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犯皇後的尊嚴時候,誰在她的面前一不小心就會禍從天降,切記不要輕易說話,縱然天塌下來也隻裝沒有看見。
吳婉容還同大家姊妹們約定了幾個暗号,以便互相關照,希望大家在這動辄得咎的深宮裡平安無事,日後或許能熬到個出頭之日。
現在劉清芬看見“管家婆”姐姐的暗号,心頭一涼,不覺渾身打個寒戰,暗中悲痛小太監死得冤枉。
幸而由于鐘粹宮中全體太監和宮女的叩頭乞恩,周後沒有再催促将小太監拉去處死。
她不願這件事鬧得太大,會傳到乾清宮中,對她和太子都有不利。
但是她也不願意讓這個小孩子長留在太子身邊。
她看見這孩子臉孔清秀,眼有神采,口齒伶俐,倘若自幼就同慈-狎呢慣了,等到慈-登極之後,必會引導慈-玩耍遊樂,由他來擅權亂政,像魏忠賢那樣。
趁着衆人替他乞求開恩,她宣旨饒他一死,罰他去昌平守陵,永遠不許進宮。
她正等着這個小太監叩頭謝恩,沒想到這小孩竟然哭着說: “伏奏娘娘陛下,懇陛下賜奴婢在宮中自盡,不去昌平守陵。
” 周後詫異,問道:“你為什麼甯願死不去守陵?” 有片刻工夫,這小太監伏地不語,隻是哭泣。
原來他是河間府人,明朝太監多出在河間一帶。
三年以前,他的父親因為家中日子不好過,在親戚們的暗中撺掇之下,将他捆綁起來,不管他如何呼天叫地,哭死哭活,被大人們硬是按着他淨了身①。
半年之後,一位親戚将他帶來北京,轉托與宮中太監有瓜葛的鄉親幫忙,将他送進宮中,去年又被挑選來鐘粹宮,服侍太子。
他雖然年齡不大,卻是一個十分聰明有志氣的孩子。
剛被淨身之後,他才九歲,曾幾次打算跳井自盡,被大人發覺了,對他看守很嚴。
人宮以後,他改換了打算。
想着父母若不是日子十分困難,也不會先賣了他的姐姐,後來又對他下此毒手。
他也看見,母親在他淨身後哭過多次,有時在夜間将他哭醒。
所以後來他為着能夠養活父母和弟妹們,反而希望能夠進人皇宮。
進宮以後,他聽說幾年前同鄉中有兩個人淨身後不曾選上,隻好住在皇城内有堂子①的佛寺中為前來洗澡的太監擦背,這種人俗稱“無明白”,勉強混碗飯吃,因而他對自己的能夠進宮感到慶幸。
去年被挑人鐘粹宮,他越發高興,小心翼翼地服侍太子,對長輩太監也極恭順,隻求日後在宮中有個好的出路,掙錢養活父母和弟妹們的心願不至落空。
如今一聽皇後說要将他送往昌平守陵,他覺得這樣就一切完了,不如早死為好。
周後見他竟敢以一死來對抗“懿旨”,愈不願他将來再回到太子身邊,對坤甯宮掌事太監說: ①淨身--閹割。
②堂子--即澡堂,明代又叫做“混堂”。
“這小賤人既然不願去昌平守陵,你們就送他去西山守陵吧。
” 劉安和幾個較年長的太監都知道所謂去西山守陵,是守景帝陵或什麼王、妃、公主等墳,遠不如在昌平十二陵做一個守陵太監有出息。
大家又趕快替他求情并責備他說:“娘娘陛下已經開恩,饒你不死,口降懿旨送你去昌平守陵,真是天恩高厚,你還不趕快謝恩!”小太監明白皇後的“懿旨”已無可改變,隻好叩頭謝恩,又向太子叩頭,向坤甯宮和鐘粹宮的掌事太監叩頭,然後由一個太監帶着他收拾了行李,離開鐘粹宮。
當小太監離開的時候,周後才命太子起來,随即對那個看太子摔跤的宮女說:“你比長哥年長三四歲,我原以為你比較懂事,又讀過書,所以挑選你服侍太子。
今日長哥同奴婢摔跤,十分失體,你不但不曾谏阻,反而看見長哥跌倒後拍手大笑。
