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請大人擔負起來。
” 傅宗龍說:“好吧,我們已經是大緻這樣分汛防守的,隻再稍作調動就可。
我們一面稍加調動,一面立刻命大家掘壕,寨牆缺口處連夜修補起來。
” 正說着,外邊殺聲又起,有一股義軍已經到了寨外。
傅宗龍立即上寨觀看,看見來的“賊兵”并不多,隻有幾百人,但與官軍相距甚遠,呐喊進攻。
傅宗龍下令放炮。
一時炮聲震耳,硝煙騰起。
隻見一個義軍将領在硝煙中将小旗揮動,随即響起了鑼聲,隊伍緩緩退去。
乘此時機,傅宗龍命官軍趕快掘壕,盡量把壕掘深掘寬;寨牆的缺口處,也用拆毀的房屋木料和磚頭堵死,并用砍下的樹枝塞斷路口,使義軍的騎兵不能直接沖殺過來。
傅宗龍自己也親自背土,親自掘壕,與士卒同甘苦。
這是他自從做官以來從未幹過的事。
今日情勢危急,他為着鼓勵士氣,第一次放下了架子。
忙碌了一陣,他就回到自己的住處,準備給皇上草拟奏本。
這時他才想起,在孟家莊混戰的時候,他的尚方劍已經失去,背尚方劍的那個親信中軍死在亂軍之中。
皇上給他的敕書也一起丢失了。
隻有他的總督銀印因綁在自己腰間,僥幸得以保存。
對于這幾件事,到底怎麼措辭,怎麼叙述得既不脫離實際,又不至于替自己加重罪責,很費躊躇,不禁長歎一聲。
傅宗龍開始親自草拟奏本。
原來跟随他的幾個掌文案的幕僚,有的失蹤了,有的死在混戰之中,還有一位帶了重傷,所以盡管他老眼昏花,也不得不親自提筆。
剛剛寫了幾句,楊文嶽又匆匆來見,向他說道:“傅大人,據學生看來,目前我們還是不宜在此死守。
剛才流賊沖殺一陣,又退了回去,必是等待大隊後續人馬。
現已得知敵将是一隻虎李過,此人是李自成的親侄兒,十分勇猛,不可輕視。
今天下午他正在忙于追殺三位逃帥。
我看追殺之後,他必然回師包圍我們,到那時候再想逃走就來不及了。
聽說敵人有數萬之衆,尚在後邊。
等敵人大軍完全到來,我們四面被圍,豈不是在火燒店坐以待斃?走,走,速走為上!” 傅宗龍說:“我的主意已定,與其死在火燒店外,不如就死于火燒店内。
如今楊大人不過想要奔往項城或奔往沈丘。
據我看,我們奔不到項城,也奔不到沈丘,隻要一離開火燒店,就會被擊潰在www.tiAnyashuku.com曠野之中。
所以我是甯死此地,不再逃走。
” 楊文嶽見他決心不逃,隻得說道:“文嶽身為保定總督,決不單獨逃走。
不管死活,我都同傅大人在一起,請大人放心。
”說罷,他就回到自己駐地去了。
傅宗龍繼續動筆寫奏章。
寫完後,找不到人謄寫,隻得随便叫一個年輕的幕僚謄抄一遍。
雖然他知道這個幕僚的小字并不好,但是也沒有别的辦法。
同時他又親筆寫一封給賀人龍和李國奇的書信,叫他們火速回師,救援火燒店。
寫完之後,自己看了一遍,由于匆忙之中,心情很亂,雖是短短的一封信,卻掉了好幾個字,還錯了一個最普通的字。
他将掉的字補上,錯的字改正,交給中軍,讓他速派人奔往項城或沈丘,尋找賀、李兩帥。
然後他又提筆,準備給丁啟睿寫一封信。
正在這時,外邊忽然人聲嘈雜,十分混亂。
他大驚失色,毛筆不覺落在地上。
他迅速奔出屋子,觀看情形,大聲問道: “什麼事?什麼事?” 原來,楊文嶽從傅宗龍那裡回來後,就發現他的人馬這裡一群,那裡一股,嘁嘁喳喳地說話。
他傳令大家不許擅離防地。
剛剛傳令下去,營中亂得更甚。
忽然有一股人馬越出壕溝向東南逃跑,第二股又跟着逃跑。
他知道這是生死關頭,立刻傳下嚴谕:有擅自逃跑者,為首軍官,一律斬首。
他的尚方劍沒有失掉,趕快從黃緞套中取出,拔劍出鞘,以示令出法随。
