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到中南海參觀學習

關燈
第十五章到中南海參觀學習 68 遊覽完了天安門廣場、王府井商業街,我們還決定到國家領導人辦公的地方,中南海參觀學習,我們乘車很快就來到了中南海。

    蓉蓉姑娘說,現在任何人都可以前到中南海裡參觀遊覽,普通老百姓隻要預約都可以與國家和世界上的各主要領導人會面,提出各種意見、反映各項政治主張。

    而國家和國際上的主要領導人,隻要有時間,都定期和來訪者見面,聽取群衆意見,商量和解決各種問題。

    她說:“現在不論官再大也是人民公仆,哪有主人不能見人民公仆的道理”。

     我們手牽着手進了中南海北大門,看見中南海真是一個大花園,綠樹成蔭,地面整潔得幾乎一塵不染,樹叢中有很多體态可人的鳥兒,甚至有丹頂鶴蓦然起飛。

    當鶴影掠過柳梢時,我們就看到透過桃花和柳絲的粼粼水波。

    那就是“海”。

    我好奇地問:“明明是湖,怎麼叫海呢?”蓉蓉介紹道:“滿族人叫湖為海,于是就這樣從老祖宗那兒叫到了現在”。

     她指着海對岸的水榭說:“這就是太液秋波,京華八景之一。

    ” 她又介紹道:“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總稱,這條帶狀分布的湖泊應該包括北海。

    隻是有着美麗白塔的北海已被辟為公園而置于紅牆之外”。

    我說道:“哦,我現在終于知道了中南海名字的來曆”。

     我們看到中南海裡的建築大多很矮小,且均是采用仿大屋頂的風格。

    這是為了與原先建在這裡的古建築相協調。

    當年建國時期中央竭力主張不要大興土木,保持以植物造景為主體的自然風貌,這一傳統至今保持着。

    這與隔湖相望的紫禁城的宮殿相比,不知樸實了多少。

     路邊一片鵝黃色的柳芽,隔着鵝黃有一片大屋頂,歇山邊上畫角雕梁煞是好看。

    我忙問:“這是什麼房子?”蓉蓉說:“這是紫光閣呀”。

    中海裡最令人興奮的建築就推紫光閣,原是乾隆皇帝建造的用來策問武狀元的地方。

     紫光閣建築很像孔廟中的明經閣,雙檐翹角、畫棟雕梁,門前置一平台,有三道配有漢白玉欄杆的台階可上去。

    台階下是一片約有300平方米的小廣場, 紫光閣是國家領導人接見外賓的地方。

    其實除了地毯和沙發外,整個大廳地地道道地保留着原來的風格,像個大廟。

    進門是個屏風,屏風背面是賓主集體留影的地方。

    大廳的正中放着兩把沙發,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會談雙方主要人物的座位,兩邊又各有兩排陪同人員的沙發。

