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想後,愈想愈沒有瞌睡。
去年十月初一督師輔臣到夔州的情形又浮現在他的心頭。
去年夏天,楊嗣昌駐節夷陵,命萬元吉代表他駐夔州就近指揮川東戰事。
當張獻忠和羅汝才攻破土地嶺和大昌,又在竹-坪打敗張令和秦良玉,長驅奔往四川腹地時候,楊嗣昌離開夷陵,溯江人川,希望在四川将張獻忠包圍殲滅。
十月一日上午,楊嗣昌乘坐的艨瞳大船在夔州江邊下錯。
萬元吉和四川監軍道廖大亨率領夔州府地方文武官吏和重要士紳,以及駐軍将領,早已在江邊沙灘上肅立恭候。
萬元吉先上大船,向楊嗣昌禀明地方文武前來江邊恭迎的事。
三聲炮響過後,楊嗣昌在鼓樂聲中帶着一大群幕僚下了大船。
恭候的文武官員和士紳們都跪在沙灘上迎接。
楊嗣昌隻對四川濫軍道和夔州知府略一拱手,便坐上綠呢亮紗八擡大轎。
軍情緊急,不能像平日排場,隻用比較簡單的儀仗執事和香爐前導。
總兵街中軍官全副披挂,騎在馬上,背着裝在黃緞繡龍套中的尚方寶劍,神氣肅敬威嚴。
數百步騎兵明盔亮甲,前後護衛。
幕僚們有乘馬的,有坐轎的,跟在督師的大轎後邊。
一路繡旗迎風,刀槍映日,鳴鑼開道,上岸入城。
士民回避,街巷肅靜。
沿街士民或隔着門縫,或從樓上隔着窗子,屏息觀看,心中贊歎: “果然是督師輔臣駕到,好不威風!” 楊嗣昌到了萬元吉替他準備的臨時行轅以後,因軍務繁忙,傳免了地方文武官員的參見。
稍作休息之後,他就在簽押房中同萬元吉密商軍情。
參加這一密商的還有一位名叫楊卓然的親信幕僚。
另外,他的長子楊山松也坐在一邊。
一位中軍副将帶着一群将校在外侍候,不許别的官員進去。
楊嗣昌聽了萬元吉詳細陳述近日的軍情以後,輕輕地歎口氣,語氣沉重地說: “我本來想在夔、巫之間将獻賊包圍,一鼓殲滅,以釋皇上西顧之憂。
隻要獻賊一滅,曹賊必會跟着就撫,十三年剿賊軍事就算完成大半。
回、革五營,胸無大志,雖跳梁于皖、楚之間,時常攻城破寨,實則癬疥之疾耳。
待曹操就撫之後,懾之以大軍,誘之以爵祿,可不煩一戰而定。
不料近數月來,将愈驕,兵愈惰,肯效忠皇上者少,不肯用命者多。
而川人囿于地域之見,不顧朝廷剿賊大計,不顧本督師通盤籌劃,處處阻撓,事事掣肘,緻使剿賊方略功虧一篑。
如今獻、曹二賊逃脫包圍,向川北狼奔豕突,如人無人之境,言之令人憤慨!我已将近日戰事情況,據實拜疏上奏。
今日我們在一起商議二事:一是議剿,二是議罰。
剿,今後如何用兵,必須立即妥善籌劃,以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罰,幾個違背節制的憤事将吏,當如何斟酌劾奏,以肅國法而勵将來,也要立即議定。
這兩件事,請二位各抒高見。
” 萬元吉欠身說:“使相大人所谕議戰議罰兩端,确是急不容緩。
三個月來,卑職奉大人之命,駐在-州,監軍剿賊,深知此次官軍受挫,緻獻、曹二賊長驅西奔,蜀撫邵肇複①與幾位統兵大将實不能辭其咎。
首先以邵撫而論,應請朝廷予以重處,以為封疆大吏阻撓督師用兵方略國緻敗事者戒。
