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侶們鼓勵着我加入他們的行列。
我盡快擺脫這種情緒。
此刻佛羅倫薩是如此明亮。
我們正步入聖母百花大教堂前面火把通明的大教堂廣場。
“啊,我的學生有點心不在焉。
”瑪瑞斯譏诮地說,“是的,我很高興看到薩沃那洛拉的統治不再繼續。
但是為某事的結束而感到快樂,并不意味着認同人類曆史上永無休止的殘酷行為。
我希望有其它方式。
公共處刑應當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改變。
它對公衆來說,應當是沉悶乏味的。
而在這裡,特别是在佛羅倫薩,公共死刑完全是一場盛大的景觀。
佛羅倫薩人喜歡這個,就好像我們喜歡賽舟會和遊行一樣。
薩沃那洛拉就這樣麼死了。
他活該死,他預見到甚麼世界末日,詛咒他的王公學生們,要求偉大的畫家們毀去他們的作品。
他死後應當下地獄。
”“主人,快看,洗禮池。
我們過去看看那些大門吧。
那些宮殿裡幾乎沒有人。
來吧,我們去看看那些青銅浮雕。
”我扯着他的袖子。
他跟上我,停止了抱怨,但仍然顯得與平時不同。
你如今仍然能在佛洛倫薩見到我當年極其渴望的那些浮雕,事實上,我此刻向你描述的佛洛倫薩與威尼斯的珍品中,大部分都得以保存下來。
隻要到那裡去定能一覽無餘。
我最喜歡大門上Lorenzohiberti雕刻的花紋,還有AndreaPisano所刻的施洗約翰生平事迹。
我以吸血鬼敏銳的視覺研究着青銅圖案上的每一個細節,不禁無比歡喜地歎息。
時至今日,那個時刻在我腦海中如此清晰。
我想我當時一定是相信,我再也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再也不會為任何事傷悲,吸血鬼的血液就是拯救我的香膏與沒藥。
很奇怪,就是現在,當我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又再度這樣想了。
盡管我現在郁郁寡歡,恐怕永遠不會再有快樂,我卻可以再次肯定肉體欲望的重要性。
我想起20世紀的D.H勞倫斯在描寫耽于肉欲的意大利時,引用布萊克的詩句“老虎,老虎,在夜晚的叢林裡焚燒光明。
”他還寫道:“肉體至高無上,吞噬一切,最終成為一場華麗恢弘的熊熊大火,燃燒整個森林。
”“隻有一種方法通向永恒的火焰――那就是肉體的至高喜樂。
”不過我此刻把話題扯遠了,偏離了主題。
我想《吸血鬼萊斯特》可以闡明我的觀點――萊斯特是比我更有技巧的叙述者,他也喜歡威廉姆?布萊克的那個關于夜晚之虎的意向。
不管他願不願承認,他在他的書裡也同樣借用了這個比喻。
現在我得趕快回到我的故事。
我在大教堂廣場與瑪瑞斯并肩而立,良久,我們凝視着吉貝爾蒂熠熠生輝的天才作品,栩栩如生的魔女和聖徒,如一曲青銅凝成的詠唱。
我們一直看了好久好久。
瑪瑞斯柔聲說,如果不是威尼斯,他一定會選擇佛羅倫薩,隻為她随處盛開的美麗花朵。
“但我不能住在沒有海洋的地方,就算是這裡也不行,”他向我傾吐心聲,“況且,你可以四面看看,這座城市總是膽戰心驚地将她的财富聚斂在陰影之下,而在我們的威尼斯,人們用璀璨的寶石裝飾着宮殿的大門,任憑它們在萬能的上帝面前與月色争輝。
”“主人,我們是否為他服務?”我逼問道,“我知道你譴責那些撫養我長大的僧侶,你也譴責薩沃那洛拉的瘋狂,但是你是否将與他們殊途同歸,引導我走向同一位上帝?”“是的,阿瑪迪歐,就是這樣。
”瑪瑞斯說,“但身為異教徒,我不願簡單地認同這個表述,以免你誤解了這件事的複雜性。
