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糧,但得到的數量不多。

    目前還在不斷地派出小股人馬去附近州縣打糧,攻破幾座縣城。

    闖王和牛金星、宋獻策等經常商議,必須攻下富裕繁華的開封,才能解決困難。

     為準備第二次攻打開封,李自成采納宋獻策的建議,命令張鼐的火器營加緊訓練。

    他每天出寨觀操,必去火器營停留很久,有時還親自點燃火炮。

     四月下旬的一天上午,他請牛金星講書一畢,便率領劉宗敏、牛金星、宋獻策、李岩、田見秀、高一功等去火器營看試放新鑄成的兩尊大炮。

    因為這是第一次命匠人試制成的大炮,所以李自成特别關心,一定要擇定今天黃道吉日,親自觀看試炮。

    每尊大炮前都擺好一張供桌,上有紅紙牌位,上書“大炮将軍之神位”。

    炮身上貼着紅紙,上寫“開炮大吉”。

    牌位前擺着紙糊的三牲供品,清酒一壺,香爐一隻,瓦燭台一對。

    先由軍師宋獻策偕火器營主将張鼐,沐手焚香,向炮神虔誠三拜。

    宋獻策默誦事前拟就的幾句禱詞,然後抓起酒壺,斟滿杯子,澆在地上。

    随即,四名炮手全是十字披紅,先向闖王等跪下行禮,然後走到炮前,每尊大炮兩人,虔敬地跪下叩了三個頭,暗誦祝詞,站起身,以酒澆地。

    接着别的士兵撤去供桌,炮手們開始裝藥,一個人先從炮口裝進幾斤火藥,另一炮手用長杵将火藥捅進炮膛底部。

    向接近炮膛底部的炮眼兒插進用紙加火藥做的引線,繼續裝藥,捅緊,裝入鐵彈。

    張鼐請闖王等後退十丈之外,立身大石背後,其餘衆多将士也都退到遠處,或藏身石背之後,或立在大樹之側,都做了萬一準備。

    張鼐隻後退三四丈遠,将手中小旗一揮,說聲:“點!”兩尊大炮的引線同時點燃。

    四個炮手立刻退到張鼐身邊,神情緊張,一齊注視迅速燃短的引線。

    劉宗敏叫道: “張鼐速退!” 張鼐沒做聲,直立不動,仿佛沒有聽見。

    他的神情鎮靜,等候火線着完。

    火線原是邊燃燒邊發出哧哧微聲,到炮眼外的部分着完時,微小的響聲忽止,所有人的心都收縮了。

    在極其短暫的片刻,一切出奇地寂靜。

    高一功猛叫一聲: “張鼐速退!” 張鼐似乎沒有聽見,繼續凝神等候,擔心引線有點潮濕,會在炮眼内熄滅。

     突然,炮眼紅光一閃,緊接着炮口噴出火光,轟然兩聲,腳下土地一跳,群山震動,霎時間大炮前一片硝煙。

    在大炮響時,所有在附近看試新炮的人們都本能地将腰身一貓,躲在大石或大樹後邊;四名炮手也往下猛一蹲,同時驚呼:“小張爺!”張鼐看見紅光時趕快張開嘴巴,并不躲避。

    炮響之後,他迅速跑近大炮,用手摸一摸,放下心來,高興地回頭大聲說: “成功啦!成功啦!既沒有炸裂,也沒有熱得燙手。

    好,弟兄們,再放一次!” 當炮手們又興奮又快活地掃清炮膛,準備重新裝藥的時候,闖王和衆文武都走近來了。

    檢視炮身、炮架,不住稱贊。

    過了一刻工夫,有一弟兄從對面二裡外的小山腳下飛馬馳回禀報:兩顆炮彈都打到對面山腰,一顆彈打斷一棵松樹,一顆彈入地一尺多深。

    闖王更加高興,對宋獻策說: “有幾十尊這種大炮,下次攻開封不用愁了!” 劉宗敏正要說話,看見吳汝義帶兩個親兵騎馬奔來,便對汝義說: “子傑,剛試了新炮,十分成功,可惜你晚了一步。