卑職身在行間,聞見較切,故言之痛心。
” ①邵肇複--邵捷春字肇複。
楊卓然附和說:“邵撫不知兵,又受四川士紳慫恿,隻想着畫地而守,使流賊不人川境,因而分兵扼口,犯了兵法上所謂‘兵分則力弱’的大忌,緻有今日的川東潰決。
大人據實奏劾,實為必要。
” 楊嗣昌撚須沉默片刻,又說:“學生深受皇上知遇之恩,界以督師剿賊重任。
一年來樣精竭慮,惟願早奏膚功,以纖皇上宵旰之憂。
初到襄陽數月,鑒于以前剿撫兼失,不得不慘淡經營,鞏固剿賊重地,站穩自家腳跟。
到今年開春以後,一方面将羅汝才與過天星諸股逼人夔東,四面大軍圍剿;另一方面,将獻賊逼入川、陝交界地方,阻斷其入川之路,而責成平賊将軍在興安、平利一帶将其包圍,克日進剿,遂有瑪瑙山之捷。
”他喝了一口茶,接着說,“十餘年來,流賊之所以不可制者以其長于流,乘虛搗隙,倏忽千裡,使官軍追則疲于奔命,防則兵分而勢弱,容易受制于敵。
到了今年春天,幸能按照預定方略,步步收效,官軍在川、楚一帶能夠制賊而不再為賊所制。
可恨的是,自瑪瑙山大捷之後,左昆山按兵不動,不聽檄調,坐視張獻忠到興、歸山中安然喘息,然後來夔東與曹操合股。
倘若左昆山在瑪瑙山戰後乘勝進兵,則獻賊不難剿滅;縱然不能一鼓蕩平,也可以使獻賊不能與曹賊合股。
獻、曹不合,則曹操必随惠登相等股投降。
如曹賊就撫,則獻賊勢孤,剿滅自然容易。
今日追究贻誤戎機之罪,左昆山應為國法所必究。
其次,我曾一再檄咨蜀撫邵肇複駐重兵于夔門一帶,扼守險要,使流賊不得西逃,以便聚殲于夔、巫之間。
不料邵肇複這個人心目中隻有四川封疆,而無剿賊全局,始爾使川軍分守川、鄂交界的三十二隘口,妄圖堵住各股流賊突破隘口,公然抵制本督師用兵方略。
當各股流賊突破隘口,流竄于夔、巫與開縣之間時,邵肇複不思如何全力進剿,卻将秦良玉與張令調駐重慶附近,借以自保。
等大昌失守,張令與秦良玉倉卒趕到,遂緻措手不及,兩軍相繼覆沒,獻、曹二賊即長驅入川矣。
至于秦軍開縣噪歸,定當從嚴處分,秦督鄭大章①實不能辭其咎。
學生已經馳奏皇上,想聖旨不日可到。
今日隻議左帥與邵撫之罪,以便學生即日拜表上奏。
” ①鄭大章--鄭崇儉字大章。
萬元吉和楊卓然都很明白楊嗣昌近來的困難處境和郁悶心情,所以聽了他的這一些憤慨的話,絲毫不覺得意外,倒是體諒他因自家的輔臣身份,有些話不肯明白說出。
他們心中明白,督師雖然暗恨左良玉不聽調遣,但苦于“投鼠忌器”,在目前隻能暫時隐忍,等待事平之後再算總賬。
萬元吉向楊嗣昌欠身說: “誠如使相大人所言,如行間将帥與封疆大吏都遵照大人進兵方略去辦,何能大昌失陷,川軍覆沒,獻、曹西竄!然今日夔東決裂,首要責任是在邵撫身上。
左帥雖常常不奉檄調,擁兵觀望,贻誤戎機,然不如邵撫之罪責更重。
竊以為對左帥議罪奏劾可以稍緩,再予以督催鼓勵,以觀後效。
今日隻奏邵肇複一人可矣。
” 楊卓然說:“萬評事所見甚是。
自從在川、楚交界用兵以來,四川巡撫與川中士紳鼠目寸光,全不以大局為念,散布流言蜚語,對督師大人用兵方略大肆攻擊,實在可笑可恨……” 楊嗣昌冷然微笑,插話說:“他們說我是楚人,不欲有