但我确實是這樣的,我在鮮血之中發現了上帝,我在肉體之中發現了上帝,通過聖餐禮上的面包,神秘的基督的肉體與鮮血将永遠栖居在他的信徒體内,這個儀式決非偶然。
”我被這番話深深打動。
仿佛那早已被我背棄的太陽複又升起,為我照亮漫漫長夜。
我們從邊門踱入深黯的大教堂。
我停下腳步,望着長長的石頭門廊盡頭的祭壇。
我是否能以某種新的形勢信奉基督?我畢竟還是不能永遠同他一刀兩斷。
我想把這些惱人的想法說給主人聽,基督……新的形式,我無法解釋的形式……最後我說:“我說不清楚。
”“阿瑪迪歐,我們誰也說不清楚,所有正在經曆着曆史的人都無法說清。
一切偉大的事物總是要待到幾個世紀之後才會有定論;關于上帝的話語和教條在他身後步履混亂,模糊不清,基督講給清教徒的是其中的一條道路,饑餓泥濘的修道士們走上另一條道路,而遍體鍍金的洛倫佐?德?美迪奇則選擇以黃金,繪畫和拼嵌彩石來供奉他的上帝。
”“但基督不是活着的主嗎?”我低聲說。
他沒有回答。
我的靈魂深處感到一陣刺痛。
瑪瑞斯執起我的手,說我們該走了,我們要偷偷去聖馬克修道院看看。
“這裡可是裁決薩沃那洛拉的神聖之地,”他說,“我們得偷偷溜進去,别讓那些虔誠的院士們發覺。
”我們再一次以魔法般的力量溜了進去。
我感覺到主人強有力的臂膀攜引着我從一處穿行到另一處,我甚至看不清門框。
我知道他想帶我看看弗拉?安吉利科的作品,這位畫家早已去世,他是一個畫僧,畢生都緻力于為這座修道院繪畫。
很久以前,在那遙遠黑暗的洞穴修道院,我差一點也成了類似的角色。
隻是幾秒鐘的功夫,我們已經悄無聲息地落在聖馬克修道院方形回廊之間潮濕的草坪上,這座甯靜的花園被米開洛佐修建的涼亭環繞,四面是高高的牆壁。
我的吸血鬼聽覺頓時就捕捉到很多祈禱的聲音。
那是絕望而激動的祈禱,來自曾經對薩沃那洛拉表示忠誠或同情的人。
我掩住耳朵,仿佛這愚蠢的人類手勢可以向神明表示:我再也受不了這些話了。
主人用安撫的聲音對我言語,打破了這些思想的長驅直入。
“來吧,”他握住我的手,“我們一間間屋子地看,這裡對你來說已經足夠亮了,你可以看清那位僧侶的作品。
”“你說所有僧侶卧室裡的畫都是弗拉?安吉利科畫的?”我還以為他的作品一定是放在禮拜堂或者其他公共房間。
“所以我才帶你來看,”主人說着,帶我走上樓梯,步入一座寬闊的石頭回廊。
他打開邊上的第一扇門,我們輕捷無聲地步入,根本沒有驚醒睡在裡面的那個僧人,他蜷縮在硬梆梆的床闆上,額上冷汗涔涔。
“别看他的臉,”主人柔聲說,“否則你會看到他痛苦的夢魇。
現在來看看這面牆壁吧,看吧,你看到了什麼?”我頓時憬悟。
是的,弗拉?安吉利科原名喬凡尼,是崇高的技藝使他享有聖安吉利科的美名。
他的作品是我們時代的感官之美與舊時代虔誠棄世藝術的奇妙結合。
我凝望着這幅耶稣在客西馬尼花園被捕的壁畫,透視法明亮優雅,無懈可擊。
瘦削平闆的人形很像被刻意拉長的俄國聖像風格,但人物的面龐柔和可親,表情誠摯感人。
所有人都被賦予某種仁慈善意的光輝:耶稣正在指責弟子中有人出賣他,門徒們隻能眼巴巴地望着他,一個頂盔冠甲的不幸士兵,正準備把耶稣帶走,其他士兵則旁觀着這一幕。
我被這無可置疑的善意所震撼,這是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純真,這一情景揭開了世界得到拯救的序幕,而畫家對他筆下這場悲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懷有崇高的憐憫之情。
瑪瑞斯很快把我帶進另一個房間,他無聲地打開門,熟睡的房主永遠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
