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剛才探馬回營向李作禀報:在神至以西大約二十裡的大路上,有一支騎兵,正向東來。
夜間看不清究竟有多少人馬,單聽馬蹄聲,約莫有七八百人。
是否另有步兵,尚不清楚。
李侔得到禀報以後,一面立即命人去叫醒紅娘子,将這突然出現的緊急軍情告訴她,一面親自來禀報李信。
李信聽了,心中有點吃驚:難道是李際遇前來劫寨? 老營的将士們都起來了。
大家情緒激動,隻等候主帥一聲令下,奔往寨外迎敵。
李信向一個親兵說:“快去請紅帥過來!”這句話剛落地,紅娘子穿着綿甲,外罩鬥篷,弓箭齊全,提着馬鞭子走進來了。
她自從起義以來,已經打過幾次惡仗,有了些實戰經驗,所以神情十分鎮靜,不等李信開口,笑着問: “大公子夜間睡得可好?” “還好。
有幾百騎兵正在向我們這裡來,你已經知道啦?” “知道啦。
我已經替你傳令,叫全軍立即起床,趕快做飯吃飯,準備打仗。
這寨内寨外,請你同二公子部署一下。
這是咱們離開杞縣以後第一仗,趁着士氣很高,叫敵人有來無回!” 李侔說:“這一支騎兵來得很奇怪。
據我們的探子禀報,汝州方面隻有少數官軍,更不會派出這麼多的騎兵。
李闖王的人馬如今都在伏牛山和熊耳山一帶,離此地最近的也有兩三天路程,不會無緣無故派一支騎兵離開大營來這麼遠。
我怕是李際遇這個地頭蛇劫營,想搶奪我們的騾馬辎重,吃掉我們。
莫非他率領大股隊伍從北邊過來,另派一支騎兵從西邊包抄我們,截斷我們西去之路?” 李信還在沉吟、思索,不很相信李際遇竟然前來劫營,看見一個親兵替他端來一盆溫水,他随便用濕手巾在臉上揩一把,望着李作問: “北邊有什麼動靜沒有?” “北邊一點動靜也沒有。
” “這很奇怪。
登封縣在我們的北邊。
倘若是李際遇前來劫營,他應該從北邊來才是。
據本地百姓說,這北邊不到二十裡地方就駐有他的一支人馬,何必繞到西邊,而且繞了那麼遠?” 李作問:“會不會他派出一支騎兵埋伏在西邊,截斷我們西去之路,然後從北邊和東邊兩路來攻?如今北邊尚無動靜,說不定是因為有一條荒僻山路,咱們的探馬尚不知道。
” 李信覺得他弟弟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便立刻下令,将人馬做了迎敵部署,并派出幾路偵騎,向西邊和北邊繼續偵探。
他又召集一部分将領,來到老營,向他們面授機宜。
等這些将領走後,他對紅娘子和李侔說: “倘若果真打起仗來,對我們利與不利各半。
對我們有利的,第一是士氣甚高,人人都願意打仗;第二是此地離豫東很遠,将士們都明白非打勝沒有活路。
對我們不利的,第一是我們在這兒人地兩生,勢如孤懸,毫無救兵;第二是将士連日奔波,不免疲憊,特别是步兵最為疲勞。
既然情形如此,不管是李際遇來也罷,或是汝州新到的官軍前來也罷,我們隻宜速戰取勝,萬不宜困守孤寨。
一旦拖延時日,我軍糧盡援絕,而敵人卻會人馬愈戰愈多。
” 李作說:“哥的意見很是,我們隻宜速戰取勝。
” “走,我們同往寨外去察看察看。
” 李信和紅娘子、李佯剛出老營,正待上馬,那個派去給李際遇下書的小頭目騎馬奔口,并帶來了李際遇的一封回書。
李信感覺意外,來不及拆看書信,忙問: “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小頭目回答說:“我們在路上過了一個山口,離這裡不到二十裡遠,有李際遇的幾百人把守。
我們向他們的頭目說明了來意,才知道李際遇昨天已經離開玉寨,來到近處,離這裡隻有三十多裡。
這個頭目派人帶我去見李際遇,當面呈上老爺的書子。
李際遇看了老爺的書子十分高興,賞小的吃了酒飯,帶着他的回書連夜趕回。
他對小的說,他前天就知道老爺和紅帥率領數千人馬去投李闖王,估計會路經神-,所以他準備了牛、羊、燒酒、糧食勞軍。
他說這些勞軍的什物,等天明就啟運,午前可以運到。
” 李信問:“你看見一路上他的人馬多不多?他駐紮的寨子裡像不像準備打仗的樣子?” “一路上沒有看見多的人馬。
他住的那座寨子裡平平靜靜,不像要打仗的樣子。
小的到的時候,他已經睡啦,是他的手下人進去把他叫醒的。
他一聽說是老爺差人下書,就趕快起來,将小的叫到面前問話。
” 李信叫小頭目出去休息,随即拆開書子看過之後,交給李作去看。
紅娘子見李信的臉色略有笑容,趕快問: “李際遇的書信上說的什麼?” “無非是說些客套話,說他如何久仰大名,如何知道我們将去投李闖王。
他說他因為俗務在身,不能來神-恭迎,預備了若幹勞軍之物,明日一早送來。
