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關燈
火藥包多麼猛烈,不管死傷多重,掘城的工作都不停止。

     城上軍民對于義軍的夜襲十分警惕。

    他們對如何對付掘城,保護城牆,也做了各種準備。

    陳永福是一個很有經驗的總兵官,王燮和黃澍都很精明強幹。

    在第一次開封守城戰中,李自成主要是用的掘城辦法,使他們增長了許多經驗。

    昨天白天,當義軍在城外秘密準備時,城中官紳百姓也在加緊準備。

    城裡的紳民早就料到李闖王必來報仇,特别是不久前南陽城破的消息傳來,殺戮情形被誇張得很厲害。

    他們十分擔心:萬一闖王人馬攻進城來,必會殺戮甚慘,婦女受辱,無人能夠幸免。

    由于他們抱着這種心情來守護城牆,所以盡管守城的人不斷被義軍的箭射死射傷,他們還是不停地向城下投擲各種能夠殺傷敵人的東西。

     陳永福在二更時候,将南門守城的責任交給他的兒子。

    挂遊擊将軍銜的陳德,自己移駐到鐵塔旁邊的上方寺。

    為怕曹操詭計多端,他到了上方寺後,又把陳德喚來,再三囑咐他小心謹慎。

    陳德走後,陳永福不脫衣甲,坐在一把圈椅上,閉着眼睛假寐。

    他實在疲倦,正要昏昏人睡,忽被城頭和城外的一片呐喊聲驚醒。

    他雙目一睜,心中罵道:“他媽的,果然來了!”随即帶着一群親将、親兵、家丁,迅速奔上城頭。

     陳永福先上了東城,看見從曹門向北,很多地方都有義軍掘城,情況十分危急。

    他從城垛中間探頭下望,“嗖”的一聲,一支箭正好射中他頭盔的上部,把盔纓射下城去。

    一個親将将他的袖子扯了一下,說:“大人,小心!”他沒有理會,親自抓起一塊磚頭,砸了下去。

    正在這時,又一支箭從他頭上飛過,射中了他背後一個守城的壯丁。

    黃澍慌忙跑來,對他說: “軍門大人,目前東城、北城,到處都在掘城。

    下官守的這一段,共有十五六處正在掘,不管如何抛擲磚、石、火藥,賊兵就是不退。

    ” 陳永福對他說:“不要驚慌,要沉着,我自有辦法。

    ” 他立刻命令一名親兵在城上傳谕,說他親自在城上督戰,要将士和百姓們沉着殺敵,不要慌亂。

    這道口谕很快從東城傳到北城,各處守城官紳軍民聽了,突然間勇氣倍增,響起一片殺聲。

    一個偏将跑來激動地向陳永福請求:讓他帶三百人缒下城去,趕走某處掘城的流賊。

    陳永福搖搖頭,說:“不到時候。

    ”然後他對黃澍和一個親将說: “命人快去取柴,越多越好,棉被棉絮都要,油也挑幾擔來。

    ” 他這道命令一下,立刻有許多人跑下城去。

    在城下有許多專供守城軍民睡覺用的窩鋪。

    為着取暖和做飯,在窩鋪旁堆放了許多幹柴。

    這時,人們在緊急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幹柴紛紛運上城去,甚至把一些窩鋪也拆了,将棉被。

