弓箭和磚石向敵人射去、打去。

    陳永福跳上一尊大炮,騎在炮上,又大聲喊道: “忠臣不怕死。

    你們快點炮,我和炮一起炸碎!快點!” 他的親兵将他猛一拉,拉下大炮。

    同時銅炮也被點燃了,轟然一聲,打到義軍中間,接着幾尊大炮都響了,加上萬弩齊發,義軍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倒下去幾百人。

    這時城外一聲呼叫,所有攻城的步兵暫時都伏了下去,大炮又向城上猛烈轟擊,炮彈交織在城頭上。

    趁這個時候,陳永福大呼: “将城牆缺口堵起來!” 城内連日來已經準備了幾百扇大門,一部分從周王宮中運來,一部分是寺廟的大門。

    這時守城軍民趕緊用這些大門将被義軍轟開的缺口重新堵住。

     可是突然間大炮停止,攻城的義軍又呐喊着向城上爬來。

    陳永福又用大炮、弓弩抵擋。

    有些炮彈越過城壕,打到義軍排列在城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