我盡快擺脫這種情緒。
此刻佛羅倫薩是如此明亮。
我們正步入聖母百花大教堂前面火把通明的大教堂廣場。
“啊,我的學生有點心不在焉。
”瑪瑞斯譏诮地說,“是的,我很高興看到薩沃那洛拉的統治不再繼續。
但是為某事的結束而感到快樂,并不意味着認同人類曆史上永無休止的殘酷行為。
我希望有其它方式。
公共處刑應當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改變。
它對公衆來說,應當是沉悶乏味的。
而在這裡,特别是在佛羅倫薩,公共死刑完全是一場盛大的景觀。
佛羅倫薩人喜歡這個,就好像我們喜歡賽舟會和遊行一樣。
薩沃那洛拉就這樣麼死了。
他活該死,他預見到甚麼世界末日,詛咒他的王公學生們,要求偉大的畫家們毀去他們的作品。
他死後應當下地獄。
”“主人,快看,洗禮池。
我們過去看看那些大門吧。
那些宮殿裡幾乎沒有人。
來吧,我們去看看那些青銅浮雕。
”我扯着他的袖子。
他跟上我,停止了抱怨,但仍然顯得與平時不同。
你如今仍然能在佛洛倫薩見到我當年極其渴望的那些浮雕,事實上,我此刻向你描述的佛洛倫薩與威尼斯的珍品中,大部分都得以保存下來。
隻要到那裡去定能一覽無餘。
我最喜歡大門上Lorenzohiberti雕刻的花紋,還有AndreaPisano所刻的施洗約翰生平事迹。
我以吸血鬼敏銳的視覺研究着青銅圖案上的每一個細節,不禁無比歡喜地歎息。
時至今日,那個時刻在我腦海中如此清晰。
我想我當時一定是相信,我再也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再也不會為任何事傷悲,吸血鬼的血液就是拯救我的香膏與沒藥。
很奇怪,就是現在,當我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又再度這樣想了。
盡管我現在郁郁寡歡,恐怕永遠不會再有快樂,我卻可以再次肯定肉體欲望的重要性。
我想起20世紀的D.H勞倫斯在描寫耽于肉欲的意大利時,引用布萊克的詩句“老虎,老虎,在夜晚的叢林裡焚燒光明。
”他還寫道:“肉體至高無上,吞噬一切,最終成為一場華麗恢弘的熊熊大火,燃燒整個森林。
”“隻有一種方法通向永恒的火焰――那就是肉體的至高喜樂。
”不過我此刻把話題扯遠了,偏離了主題。
我想《吸血鬼萊斯特》可以闡明我的觀點――萊斯特是比我更有技巧的叙述者,他也喜歡威廉姆?布萊克的那個關于夜晚之虎的意向。
不管他願不願承認,他在他的書裡也同樣借用了這個比喻。
現在我得趕快回到我的故事。
我在大教堂廣場與瑪瑞斯并肩而立,良久,我們凝視着吉貝爾蒂熠熠生輝的天才作品,栩栩如生的魔女和聖徒,如一曲青銅凝成的詠唱。
我們一直看了好久好久。
瑪瑞斯柔聲說,如果不是威尼斯,他一定會選擇佛羅倫薩,隻為她随處盛開的美麗花朵。
“但我不能住在沒有海洋的地方,就算是這裡也不行,”他向我傾吐心聲,“況且,你可以四面看看,這座城市總是膽戰心驚地将她的财富聚斂在陰影之下,而在我們的威尼斯,人們用璀璨的寶石裝飾着宮殿的大門,任憑它們在萬能的上帝面前與月色争輝。
”“主人,我們是否為他服務?”我逼問道,“我知道你譴責那些撫養我長大的僧侶,你也譴責薩沃那洛拉的瘋狂,但是你是否将與他們殊途同歸,引導我走向同一位上帝?”“是的,阿瑪迪歐,就是這樣。
”瑪瑞斯說,“但身為異教徒,我不願簡單地認同這個表述,以免你誤解了這件事的複雜性。
但我确實是這樣的,我在鮮血之中發現了上帝,我在肉體之中發現了上帝,通過聖餐禮上的面包,神秘的基督的肉體與鮮血将永遠栖居在他的信徒體内,這個儀式決非偶然。