去年十月初一督師輔臣到夔州的情形又浮現在他的心頭。
去年夏天,楊嗣昌駐節夷陵,命萬元吉代表他駐夔州就近指揮川東戰事。
當張獻忠和羅汝才攻破土地嶺和大昌,又在竹-坪打敗張令和秦良玉,長驅奔往四川腹地時候,楊嗣昌離開夷陵,溯江人川,希望在四川将張獻忠包圍殲滅。
十月一日上午,楊嗣昌乘坐的艨瞳大船在夔州江邊下錯。
萬元吉和四川監軍道廖大亨率領夔州府地方文武官吏和重要士紳,以及駐軍将領,早已在江邊沙灘上肅立恭候。
萬元吉先上大船,向楊嗣昌禀明地方文武前來江邊恭迎的事。
三聲炮響過後,楊嗣昌在鼓樂聲中帶着一大群幕僚下了大船。
恭候的文武官員和士紳們都跪在沙灘上迎接。
楊嗣昌隻對四川濫軍道和夔州知府略一拱手,便坐上綠呢亮紗八擡大轎。
軍情緊急,不能像平日排場,隻用比較簡單的儀仗執事和香爐前導。
總兵街中軍官全副披挂,騎在馬上,背着裝在黃緞繡龍套中的尚方寶劍,神氣肅敬威嚴。
數百步騎兵明盔亮甲,前後護衛。
幕僚們有乘馬的,有坐轎的,跟在督師的大轎後邊。
一路繡旗迎風,刀槍映日,鳴鑼開道,上岸入城。
士民回避,街巷肅靜。
沿街士民或隔着門縫,或從樓上隔着窗子,屏息觀看,心中贊歎: “果然是督師輔臣駕到,好不威風!” 楊嗣昌到了萬元吉替他準備的臨時行轅以後,因軍務繁忙,傳免了地方文武官員的參見。
稍作休息之後,他就在簽押房中同萬元吉密商軍情。
參加這一密商的還有一位名叫楊卓然的親信幕僚。
另外,他的長子楊山松也坐在一邊。
一位中軍副将帶着一群将校在外侍候,不許别的官員進去。
楊嗣昌聽了萬元吉詳細陳述近日的軍情以後,輕輕地歎口氣,語氣沉重地說: “我本來想在夔、巫之間将獻賊包圍,一鼓殲滅,以釋皇上西顧之憂。
隻要獻賊一滅,曹賊必會跟着就撫,十三年剿賊軍事就算完成大半。
回、革五營,胸無大志,雖跳梁于皖、楚之間,時常攻城破寨,實則癬疥之疾耳。
待曹操就撫之後,懾之以大軍,誘之以爵祿,可不煩一戰而定。
不料近數月來,将愈驕,兵愈惰,肯效忠皇上者少,不肯用命者多。
而川人囿于地域之見,不顧朝廷剿賊大計,不顧本督師通盤籌劃,處處阻撓,事事掣肘,緻使剿賊方略功虧一篑。
如今獻、曹二賊逃脫包圍,向川北狼奔豕突,如人無人之境,言之令人憤慨!我已将近日戰事情況,據實拜疏上奏。
今日我們在一起商議二事:一是議剿,二是議罰。
剿,今後如何用兵,必須立即妥善籌劃,以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罰,幾個違背節制的憤事将吏,當如何斟酌劾奏,以肅國法而勵将來,也要立即議定。
這兩件事,請二位各抒高見。
” 萬元吉欠身說:“使相大人所谕議戰議罰兩端,确是急不容緩。
三個月來,卑職奉大人之命,駐在-州,監軍剿賊,深知此次官軍受挫,緻獻、曹二賊長驅西奔,蜀撫邵肇複①與幾位統兵大将實不能辭其咎。
首先以邵撫而論,應請朝廷予以重處,以為封疆大吏阻撓督師用兵方略國緻敗事者戒。
卑職身在行間,聞見較切,故言之痛心。
” ①邵肇複--邵捷春字肇複。
