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其是望着他挂在左鬓角的那一绺白紙條。

    他自己還在遲疑,旁邊的一個親信頭目立刻伸手替他取下,扔到地上。

    李自成接着說道: “你們都歸黑虎星指揮,在石門谷鎮上隻能豎黑虎星的大旗,不能豎别人大旗。

    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

    每個人都豎起自己的大旗,豈不是亂蜂為王?你們在這裡是我李闖王的義軍,不是杆子,不許亂七八糟。

    坐山虎,把你的大旗卷起來!” 雖然李自成并沒有使用多大的聲音,但站在坐山虎左右前後的黨羽卻覺得他的話就像有雷霆萬鈞之力,使他們心驚膽寒,面面相觑。

    從群衆裡邊發出來一陣叫聲:“卷起來!卷起來!”還有人叫道:“把你的坐虎旗拿回家做尿布去!”坐山虎看見打旗的大個子在望着他等待命令,他對打旗的踢了一腳,噴着唾沫星子罵道: “快替老子卷起來!我操你奶奶的,愣怔什麼?卷!” 李自成看着坐虎旗卷起以後,又向坐山虎說:“我的中軍吳汝義現在哪裡?你立刻放他出來!” 坐山虎叫他的兩個手下人去放吳汝義,全場都在緊張地等待着闖王還要說什麼話,不知這出戲将怎樣再演下去。

    闖王沒有說一句話,隻是用眼色催老神仙快到廟裡去替李友治傷,繼續神色威嚴地站在大石龜上等候吳汝義。

    過了片刻,吳汝義來了,而且寶劍也還給了他。

    人群嗡一聲動蕩起來,替他閃開了一條路。

    等他走到面前,闖王用一隻手向全場一揮,重申命令: “現在該守寨的守寨,該把卡的把卡,該巡邏的巡邏,該休息的休息,準備迎敵。

    還有,坐山虎,你快把運送糧食的人和牲口都放出來!把吳中軍和親兵的馬匹送還!” 人群一哄而散開。

    坐山虎帶着自己的手下人也離開了。

    他的心中很不服氣,邊走邊喃喃罵道: “操他八輩兒,老子今天栽了跟頭!老子等着瞧,我的人不能白死。

    如果他李闖王不替我報仇,放走李友,我決不答應。

    我怕個屁,砍掉頭不過碗大疤瘌!” 李自成望着衆人散去,暗暗松了一口氣。

    窦開遠等許多人都慶幸李自成畢竟趕在官軍進犯前來到此地,挽回了幾乎不可收拾的局面。

    闖王吩咐窦開遠趕快派人打探官軍動靜并約同幾位公舉的公正頭目查明李友殺人的真情是非。

    随即,他帶着雙喜等走進大廟。

    雖然圍攻的杆子已經散去,廟中周圍仍然在嚴密戒備。

    大門内外仍站着二十名牌刀手,而大門的屋脊上仍有人控弦-望。

    除掉趁機會打水的士兵外,沒有人敢随便走動。

    闖王到各處看了看,問了問傷亡情形。

    當他知道廟中隻死了五個人,傷了七個人,他于痛心中略覺寬慰。

    在廟中巡視一遍,他來到李友身邊,看見他的棒傷已經由尚炯敷了藥,包紮起來。

    他心中酸痛,歎口氣說:“你還沒有學會辦事,偏偏在目前這當口激出亂子!”李友看見闖王心中難過,不敢申辯,又慚愧他自己沒有能耐,惹闖王帶病前來,突然眼圈兒紅了起來。

    闖王趕快轉身,向廟外走去。

     吳汝義和李雙喜緊跟在他的身後,不知道他将如何處理這案子。

    吳汝義忍不住憤憤地說: “闖王,難道就這樣拉倒不成?” 自成回頭問:“什麼拉倒了?” 汝義說:“坐山虎挾衆鼓噪嘩變,圍攻我們的人,又撕毀你的親筆書子,殺了我們的弟兄,倘不申明軍律,将為首肇事的斬首,以後如何可以服衆?如何……” 自成不等他說完,說道:“曉得了。

    坐山虎鼓噪嘩變的事,等到查明實情,我自然會秉公處理。

    ” “闖王!這件事明擺着是坐山虎鼓噪嘩變,何必等待再查?不如趁這時他張惶失措,并無準備,被他要挾的人們已經離心,你給我五十名弟兄,突然出其不意,将他和他的幾個死黨一齊擒住,當場宣明罪狀,斬首示衆,其餘脅從不究,有敢反抗者殺不赦。

