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彼黍離離
關燈
小
中
大
通常發生在晚上,大約10點左右。
這個時候,電話鈴不再響起,孩子們發出嫩嫩的鼾聲,壁上的鐘滴答滴答走着,異樣清楚。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隻不知為什麼遲歸的烏鴉突然從葉叢中竄起,你可以聽見它翅膀伸展拍打的聲音從而想象它腋下羽毛的溫暖。
窗戶向花園敞開,這是夏夜。
敞開的窗戶流蕩着茉莉花的氣息。
北國的茉莉花叢如此龐大旺盛,密密實實地覆蓋了一整面的籬笆。
正是花開時節,風動,千百朵白花像海浪泡沫翻滾,香氣一波一波推湧進眉眼鼻息。
你忍不住閉上眼睛,對窗微仰着臉,讓兩頰去感覺花香的波動。
花香牽引着你,恍惚陷入一個隔世的時光:你穿着白衣黑裙,短發齊耳,正經過一條熟悉的巷弄;你突然止步,在人家的竹籬邊。
從口袋裡掏出一方折疊整齊的白色手帕,在掌心展開。
你摘下幾朵竄出竹籬的茉莉,排在手帕中心,包好,再放回自己黑裙口袋裡去。
沒有人知道你的口袋裡有一方白色的手帕,手帕裡藏着幾朵綻開的茉莉;你穿過安靜的巷子,走向浮動喧嚣的世界。
總是有什麼東西在風裡吹散了,捉摸不住,理不清頭緒。
隻是那花香熟稔若此,帶着時光的密度和生命的重量,幾乎令你承受不住。
你在窗前微低着頭,不經意間,就聽見了它的呼聲;一隻野鴿子,似乎隐藏在極濃極密的樹叢裡,咕咕叫起,從最遙遠最深邃的林子裡幽幽傳來,遙遠深邃像來自莽莽洪荒,一隻野鴿子探索的渺茫的呼聲。
總是在這個時候,大約晚上10點左右,你匆匆穿上球鞋,系好鞋帶,拉上門,往草原的方向走去。
你踩着極大的步伐,好像趕路能稍稍排解胸中那不知是什麼引起的郁結。
兩盞路燈之後右轉,栗子樹下再右轉,就已到了草原的碎石路頭。
路旁夾道的青草裡透着星星點點粉藍色的點綴,走近看,原來人家籬笆内所種的藍色毋忘我一叢一叢已經長到了籬笆外。
風将種子吹遠,這已是綿延一路野生的毋忘我。
碎石路在麥田開始的地方彎進一條兩米寬的柏油小路,你放慢了腳步。
清新的空氣流動像山中最幹淨的泉水。
白天下過雨,雨水打在地面上的略略敲響大概驚動了地面下的世界。
黑色的無殼蝸牛和暗紅色的蚯蚓紛紛爬上了柏油路面,迷失了方向。
當你和孩子一起散步時,你就讓他們用細細的樹枝将蟲兒攔腰挑起,往路邊奮力一甩,蝸牛和蚯蚓便又回到松軟的泥土家鄉。
現在,你跨過它們的身體,向前方一個豎着的小木牌走去;木牌上貼着一張什麼告示。
“我們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這個牌子右邊種了一排樹苗。
這些樹苗大約在七年後會長成一片茂密的樹籬。
草原上的刺猬就可以在樹籬中築巢。
” 是了,就是在這木牌豎起的地方,你曾經看到一隻刺猬。
你起先以為是一粒肥大的幹松果,可是幹松果微微動了一下,竟是一隻找不到家的幼兒刺猬。
刺猬需要巢的遮蓋,但這裡是一片望之彌漫的雜草,人類的幼兒在裡頭鑽進鑽出。
撲蚱蜢、追逐蝴蝶,刺猬時時在危險中;你看見的那隻小小刺猬,一感覺你的迫近就卷成一團,仿佛也知道這世界雖大,它