可是沒有人聽他的命令,也沒有人害怕他的尚方劍。
人馬更亂了,逃走的人也更多了。
他的中軍張副将跑到他的面前,慌張地請求說: “大人!快走,快走!軍心已亂,不可收拾,不要徒然死在這裡。
” 楊文嶽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張副将說:“将士們都認為守在這裡隻有死路一條,所以不願死守,紛紛逃走。
請大人趕快上馬。
” 楊文嶽說:“我不走!我剛才同傅大人商量好共守此地,以待援兵到來。
如今話剛出口,我自己就先走,如何對得起傅大人?如何上對朝廷?” 張副将說:“大人,如今事變突然,不能再守,稍遲一刻,想走也走不掉了。
況且現在人馬已動,再想阻止已經沒法阻止。
請大人趕快上馬吧!” “用尚方寶劍斬幾個将官,我看誰還敢走?” 周圍将領一聽,都連聲說:“斬不得,斬不得。
軍心已變,那樣會激起更大的亂子。
” 在紛亂中,幾個将領同時圍到他身邊,互相使個眼色,張副将便上前挽住他,另外一個将領也從另一邊挽住他。
大家又一起催促:“請大人上馬,上馬!”一面勸,一面就把他擡起來硬往馬上送。
他一看大勢已經如此,隻得跨上馬去,心裡想:“這太對不起傅仲綸①了。
”剛剛抓好辔頭,後邊有個将領就在他的馬屁股上抽了一鞭,那馬立即向東跑去。
他的親兵親将和标營人馬,簇擁着他,一起逃出了火燒店。
數千保定将士一哄而逃。
①仲綸--傅宗龍的字。
傅宗龍聽說楊文嶽已經逃走,連連頓腳,大聲叫道:“天乎!天乎!”他沒有再說什麼話,心情混亂,兩腿打顫,幾乎站立不住。
到底應該怎麼辦,他糊塗了。
正在這時,監軍任大人和中軍副将陳将軍一起走到他的身邊,同時勸他趕快率軍往陳州逃走。
他仿佛沒有聽見,問道: “你們說什麼話?什麼話?” 他們又說了一遍,同時别的親将也七言八語,勸他率軍逃往陳州,不可耽誤。
他清醒過來,說道: “我明白了,你們是怕死啊!剛才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做一個忠臣,還是做一個逃帥?現在我已經決定了,我傅宗龍早就應該死了。
蒙皇上把我從獄中赦出,并叫我督師剿賊。
今日不幸陷于此地,我隻能與諸君并力決戰,不能像别人一樣逃走。
” 大家仍然紛紛勸他,說目前隻剩下陝西人馬,為數甚少,無法固守火燒店。
他想了一下,說: “你們把所有遊擊以上将領全部找來聽訓。
” 立時三刻,所有的裨将都奔到他的面前,聽他訓話。
有的人還抱着一些幻想,以為他會指揮他們逃走。
傅宗龍忽然間落下淚來,對将領們說: “如今情勢危急,宗龍決心以一死上報國恩。
你們大家願意逃命的隻管逃走,我自己決不離此地一步。
” 大家聽他這麼一說,都覺得沒有辦法。
這些将領,有的是他親手提拔的,有的是故舊親戚,有的與他有同鄉關系,也有的雖然與他沒有特殊關系,但确實被他的一片忠心所感動,還有的料想逃出火燒店,也會被追殺不放,所以一時竟沒有人要求總督逃走。
傅宗龍見大家不再說逃走的話,就接着說: “既然諸君都不願意作逃将,那就聽我吩咐,共守此地。
” 于是他把身邊所剩的六七千人分出來一部分,填補了保定軍的防地,将主要力量仍然擺在西北一帶。
部署完畢,他又安慰大家,說他相信賀人龍和李國奇二位,接到他的書信,一定會回兵相救;又說他馬上還要給督師丁大人寫信,給左将軍寫信,請他們趕快前來相救。
最後他說: “要死守此地,以待救兵。
數日之内,必有救兵前來,望諸君不辜負朝廷……” 說到這裡,他忽又想起皇恩浩蕩,而自己尚未報