    我管保能做得幹幹淨淨,除此一條禍根。

    ” 李自成繼續向前走,出了山門,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不同意。

    汝義又說: “我們還有十匹騾子和幾個押運糧食的弟兄扣留在坐山虎那裡,你剛才叫他放回,我看他未必就放。

    ” 自成說:“到時候自然會放回來的。

    ” “闖王,你看坐山虎會安分了麼?” 闖王用鼻孔冷笑一聲,說:“你不曉得,他已成了叛賊,暗同官軍勾手。

    這包膿今晚非擠不可!”他在一棵大樹下停住腳步,回頭對雙喜吩咐:“你回廟裡去挑三十個精壯弟兄拿着我的令箭在寨裡巡查,禁止人們聚衆生事;兩道寨門,叫窦阿婆趕快把坐山虎的人換成可靠的弟兄把守,不許人随便出入。

    倘有違反軍紀的,輕則申斥,重則抓來見我。

    ” 吩咐之後,李自成走到面對-山的北寨牆上,察看地勢和防守情形。

    這兒擺放着成堆的滾木-石,守寨的弟兄也最多。

    兩天來這兒幾乎沒有人守寨,自從他剛才在大廟前壓下了坐山虎的嚣張氣焰,如今每個寨垛裡邊都攤到兩個弟兄。

    見闖王來巡察,一個個肅立無聲,秩序井然。

    闖王對大家說了幾句勉勵的話,就吩咐一半人留下守寨,一半人回窩鋪休息,不見敵人來到寨邊用不着都上寨牆。

    這時窦開遠派手下親信大頭目來向他禀報,說離石門谷十裡外已經到了一支官軍,人數不詳。

    闖王命他再探,并叫李強取二百兩銀子交給他,要他立刻買豬羊白酒,犒賞守寨将士,讓大家今夜飽餐一頓,痛快殺敵。

    他吩咐犒賞時聲音較大,左右的守寨弟兄全都聽見,非常高興,于是一傳十,十傳百,沒有多久,全寨的弟兄都知道了。

     李自成下寨以後,叫李強到廟中去問李友,廟中還存有多少現款。

    李強回答說: “不用到廟裡問,我們來時帶了六百兩,還有四百兩沒有動用,大概夠了。

    ” “怎麼是六百兩?” “慧英知道老營缺銀子用,我們臨動身時,她把她同慧梅幾年來積攢的體己銀子二百兩交給我,以備急需。

    ” 闖王點點頭,從眼角流露出一絲微笑,問道:“這四百兩銀子在什麼地方?” “都在馬褡子裡。

    ” “快去取來,分開給兩個人帶在身上。

    ”李強一走,自成一邊向前慢慢走,一邊向吳汝義問:“聽說有一個鏟平王丁國寶,你可認識?” “見過。

    他跟着坐山虎鼓噪嘩變,圍攻大廟,也是十分可惡。

    ” “是坐山虎的死黨麼?” “不是死黨,不過如今他們擰成一股繩兒。

    要不是他黑了心,坐山虎勢孤力單,也不敢這麼嚣張。

    ” 闖王又走了幾步,沉吟地說:“正統年間福建省有個鄧茂七起義①,自稱鏟平王。

    丁國寶這小子替自己起個诨号也叫鏟平王,原聽說他在起手拉杆子時也有心打富濟貧,鏟盡人間不平。

    ” ①鄧茂七起義--鄧茂七,江西人,佃農出身,明英宗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秋天在福建延平一帶起義,攻陷二十餘縣,自号鏟平王。

    次年二月兵敗犧牲。

     “反正這個混小子如今跟着坐山虎叛變,圍攻李友,縱兵殃民,無惡不作,從根到梢都壞了。

    ” 闖王沒再做聲,緩步往山街上走去,想着心思。

    這時他還不曉得,就在他從老營動身時候,官軍開始幾路進犯,南邊局勢發生了意外變化。

    他隻是想着官軍在今天或明天可能動作,因此他必須至遲在明天天明以前離開這裡,趕回老營坐鎮,應付官軍;尤其想着-關的官軍已來到離石門谷十裡之外,說不定明天拂曉就會來犯,除掉寨内的禍根刻不容緩,還必須将活兒做得幹淨利索,決不能打虎不成反被虎傷。

    他邊走邊想着萬全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