你知罪麼?” 這個宮女早已看透了宮中的處處虛假,人與人勾心鬥角,争風吃醋,彼此傾軋,動不動就會大禍臨頭,所以在皇後處分那個無辜小太監時她已經打好了主意,一經問她是否知罪,她就立刻叩頭回答: “奴婢罪該萬死,懇乞娘娘陛下開恩超生。
奴婢願去大高玄殿做女道士,每日焚香誦經,恭祝皇上和皇後兩陛下萬壽萬疆。
” 周後看着這個宮女面目俊俏,又比太子年長,生怕她再過兩年會勾引太子“寵幸”,所以也巴不得使她趁早離開太子宮中,所以聽了她的回奏,當即點頭說: “你願意去大高玄段學道修行,也是好事。
本宮恩準了你,馬上就叫人送你前去。
剛才的罪,恩予免究。
” 宮女叩頭謝恩,又照例向太子叩頭,向一些有地位的太監和宮女叩頭,然後去收拾自己的東西。
周後又另外處分了幾個宮女和太監。
因為鐘粹宮的掌事太監王明禮平日老成忠實,當太子同小太監摔跤時他正往乾清宮送太子近來所寫的仿書,周後到後才回,所以周後隻将他申斥一頓,未予責罰。
周後吩咐所有太監和宮女不許将這事傳到乾清宮,然後回坤甯宮去。
第二天上午,崇祯實在煩悶得要死,來到坤甯宮中。
周後陪着他站在院子裡看宮人們采茉莉,心中打算着要幫助田妃的事。
正在這時,忽然從天空落下來一陣悅耳的銀鈴聲,引得她和崇祯都仰頭觀看。
天上湛藍如海,沒有纖雲,但見一群鹁鴿,大部分潔白如雪,夾雜着少數灰色的、雜色的,在宮殿的上邊盤旋,愈飛愈高,向西苑的方向飛去,最後連幾點淡淡的影子也融進太空,隻有隐約的銀鈴聲還沒有完全消失。
他們都知道這一群鴉鴿是袁妃放的。
她在翊坤宮為着排遣寂寞,養了一群鹁鴿,修了一座放鴿台,每當風日清和的早晨,親自站在台上放鴿。
周後看過鴿群飛往西苑以後,對崇祯含笑說: “皇上,你剛才說你在乾清宮悶得心慌,想去一個什麼地方散散心又覺得無處可去。
袁妃那裡,陛下一個月難得去一次,别的宮中陛下更不肯去,難道這三宮六院就沒有一個可以解悶的地方?” 崇祯搖搖頭,苦笑一下,歎口長氣。
他幾乎想說出來他對川、鄂一帶戰事遲遲沒有重大捷報和軍饷困難的情況,但是話到口邊就咽下去了。
他是決不許後妃們過問國事的,也不許她們打聽。
周後不敢直接提起田妃,先從袁妃引頭,說: “我記得皇上去年夏天有一晚在翊坤宮看見袁妃在月下穿一件天水碧蟬翼紗宮衫,覺得很美,第二天皇上還對我贊不絕口。
你今天既然很悶,懶得省閱文書,何不到翊坤宮玩玩,讓袁妃再穿了那一件天水碧宮衫讓皇上瞧瞧?” “唉,到翊坤官也不能使我解悶。
” “袁妃和田貴妃同時人宮,是我同皇上親自挑選的。
論容貌,袁妃雖不是國色,可也是不易多得。
隻是她性情過于敦厚一些,不善于先意承旨,所以皇上有時覺得她不十分有趣。
其實,這恐怕正是她的長處。
”周後打量了一下崇祯的神色,又笑着說:“喲,我又想起來一個人兒,她一定能夠替皇上解悶。
派都人去把她召來好麼?” “你說的是誰?” 皇後賠笑說:“此人雖然平時有恃寵驕傲的毛病,且不該為李家事說了錯話,但罰在冷宮省愆已經有兩個多月,深自悔罪。
在衆多妃嫔中隻有她多才多藝,琴、棋、書、畫都會,又能先意承旨。
我将她召來當面向陛下謝罪好麼?” 崇祯的心中很想看見田妃,但是他知道田妃為替李家說一句話蒙譴的事早已傳了出去,不如讓她在啟祥宮多住些日子,好使李家和那些皇親們不敢抱任何妄想。
沉吟片刻,他慢慢地回答說: “我今天事多,等幾天吧。
” 崇祯剛說完這句話,王德化來到坤甯宮,向他啟奏鞏驸馬和幾位皇親人宮求見,在文華殿前候旨。
崇祯間: “有哪些皇親同來?” “有新樂侯劉文炳,老皇親張國紀,老驸馬冉興讓。
” “他們來是為李國瑞的兒子求情麼?” “大概是的。