他還說,他對李闖王也是極其景
夜間看不清究竟有多少人馬,單聽馬蹄聲,約莫有七八百人。
是否另有步兵,尚不清楚。
李侔得到禀報以後,一面立即命人去叫醒紅娘子,将這突然出現的緊急軍情告訴她,一面親自來禀報李信。
李信聽了,心中有點吃驚:難道是李際遇前來劫寨? 老營的将士們都起來了。
大家情緒激動,隻等候主帥一聲令下,奔往寨外迎敵。
李信向一個親兵說:“快去請紅帥過來!”這句話剛落地,紅娘子穿着綿甲,外罩鬥篷,弓箭齊全,提着馬鞭子走進來了。
她自從起義以來,已經打過幾次惡仗,有了些實戰經驗,所以神情十分鎮靜,不等李信開口,笑着問: “大公子夜間睡得可好?” “還好。
有幾百騎兵正在向我們這裡來,你已經知道啦?” “知道啦。
我已經替你傳令,叫全軍立即起床,趕快做飯吃飯,準備打仗。
這寨内寨外,請你同二公子部署一下。
這是咱們離開杞縣以後第一仗,趁着士氣很高,叫敵人有來無回!” 李侔說:“這一支騎兵來得很奇怪。
據我們的探子禀報,汝州方面隻有少數官軍,更不會派出這麼多的騎兵。
李闖王的人馬如今都在伏牛山和熊耳山一帶,離此地最近的也有兩三天路程,不會無緣無故派一支騎兵離開大營來這麼遠。
我怕是李際遇這個地頭蛇劫營,想搶奪我們的騾馬辎重,吃掉我們。
莫非他率領大股隊伍從北邊過來,另派一支騎兵從西邊包抄我們,截斷我們西去之路?” 李信還在沉吟、思索,不很相信李際遇竟然前來劫營,看見一個親兵替他端來一盆溫水,他随便用濕手巾在臉上揩一把,望着李作問: “北邊有什麼動靜沒有?” “北邊一點動靜也沒有。
” “這很奇怪。
登封縣在我們的北邊。
倘若是李際遇前來劫營,他應該從北邊來才是。
據本地百姓說,這北邊不到二十裡地方就駐有他的一支人馬,何必繞到西邊,而且繞了那麼遠?” 李作問:“會不會他派出一支騎兵埋伏在西邊,截斷我們西去之路,然後從北邊和東邊兩路來攻?如今北邊尚無動靜,說不定是因為有一條荒僻山路,咱們的探馬尚不知道。
” 李信覺得他弟弟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便立刻下令,将人馬做了迎敵部署,并派出幾路偵騎,向西邊和北邊繼續偵探。
他又召集一部分将領,來到老營,向他們面授機宜。
等這些将領走後,他對紅娘子和李侔說: “倘若果真打起仗來,對我們利與不利各半。
對我們有利的,第一是士氣甚高,人人都願意打仗;第二是此地離豫東很遠,将士們都明白非打勝沒有活路。
對我們不利的,第一是我們在這兒人地兩生,勢如孤懸,毫無救兵;第二是将士連日奔波,不免疲憊,特别是步兵最為疲勞。
既然情形如此,不管是李際遇來也罷,或是汝州新到的官軍前來也罷,我們隻宜速戰取勝,萬不宜困守孤寨。
一旦拖延時日,我軍糧盡援絕,而敵人卻會人馬愈戰愈多。
” 李作說:“哥的意見很是,我們隻宜速戰取勝。
” “走,我們同往寨外去察看察看。
” 李信和紅娘子、李佯剛出老營,正待上馬,那個派去給李際遇下書的小頭目騎馬奔口,并帶來了李際遇的一封回書。
李信感覺意外,來不及拆看書信,忙問: “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小頭目回答說:“我們在路上過了一個山口,離這裡不到二十裡遠,有李際遇的幾百人把守。
我們向他們的頭目說明了來意,才知道李際遇昨天已經離開玉寨,來到近處,離這裡隻有三十多裡。
這個頭目派人帶我去見李際遇,當面呈上老爺的書子。
李際遇看了老爺的書子十分高興,賞小的吃了酒飯,帶着他的回書連夜趕回。
他對小的說,他前天就知道老爺和紅帥率領數千人馬去投李闖王,估計會路經神-,所以他準備了牛、羊、燒酒、糧食勞軍。
他說這些勞軍的什物,等天明就啟運,午前可以運到。
” 李信問:“你看見一路上他的人馬多不多?他駐紮的寨子裡像不像準備打仗的樣子?” “一路上沒有看見多的人馬。
他住的那座寨子裡平平靜靜,不像要打仗的樣子。
小的到的時候,他已經睡啦,是他的手下人進去把他叫醒的。
他一聽說是老爺差人下書,就趕快起來,将小的叫到面前問話。
” 李信叫小頭目出去休息,随即拆開書子看過之後,交給李作去看。
紅娘子見李信的臉色略有笑容,趕快問: “李際遇的書信上說的什麼?” “無非是說些客套話,說他如何久仰大名,如何知道我們将去投李闖王。
他說他因為俗務在身,不能來神-恭迎,預備了若幹勞軍之物,明日一早送來。
他還說,他對李闖王也是極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