”我被這番話深深打動。
仿佛那早已被我背棄的太陽複又升起,為我照亮漫漫長夜。
我們從邊門踱入深黯的大教堂。
我停下腳步,望着長長的石頭門廊盡頭的祭壇。
我是否能以某種新的形勢信奉基督?我畢竟還是不能永遠同他一刀兩斷。
我想把這些惱人的想法說給主人聽,基督……新的形式,我無法解釋的形式……最後我說:“我說不清楚。
”“阿瑪迪歐,我們誰也說不清楚,所有正在經曆着曆史的人都無法說清。
一切偉大的事物總是要待到幾個世紀之後才會有定論;關于上帝的話語和教條在他身後步履混亂,模糊不清,基督講給清教徒的是其中的一條道路,饑餓泥濘的修道士們走上另一條道路,而遍體鍍金的洛倫佐?德?美迪奇則選擇以黃金,繪畫和拼嵌彩石來供奉他的上帝。
”“但基督不是活着的主嗎?”我低聲說。
他沒有回答。
我的靈魂深處感到一陣刺痛。
瑪瑞斯執起我的手,說我們該走了,我們要偷偷去聖馬克修道院看看。
“這裡可是裁決薩沃那洛拉的神聖之地,”他說,“我們得偷偷溜進去,别讓那些虔誠的院士們發覺。
”我們再一次以魔法般的力量溜了進去。
我感覺到主人強有力的臂膀攜引着我從一處穿行到另一處,我甚至看不清門框。
我知道他想帶我看看弗拉?安吉利科的作品,這位畫家早已去世,他是一個畫僧,畢生都緻力于為這座修道院繪畫。
很久以前,在那遙遠黑暗的洞穴修道院,我差一點也成了類似的角色。
隻是幾秒鐘的功夫,我們已經悄無聲息地落在聖馬克修道院方形回廊之間潮濕的草坪上,這座甯靜的花園被米開洛佐修建的涼亭環繞,四面是高高的牆壁。
我的吸血鬼聽覺頓時就捕捉到很多祈禱的聲音。
那是絕望而激動的祈禱,來自曾經對薩沃那洛拉表示忠誠或同情的人。
我掩住耳朵,仿佛這愚蠢的人類手勢可以向神明表示:我再也受不了這些話了。
主人用安撫的聲音對我言語,打破了這些思想的長驅直入。
“來吧,”他握住我的手,“我們一間間屋子地看,這裡對你來說已經足夠亮了,你可以看清那位僧侶的作品。
”“你說所有僧侶卧室裡的畫都是弗拉?安吉利科畫的?”我還以為他的作品一定是放在禮拜堂或者其他公共房間。
“所以我才帶你來看,”主人說着,帶我走上樓梯,步入一座寬闊的石頭回廊。
他打開邊上的第一扇門,我們輕捷無聲地步入,根本沒有驚醒睡在裡面的那個僧人,他蜷縮在硬梆梆的床闆上,額上冷汗涔涔。
“别看他的臉,”主人柔聲說,“否則你會看到他痛苦的夢魇。
現在來看看這面牆壁吧,看吧,你看到了什麼?”我頓時憬悟。
是的,弗拉?安吉利科原名喬凡尼,是崇高的技藝使他享有聖安吉利科的美名。
他的作品是我們時代的感官之美與舊時代虔誠棄世藝術的奇妙結合。
我凝望着這幅耶稣在客西馬尼花園被捕的壁畫,透視法明亮優雅,無懈可擊。
瘦削平闆的人形很像被刻意拉長的俄國聖像風格,但人物的面龐柔和可親,表情誠摯感人。
所有人都被賦予某種仁慈善意的光輝:耶稣正在指責弟子中有人出賣他,門徒們隻能眼巴巴地望着他,一個頂盔冠甲的不幸士兵,正準備把耶稣帶走,其他士兵則旁觀着這一幕。
我被這無可置疑的善意所震撼,這是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純真,這一情景揭開了世界得到拯救的序幕,而畫家對他筆下這場悲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懷有崇高的憐憫之情。
瑪瑞斯很快把我帶進另一個房間,他無聲地打開門,熟睡的房主永遠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