    我們說,能不能讓我們坐在這裡照個相?管理這裡的小姐一口應承說可以可以,還為我們搬來一盆鮮花以增添色彩。

    我們這些遊客就有的坐主位,有的坐賓位,有的坐翻譯位,模拟着電視裡的偉大場面,興高采烈地照了相。

    當我坐在首長曾坐過的位子上,擡頭望着天花闆上的雕棟畫梁時,我才意識到紫光閣确實金碧輝煌。

     紫光閣兩邊各有小走道通到後面的武成殿。

    這樣,閣與殿之間就圍出了一塊天井。

    走道是長廊式建築,牆面上嵌滿了石碑,都是乾隆為每一次出征的将士們寫的谕旨,屬于領導批示文件一類,多為“聖恩浩蕩”之列,引不起我們的興趣。

     武成殿是領導們在接見前休息的地方,這地方不放記者們進來,所以罕為人知。

     蓉蓉說:“我們一定得看看第四會議室,這裡是國務院全體會議的開會地點”。

     第四會議室其實是個古廟。

    朱紅的大門進去後是一個大天井,中間有一條石闆甬道,兩邊是兩排廊屋,正大殿就是會議室。

    我們進了花格子窗棂的殿門。

    我的印象裡就像進了宮殿。

     會議室放着一套普通的橢圓形會議桌。

    圓桌的兩邊各有三排長條桌,那是部長們的席位,而圍着圓桌坐的是總理、副總理和國務委員們。

    我心裡暗想,這種設備我們市裡也是比比皆是,足見國務院辦公設備的樸素。

    隻是有一整套最新式的多媒體視聽會議系統倒真的是屬于國務院的氣派,首先看見每個座位前都有一支如鋼筆那樣精細的麥克風。

    修修長長的伸展着,整個會議室恐怕有七八十隻話筒。

    還有牆上懸挂的大屏幕液晶電視和安裝的高級電腦音響設備。

    這裡是商量國家大事的地方,要商量就得講話,把高效的語言多媒體系統放在設備首位,這正體現了一種務實精神。

     神廟似的第四會議室使人想到了中南海裡對古舊設備的充分利用。

    第四會議室有個小廣場,綠蔭白石,楚楚可人。

     我們不知不覺來到一堵矮牆下。

    蓉蓉介紹說:“這裡面就是總理他們的辦公樓了”。

    我馬上吃驚地發現座外表毫不起眼的小樓就是總理的辦公大樓,比起地方政府的的大樓都不如。

    我們按事先的預定時間來到了總理的一間樸素的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唐總理如約接見了我們。

    隻見唐謙總理隻有四十多歲的樣子,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1米7幾的個頭,瘦削結實的身材,穿着一套筆挺的西服,顯得既英俊潇灑又精明強幹。

    蓉蓉早就向我介紹過唐謙總理,唐總理從十幾歲的時候就立下了雄心壯志,将來一定要當中國的總理,别人都笑他,但他不為所動,在年青的時候就從事商業經營銷售工作,在經銷過程中非常善于運用宣傳炒作手段,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留下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不愧為是搞銷售出生的,他還特别善于宣傳自己,一講起自己以前過五關斬六将的光輝事迹,就立刻變得眉飛色舞,精神頭十足,所以别人都戲稱他是搞傳銷的。

    他的求異思維特别發達,思想和行為總是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寫過的《好色是人類第一生産力》文章裡寫的一系列歪把子道理,讓人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他同時又非常善于經營管理,很快就在商業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功,成為商界巨子,真是猛将必發于卒伍。

    後來又投身政壇,經過一、二十年的縱橫捭阖,終于登上了總理的寶座。

    他從政的風格就是個性突出,辦事我行我素,凡是認準的事就要一抓到底,行事的風格并不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他,但他長期在生産第一線從事經營銷售,對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趨勢有敏銳的洞察力,所以大家公認他是一個天才的政治經濟學家。

    當然,他能取得成功的關鍵還是因為他熱愛學習,他曾經刻苦學習過英語、德語等多國語言,很有語言天賦,平時隻要有空閑就博覽群書,尤其是刻苦鑽研政治經濟學,閱讀過大量的政治經濟學原著,打下了雄厚的理論基礎,對他這種手不釋卷、孜孜刻苦的學習精神,令人感到十分欽佩。

    唐總理不但理論知識深厚,同時又非常善于真抓實幹,在他的強力領導下,中國的經濟始終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

     唐總理還經常自诩自己是美女鑒賞家,出國訪問從來不帶夫人出行,總是從影視歌舞明星中選出一位絕代佳人,不但要美貌出衆,還要氣質不凡,有豐富的學識、出色的外交才能。

    所以他帶美女出國參觀、訪問、會談、演講,不管走到哪裡都十分引人注目,吸引了衆多新聞媒體的注意,受到了大家的熱烈追捧,也為中國的婦女争了不少光,所以大家公認中國姑娘是世界上最美的,以至于總理還沒有出行,大家就紛紛開始猜測,這次總理出國訪問,要帶哪位美女出行。

    他還有一個特點,隻要看見美女在和他講話,表面上看上去嚴肅認真的他,立馬變得滔滔不絕、口若懸河、魅力四射。

    當唐總理看見蓉蓉姑娘擁有古希臘美女海倫般驚人的美麗,又有豐富的學識、高貴的氣質的時候,立即對她大加贊賞,馬上表示下一次出國訪問,就邀請蓉蓉姑娘出訪,可以參加接見各國貴賓、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參觀受訪國各地、發表演講,享受第一夫人的待遇,蓉蓉姑娘笑着非常高興地答應了,我雖然嘴上表示非常贊同,心裡還是酸溜溜的,心裡面想:要是自己沒有什麼本事,又非要找超級大美女做女朋友,遲遲早早要戴幾頂綠帽,借都要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