” “去,向他們傳旨:倘若是為李存善的事,不要見我!” 王德化走後,崇祯想到了田妃所生的五皇子慈煥。
他非常喜愛這個五歲的孩子,常常在煩悶的時候命宮女到啟祥宮傳旨,叫奶母和宮女們将慈煥送到乾清宮來玩耍一陣。
近七八天因為五皇子患病,他沒有再看見,心中确實想念,每天總要命太監或宮女到啟祥宮詢問病情。
昨天得知慈煥的燒已減退,仍由太醫們每日兩次人宮,悉心醫治。
他現在向皇後問道: “今日慈煥的病可又輕了一些?” 周皇後回答:“今早田妃命都人前來啟奏,說慈煥昨晚服藥之後,雖然回頭,尚未完全退燒。
” 崇幀生氣地說:“這太醫院的人們真是該死,竟然不能将這孩子的病早日治好!” 皇後笑着說:“皇上也聽說京城有‘三可笑’的諺語:‘光祿寺的茶湯,武庫司的刀槍,太醫院的藥方。
’這幾天,都是太醫院使①親率四名禦醫給慈煥診病,斟酌脈方,非不盡心,可惜他們這些官兒們的本領反不如民間郎中。
限于皇家的祖宗規矩,民間郎中自來不能召進宮來。
” ①太醫院使--太醫院的主管官,也是禦醫。
崇祯經皇後提起那三句京城諺語,也略微笑了笑,随即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周後為着替崇祯解悶,命宮女們将範選侍和薛選侍召進坤甯宮,為皇上彈琵琶。
她們學琵琶都是田妃教的,被認為是田妃的“入室弟子”。
崇幀不聽則已,聽她們彈過一曲《漢宮秋月》後反觸起許多心事,不勝怅惘。
周後趁機小聲問道: “皇上,你要是覺得她們彈得不好,我叫都人去将田娘娘召來為皇上彈一曲解悶如何?” 崇祯搖搖頭,沒有做聲,臉上也沒有一絲默然同意的表情。
周後命兩位選侍去便殿吃茶,又揮退左右的宮女和太監,向崇祯說: “皇上,你一身系天下安危,如此終日寡歡,萬一有損
吳婉容還同大家姊妹們約定了幾個暗号,以便互相關照,希望大家在這動辄得咎的深宮裡平安無事,日後或許能熬到個出頭之日。
現在劉清芬看見“管家婆”姐姐的暗号,心頭一涼,不覺渾身打個寒戰,暗中悲痛小太監死得冤枉。
幸而由于鐘粹宮中全體太監和宮女的叩頭乞恩,周後沒有再催促将小太監拉去處死。
她不願這件事鬧得太大,會傳到乾清宮中,對她和太子都有不利。
但是她也不願意讓這個小孩子長留在太子身邊。
她看見這孩子臉孔清秀,眼有神采,口齒伶俐,倘若自幼就同慈-狎呢慣了,等到慈-登極之後,必會引導慈-玩耍遊樂,由他來擅權亂政,像魏忠賢那樣。
趁着衆人替他乞求開恩,她宣旨饒他一死,罰他去昌平守陵,永遠不許進宮。
她正等着這個小太監叩頭謝恩,沒想到這小孩竟然哭着說: “伏奏娘娘陛下,懇陛下賜奴婢在宮中自盡,不去昌平守陵。
” 周後詫異,問道:“你為什麼甯願死不去守陵?” 有片刻工夫,這小太監伏地不語,隻是哭泣。
原來他是河間府人,明朝太監多出在河間一帶。
三年以前,他的父親因為家中日子不好過,在親戚們的暗中撺掇之下,将他捆綁起來,不管他如何呼天叫地,哭死哭活,被大人們硬是按着他淨了身①。
半年之後,一位親戚将他帶來北京,轉托與宮中太監有瓜葛的鄉親幫忙,将他送進宮中,去年又被挑選來鐘粹宮,服侍太子。
他雖然年齡不大,卻是一個十分聰明有志氣的孩子。
剛被淨身之後,他才九歲,曾幾次打算跳井自盡,被大人發覺了,對他看守很嚴。
人宮以後,他改換了打算。
想着父母若不是日子十分困難,也不會先賣了他的姐姐,後來又對他下此毒手。
他也看見,母親在他淨身後哭過多次,有時在夜間将他哭醒。
所以後來他為着能夠養活父母和弟妹們,反而希望能夠進人皇宮。
