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關燈
小
中
大
注:編輯删去了後半部分大量的細節描寫,造成了小說的布局問題,我也深感遺憾,但字數超出了,沒辦法,不過應該前後均衡着删才對的。
以下貼出細節的一部分: 第一批雷球機槍到達後,立即運往港口,裝上已等候在那裡的被征用的漁船。
這些漁船都很小,最大的排水量也不超過100噸。
每挺雷球機關槍的超導電池都放進船艙,發射架太長,隻能放到甲闆上,用篷布或魚網蓋上。
所有的漁船上都換上了海軍的舵手和輪機員,他們有一百多人,駕駛這50艘漁船。
從港口出來,林雲和丁儀前往戰區海岸防禦指揮中心,許文誠和康明已率領晨光部隊在那裡集結,在作戰室裡,一名海軍大校在一個大屏幕前向他們介紹敵情。
“......敵艦隊的核心,是三艘航空母艦,它們是:卡爾.文森号、斯坦尼斯号和合衆國号,這均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下水的最新式核動力航母。
戰鬥群的其餘部分組成如下:巡洋艦3艘、驅逐艦14艘、護衛艦12艘,還有3艘補給艦。
共有35艘水面艦隻。
潛艇的情況還不太清楚,估計有10艘左右的攻擊潛艇。
下面大家看到的是艦隊的隊形布局示意圖。
”大屏幕上出現的圖形,像是一個由許多長條形棋子組成的複雜棋局。
“這是我們的伏擊隊形。
” 在示意圖中艦隊行進方向的兩側,出現了兩排小點,每排25個。
“大家按這個圖形,就很容易确定自己的負責的目标。
這裡要說明:敵艦隊進入近海後,可能要改變隊形,不過目前顯示的已經是典型的近海防禦布局,估計變動不會太大,到時候各火力點依實際情況重新調整目标。
“這裡要特别強調打擊的重點:我剛才了解了一下,大家一緻認為打擊重點是航母。
陸軍的同志這樣想還有情可原,但有些海軍的同志也持這個想法就很可笑了,記住:不要理會航母,打擊的重點是巡洋艦!它們是艦隊宙斯盾防禦系統電子部分的主幹和控制中心,然後是驅逐艦,它們是防禦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隻要這些一癱瘓,整個艦隊就是一堆案闆上的肉了!同時,從位置上看,它們也是距離各火力點最近的,如果不顧外圍先打核心的艦母,那後果不勘設想。
再重複一遍:航母是肉,巡洋艦和驅逐艦是艦隊的骨頭!對每艘巡洋艦,至少要分配800發,每艘驅逐艦150至200發。
” 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幅一艘軍艦的縱剖面圖,顯示出的内部結構複雜得令人目眩。
接着從艦橋上延伸出一條綠線,彎彎曲曲地貫穿了大部分艦體,像一條艦體内的蛔蟲。
“這是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剖面圖,這條綠線就是雷球機槍的掃射路線。
”那條彎曲綠線上的不同位置出現了許多小圓圈,每個圓圈旁邊都有一個數字。
“現在标出的是重點打擊部位,旁邊的數字是該部位建議分配的雷球數量。
剛剛給你們每人發的那本圖冊,就是敵艦隊所有艦隻的剖面圖和相應的掃射路線,這麼點時間都背下來不可能,每人重點記住自己負責的目标。
對于陸軍的同志,理解這幅圖的原理困難一些,隻好死記硬背了。
但我可以簡單地說明:對于巡洋艦和驅逐艦重點打擊其宙斯盾的計算機系統。
下面請武器技術負責人再補充一些細節。
” 林雲走到前面說:“該說的我們在北京訓練中心都已經說過了,這裡我隻想再提醒大家一次:按照雷球機槍的平均射速,你們對每個目标的射擊将在40秒至1分鐘的時間内完成,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所以大家不要慌,雷球的彈道很清晰,你們就像普通機槍打曳光彈那樣,先把穩定的彈道建立起來,再開始移動彈着點進行掃射。
“艦隊造成的尾浪是一大問題,我們的船都很小,因而造成的波動肯定影響射擊。
當敵艦隊完全進入伏擊海域時,伏擊線的前半部分還沒有尾浪,後半部分的尾浪已基本平息,所以射擊時受影響最大的是伏擊線的中部,我們在那裡部署的是最熟練的火力小組,他們曾在海上訓練過,對在海浪的颠簸中射擊較有經驗......這些本來應該進更行長時間的訓練,但來不及了,隻能靠大家戰場發揮了!” “你放心少校