” 傅宗龍說:“好吧,我們已經是大緻這樣分汛防守的,隻再稍作調動就可。
我們一面稍加調動,一面立刻命大家掘壕,寨牆缺口處連夜修補起來。
” 正說着,外邊殺聲又起,有一股義軍已經到了寨外。
傅宗龍立即上寨觀看,看見來的“賊兵”并不多,隻有幾百人,但與官軍相距甚遠,呐喊進攻。
傅宗龍下令放炮。
一時炮聲震耳,硝煙騰起。
隻見一個義軍将領在硝煙中将小旗揮動,随即響起了鑼聲,隊伍緩緩退去。
乘此時機,傅宗龍命官軍趕快掘壕,盡量把壕掘深掘寬;寨牆的缺口處,也用拆毀的房屋木料和磚頭堵死,并用砍下的樹枝塞斷路口,使義軍的騎兵不能直接沖殺過來。
傅宗龍自己也親自背土,親自掘壕,與士卒同甘苦。
這是他自從做官以來從未幹過的事。
今日情勢危急,他為着鼓勵士氣,第一次放下了架子。
忙碌了一陣,他就回到自己的住處,準備給皇上草拟奏本。
這時他才想起,在孟家莊混戰的時候,他的尚方劍已經失去,背尚方劍的那個親信中軍死在亂軍之中。
皇上給他的敕書也一起丢失了。
隻有他的總督銀印因綁在自己腰間,僥幸得以保存。
對于這幾件事,到底怎麼措辭,怎麼叙述得既不脫離實際,又不至于替自己加重罪責,很費躊躇,不禁長歎一聲。
傅宗龍開始親自草拟奏本。
原來跟随他的幾個掌文案的幕僚,有的失蹤了,有的死在混戰之中,還有一位帶了重傷,所以盡管他老眼昏花,也不得不親自提筆。
剛剛寫了幾句,楊文嶽又匆匆來見,向他說道:“傅大人,據學生看來,目前我們還是不宜在此死守。
剛才流賊沖殺一陣,又退了回去,必是等待大隊後續人馬。
現已得知敵将是一隻虎李過,此人是李自成的親侄兒,十分勇猛,不可輕視。
今天下午他正在忙于追殺三位逃帥。
我看追殺之後,他必然回師包圍我們,到那時候再想逃走就來不及了。
聽說敵人有數萬之衆,尚在後邊。
等敵人大軍完全到來,我們四面被圍,豈不是在火燒店坐以待斃?走,走,速走為上!” 傅宗龍說:“我的主意已定,與其死在火燒店外,不如就死于火燒店内。
如今楊大人不過想要奔往項城或奔往沈丘。
據我看,我們奔不到項城,也奔不到沈丘,隻要一離開火燒店,就會被擊潰在www.tiAnyashuku.com曠野之中。
所以我是甯死此地,不再逃走。
” 楊文嶽見他決心不逃,隻得說道:“文嶽身為保定總督,決不單獨逃走。
不管死活,我都同傅大人在一起,請大人放心。
”說罷,他就回到自己駐地去了。
傅宗龍繼續動筆寫奏章。
寫完後,找不到人謄寫,隻得随便叫一個年輕的幕僚謄抄一遍。
雖然他知道這個幕僚的小字并不好,但是也沒有别的辦法。
同時他又親筆寫一封給賀人龍和李國奇的書信,叫他們火速回師,救援火燒店。
寫完之後,自己看了一遍,由于匆忙之中,心情很亂,雖是短短的一封信,卻掉了好幾個字,還錯了一個最普通的字。
他将掉的字補上,錯的字改正,交給中軍,讓他速派人奔往項城或沈丘,尋找賀、李兩帥。
然後他又提筆,準備給丁啟睿寫一封信。
正在這時,外邊忽然人聲嘈雜,十分混亂。
他大驚失色,毛筆不覺落在地上。
他迅速奔出屋子,觀看情形,大聲問道: “什麼事?什麼事?” 原來,楊文嶽從傅宗龍那裡回來後,就發現他的人馬這裡一群,那裡一股,嘁嘁喳喳地說話。
他傳令大家不許擅離防地。
剛剛傳令下去,營中亂得更甚。
忽然有一股人馬越出壕溝向東南逃跑,第二股又跟着逃跑。
他知道這是生死關頭,立刻傳下嚴谕:有擅自逃跑者,為首軍官,一律斬首。
他的尚方劍沒有失掉,趕快從黃緞套中取出,拔劍出鞘,以示令出法随。
可是沒有人聽他的命令,也沒有人害怕他的尚方劍。
人馬更亂了,逃走的人也更多了。