    棉絮也抱上城頭。

    又有人從上方寺取來了許多香油。

    陳永福命令把幹柴點着,扔下城去,燒死掘洞的人。

    于是,幹柴紛紛點着,對着掘洞的人扔了下去。

    有的幹柴不點就扔了下去,然後再扔下在油裡浸過的着火的棉絮,将幹柴很快點燃,燒了起來。

    不一會兒,從曹門到北門,十五裡路的城根,處處大火,活像一條火龍。

    陳永福又對一個親将說: “再傳本鎮口谕:本鎮現在城上,與守城軍民共安危,望軍民協力殺賊,有敢擅自下城者斬!” 這道口谕又迅速地傳遍了城頭。

    人們知道陳永福在城上督戰,又看見一條火龍在保護城根,都感到膽壯,士氣振奮,于是,在喊殺聲中夾雜着歡呼聲、呼哨聲、得意的謾罵聲。

     這時,李自成來到北城外邊,立馬在離城壕不到半裡遠的地方。

    劉宗敏從東城馳馬趕來,同他立在一起,把東城掘洞的情形簡單說了幾句。

    他們又并馬往城壕邊走了一段路,在離城壕不到十丈遠的地方,仔細觀看城根的苦戰。

    看見城上用火攻的辦法殺傷義軍,李自成心中十分激怒,恨不得立刻指揮大軍用雲梯爬城。

    但他并沒有被自己的激怒搞得手忙腳亂。

    他很明白用雲梯爬城的辦法,對這樣高而且又有這麼多人守衛的城牆,是無濟于事的,隻會徒然犧牲大批将士。

     他繼續觀看。

    在火光中,他看見他的将士一面繼續挖城,一面用镢頭将燃燒的木柴和棉絮推向遠處。

    不斷地有人倒下去,又不斷地有人從城壕裡邊跳出來,飛奔前去,接替死傷的人。

     在北城外負責指揮的李過跑到他的面前。

    他不等李過向他禀報,先問道:“還得手麼?”他的語調十分平靜,好像他很有把握。

     李過回答說:“各個洞都已挖進去二三尺深,隻是将士們死傷很重。

    ” 劉宗敏對李過說:“補之,除非重傷,一個人不準退回,要死也死在城根。

    有擅自退回者,立即斬首!” 李過回答說:“我已經傳令了。

    ” 李自成問:“國寶呢?” 李過說:“國寶已經挂了兩處彩,我派人換他下來,他不肯,仍在城根指揮掘城。

    ” 李自成點點頭,表示贊許,随即望了劉宗敏一眼,問道:“東城情況究竟怎樣?” “有幾個洞挖進去了。

    将士死傷很多,沒有一個後退。

    ” “牛萬才呢?” “受了重傷,已經将他背下來;換了人去,又死了;如今又換上第三個人在指揮掘洞。

    ” 李自成不再說話,帶着吳汝義、李雙喜和部分親兵,策馬奔到東城。

    他一邊看将士們苦戰掘城,一邊傾聽南城的動靜。

    聽了一陣,隻聽見有稀疏的炮聲和呐喊聲從南邊傳來,顯然是曹操怕損傷自己的将士,沒有用力牽制南城的守軍。

    他沒有流露出他的不滿意。

    表面上他似乎專心在看東城的苦戰,心中卻狠狠地罵道: “媽的,終究是兩條心啊!” 在掘城開始之前,宋獻策已經到了東城,同田見秀一起部署掘城。

    現在見闖王來了,他便策馬來到闖王身邊。

     李自成問道:“獻策,城上用火攻的辦法殺傷我們許多将士,你看有沒有什麼破法?” 宋獻策說:“我昨天下午已經猜到城内會用火攻辦法對付掘城,派人在附近村莊找了五百把鐵叉和桑叉,剛剛運到,如今正在派人分送各個掘城地方。

    他們有了鐵叉和桑叉,就可以很容易地将木柴和棉絮擲到遠處去。

    ” 李自成又問:“我們的箭壓不住守城官軍,能不能沿城打炮試試?” 宋獻策說:“炮火威力當然很大,可是如今洞隻挖了兩三尺深,還有大半将士不能進洞,打炮十分危險。

    炮打得高,越過城頭,便沒有效力;炮打得低,恰恰打上城頭或城牆高處,崩下的磚頭會打傷我們自己的将士;萬一有幾炮打得稍低,炮彈就會在城根落下,更增加我們的死傷,反而會動搖掘城将士的士氣。

    所以目前不是打炮的時候,必須等天明之後,掘城将士都進人洞中,那時就好辦了。

    ” 李自成說:“好!那時再用大炮向城上狠打!” 李自成知道曹操在南城并不賣力進攻,就命令李雙喜馳赴繁塔寺,要曹操一定派一萬精兵來城東北角大沙堆處聽候劉宗敏的調遣。