以下貼出細節的一部分: 第一批雷球機槍到達後,立即運往港口,裝上已等候在那裡的被征用的漁船。
這些漁船都很小,最大的排水量也不超過100噸。
每挺雷球機關槍的超導電池都放進船艙,發射架太長,隻能放到甲闆上,用篷布或魚網蓋上。
所有的漁船上都換上了海軍的舵手和輪機員,他們有一百多人,駕駛這50艘漁船。
從港口出來,林雲和丁儀前往戰區海岸防禦指揮中心,許文誠和康明已率領晨光部隊在那裡集結,在作戰室裡,一名海軍大校在一個大屏幕前向他們介紹敵情。
“......敵艦隊的核心,是三艘航空母艦,它們是:卡爾.文森号、斯坦尼斯号和合衆國号,這均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下水的最新式核動力航母。
戰鬥群的其餘部分組成如下:巡洋艦3艘、驅逐艦14艘、護衛艦12艘,還有3艘補給艦。
共有35艘水面艦隻。
潛艇的情況還不太清楚,估計有10艘左右的攻擊潛艇。
下面大家看到的是艦隊的隊形布局示意圖。
”大屏幕上出現的圖形,像是一個由許多長條形棋子組成的複雜棋局。
“這是我們的伏擊隊形。
” 在示意圖中艦隊行進方向的兩側,出現了兩排小點,每排25個。
“大家按這個圖形,就很容易确定自己的負責的目标。
這裡要說明:敵艦隊進入近海後,可能要改變隊形,不過目前顯示的已經是典型的近海防禦布局,估計變動不會太大,到時候各火力點依實際情況重新調整目标。
“這裡要特别強調打擊的重點:我剛才了解了一下,大家一緻認為打擊重點是航母。
陸軍的同志這樣想還有情可原,但有些海軍的同志也持這個想法就很可笑了,記住:不要理會航母,打擊的重點是巡洋艦!它們是艦隊宙斯盾防禦系統電子部分的主幹和控制中心,然後是驅逐艦,它們是防禦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隻要這些一癱瘓,整個艦隊就是一堆案闆上的肉了!同時,從位置上看,它們也是距離各火力點最近的,如果不顧外圍先打核心的艦母,那後果不勘設想。
再重複一遍:航母是肉,巡洋艦和驅逐艦是艦隊的骨頭!對每艘巡洋艦,至少要分配800發,每艘驅逐艦150至200發。
” 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幅一艘軍艦的縱剖面圖,顯示出的内部結構複雜得令人目眩。
接着從艦橋上延伸出一條綠線,彎彎曲曲地貫穿了大部分艦體,像一條艦體内的蛔蟲。
“這是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剖面圖,這條綠線就是雷球機槍的掃射路線。
”那條彎曲綠線上的不同位置出現了許多小圓圈,每個圓圈旁邊都有一個數字。
“現在标出的是重點打擊部位,旁邊的數字是該部位建議分配的雷球數量。
剛剛給你們每人發的那本圖冊,就是敵艦隊所有艦隻的剖面圖和相應的掃射路線,這麼點時間都背下來不可能,每人重點記住自己負責的目标。
對于陸軍的同志,理解這幅圖的原理困難一些,隻好死記硬背了。
但我可以簡單地說明:對于巡洋艦和驅逐艦重點打擊其宙斯盾的計算機系統。
下面請武器技術負責人再補充一些細節。
” 林雲走到前面說:“該說的我們在北京訓練中心都已經說過了,這裡我隻想再提醒大家一次:按照雷球機槍的平均射速,你們對每個目标的射擊将在40秒至1分鐘的時間内完成,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所以大家不要慌,雷球的彈道很清晰,你們就像普通機槍打曳光彈那樣,先把穩定的彈道建立起來,再開始移動彈着點進行掃射。
“艦隊造成的尾浪是一大問題,我們的船都很小,因而造成的波動肯定影響射擊。
當敵艦隊完全進入伏擊海域時,伏擊線的前半部分還沒有尾浪,後半部分的尾浪已基本平息,所以射擊時受影響最大的是伏擊線的中部,我們在那裡部署的是最熟練的火力小組,他們曾在海上訓練過,對在海浪的颠簸中射擊較有經驗......這些本來應該進更行長時間的訓練,但來不及了,隻能靠大家戰場發揮了!” “你放心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