這個時候,電話鈴不再響起,孩子們發出嫩嫩的鼾聲,壁上的鐘滴答滴答走着,異樣清楚。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隻不知為什麼遲歸的烏鴉突然從葉叢中竄起,你可以聽見它翅膀伸展拍打的聲音從而想象它腋下羽毛的溫暖。
窗戶向花園敞開,這是夏夜。
敞開的窗戶流蕩着茉莉花的氣息。
北國的茉莉花叢如此龐大旺盛,密密實實地覆蓋了一整面的籬笆。
正是花開時節,風動,千百朵白花像海浪泡沫翻滾,香氣一波一波推湧進眉眼鼻息。
你忍不住閉上眼睛,對窗微仰着臉,讓兩頰去感覺花香的波動。
花香牽引着你,恍惚陷入一個隔世的時光:你穿着白衣黑裙,短發齊耳,正經過一條熟悉的巷弄;你突然止步,在人家的竹籬邊。
從口袋裡掏出一方折疊整齊的白色手帕,在掌心展開。
你摘下幾朵竄出竹籬的茉莉,排在手帕中心,包好,再放回自己黑裙口袋裡去。
沒有人知道你的口袋裡有一方白色的手帕,手帕裡藏着幾朵綻開的茉莉;你穿過安靜的巷子,走向浮動喧嚣的世界。
總是有什麼東西在風裡吹散了,捉摸不住,理不清頭緒。
隻是那花香熟稔若此,帶着時光的密度和生命的重量,幾乎令你承受不住。
你在窗前微低着頭,不經意間,就聽見了它的呼聲;一隻野鴿子,似乎隐藏在極濃極密的樹叢裡,咕咕叫起,從最遙遠最深邃的林子裡幽幽傳來,遙遠深邃像來自莽莽洪荒,一隻野鴿子探索的渺茫的呼聲。
總是在這個時候,大約晚上10點左右,你匆匆穿上球鞋,系好鞋帶,拉上門,往草原的方向走去。
你踩着極大的步伐,好像趕路能稍稍排解胸中那不知是什麼引起的郁結。
兩盞路燈之後右轉,栗子樹下再右轉,就已到了草原的碎石路頭。
路旁夾道的青草裡透着星星點點粉藍色的點綴,走近看,原來人家籬笆内所種的藍色毋忘我一叢一叢已經長到了籬笆外。
風将種子吹遠,這已是綿延一路野生的毋忘我。
碎石路在麥田開始的地方彎進一條兩米寬的柏油小路,你放慢了腳步。
清新的空氣流動像山中最幹淨的泉水。
白天下過雨,雨水打在地面上的略略敲響大概驚動了地面下的世界。
黑色的無殼蝸牛和暗紅色的蚯蚓紛紛爬上了柏油路面,迷失了方向。
當你和孩子一起散步時,你就讓他們用細細的樹枝将蟲兒攔腰挑起,往路邊奮力一甩,蝸牛和蚯蚓便又回到松軟的泥土家鄉。
現在,你跨過它們的身體,向前方一個豎着的小木牌走去;木牌上貼着一張什麼告示。
“我們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這個牌子右邊種了一排樹苗。
這些樹苗大約在七年後會長成一片茂密的樹籬。
草原上的刺猬就可以在樹籬中築巢。
” 是了,就是在這木牌豎起的地方,你曾經看到一隻刺猬。
你起先以為是一粒肥大的幹松果,可是幹松果微微動了一下,竟是一隻找不到家的幼兒刺猬。
刺猬需要巢的遮蓋,但這裡是一片望之彌漫的雜草,人類的幼兒在裡頭鑽進鑽出。
撲蚱蜢、追逐蝴蝶,刺猬時時在危險中;你看見的那隻小小刺猬,一感覺你的迫近就卷成一團,仿佛也知道這世界雖大,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