進宮以後,他聽說幾年前同鄉中有兩個人淨身後不曾選上,隻好住在皇城内有堂子①的佛寺中為前來洗澡的太監擦背,這種人俗稱“無明白”,勉強混碗飯吃,因而他對自己的能夠進宮感到慶幸。
去年被挑人鐘粹宮,他越發高興,小心翼翼地服侍太子,對長輩太監也極恭順,隻求日後在宮中有個好的出路,掙錢養活父母和弟妹們的心願不至落空。
如今一聽皇後說要将他送往昌平守陵,他覺得這樣就一切完了,不如早死為好。
周後見他竟敢以一死來對抗“懿旨”,愈不願他将來再回到太子身邊,對坤甯宮掌事太監說: ①淨身--閹割。
②堂子--即澡堂,明代又叫做“混堂”。
“這小賤人既然不願去昌平守陵,你們就送他去西山守陵吧。
” 劉安和幾個較年長的太監都知道所謂去西山守陵,是守景帝陵或什麼王、妃、公主等墳,遠不如在昌平十二陵做一個守陵太監有出息。
大家又趕快替他求情并責備他說:“娘娘陛下已經開恩,饒你不死,口降懿旨送你去昌平守陵,真是天恩高厚,你還不趕快謝恩!”小太監明白皇後的“懿旨”已無可改變,隻好叩頭謝恩,又向太子叩頭,向坤甯宮和鐘粹宮的掌事太監叩頭,然後由一個太監帶着他收拾了行李,離開鐘粹宮。
當小太監離開的時候,周後才命太子起來,随即對那個看太子摔跤的宮女說:“你比長哥年長三四歲,我原以為你比較懂事,又讀過書,所以挑選你服侍太子。
今日長哥同奴婢摔跤,十分失體,你不但不曾谏阻,反而看見長哥跌倒後拍手大笑。
你知罪麼?” 這個宮女早已看透了宮中的處處虛假,人與人勾心鬥角,争風吃醋,彼此傾軋,動不動就會大禍臨頭,所以在皇後處分那個無辜小太監時她已經打好了主意,一經問她是否知罪,她就立刻叩頭回答: “奴婢罪該萬死,懇乞娘娘陛下開恩超生。
奴婢願去大高玄殿做女道士,每日焚香誦經,恭祝皇上和皇後兩陛下萬壽萬疆。
” 周後看着這個宮女面目俊俏,又比太子年長,生怕她再過兩年會勾引太子“寵幸”,所以也巴不得使她趁早離開太子宮中,所以聽了她的回奏,當即點頭說: “你願意去大高玄段學道修行,也是好事。
本宮恩準了你,馬上就叫人送你前去。
剛才的罪,恩予免究。
” 宮女叩頭謝恩,又照例向太子叩頭,向一些有地位的太監和宮女叩頭,然後去收拾自己的東西。
周後又另外處分了幾個宮女和太監。
因為鐘粹宮的掌事太監王明禮平日老成忠實,當太子同小太監摔跤時他正往乾清宮送太子近來所寫的仿書,周後到後才回,所以周後隻将他申斥一頓,未予責罰。
周後吩咐所有太監和宮女不許将這事傳到乾清宮,然後回坤甯宮去。
第二天上午,崇祯實在煩悶得要死,來到坤甯宮中。
周後陪着他站在院子裡看宮人們采茉莉,心中打算着要幫助田妃的事。
正在這時,忽然從天空落下來一陣悅耳的銀鈴聲,引得她和崇祯都仰頭觀看。
天上湛藍如海,沒有纖雲,但見一群鹁鴿,大部分潔白如雪,夾雜着少數灰色的、雜色的,在宮殿的上邊盤旋,愈飛愈高,向西苑的方向飛去,最後連幾點淡淡的影子也融進太空,隻有隐約的銀鈴聲還沒有完全消失。
他們都知道這一群鴉鴿是袁妃放的。
她在翊坤宮為着排遣寂寞,養了一群鹁鴿,修了一座放鴿台,每當風日清和的早晨,親自站在台上放鴿。
周後看過鴿群飛往西苑以後,對崇祯含笑說: “皇上,你剛才說你在乾清宮悶得心慌,想去一個什麼地方散散心又覺得無處可去。
袁妃那裡,陛下一個月難得去一次,别的宮中陛下更不肯去,難道這三宮六院就沒有一個可以解悶的地方?” 崇祯搖搖頭,苦笑一下,歎口長氣。
他幾乎想說出來他對川、鄂一帶戰事遲遲沒有重大捷報和軍饷困難的情況,但是話到口邊就咽下去了。
