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必有一兩個大将留守老營,以備随時有事。
” 汝才說:“大元帥,你這一點很像高闖王,實在不凡!張敬軒要是跟你一樣,去年在瑪瑙山也不會被劉國能賺進老營大寨,措手不及,被殺得落花流水!” 闖王說:“敬軒的長處也很多,最可貴的長處是敗而不餒。
勝敗兵家常事,隻要能吃一塹長一智就好啦。
” 汝才點頭稱是,随即端起酒杯,轉身望着大家說:“今晚大元帥光臨,使我們全營上下,群情鼓舞。
大夥兒都知道我同李闖王是小同鄉,又是拜身,可是都不知道闖王是我的兄長,我是他的老弟。
趁今晚酒宴之上,我将這事說明。
在當年結拜時候,我為着想當哥哥,故意将自己的生辰多說了一個月。
朋友們稱我曹操,這就是我的曹操本色。
從今以後,我将以兄長事闖王,不敢再弄虛作假,僭越稱兄。
常言道:‘兄友弟恭’。
我做老弟的,今後隻有敬事闖王,竭盡手足情誼,替兄長馳驅效力,沒有二話可說。
來,請大家陪我幹這一杯,祝我的兄長大業成功!” 大家都站起來跟着羅汝才幹了一杯,每個人的心中都稱贊他趁此時說出從前虛報生辰的實話非常好,既對闖王熱誠坦白,也在奉闖王為主這事上合情合理。
大廳中又是一陣紛紛地向李自成敬酒稱賀,人人歡悅。
羅汝才使個眼色,他的親兵頭目來到他的身邊,聽他低聲吩咐一句,随即從大廳中走了出去。
跟着,院中的樂聲停止了,從後宅中走出來幾個十八九歲的歌妓,濃妝豔服,在筵前歌舞侑酒,另有細樂伴奏。
汝才向闖王笑着說: “李哥,我知道你一向不愛酒,不貪色,不好玩樂,可是你今晚來到愚弟營中,不妨與大家放懷同樂。
倘若你不喜歡這些姑娘們歌舞侑酒,就叫她們走了吧。
” 自成說:“我是因為身上的擔子重,怕自己酒色誤事,也不想使手下将領們沉迷酒色,所以在我的老營中嚴禁酗酒,也不蓄女樂。
老弟這裡既然有幾部女樂,今晚盛宴,聽她們彈彈唱唱,為大家助興,有何不好?讓她們将拿手的歌曲唱幾段吧。
” 到了二更過後,撤了宴席,李自成告辭回張村老營。
羅汝才準備了燈籠火把,送到兩三裡外,劉宗敏也派出三百騎兵在半路等候。
回到老營以後,大家談到羅汝才向闖王稱兄的事,都感到有趣,說曹操這一次可說了老實話。
隻有宋獻策輕輕搖頭,笑了笑,說: “我看,他今晚的話未必真吧?” 李岩問:“何以見得?” 獻策說:“前天,我到曹營找吉子玉議事,曹帥将我請到他的帳中,要我替他批八字,明明白白告我說他生在萬曆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既要批八字,自然不會虛報生日。
曹操為人詭詐,所以今晚在酒席宴上,我聽了他的話一直心中不信。
” 闖王問:“他為何要在這樣小事上又說假話?” 獻策笑着說:“其實也不是小事。
據我想來,他認為既來依靠闖王,奉闖王為首,不便再以兄位自居,所以扯了這個謊話。
雖系扯謊,卻無壞意,我們大家不妨佯裝信以為真,說穿了反而不美。
” 大家又談了一些問題,各自回去休息。
李岩前日由文渠移駐張村附近,在回去的時候,宋獻策送他步行了一箭之地,站住談了片刻。
他對李岩說: “林泉,曹操來依闖王,這是一件大好事,大大地壯大了我軍聲勢,使張敬軒莫想再同闖王并駕齊驅了。
但我兄的分兵守土,設官理民的好建議也隻好束之高閣,且看以後局勢變化。
” 李岩說:“我已聽闖王說了,倘若我們設官理民,曹帥也要設官理民,所破府、州、縣城按四六相分。
這話可是曹帥自己提出來的麼?” “雖曹帥自己沒說,但已經由吉子玉漏出口風。
目前最重要的是緊緊拉住曹帥,凡可以引起雙方意見相左的事,竭力避免。
好事不在忙中取,東方日頭一大堆。
所以我和啟東特意請示了闖王,在曹帥面前暫不提設官理民的話。
