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牛金星又一次站起來把門簾子揭開一個縫兒向外看一眼,重新坐下,接着低聲說: “像十八子這樣的人,倘若得到幾位有學問的人輔佐,那就如虎生翼,說不定會成大氣候。

    自古成大事、建大業者,甯有種乎?雖有大命,亦在人事而已。

    ” 這句話恰恰打在尚炯的心窩裡,他趕快說:“目前缺少的就是宋濂、劉伯溫這樣的人物,他時常同弟談到這一點,真是寝寐求之,恨不能得。

    我同他也談到過你,他十分渴慕,說,‘咱如今池淺不能養大魚,何敢妄想?倘獲一晤,一聆教益,也就是三生有幸。

    ’弟臨來時候,他再三囑咐:‘老尚,你要是在北京能夠看見牛舉人,務請代我緻仰慕之意。

    ’啟翁,你看他是如何思賢如渴!” “啊啊,沒想到你們還談及下走①!哈哈哈哈……” ①下走--即奴仆,古代士大大對朋友的自謙之詞。

     尚炯不知道牛金星的這一笑是什麼意思,但是他現在決計要試一試,勸說牛金星參加起義,至少拉他到商洛山中同闖王一晤。

    這種希望,他在今天同金星傾心談話之前是不敢多想的。

     “啟翁,我有一句很為冒昧的話,不知道敢說不敢說。

    ” “但說何妨?” “張獻忠那裡有幾位舉人秀才,給他幫助很大,令人實在羨慕。

    如蒙足下不棄,肯屈尊到我們那裡,十八子定然以師禮相待。

    足下可有意乎?” 金星一笑,說:“實在慚愧,有負厚愛,務乞見諒。

    ” “你是瞧不起麼?” “非也。

    你知道,弟十年來株守故園,教子讀書,苟全性命,不求聞達。

    不惟才識短淺,不堪任使,且又疏懶成性,無心世事。

    ” “是不是你覺得我的話不夠至誠?” “亦非也,兄的話自然是出于至誠,無奈闊别數載,兄今日對愚弟有所不知耳。

    ” “弟别的不知,但知兄平素滿腹經濟,熱腸激烈。

    目今百姓輾轉于水深火熱之中,兄安能無動于衷?” “當然不能無動于衷,然弟一介書生,縱熱腸激烈,也隻能效屈子問天,賈生痛哭①而已,更有何用!” ①屈子、賈生--屈原和賈誼,因前者做過《天問》,故有“屈子問天”的話。

    後者是西漢文帝時人,常感慨時事,歎息流涕。

    在他給文帝上的《治安策》中,用了不少“可為痛哭流涕者也”這樣的句子。

     “諸葛孔明千古人傑,如不遇劉備,不出茅廬,也不過老死隆中,既不能建功立業,亦不能流芳萬世,隻要際會風雲,誰說書生無用?” “弟非佐命之才①,豈能與古人相提并論?” ①佐命之才--輔佐開國皇帝打江山的人才。

    “命”是天命,封建皇帝都認為自己的得天下是受有天命。

     “請兄恕弟直言。

    我兄敝展功名,高風可欽,然今日天下離亂,萬姓望救心切。

    兄有濟世之才而不用,潔身隐居,豈非自私?甘與草木同朽,甯不可惜?” 牛金星微笑不語,慢慢地拈着胡須。

     “況且,”尚炯又說,“目今公道淪喪,奸貪橫行,讀書人想與世無争,安貧樂道,已不可得。

    兄年來備受欺淩,奔告無門,豈不十分顯然?” “寶豐雖不可居,伏牛山中尚有祖宗墳墓與先人薄田百畝。

    弟已決計俟官司完畢即遷回伏牛山中,隐姓埋名,長與農夫樵叟為伍,了此一生。

    ” 尚炯知道牛金星并不是一個甘心與草木同朽的人,這話也不是出于真心,隻不過時機不到,還不肯走上梁山。

    他決定暫不勉強勸他,笑着說: “天下大亂,伏牛山也不是世外桃源。

    ” 醫生勸金星在北京多留幾天,以便請教。

    金星歸心很急,但又感于故人熱情,頗為躊躇,隻好說讓他回去考慮考慮,直到結束這頓午餐,醫生沒有再勸金星人夥,隻同他談一些别的閑話。

     這天晚上,金星回到下處,想着今天同尚炯的談話,心中很不平靜,連書也看不下去。

    仆人王德進來,看見他的神色和平日不同,卻不敢多問,隻提醒說: “老爺,咱們後天動身走,當鋪裡的幾件衣服明天該取出來啦。

    ” 金星望望他,說:“急什麼?後天再說吧。

    ” “不走了?”王德吃驚地望了主人片刻,又說:“可是住在這裡沒有要緊事,家裡都在盼着老爺回去哩。

    ” 他沒有再做聲,揮手使仆人出去,“走乎不走?”他在猶豫。

    坐在椅裡沉思一陣,仍然不能決定。

    尚炯勸他去商洛山中入夥的話雖被他婉詞拒絕,但是他的内心深處卻又一次起了很大波動,好像有誰在不曾平靜的池水中又投下了一塊石頭,他想,難道真有一天我會像諸葛孔明一樣走出隆中麼?他忽然擡起頭來,用慷慨的聲調慢慢地背誦着諸葛亮的《草廬對》①。

     ①《草廬對》--陳壽在《三國志-計劃諸葛亮傳》中記叙了劉備到隆中三顧草廬,向諸葛亮請教大計。

    諸葛亮的一段答話很有名,後人把這段答話題做《草廬對》或《隆中對》。

     他像那個時代的一般讀書人一樣,一遇到心情興奮或郁悒時總愛朗誦熟記的古文或詩、詞,算是借他人杯酒澆自己胸中塊壘,朗讀的調子很好聽,就像是歌唱一樣,所以也是借着唱歌來抒發感情,但是這時牛金星的心中是興奮呢還是郁悒?是不是在朦胧的意識中把自己比做等待三顧的孔明呢?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朗誦畢《草廬對》之後,他的心仍不能平靜下來。

    過了很久,蠟燭熄了,木炭卻着得更旺,火光照得他臉色通紅,他心中慷慨,加上幾分酒意,拿起鐵筷子铿地敲一下火盆,震得火星飛進,随即朗誦出曹孟德的著名詩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朗誦畢,他從火邊站起來,繞室彷徨,直到深夜,後來剛躺到床上,他忽然想起來一個朋友,心中遺憾他說: “要是宋獻策沒有離開北京就好了!” 第二天,尚炯給楊廷麟看病以後,又來約牛金星去梁苑春吃酒談心。

    他隻勸金星往商洛山中同闖王一晤,也被金星拒絕了。

    從梁苑存出來時,大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