他是決不許後妃們過問國事的,也不許她們打聽。
周後不敢直接提起田妃,先從袁妃引頭,說: “我記得皇上去年夏天有一晚在翊坤宮看見袁妃在月下穿一件天水碧蟬翼紗宮衫,覺得很美,第二天皇上還對我贊不絕口。
你今天既然很悶,懶得省閱文書,何不到翊坤宮玩玩,讓袁妃再穿了那一件天水碧宮衫讓皇上瞧瞧?” “唉,到翊坤官也不能使我解悶。
” “袁妃和田貴妃同時人宮,是我同皇上親自挑選的。
論容貌,袁妃雖不是國色,可也是不易多得。
隻是她性情過于敦厚一些,不善于先意承旨,所以皇上有時覺得她不十分有趣。
其實,這恐怕正是她的長處。
”周後打量了一下崇祯的神色,又笑着說:“喲,我又想起來一個人兒,她一定能夠替皇上解悶。
派都人去把她召來好麼?” “你說的是誰?” 皇後賠笑說:“此人雖然平時有恃寵驕傲的毛病,且不該為李家事說了錯話,但罰在冷宮省愆已經有兩個多月,深自悔罪。
在衆多妃嫔中隻有她多才多藝,琴、棋、書、畫都會,又能先意承旨。
我将她召來當面向陛下謝罪好麼?” 崇祯的心中很想看見田妃,但是他知道田妃為替李家說一句話蒙譴的事早已傳了出去,不如讓她在啟祥宮多住些日子,好使李家和那些皇親們不敢抱任何妄想。
沉吟片刻,他慢慢地回答說: “我今天事多,等幾天吧。
” 崇祯剛說完這句話,王德化來到坤甯宮,向他啟奏鞏驸馬和幾位皇親人宮求見,在文華殿前候旨。
崇祯間: “有哪些皇親同來?” “有新樂侯劉文炳,老皇親張國紀,老驸馬冉興讓。
” “他們來是為李國瑞的兒子求情麼?” “大概是的。
” “去,向他們傳旨:倘若是為李存善的事,不要見我!” 王德化走後,崇祯想到了田妃所生的五皇子慈煥。
他非常喜愛這個五歲的孩子,常常在煩悶的時候命宮女到啟祥宮傳旨,叫奶母和宮女們将慈煥送到乾清宮來玩耍一陣。
近七八天因為五皇子患病,他沒有再看見,心中确實想念,每天總要命太監或宮女到啟祥宮詢問病情。
昨天得知慈煥的燒已減退,仍由太醫們每日兩次人宮,悉心醫治。
他現在向皇後問道: “今日慈煥的病可又輕了一些?” 周皇後回答:“今早田妃命都人前來啟奏,說慈煥昨晚服藥之後,雖然回頭,尚未完全退燒。
” 崇幀生氣地說:“這太醫院的人們真是該死,竟然不能将這孩子的病早日治好!” 皇後笑着說:“皇上也聽說京城有‘三可笑’的諺語:‘光祿寺的茶湯,武庫司的刀槍,太醫院的藥方。
’這幾天,都是太醫院使①親率四名禦醫給慈煥診病,斟酌脈方,非不盡心,可惜他們這些官兒們的本領反不如民間郎中。
限于皇家的祖宗規矩,民間郎中自來不能召進宮來。
” ①太醫院使--太醫院的主管官,也是禦醫。
崇祯經皇後提起那三句京城諺語,也略微笑了笑,随即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周後為着替崇祯解悶,命宮女們将範選侍和薛選侍召進坤甯宮,為皇上彈琵琶。
她們學琵琶都是田妃教的,被認為是田妃的“入室弟子”。
崇幀不聽則已,聽她們彈過一曲《漢宮秋月》後反觸起許多心事,不勝怅惘。
周後趁機小聲問道: “皇上,你要是覺得她們彈得不好,我叫都人去将田娘娘召來為皇上彈一曲解悶如何?” 崇祯搖搖頭,沒有做聲,臉上也沒有一絲默然同意的表情。
周後命兩位選侍去便殿吃茶,又揮退左右的宮女和太監,向崇祯說: “皇上,你一身系天下安危,如此終日寡歡,萬一有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