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了,下去了,轉到那個荒草深的圪□(土+勞)②裡躲起來啦。

    你們快将這個小娃兒送去,一定要找到她的媽,找到她的親人。

    快去!” ①圪梁--米脂方言:小的山脊叫圪梁。

     ②圪□(土+勞)--米脂方言:山窩處叫圪□(土+勞) 王大年解開戰袍,正要将啼哭着的嬰兒揣進懷中,忽然慧英勒馬搶到大年前邊,說: “将小娃兒給我,你不要去!”她回頭又向高夫人說:“夫人,我看那一群逃反的都是婦女、小孩、老人。

    叫男兵前去,百姓們不知來意,反而吓得四下亂竄,不如叫我帶兩個姐妹去吧。

    ” 高夫人微笑點頭說:“你說的有道理,帶兩個姐妹去吧。

    大年,快把小娃兒交給慧英,不要你這個黑臉大漢,聲音跟打雷一樣,把那些可憐的婦女們吓壞。

    ” 慧英将嬰兒放進懷中,束好絲縧,帶着兩位女兵,鞭梢一揚,向那群躲藏在一個山窩中的百姓追去。

    高夫人又命一個女兵下馬,在荒草中尋到那一隻被嬰兒踢騰掉的破棉鞋,趕快送去。

    劉希堯從已經相距兩裡外的前隊派一名小校馳回,勒馬來到高夫人身邊,說道: “劉将爺差我來啟禀夫人,聽說密縣城内有很多官兵和鄉勇守城,附近幾個山寨中也有較多鄉勇,有心同我們義軍作對。

    請夫人快随大隊前進,不要在這兒久留。

    倘若停留稍久,他就派三百名騎兵回來,以防意外。

    ” 高夫人說:“你回禀劉将爺,我有事須要停留片刻。

    前邊騎兵就原地駐馬等候,小心在意。

    ” 小校問:“要不要派三百名騎兵回來?” 紅娘子代高夫人回答說:“不要了。

    你回禀劉爺說:有健婦營的騎兵跟随夫人一道,縱有鄉勇膽敢搗亂也不會走近夫人身邊。

    ” 慧梅和慧劍立馬高夫人左右,注目望着慧英等兒個遠去的影子,仍聽見嬰兒的啼哭聲音。

    慧劍的心中一酸,歎息說: “這位做媽媽的真狠心,竟會扔掉自己的孩子逃走!要是不遇着咱們,這娃兒不給狼吃了,也會活活地凍死!” 慧梅低聲說:“這個做媽媽的也是不得已啊!這裡的老百姓以為咱們的人馬同官軍一樣,随便殺人,搶劫,奸淫婦女,如何不怕?這一定是一個年輕母親,孩子多,顧這個顧不了那個,還要保自己的清自身子不受糟踏,不得不下此狠心!” 那一群躲在山窩中的逃反百姓看見幾個騎馬的人奔馳而來,還有幾百人在路上駐馬等候,以為是大禍臨頭,從林莽中一哄逃出,向正南奔跑。

    女兵們都在戰馬上加了一鞭,大聲呼喊:“鄉親們!不要怕!不要跑!我們是闖王的義軍,來給你們送娃兒的!”但是百姓們正在逃命不暇,沒有人聽得清楚。

    慧英的馬特别快,迅速地繞到衆百姓前邊,截住去路,繼續高聲呼喊:“鄉親們!我是來送娃兒的!”這聲音由于感情激動而帶着輕微的戰栗,在薄薄的曉霧與寒風中散開,并且在對面的高山懸崖上傳來回聲。

     百姓們被截住去路,不能再逃,同時也聽清了那大聲叫喊的話,感到又疑惑又驚異,互相觀望。

    随即大家看見這個騎馬的已經來到十丈以内,果然面帶笑容,不像是懷着惡意,一點兒不顯得兇暴,而且從這位騎兵的懷中果真傳出來嬰兒的哭聲。

    大家仍在驚疑不定,忽然看見這個來到近處的還沒有長一點兒胡須的少年騎兵跳下戰馬,解開紫紅絲縧,從懷中取出嬰兒,問道: “這是你們誰家的小娃兒?” 一個年輕婦女滿臉熱淚,雙臂向前一動,想說什麼,但旁邊一個老年婦女用肘彎猛地碰她一下,同時對她使個眼色。