” 李岩說:“我明白你們同闖王目前籠絡曹操的苦心,自然不宜在這事上引起争議。
看來闖王目前尚未決計據守河洛,作為根本,我的建議也隻好不再提了。
你看,同曹帥可以合軍多久?” 獻策說:“這話很難說。
曹操既來投闖王,又不作闖王部曲,雙方都明白并非長久之計,我們也隻能因勢利導耳。
” 李岩微笑點頭。
又說:“我看吉-這個人……” 因闖王想起一件事,差親兵請軍師速去商議,所以沒等李岩将話說完,他便轉身而去,回頭來對李岩小聲說了一句:“是的,我們對此人需要提防。
” 這時候,羅汝才正在同他的謀士吉-密談,在旁邊侍候的親兵和愛妾都回避出去。
汝才問: “子玉,從昨日以來,你的心思好像有點沉重,什麼緣故?莫非後悔我們來投自成麼?” 吉-回答:“張帥雖然盛氣淩人,難于共事,但他的心計并不深沉,容易提防。
李闖王看來豁達大度,謙和待人,好像容易相處,但是他用心甚深,不像張帥那樣露在外面,容易對付。
一旦入其掌握,很難跳出他的手心。
所以我有點擔心……” “老子有這麼多人馬在手裡,又尊他為首,難道還擔心他吃掉咱們?” “半年之後,他的人馬會大大增加,我們很難不處處受他的挾制。
” “他增添人馬,咱也增添人馬。
他不放州、縣官則已,他若放官,咱也放官。
你要牢牢記住,我仍是曹營之首,不是他手下的一個将領。
我是奉他做盟主,卻不是将我的曹營編入他的闖營。
他的軍令,我該聽就聽,不該聽就不聽。
我豈是他手下的劉宗敏和劉芳亮一流人物?” 吉-搖搖頭說:“目前雖然言明隻是兩營聯合,尊奉闖王為首,但怕日久生變。
李闖王非他人可比,加上有牛金星和宋獻策等輔佐,豈能長此下去容曹營存在?目前他巴不得有你的曹營同他的闖營合力作戰,但日久必會成為他眼中的一根刺。
古人說:‘卧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
’請大帥千萬時時提防,不要完全陷入李帥掌握!” 汝才說:“要避免完全落入他的掌握,我們必須不斷增添人馬,練成一支精兵,使他沒法吃掉,也不敢張口。
” 吉-又搖搖頭說:“單如此也不行。
” 汝才問:“你有什麼善策?” 吉-說:“我已經籌之熟矣。
我們除不斷增添人馬和練成一支精兵之外,還必須造成一種局勢,使我們永遠不能完全任李帥擺布。
” 汝才趕快問:“如何能造成這種局勢?” 吉-微笑說:“這不難。
我們雖然脫離張帥,但畢竟是好合好散,未曾翻臉。
請大帥速差一個親信,去見張帥,說明同闖王隻是暫時聯合,在河南打開一個局面,使朝廷不能專顧張帥。
日後如張帥有需要之處,定當盡心效力,決不有誤。
另外也請大帥差人聯絡回、革諸人,望以後經常互通聲氣,互為應援。
愚見以為隻要張敬軒和回、革諸人都在,互争雄長,李帥雖然雄心勃勃,也不敢吃掉曹營。
隻要成此三方鼎立局面,還要同朝廷不斷作戰,則麾下與曹營實有舉足輕重之勢,李闖王豈奈我何?” 曹操将大腿一拍,說:“子玉,我常說你是我的子房,一點不差!” 吉-說:“大帥過獎,實不敢當。
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碌碌無能,惟思竭智盡忠,保大帥立于不敗之地,徐展宏圖。
大帥無意為漢高祖,-何能望留侯項背!” 第二天清早,羅汝才差人分别往湖廣去找張獻忠,往英、霍山①中去找老回回和革裡眼賀一龍。
早飯後,他帶着吉-往張村去見李自成,商議向伏牛山開拔的事。
距張村尚有數裡,看見闖王差李雙喜前來迎接。
曹操心中高興,揚鞭向雙喜催馬前馳。
吉-策馬緊跟在他的馬後,小聲囑咐說:“請大帥牢記,在闖王面前千萬莫露出有何雄心大志!” ①英、霍山--泛指英山和霍山地區,即今湖北省英山縣境至安徽省霍山縣境,均屬大别山脈東部。