楊卓然附和說:“邵撫不知兵,又受四川士紳慫恿,隻想着畫地而守,使流賊不人川境,因而分兵扼口,犯了兵法上所謂‘兵分則力弱’的大忌,緻有今日的川東潰決。
大人據實奏劾,實為必要。
” 楊嗣昌撚須沉默片刻,又說:“學生深受皇上知遇之恩,界以督師剿賊重任。
一年來樣精竭慮,惟願早奏膚功,以纖皇上宵旰之憂。
初到襄陽數月,鑒于以前剿撫兼失,不得不慘淡經營,鞏固剿賊重地,站穩自家腳跟。
到今年開春以後,一方面将羅汝才與過天星諸股逼人夔東,四面大軍圍剿;另一方面,将獻賊逼入川、陝交界地方,阻斷其入川之路,而責成平賊将軍在興安、平利一帶将其包圍,克日進剿,遂有瑪瑙山之捷。
”他喝了一口茶,接着說,“十餘年來,流賊之所以不可制者以其長于流,乘虛搗隙,倏忽千裡,使官軍追則疲于奔命,防則兵分而勢弱,容易受制于敵。
到了今年春天,幸能按照預定方略,步步收效,官軍在川、楚一帶能夠制賊而不再為賊所制。
可恨的是,自瑪瑙山大捷之後,左昆山按兵不動,不聽檄調,坐視張獻忠到興、歸山中安然喘息,然後來夔東與曹操合股。
倘若左昆山在瑪瑙山戰後乘勝進兵,則獻賊不難剿滅;縱然不能一鼓蕩平,也可以使獻賊不能與曹賊合股。
獻、曹不合,則曹操必随惠登相等股投降。
如曹賊就撫,則獻賊勢孤,剿滅自然容易。
今日追究贻誤戎機之罪,左昆山應為國法所必究。
其次,我曾一再檄咨蜀撫邵肇複駐重兵于夔門一帶,扼守險要,使流賊不得西逃,以便聚殲于夔、巫之間。
不料邵肇複這個人心目中隻有四川封疆,而無剿賊全局,始爾使川軍分守川、鄂交界的三十二隘口,妄圖堵住各股流賊突破隘口,公然抵制本督師用兵方略。
當各股流賊突破隘口,流竄于夔、巫與開縣之間時,邵肇複不思如何全力進剿,卻将秦良玉與張令調駐重慶附近,借以自保。
等大昌失守,張令與秦良玉倉卒趕到,遂緻措手不及,兩軍相繼覆沒,獻、曹二賊即長驅入川矣。
至于秦軍開縣噪歸,定當從嚴處分,秦督鄭大章①實不能辭其咎。
學生已經馳奏皇上,想聖旨不日可到。
今日隻議左帥與邵撫之罪,以便學生即日拜表上奏。
” ①鄭大章--鄭崇儉字大章。
萬元吉和楊卓然都很明白楊嗣昌近來的困難處境和郁悶心情,所以聽了他的這一些憤慨的話,絲毫不覺得意外,倒是體諒他因自家的輔臣身份,有些話不肯明白說出。
他們心中明白,督師雖然暗恨左良玉不聽調遣,但苦于“投鼠忌器”,在目前隻能暫時隐忍,等待事平之後再算總賬。
萬元吉向楊嗣昌欠身說: “誠如使相大人所言,如行間将帥與封疆大吏都遵照大人進兵方略去辦,何能大昌失陷,川軍覆沒,獻、曹西竄!然今日夔東決裂,首要責任是在邵撫身上。
左帥雖常常不奉檄調,擁兵觀望,贻誤戎機,然不如邵撫之罪責更重。
竊以為對左帥議罪奏劾可以稍緩,再予以督催鼓勵,以觀後效。
今日隻奏邵肇複一人可矣。
” 楊卓然說:“萬評事所見甚是。
自從在川、楚交界用兵以來,四川巡撫與川中士紳鼠目寸光,全不以大局為念,散布流言蜚語,對督師大人用兵方略大肆攻擊,實在可笑可恨……” 楊嗣昌冷然微笑,插話說:“他們說我是楚人,不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