    他又命吳汝義速去尋找回見秀前來商議軍事。

     這時,田見秀正在曹門北邊不遠處。

    他沒有騎馬,站在城壕外同将士們一起向城頭射箭。

    他身邊的将士不斷有人中箭倒地。

    他自己外邊穿的冬衣也被箭射穿了幾個洞,好在内穿綿甲,未曾受傷。

    吳汝義來到近處,跳下馬來,走到他身邊說道: “玉峰哥,請趕快退後一步!” 田見秀沒有望他,說:“将士們處境都很危險,我不能後退!”他不曉得同他說話的是吳汝義,還以為是自己的親将。

    像這樣的話,他剛才已聽到多次。

     吳汝義大聲說:“大元帥請你有緊急事兒相商!” 田見秀這才回頭望了一眼,将督戰的責任交給别人,跟着吳汝義走去上馬。

     天明以後,雙方都看得很清楚,城上城下,互相打炮。

    在炮聲中,守城軍民和城外義軍都不斷死傷,但炮聲不絕,愈打愈猛。

     曹操不敢公然違抗李自成的軍令,果然在天明前派他的親信将領孫繩祖率領一萬人馬來到東北城角,聽從調遣。

    劉宗敏将他們分為兩支,五千人馬去城東,五千人馬去城北,參加攻城戰。

    宗敏原來對于曹營夜間的表現十分氣憤,這時在心中暗笑說: “由不得你曹操圓滑,莫想高抄手坐山觀虎鬥!” 孫繩祖本人倒是一員猛将。

    他和他手下的将士,為要替曹操争面子,不管是參加掘城,參加炮戰,或與城上對射,都很認真賣力,不避傷亡。

    這使劉宗敏十分滿意,拍着孫繩祖的肩膀說: “好!這才像個攻城的樣子!” 二十六日這一天,有三十多處掘洞的工作都在艱難和不斷死傷中繼續進行。

    由于義軍的大炮比較多,威力很大,給城上造成很大的威脅,城根的義軍又有了鐵叉和桑叉,可以随時把燃燒着的棉絮和柴火叉走,因此城上隻能靠投擲磚、石、火藥包和“萬人敵”給義軍造成傷亡,但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可以阻止義軍掘洞。

    義軍極為勇敢,不管多麼危險,他們都奮不顧身地掘啊,掘啊,向縱深挖掘。

     在曹門以北,接近轉角的地方,已經掘了一個大洞。

    雖然死傷十分慘重,但畢竟是最成功的。

    二十六日下午,在幾尺寬的洞口中已經向左右掘了兩丈多寬,向裡邊掘了一丈多深,又向上掘了一人多高。

    從洞中刨出的碎磚和土塊,與死屍一起,堆在洞口的左右兩邊,也有一人多高,像兩座小山一樣。

     陳永福本想缒下一批人去搶奪這個大洞,但是他又一想:洞中已有二三十個義軍,城外炮火又很猛烈,髓下的人少了,無濟于事;人多了,會在着地以前就被炮火打中,或被箭射死,因此他放棄了這個打算。

     整個下午,從宋門到北門,長達十五裡的城牆上,硝煙一陣陣騰起,又慢慢散去,經過多次的硝煙騰起和散去,黃昏漸漸來了。

    野外流動着灰暗的暮雹。

    陳永福這時站在城垛背後,看見義軍又從遠處向城邊運來新的大炮,少說也有十幾尊。

    他傳令城上的官兵和丁壯,一半留在城上,一半趕快去窩鋪休息,但不許遠離。

    他自己也随即下城,回到上方寺,召集親信将領、幕僚和守城官紳,秘密商議。

    會開得不長。

    會後,各自去準備明日的大戰和苦戰。

    除他的十幾個武将之外,那些守城的文官和士紳,在離開的時候,一個個面帶沉重之色。

    大家擔心:開封的命運也許就決定在明天了。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