” 汝才說:“大元帥,你這一點很像高闖王,實在不凡!張敬軒要是跟你一樣,去年在瑪瑙山也不會被劉國能賺進老營大寨,措手不及,被殺得落花流水!” 闖王說:“敬軒的長處也很多,最可貴的長處是敗而不餒。
勝敗兵家常事,隻要能吃一塹長一智就好啦。
” 汝才點頭稱是,随即端起酒杯,轉身望着大家說:“今晚大元帥光臨,使我們全營上下,群情鼓舞。
大夥兒都知道我同李闖王是小同鄉,又是拜身,可是都不知道闖王是我的兄長,我是他的老弟。
趁今晚酒宴之上,我将這事說明。
在當年結拜時候,我為着想當哥哥,故意将自己的生辰多說了一個月。
朋友們稱我曹操,這就是我的曹操本色。
從今以後,我将以兄長事闖王,不敢再弄虛作假,僭越稱兄。
常言道:‘兄友弟恭’。
我做老弟的,今後隻有敬事闖王,竭盡手足情誼,替兄長馳驅效力,沒有二話可說。
來,請大家陪我幹這一杯,祝我的兄長大業成功!” 大家都站起來跟着羅汝才幹了一杯,每個人的心中都稱贊他趁此時說出從前虛報生辰的實話非常好,既對闖王熱誠坦白,也在奉闖王為主這事上合情合理。
大廳中又是一陣紛紛地向李自成敬酒稱賀,人人歡悅。
羅汝才使個眼色,他的親兵頭目來到他的身邊,聽他低聲吩咐一句,随即從大廳中走了出去。
跟着,院中的樂聲停止了,從後宅中走出來幾個十八九歲的歌妓,濃妝豔服,在筵前歌舞侑酒,另有細樂伴奏。
汝才向闖王笑着說: “李哥,我知道你一向不愛酒,不貪色,不好玩樂,可是你今晚來到愚弟營中,不妨與大家放懷同樂。
倘若你不喜歡這些姑娘們歌舞侑酒,就叫她們走了吧。
” 自成說:“我是因為身上的擔子重,怕自己酒色誤事,也不想使手下将領們沉迷酒色,所以在我的老營中嚴禁酗酒,也不蓄女樂。
老弟這裡既然有幾部女樂,今晚盛宴,聽她們彈彈唱唱,為大家助興,有何不好?讓她們将拿手的歌曲唱幾段吧。
” 到了二更過後,撤了宴席,李自成告辭回張村老營。
羅汝才準備了燈籠火把,送到兩三裡外,劉宗敏也派出三百騎兵在半路等候。
回到老營以後,大家談到羅汝才向闖王稱兄的事,都感到有趣,說曹操這一次可說了老實話。
隻有宋獻策輕輕搖頭,笑了笑,說: “我看,他今晚的話未必真吧?” 李岩問:“何以見得?” 獻策說:“前天,我到曹營找吉子玉議事,曹帥将我請到他的帳中,要我替他批八字,明明白白告我說他生在萬曆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既要批八字,自然不會虛報生日。
曹操為人詭詐,所以今晚在酒席宴上,我聽了他的話一直心中不信。
” 闖王問:“他為何要在這樣小事上又說假話?” 獻策笑着說:“其實也不是小事。
據我想來,他認為既來依靠闖王,奉闖王為首,不便再以兄位自居,所以扯了這個謊話。
雖系扯謊,卻無壞意,我們大家不妨佯裝信以為真,說穿了反而不美。
” 大家又談了一些問題,各自回去休息。
李岩前日由文渠移駐張村附近,在回去的時候,宋獻策送他步行了一箭之地,站住談了片刻。
他對李岩說: “林泉,曹操來依闖王,這是一件大好事,大大地壯大了我軍聲勢,使張敬軒莫想再同闖王并駕齊驅了。
但我兄的分兵守土,設官理民的好建議也隻好束之高閣,且看以後局勢變化。
” 李岩說:“我已聽闖王說了,倘若我們設官理民,曹帥也要設官理民,所破府、州、縣城按四六相分。
這話可是曹帥自己提出來的麼?” “雖曹帥自己沒說,但已經由吉子玉漏出口風。
目前最重要的是緊緊拉住曹帥,凡可以引起雙方意見相左的事,竭力避免。
好事不在忙中取,東方日頭一大堆。
所以我和啟東特意請示了闖王,在曹帥面前暫不提設官理民的話。
” 李岩說:“我明白你們同闖王目前籠絡曹操的苦心,自然不宜在這事上引起争議。
