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過于肥大,像一個肉店掌櫃的肚子,很沒力氣。

    他的左手拿一本《春秋》,右手拿一把打開的折疊扇。

    扇子上寫着幾行惡劣的草書,上款題“雲長二兄大人雅屬”,下款題“愚弟諸葛亮拜書”。

    看了這兩行題款,兩個人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走出廟門以後,自成收了笑容,咂了一下嘴唇,說: “子明,我很想派人去北京一趟,可是在馬上想了很久,想不出一個合适的人。

    ” “派人去北京做什麼?” “你看,咱們不能老住在商洛山裡不動,喘喘氣還得大幹,不幹出個名堂來不會罷手,咱們應該多知道一些朝廷的虛實情形。

    坐井觀天,悶在鼓裡,怎麼行?” “你說得十分對。

    于大事、創大業的人就該如此。

    可是派誰去呢?” “是呀,就是缺乏一個合宜的人!”停一停,李自成猶豫地望着醫生的眼睛問:“老兄,你辛苦一趟行不行?” 尚炯怔了一下,等他明白了闖王确實想派他去北京一趟,他十分高興他說: “行!行!隻要你覺得我辦得了,我馬上就去!” “可是目下正是天寒地凍時候,路上太辛苦了。

    ” “隻要穿暖一點,天冷怕什麼?哎,小事!” 闖王大喜,說:“既然老兄不怕辛苦,我就重重拜托啦。

    ”說畢,連連拱手。

     尚炯趕快還揖,問:“什麼時候動身?” “等咱們回到老營後詳細計議,自然是越早越好。

    ” 尚炯因接受了這麼一個重要的使命,感到滿心快活,拈着胡子說: “到了北京,說不定會找到我的那位同窗哩。

    ” “要是你看見這位牛舉人,請代我緻意。

    ”闖王沒有敢說出他希望請牛舉人來參加造反,因為他知道在目前情形下,那班舉人、進士們還瞧不起起義部隊,看他是“賊”。

     “我一定代闖王緻意。

    ”尚炯回答說。

    他有意把牛金星請來同闖王合作,但又不敢奢想,所以話到口邊卻沒有吐出。

     尚炯沒有家。

    他的家世清寒,父母和妻子早死了,也沒兒子。

    年輕的時候他喜歡擊劍、賭博、嫖妓、結交江湖朋友。

    後來力打抱不平,得罪了地方豪紳,從故鄉盧氏縣逃出,在晉南平陽府①一帶行醫。

    崇祯六年冬天,闖王高迎祥率領農民軍從陝西進入晉南時候,他被朋友慫恿,參加進去。

    由于農民軍對醫生特别尊敬,而他又是個慷慨豪爽、喜歡打抱不平的人,所以在農民軍中如魚得水,崇祯八年正月,農民軍十三家七十二營在荥陽舉行會議以後,他就一直跟着李自成。

    他的家是世代祖傳外科,他自己的醫術本來就十分出色,加上幾年來每到一地就向老年人和僧、道異人們訪問請教,搜集各種單方和秘方,再加上他在軍隊裡積蓄了極其豐富的治療經驗,醫術大進,達到了神妙境地,幾年來他把李自成的部隊看成了自己的家,把徒弟、士兵和孩兒兵當成自己的兒子看待。

    他熟識的農民軍領袖愈多,愈覺得李自成是一個非一般可比的傑出人物,别的農民軍領袖身上所具有的長處和美德他幾乎都有,而他身上所具有的東西别人就不能都有,特别是近兩年多來,就是說從自成被推為闖王以來,他看見自成正像樹上的果子一樣,更加成熟。

    他對自成懷着無限的敬愛和忠貞,把他的事業看成了自己的事業。

    所以,盡管他明知道在路上,在北京,部可能遇到危險(辛苦算得什麼!)和困難,他并不考慮這些,而是以激動的心情和堅決的态度接受了任務,他暗暗地想,如能在北京找到牛啟東,把李闖王對他仰慕的意思告訴他,為日後拉他來輔佐闖王打天下埋個伏線,該有多好啊! ①平陽府--如今的臨汾地區。

    府治平陽即臨汾。

     幾天以後,他們這一起人馬回到商洛山中。

    因為前站先回,所以等闖王率領大隊快到老營時,成群的将士們出村迎接,像迎接久别的親人。

    這些人中,有不少新回來的将士和孩兒兵。

    在路上的時候,李自成等每個人的心中都希望回來後突然看見高夫人和劉芳亮已經帶着失散的老營人馬回來,但此刻他們失望了,闖王的心中更加為他們擔憂,不禁暗暗自問:“難道真的都完了麼?”正在這時,忽然從人堆中走出來一個道士,缁衣黃冠,須眉疏朗,皂靴上還帶着征塵,向自成拱手笑道: “闖王,你看不出來是我吧?” 自成定睛一看,喜出望外,哈哈地大笑幾聲,走近去抓住道人的一隻胳膊,大聲說: “啊呀,我簡直認不出來是你啦!你從哪兒回來的?” “從崤山裡邊,剛到,還沒有來得及換衣服哩。

    ” “都是誰在崤山裡邊?”闖王放低聲音問,不禁心有點跳。

     “夫人同劉将爺都在那裡。

    他們特意派我來商洛山中找你,請你不要挂念。

    這裡人多,到老營我再細禀。

    ” “走,快跟我去老營!” 闖王回頭來看看尚炯。

    醫生隻是笑,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