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參觀遊覽故宮博物院

關燈
第十四章參觀遊覽故宮博物院 63 參觀完了天安門,我們就決定順便去參觀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位于北京城的中心,舊稱紫禁城。

    殿宇千門萬戶、樓閣巍峨莊嚴、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素有金色的宮殿之海的美稱。

    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

    是世界文化遺産、标志性建築、獨具特色的世界著名的旅遊景觀—故宮博物院。

    更是我慕名已久、夢寐以求早就想參觀的的地方,今天終于有機會遊覽了。

     我們倆手牽手肩并肩親親密密地走過了天安門,走在中心禦道上,穿過端門,就到達皇宮的正門—午門。

    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紅牆黃瓦、飛檐宏麗的建築就是故宮的正門—午門。

    我們看見它平面呈“凹“字形,上有崇樓五座,正樓是9開間的重檐庑殿頂大殿,東西是四座重檐四角攢尖頂方形亭樓,各以廊庑相連,輔翼正樓。

    整個建築氣勢巍峨,充分體現了皇帝的威嚴。

    午門全部建築,高下錯落,左右映對,勢若朱鳥展翅、翺翔天空,故又常被人稱作五鳳樓。

    正樓設有寶座,左右設有鐘鼓樓,過去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鐘鼓齊鳴,肅穆森嚴。

     我們在午門前拍照留念後,手拉手親親熱熱地走進入午門就開始了宮内的遊覽,我們悠閑地漫步在這似乎是天上才有的瓊樓玉宇般的建築群,我感覺自己在夢遊。

    看前面的河叫金水河,上面五座漢白玉石橋叫内金水橋。

    蓉蓉向我介紹五座橋各有用處:正中的叫禦路橋,供皇帝、望宗室親王走;再外面是品級橋,供文武大臣走。

    引金水河流過這裡,除美觀外還有防火作用。

    一方面故宮内多是木建築,一旦失火可以用河水撲救;另一方面與我國的五行說相關,南方屬火故以水克之。

    由此可見,故宮不僅是集建築藝術之大成,也是集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

    她又指着前面這座門向我介紹叫太和門,又俏皮地指着門前這對銅獅子考我能猜出雌雄嗎?我仔細的觀察了一下說東面的是雄獅,前腳踩一繡球,象征權力也象征統一寰宇;西面是雌獅,前腳撫弄一小乳獅,象征子嗣昌盛。

    門旁所立的圖是故宮平面圖。

    我仔細地看了一下,故宮的布局就一目了然。

    故宮是由前朝和内廷兩部分組成的,前朝以三大殿為主,是皇帝發布政令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三大殿後是内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禦花園及東西六宮等,這裡是皇帝處理政務,居住享樂的地方。

    現在故宮的陳列體系分宮廷曆史遺迹陳列,東六宮,外東路及三大殿兩庑等為古代文化藝術陳列。

    在故宮這座藝術寶庫中收藏有近百萬件珍貴文物,占全國700座博物館藏品總數的六分之一,成為馳名中外的最大的博物館。

    這裡閃爍着中華民族5000年文化藝術的光輝。

    昔日的皇宮禁地今天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成為人們參觀遊覽的旅遊名勝,今天我一定要好好地參觀一下。

     走進故宮裡,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規模宏大、氣宇軒昂的三大殿。

    大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石台基上。

    中國建築主體是木結構,受材料限制,本身不可能很高,聰明的古代人民采用高大的石台基将大殿托起以增強氣勢。

    我們看到如此大的廣場前沒有一棵樹,其原因也是為烘托三大殿的高大,故意制造一開闊的空間;另一個原因就是五行相克的體現,金木水土火五行學說中,土居中,樹為木,而木克土,如果種樹恐怕不利于中央統治。

    古人在建造故宮時可謂用心良苦。

    殿前三層漢白玉台階上有銅鼎18個。

    露台上分列兩旁的銅龜銅鶴寓意龜鶴延年。

    東面的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西面的嘉量是中國古代的标準量器,放在這裡象征皇帝公正平允。

    殿前左右各有一對镏金銅缸,是清乾隆年間鑄造成的,每缸重約2千克,也稱門海,放在這裡用于防火,取意缸置于土上,土生金,缸中貯水,金生水,而以水克火。

    正中的大殿是太和殿,就是人們常說的金銮寶殿。

    蓉蓉向我介紹說:大殿面寬11間約64米,進深5間約38米,高26.92米,加上台基高度,通高35.03米,大殿面積2377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物。

    我看見殿内寶座四周的6根大柱為蟠龍金漆大柱,金光燦燦,因為這裡是宮内最神聖的地方,所以殿頂,彩繪等都采用官式建築中最高等級。

    殿内金漆大柱當中就是皇帝的寶座。

    設在地平床上。

    寶座左右有對稱的仙鶴、香筒等陳設,這些都是銅胎嵌絲琺琅制品。

    座旁有孔雀做的扇。

    我們擡頭往上看,寶座上方是金漆蟠龍藻井,藻井為覆鬥式,井中有盤龍,龍頭下的圓球叫軒轅鏡。

    相傳軒轅鏡為軒轅氏黃帝所造,将它懸于寶座上象征江山正統,但現在寶座與軒轅鏡并不上下相對,據說是複辟皇帝袁世凱登上寶座,擡頭見軒轅鏡懸在頭頂,怕球掉下來将他砸死,于是将寶座後移。