    她奔流着熱淚卻不敢吭聲,也不敢撲向前去,心中閃出一個疑問:莫不是拿小娃兒作個■(外□内繇)①子?慧英又往前走幾步,同時将嬰兒用雙手舉着,大聲問: ①■(外□内繇)子--捕鳥時用一鳥引誘其他的鳥前來,這個鳥叫做■(外□内繇)子(youzi)。

     “鄉親們,不要怕。

    這是你們誰家的小娃兒?誰家的?快來接住!鄉親們,我們還要趕路哩!” 随慧英來的兩個女兵都下了馬,幫腔詢問。

    同時那嬰兒又哇哇啼哭起來,發音不準地叫着“媽!媽!”那個剛才已經熱淚奔流的年輕婦女突然從人們的背後出來,大哭着向慧英的面前撲去,同時用撕裂人心的聲音叫着:“我的乖呀!我的心肝呀!”由于身邊的老婦人一直緊緊地抓住她的衣後襟,當她向前撲時,那破舊的衣襟哧啦一聲扯掉了一大塊。

    那老婦人右手還捏着那塊衣襟布片,左手牽着一個三四歲的瘠瘦男孩,緊跟着也撲向前去,哭着說:“我的可憐的小妞兒,要不是這位軍爺救你,我再也看不見你啦!”媳婦接住嬰兒,緊緊摟在懷裡,拍着,吻着,母親的熱淚洗着嬰兒凍紅的小臉頰,同時母親的口吻着嬰兒臉上的淚。

    婆媳二人跪在慧英腳下,不住磕頭,哭着感激救命之恩。

    百姓們有的流淚,有的哭泣,有的歎息。

    女兵們用力想攙起來那婆媳倆,但哪裡能攙得起來。

    她們對着這情景,也禁不住熱淚奔流。

    慧英看見腳下跪着的年輕媳婦年紀隻在二十五歲以内,雖然面黃肌瘦,卻是細眉大眼,五官端正俊秀,故意用鍋煙子和路上的灰土将臉孔抹得很髒。

    她明白了:這年輕媳婦既要抱着男孩,又要攙扶婆母,所以才丢棄女孩。

    慧英問道: “你家的男人呢?” 别人替婆媳回答:“爺爺去年死啦。

    娃兒的爹前天給衙役們抓到城裡去坐班房了。

    ” 慧英又問:“為什麼抓去坐班房?” 一個女人說:“還不是為着欠了兩年錢糧!” 又來到一個女兵,飛身下馬,從懷中掏出一隻嬰兒破棉鞋,遞到嬰兒的母親手中。

    慧英不敢耽誤,望着大家說: “鄉親們,快回村去,不用驚慌。

    我們是李闖王的人馬,到處剿兵安民,打富濟貧,平買平賣,秋毫不犯。

    你們趕快放心回街裡去吧!” 她轉身向夥伴們小聲商量一下,各人掏出來一些散碎銀子,由她将一部分交給這婆媳倆,一部分交給一個白胡子莊稼老漢,囑咐他散給最窮苦的人們,随即和姐妹們騰身上馬,飛奔而去。

    百姓們來不及說出來千恩萬謝的話,幾個女騎兵的影子已經遠了。

     百姓們紛紛議論着這是李闖王的人馬,從來沒有看見過這樣好的人馬。

    有一個年長的婦女對這幾個騎兵感到奇怪,贊歎說: “瞧人家李闖王的這些騎兵,不吓唬百姓,不像官軍那樣兇神惡煞似的。

    倒一個個長得像大姑娘模樣,說話的聲音也和軟得像姑娘一樣。

    瞧那抱嬰孩來的騎兵,騎在大馬上,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