看來闖王目前尚未決計據守河洛,作為根本,我的建議也隻好不再提了。
你看,同曹帥可以合軍多久?” 獻策說:“這話很難說。
曹操既來投闖王,又不作闖王部曲,雙方都明白并非長久之計,我們也隻能因勢利導耳。
” 李岩微笑點頭。
又說:“我看吉-這個人……” 因闖王想起一件事,差親兵請軍師速去商議,所以沒等李岩将話說完,他便轉身而去,回頭來對李岩小聲說了一句:“是的,我們對此人需要提防。
” 這時候,羅汝才正在同他的謀士吉-密談,在旁邊侍候的親兵和愛妾都回避出去。
汝才問: “子玉,從昨日以來,你的心思好像有點沉重,什麼緣故?莫非後悔我們來投自成麼?” 吉-回答:“張帥雖然盛氣淩人,難于共事,但他的心計并不深沉,容易提防。
李闖王看來豁達大度,謙和待人,好像容易相處,但是他用心甚深,不像張帥那樣露在外面,容易對付。
一旦入其掌握,很難跳出他的手心。
所以我有點擔心……” “老子有這麼多人馬在手裡,又尊他為首,難道還擔心他吃掉咱們?” “半年之後,他的人馬會大大增加,我們很難不處處受他的挾制。
” “他增添人馬,咱也增添人馬。
他不放州、縣官則已,他若放官,咱也放官。
你要牢牢記住,我仍是曹營之首,不是他手下的一個将領。
我是奉他做盟主,卻不是将我的曹營編入他的闖營。
他的軍令,我該聽就聽,不該聽就不聽。
我豈是他手下的劉宗敏和劉芳亮一流人物?” 吉-搖搖頭說:“目前雖然言明隻是兩營聯合,尊奉闖王為首,但怕日久生變。
李闖王非他人可比,加上有牛金星和宋獻策等輔佐,豈能長此下去容曹營存在?目前他巴不得有你的曹營同他的闖營合力作戰,但日久必會成為他眼中的一根刺。
古人說:‘卧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
’請大帥千萬時時提防,不要完全陷入李帥掌握!” 汝才說:“要避免完全落入他的掌握,我們必須不斷增添人馬,練成一支精兵,使他沒法吃掉,也不敢張口。
” 吉-又搖搖頭說:“單如此也不行。
” 汝才問:“你有什麼善策?” 吉-說:“我已經籌之熟矣。
我們除不斷增添人馬和練成一支精兵之外,還必須造成一種局勢,使我們永遠不能完全任李帥擺布。
” 汝才趕快問:“如何能造成這種局勢?” 吉-微笑說:“這不難。
我們雖然脫離張帥,但畢竟是好合好散,未曾翻臉。
請大帥速差一個親信,去見張帥,說明同闖王隻是暫時聯合,在河南打開一個局面,使朝廷不能專顧張帥。
日後如張帥有需要之處,定當盡心效力,決不有誤。
另外也請大帥差人聯絡回、革諸人,望以後經常互通聲氣,互為應援。
愚見以為隻要張敬軒和回、革諸人都在,互争雄長,李帥雖然雄心勃勃,也不敢吃掉曹營。
隻要成此三方鼎立局面,還要同朝廷不斷作戰,則麾下與曹營實有舉足輕重之勢,李闖王豈奈我何?” 曹操将大腿一拍,說:“子玉,我常說你是我的子房,一點不差!” 吉-說:“大帥過獎,實不敢當。
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碌碌無能,惟思竭智盡忠,保大帥立于不敗之地,徐展宏圖。
大帥無意為漢高祖,-何能望留侯項背!” 第二天清早,羅汝才差人分别往湖廣去找張獻忠,往英、霍山①中去找老回回和革裡眼賀一龍。
早飯後,他帶着吉-往張村去見李自成,商議向伏牛山開拔的事。
距張村尚有數裡,看見闖王差李雙喜前來迎接。
曹操心中高興,揚鞭向雙喜催馬前馳。
吉-策馬緊跟在他的馬後,小聲囑咐說:“請大帥牢記,在闖王面前千萬莫露出有何雄心大志!” ①英、霍山--泛指英山和霍山地區,即今湖北省英山縣境至安徽省霍山縣境,均屬大别山脈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