他的中軍張副将跑到他的面前,慌張地請求說: “大人!快走,快走!軍心已亂,不可收拾,不要徒然死在這裡。
” 楊文嶽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張副将說:“将士們都認為守在這裡隻有死路一條,所以不願死守,紛紛逃走。
請大人趕快上馬。
” 楊文嶽說:“我不走!我剛才同傅大人商量好共守此地,以待援兵到來。
如今話剛出口,我自己就先走,如何對得起傅大人?如何上對朝廷?” 張副将說:“大人,如今事變突然,不能再守,稍遲一刻,想走也走不掉了。
況且現在人馬已動,再想阻止已經沒法阻止。
請大人趕快上馬吧!” “用尚方寶劍斬幾個将官,我看誰還敢走?” 周圍将領一聽,都連聲說:“斬不得,斬不得。
軍心已變,那樣會激起更大的亂子。
” 在紛亂中,幾個将領同時圍到他身邊,互相使個眼色,張副将便上前挽住他,另外一個将領也從另一邊挽住他。
大家又一起催促:“請大人上馬,上馬!”一面勸,一面就把他擡起來硬往馬上送。
他一看大勢已經如此,隻得跨上馬去,心裡想:“這太對不起傅仲綸①了。
”剛剛抓好辔頭,後邊有個将領就在他的馬屁股上抽了一鞭,那馬立即向東跑去。
他的親兵親将和标營人馬,簇擁着他,一起逃出了火燒店。
數千保定将士一哄而逃。
①仲綸--傅宗龍的字。
傅宗龍聽說楊文嶽已經逃走,連連頓腳,大聲叫道:“天乎!天乎!”他沒有再說什麼話,心情混亂,兩腿打顫,幾乎站立不住。
到底應該怎麼辦,他糊塗了。
正在這時,監軍任大人和中軍副将陳将軍一起走到他的身邊,同時勸他趕快率軍往陳州逃走。
他仿佛沒有聽見,問道: “你們說什麼話?什麼話?” 他們又說了一遍,同時别的親将也七言八語,勸他率軍逃往陳州,不可耽誤。
他清醒過來,說道: “我明白了,你們是怕死啊!剛才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做一個忠臣,還是做一個逃帥?現在我已經決定了,我傅宗龍早就應該死了。
蒙皇上把我從獄中赦出,并叫我督師剿賊。
今日不幸陷于此地,我隻能與諸君并力決戰,不能像别人一樣逃走。
” 大家仍然紛紛勸他,說目前隻剩下陝西人馬,為數甚少,無法固守火燒店。
他想了一下,說: “你們把所有遊擊以上将領全部找來聽訓。
” 立時三刻,所有的裨将都奔到他的面前,聽他訓話。
有的人還抱着一些幻想,以為他會指揮他們逃走。
傅宗龍忽然間落下淚來,對将領們說: “如今情勢危急,宗龍決心以一死上報國恩。
你們大家願意逃命的隻管逃走,我自己決不離此地一步。
” 大家聽他這麼一說,都覺得沒有辦法。
這些将領,有的是他親手提拔的,有的是故舊親戚,有的與他有同鄉關系,也有的雖然與他沒有特殊關系,但确實被他的一片忠心所感動,還有的料想逃出火燒店,也會被追殺不放,所以一時竟沒有人要求總督逃走。
傅宗龍見大家不再說逃走的話,就接着說: “既然諸君都不願意作逃将,那就聽我吩咐,共守此地。
” 于是他把身邊所剩的六七千人分出來一部分,填補了保定軍的防地,将主要力量仍然擺在西北一帶。
部署完畢,他又安慰大家,說他相信賀人龍和李國奇二位,接到他的書信,一定會回兵相救;又說他馬上還要給督師丁大人寫信,給左将軍寫信,請他們趕快前來相救。
最後他說: “要死守此地,以待救兵。
數日之内,必有救兵前來,望諸君不辜負朝廷……” 說到這裡,他忽又想起皇恩浩蕩,而自己尚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