    軒轅鏡下紫宸台上就是楠木金漆雕龍寶座,它是皇權的象征。

    太和殿内外裝飾壯麗豪華,但皇帝并不是天天在這裡,隻有元旦、冬至、萬壽節(皇帝生日)及重大慶典如冊立皇後,派大将出征等日子,才來此登臨寶座以示尊嚴。

     我們轉過太和殿,看見眼前這座單檐四角攢尖镏金寶頂的方形殿宇叫中和殿。

    大殿深廣均為5間,長寬均為24.15米。

    皇帝到太和殿舉行大典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閣大臣等官員朝拜,然後再去太和殿。

    皇帝到天、地、日、月壇,祭祀的前一天要來此看祭文,到農家壇親耕要先來此閱視種子、農具。

    清朝皇帝每10年修一次玉牒,要在此舉行隆重的儀式,殿内陳列着乾隆年間的兩頂肩輿,就是轎,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八擡大轎。

    中和殿後是保和殿,面寬9間,進深5間。

    它的功用有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就是殿試。

    這是封建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考試。

    被錄取的進進士,前三名稱鼎甲三元即狀元,榜眼,探花,其他稱“進士出身”或“同進士出身”能參加殿試是很不容易的,要經過童試、鄉試、會試三級考試錄取後才是殿試。

    如果一個文人在各級考試中都是第一名叫連中三元,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保和殿後位于丹陛禦路上的大雲龍石雕,蓉蓉又向我介紹說是故宮内乃至全國最大的一塊石雕塑,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

    重約250噸,我聽了自咂舌。

    這塊石頭産自北京郊區房山。

    如此大的石闆在當時沒有現代機械設備情況下運輸極為困難,當時人們采用在路上潑水凍冰用滾木等方法進行運輸,我聽了感歎道:皇帝老子為了自己裝門面真是不怕累死人。

     走過了三大殿,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東西橫向的廣場叫乾清門廣場,它是前朝與内廷的分界地帶。

    内廷是皇帝的居住區,這座門叫乾清門,清康熙皇帝曾在此禦門聽政。

    乾清門内就是總稱後三宮的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

    乾清、坤甯象征天地乾坤。

    乾清宮東西兩面的日精門、月華門象征日月。

    圍牆外東西六宮象征十二星辰。

    後面衆多建築象征衆星。

    這些象征日月星辰的建築均拱衛皇帝居住的象征天的乾清宮,以顯示一輩子受命于天皇帝尊嚴。

    這後宮就是民間所說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麗所居住的皇宮内院,現在我們到裡面細看。

    乾清門内的這第一座大殿就是乾清宮,面寬9間,是皇帝的寝宮和日常活動的地方,一直到雍正皇帝以後才将寝宮移到養心殿。

    我們邊走邊看,蓉蓉姑娘向我介紹說:這兒是皇帝的寝宮,也是奪權鬥争最激烈的地方,明代的壬寅宮變、紅丸案、移宮案等宮闱大案都有發生在此。

    她還讓我擡頭看宮内高懸的“正大光明”匾就是宮内鬥争的産物。

    匾後是藏秘密立儲匣的地方。

    有人說正大光明匾一點也不正大光明,就是因為雍正皇帝上台後有傳聞,說他是串通隆科多等人篡改遺诏當皇帝的。

    此事真假不用深考,不過秘密立儲确是由雍正朝開始。

    雍正上台後深感其父康熙皇帝在立儲問題上幾廢幾立,造成諸皇子明争暗鬥朝臣互相傾軋,對中央統治不利,于是改為秘密方式立儲。

    方法是事先寫兩份遺诏,一份帶在身上,一份藏于“正大光明”匾後,皇帝晏駕後,将兩份遺诏校對後再宣布繼位者。

    乾隆等皇帝都是這樣繼位的。

    聽了她的這些介紹,我才了解了這些曆史知識。

     64 我們倆一邊參觀遊覽故宮博物院,一邊手拉着手、緊緊依偎在一起,親親密密地漫步在故宮博物院裡,看着宏偉壯觀的古代宮殿,為中國古代高超的建築藝術和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而感到驚歎。

    我一邊細心地傾聽着她的講解,一邊忍不住看着她美麗的容顔,對她有如此淵博的曆史知識大加贊賞,我這個人向來自诩自己學識淵博、博覽群書,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上事全知道,但是,在她面前,我才發現自己學識淺薄,七不通、八不懂,還冒充大尾巴狼。

    當然我們所處的時代不同,學習的條件也是天上地下。

    現在的學生畢業後就可以輕而易舉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再也不需要為了謀生而學習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課程,除了學習好學校規定的課程,還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專題研究,年紀輕輕的就可以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

