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中國人,你為什麼自卑?
關燈
小
中
大
懷碩老友:
讀你批評我的文章,有時光錯亂之感,好像回到寫《野火集》被攻讦的時代,那已是十年前了。
懷碩,你沒長進。
先談你對我人身攻擊的部分,所謂“外國人幹政”雲雲。
你應該知道我隻有一本護照,沒有任何其他國籍。
當我給李登輝先生寫公開信的時候,我是以一個百分之百的台灣公民的身分出發的,沒有什麼“外國人”或“華裔”的問題。
但這并不代表我有特别的愛國情結;未入美國或德國籍,隻是因為我懶得去填表蓋章排隊。
如此而已。
被迫這樣的披露自己,使我覺得尴尬而愚蠢。
你知道這是什麼時代了嗎,懷碩?你談的還是“擁抱苦難的人民”、“使命感與犧牲奉獻”、“改造社會”……這完全是中國知識精英的語言,從古時的士大夫到五四運動到80年代中期的台灣。
這種語言所反映的是知識精英高高在上的特殊自覺與身分:人民是苦難而無能的,而掌有知識權力的精英必須去“擁抱”、“犧牲奉獻”、“改造”人民。
但是90年代的台灣社會已經發展出前所未有的富裕和知識權力的普遍享有;人民不再苦難無能,知識精英也不再高高在上。
究竟誰需要誰的“擁抱”?恐怕是那不甘寂寞的精英自己渴求人民的擁抱吧! 一個民主寬裕的社會不需要它的知識精英去扮演英雄救國救民。
知識精英和社會階層各行各業一樣,踏實地做好自己的專業,就是奉獻,自然的正常的奉獻,不是熱血奔騰、歇斯底裡的犧牲。
台灣的發展已經超越了那個等待英雄拯救與擁抱的階段。
你還認為,“在本國土地上與本國人民一起努力”,才是唯一正當的報國方式。
對不起,懷碩,一個民主寬裕的社會應該無所不容;即使是一個對報國毫無興趣的人也有他立足之地,而有心報國的人更有無限的可能。
托瑪斯·曼對德語文化的付出超過千百個他的同侪;但是托瑪斯·曼入了美國籍,他正是你所指責的“外國人”! 至于微小的我,在這篇文章刊出時,正在飛往台灣的半路上,我不屑于告訴你這是什麼“共赴國難”;我不是個愛國紅衛兵。
我為私人的理由去國,也為私人的理由歸國。
我的歸國,如果僅僅隻是為了想念黑巷裡的茉莉花香和清晨街頭的油條燒餅,也不見得比什麼“擁抱苦難的人民”來得不崇高。
任何崇高的、慷慨激昂的理想,在我的理解,最後都無非要為卑微而平凡的個人服務。
誰說回饋社會隻有一個模式?一個健康而自信的社會應該可以告訴它的人民:“海闊天空,發展去吧!”回饋來得自然,無需強求。
隻有極度貧乏而自卑的社會才會在自己周圍建起圍牆,劃清我族異類,以為隻有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在我看來,中國人隻要争氣就可以,不必非得守在那假想的圍牆内。
已經開闊了胸襟的台灣人,更沒有自卑的理由。
你說呢,
懷碩,你沒長進。
先談你對我人身攻擊的部分,所謂“外國人幹政”雲雲。
你應該知道我隻有一本護照,沒有任何其他國籍。
當我給李登輝先生寫公開信的時候,我是以一個百分之百的台灣公民的身分出發的,沒有什麼“外國人”或“華裔”的問題。
但這并不代表我有特别的愛國情結;未入美國或德國籍,隻是因為我懶得去填表蓋章排隊。
如此而已。
被迫這樣的披露自己,使我覺得尴尬而愚蠢。
你知道這是什麼時代了嗎,懷碩?你談的還是“擁抱苦難的人民”、“使命感與犧牲奉獻”、“改造社會”……這完全是中國知識精英的語言,從古時的士大夫到五四運動到80年代中期的台灣。
這種語言所反映的是知識精英高高在上的特殊自覺與身分:人民是苦難而無能的,而掌有知識權力的精英必須去“擁抱”、“犧牲奉獻”、“改造”人民。
但是90年代的台灣社會已經發展出前所未有的富裕和知識權力的普遍享有;人民不再苦難無能,知識精英也不再高高在上。
究竟誰需要誰的“擁抱”?恐怕是那不甘寂寞的精英自己渴求人民的擁抱吧! 一個民主寬裕的社會不需要它的知識精英去扮演英雄救國救民。
知識精英和社會階層各行各業一樣,踏實地做好自己的專業,就是奉獻,自然的正常的奉獻,不是熱血奔騰、歇斯底裡的犧牲。
台灣的發展已經超越了那個等待英雄拯救與擁抱的階段。
你還認為,“在本國土地上與本國人民一起努力”,才是唯一正當的報國方式。
對不起,懷碩,一個民主寬裕的社會應該無所不容;即使是一個對報國毫無興趣的人也有他立足之地,而有心報國的人更有無限的可能。
托瑪斯·曼對德語文化的付出超過千百個他的同侪;但是托瑪斯·曼入了美國籍,他正是你所指責的“外國人”! 至于微小的我,在這篇文章刊出時,正在飛往台灣的半路上,我不屑于告訴你這是什麼“共赴國難”;我不是個愛國紅衛兵。
我為私人的理由去國,也為私人的理由歸國。
我的歸國,如果僅僅隻是為了想念黑巷裡的茉莉花香和清晨街頭的油條燒餅,也不見得比什麼“擁抱苦難的人民”來得不崇高。
任何崇高的、慷慨激昂的理想,在我的理解,最後都無非要為卑微而平凡的個人服務。
誰說回饋社會隻有一個模式?一個健康而自信的社會應該可以告訴它的人民:“海闊天空,發展去吧!”回饋來得自然,無需強求。
隻有極度貧乏而自卑的社會才會在自己周圍建起圍牆,劃清我族異類,以為隻有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在我看來,中國人隻要争氣就可以,不必非得守在那假想的圍牆内。
已經開闊了胸襟的台灣人,更沒有自卑的理由。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