    你莫急,馬上還要再來一次。

    ” 吳汝義下馬笑着說:“我聽見了炮聲。

    隻要成功,下次攻開封就狠用炮轟。

    闖王,我有事前來禀報,真是意料不到!” 闖王愕然:“什麼事意料不到?” 吳汝義引闖王離開圍觀大炮的衆兵将六七丈遠,小聲向他禀明。

    李自成确實意料不到,起初感到驚奇,但随即就十分高興,認為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他對吳汝義說: “等看過再試一次大炮,我就同軍師和捷軒回老營。

    看來我們的大事該成功啦!” 于是李自成和吳汝義重回到大炮旁邊,觀看裝藥。

     吃午飯以前,李自成偕劉宗敏、高一功、牛金星、宋獻策、李岩等回到老營。

    在路上,劉宗敏等已經知道羅汝才從棗陽境内派專人前來得勝寨,帶有書子一封和許多貴重禮物,向闖王問候并表示想念之意。

    在看雲草堂坐下以後,大家将羅汝才的書子看了一遍,沒有來得及仔細議論,午飯便擺了上來,而平時常同闖王一起用飯的老醫生尚炯也進來了。

    李自成向吳汝義問: “下書人是什麼人?為何不請來吃飯?” 吳汝義說:“他剛來到的時候我問過他,他說是曹操的遠房兄弟,比曹操小幾歲,名叫羅汝明,起小跟曹操當親兵,如今在曹營中管點雜事,不曾帶兵。

    ” 李自成眨眨眼睛,默思片刻,忽然說:“啊,我見過他,幾年前見過他!他臉上有幾顆碎麻子,嘴唇厚厚的,是不是?” “就是他。

    你的記性真好!” “是的。

    他這個人略識幾個字兒,我不知道他的表字,隻記得他排行老十。

    既然是他,何不請來吃飯?” 吳汝義笑着說:“他說他雖是曹帥的本家兄弟,在義軍中卻是名微職卑,高低不肯前來。

    還說他同闖王坐在一個桌上吃飯,反而很受拘束。

    他要等闖王吃畢午飯,再來拜見。

    ” 自成也忍不住笑起來,說:“豈有此理!既然是奉曹帥之命遠道下書,縱然是一名普通小校,我們也要以禮相待,何況他是曹帥的本家兄弟!你再去請他一次,對他說:倘若他不肯來,我就要親自去請啦。

    ” 吳汝義又去請羅汝明。

     宋獻策對李自成說:“曹操着他的本家兄弟前來,必有重大緣故。

    闖王可猜想曹操的真意何在?” 自成說:“我同曹操雖是同縣人,又燒過香,磕過頭,八拜作交,可是後來我見他貪酒好色,總想投降朝廷,就同他逐漸疏遠,遇事各不相謀。

    他在房、均一帶駐紮時候,我們在商洛山中,正因此故,竟無書信往還。

    眼下差人前來見我,書信中說些思念的話,必是他一則見我們聲勢日盛,二則他跟敬軒相處得不甚融洽。

    至于别的緣故,猜不透,猜不透。

    要是他的心思我能全猜透,他就不是曹操了。

    ” 牛金星說:“莫非曹操有意來救闖王?” 自成暫時不說出自己的想法,隻說:“他近來已經有十幾萬人馬,又沒吃敗仗,未必會來救我。

    看羅十怎麼說。

    我想曹操除寫了書信之外,一定會另外交代有話。

    ” 高一功說:“倘若曹操同敬軒犯了生澀,肯來相救,當然很好。

    不過他這個人……” 看見吳汝義陪着羅十來了,高一功趕快将餘下的半句話咽下肚裡。

    李自成立即起身相迎,親熱地說: “啊呀,老十兄弟,已經有五年不見啦!沒想到汝才哥的心中還有個結拜兄弟李自成,差你前來伏牛山中看我!” 羅汝明一進門就要跪下去叩頭行禮,被闖王一把抓住,說道:“在軍中,老弟兄見面,何必多禮!”他介紹羅汝明同牛、宋、李岩認識,-一互施平禮,然後同劉宗敏、高一功、尚炯等也見了禮。

    坐下以後,宗敏等問候了羅汝才的好,并詢問了破襄陽以後近三個月來曹營和西營的情況,眼下曹營駐紮何處,下一步将往何處,等等,都是些泛泛的閑話。

    李自成很想知道曹操差羅十來伏牛山見他的真正用意,但是他隻是察言觀色,并不明問,裝得若無其事。

     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