    現在高度發達的共産主義社會,大家的學習條件都是很優越的,學生們為了學習,可以自由地在網上下載閱讀各種海量的電子書,看到各種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的學習視頻,真是讓人印象深刻,隻要付出一定的版權費用就可以了,真是又便宜又方便就可以輕松閱讀各種書籍視頻資料,哪象我們那時,要學習用的書隻有到書店買、圖書館借,真是又昂貴又不方便,極大地影響了我們學習各種知識。

     蓉蓉姑娘就是從小就在父母老師的精心培養下,很早就對中國和世界的曆史和中國的古典文學詩詞進行了專題研究,作為曆史愛好者,有很豐富的曆史知識,充分吸收了人類的聰明智慧,還有深厚的文學修養,善于呤詩作賦,寫得一手好文章,系統學習過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還學習了聲樂、器樂、舞蹈,會唱歌跳舞、彈鋼琴等樂器,真是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這些都遠遠地超過了我。

    當然,現在高度文明的共産主義社會對比我們那時的學習生活條件,有天上地下的差别,我們那時候政治經濟比較落後,上學讀書就是為了考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所以平常讀書隻有死啃教材,很少有别的興趣愛好,知識面都很窄。

    哪像現在的學生,除了學好課本上的專業知識,還積極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鍛煉身體。

    比如象蓉蓉姑娘,很小就在父母和學校的培養下,積極參加如籃排球、乒乓球等體育鍛煉,培養了開朗活潑合群的個性,借助超級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還經常到世界各地進行旅遊探險,如夏天就到北方像北歐、加拿大、俄羅斯等涼爽的地方遊玩,冬天就到南方像海南島、東南亞、馬爾代夫等地旅遊,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

    真是行萬裡路、讀萬卷書,開闊了視野,獲得了很多書上沒有的知識,鍛煉了身體、磨練了意志,她表面上看上去溫柔秀美,言談舉止沉穩大方,很有大家閨秀的氣質,又有年輕姑娘特有的活潑俏麗。

    還有很強的交往能力,極佳的口頭表達能力,能講一口标準的普通話,用詞造句準确生動,沒有重複啰嗦的話語。

    她還外柔内剛,身體矯健挺拔、性格堅韌,有股不達目标絕不罷休的精神,絕無普通年輕美麗的女孩普遍都有的“嬌驕”二氣。

     她因為從小就受過專業的聲樂器樂舞蹈訓練,所以經常在大學文藝表演大會上表演唱歌、跳舞、主持文藝節目,是他們大學的文藝活動積極分子,是大家公認的校花。

    記得有一次湖南省中醫藥大學校慶晚會她擔任主持,晚會開始時,當她和男主持一起款款地走上舞台,隻見舞台上的她有高挑的身材、天姿國色的容貌,加上化着精緻的妝容,頭上時尚的發型梳理得紋絲不亂,穿着一身豪華漂亮雪白鑲鑽的晚禮服,在明亮的聚光燈光照射下,頓時顯得光彩照人、魅力四射,當她莊重而又不失活潑俏麗地用家鄉長沙話對着全校師生自我介紹說:“大家晚上好,我是來自長沙的主持人蔣蓉蓉”時,頓時晚會現場掌聲雷動,很快就迷倒了晚會上所有的人。

    在晚會上她還表演了唱歌和跳舞等節目,大家都誇獎她真是星光四射、豔壓群芳。

     但是蓉蓉姑娘并不光是隻有美麗的容貌,隻是一個花瓶角色,而是才貌雙全,蓉蓉姑娘不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大學裡就是學生***産黨組織活動積極分子,并當選為學生會黨支部書記,有很高的政治思想覺悟,也很有理想,象我一樣都願意為了全人類更加幸福和美好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所以我們很有共同語言,有一種戰友之情,我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而走到了一起。

    她還有出色的組織管理能力,很會組織各種學生會議,在會上她經常主持會議和大家集思廣益,解決各種問題,很有領導能力,還很善長做溝通宣傳的工作。

    平時做事特别耐心細緻,處理問題既有原則性又非常講究靈活性。

    她還非常善于做同學們的思想工作,通過和風細雨的和同學交流思想感情,讓人如臨春風,一些矛盾問題就迎刃而接。

    她還專門學習過心理學課程,針對青年大學生心理疾病多的特點,進行心理疏導治療,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同學恢複心理健康,重新變得朝氣蓬勃。

    我看到她有如此多優良的學識素質,不禁誇獎道:“隻有共産主義社會才能培養得出這樣優秀的又紅又專又全面的人才”。

     經過這麼一段時間的交往,她也發現我這個人看上去非常和氣熱情,脾氣性格也很好,表面上看一點都不顯山露水、鋒芒畢露,深入交往就發現我處理問題特别耐心周到細緻,努力做到精通人情世故,做到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遇到問題能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人性的角度預測事物的發展方向,從而恰到好處地解決這個事情。

    每天靜下心來,我都要想想今天說話做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