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謝頓計劃
關燈
小
中
大
然而,人類對于自身以及社會的控制,憑借的隻是随機的摸索,或者是以靈感、直覺、情感為基礎的倫理體系。
結果,在人類過去的曆史中,從未出現過穩定度大于百分之五十五的文明,這可說是人類的大不幸。
” “我們所讨論的這個導向,為什麼幾乎無法自行出現?” “因為在人類的精英分子中,大多數隻具有發展物理科學的潛能,他們也的确獲得了一些眼前的粗糙成就。
僅有極少數的人,天生适于研究精神科學,惟有他們能夠為人類開拓精神科學的領域。
這些人的貢獻雖然能持續得更久,可是他們提出的理論卻過于玄妙而隐晦。
此外,這種導向會導緻一個由精神力量最高者――實際上就是更高級的一種人類――所構成的統治階級,普通人一定會對此不滿,因此他們的統治不可能穩定。
除非他們施展精神力量,将普通人全都貶成畜牲一般。
這樣的發展是我們絕不願見到的,因此必須設法避免。
” “那麼,解決之道又是什麼呢?” “解決之道就是謝頓計劃。
這個計劃安排并維系了各種有利的條件,使得在計劃開展的千年之後――也就是再過六百年――第二銀河帝國便會興起,同時人類也已經能夠接受精神科學的領導。
在這一千年之中,第二基地借着精神科學的發展,将培養出一批心理學家,準備接掌這個帝國的領導權。
我自己常常想,或許可以這麼說――第一基地建立起一統政體的有形架構,第二基地則提供統治階層的精神架構。
” “很好,答得相當完善。
即使在謝頓所預期的那個年代,真的會有某個第二帝國興起,你認為是否就能真正實現他的理想?” “不,發言者,我認為并非如此。
從計劃開展之後的九百至一千七百年間,有好幾個第二帝國可能出現,但是其中隻有一個是真正的‘第二帝國’。
” “就這方面而言,第二基地的存在為什麼需要保密――尤其需要對第一基地保密?” 弟子試圖找出這個問題的弦外之音,結果毫無所獲,所以答得相當吃力:“就如同整個計劃的細節必須對人類保密一樣。
心理史學定律本質上是統計性的,如果個人的反應并非是随機的,那麼心理史學就會失效;如果一大群人知曉了謝頓計劃的主要内容,他們的反應就會因此受到影響,而不再符合心理史學公設中的随機條件。
換句話說,心理史學便無法再精确預測他們的行為。
很抱歉,發言者,我自己也對這樣的回答并不滿意。
” “幸好你有自知之明,你的回答相當不完整。
其實是第二基地必須隐藏起來,而并非僅是謝頓計劃。
第二帝國目前尚未形成,如今的人類社會,仍舊無法接受心理學家組成的統治階層,因此會畏懼第二帝國的建立,并且将會起而反抗。
你能了解這一點嗎?” “是的,發言者,我懂。
但是老師從未強調過……” “千萬不可小看這一點,雖然在課堂中,老師們從來沒有提過,可是你自己應該有能力推出這個結論。
從現在開始,在你見習的這段期間,除了這一點之外,我們還要好好研究許多類似的問題。
我現在給你一個題目,一個星期之後再來見我,下次來的時候,我想要聽聽你的心得報告。
我不要你做完整嚴密的數學推導,即使專家也要花上一年的時間,你在一周之内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過,我希望你提一提其中的傾向與發展方向……” “你看這裡,在大約半個世紀前,謝頓計劃出現了一個分叉,這個變化發生的幾率低于千分之十,必要的細節都在裡面。
你将會發現,如果根據這個路徑發展下去,所有的事件都會偏離原有的計劃。
我要你估算一下,這個偏差的發展持續多久之後,就會使得整個計劃無法挽回。
順便估計一下,如果無法挽回的話,最後可能的結果是什麼,并且提出一個合理的補救方案。
” 弟子随意撥動着閱讀鏡,木然地看着小型熒幕中的内容。
然後弟子問道:“請問為什麼要我研究這個問題,發言者?除了純學術的探讨之外,它顯然還有其他的意義。
” “謝謝你,好孩子,不出我所料,你學得很快。
這個問題并不是假設性的――大約在半個世紀之前,騾突然躍上銀河曆史的舞台,前後十年之間,他是宇宙間最大的單一事件。
騾并不在算計之中,我們對他也毫無準備,結果他對謝頓計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幸好還沒有到回天乏術的地步。
” “然而,為了在他造成緻命破壞之前阻止他,我們遂被迫主動與他為敵,因此暴露了我們的存在,而更糟更糟的一點,是我們的部分能力也因而曝光。
第一基地從此知悉了我們的存在,而他們今後将會采取的行動,就可以根據這個事實預測出來。
仔細審視面前的這個問題――這裡,還有這裡。
” “自然,你不可以對任何人洩露這件事。
” 弟子終于體會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使他驚駭不已。
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他才又說:“那麼謝頓計劃已經失敗了!” “還沒有,隻是有可能會失敗。
根據最近一次的估計,計劃成功的幾率還有千分之二百一十四。
”
結果,在人類過去的曆史中,從未出現過穩定度大于百分之五十五的文明,這可說是人類的大不幸。
” “我們所讨論的這個導向,為什麼幾乎無法自行出現?” “因為在人類的精英分子中,大多數隻具有發展物理科學的潛能,他們也的确獲得了一些眼前的粗糙成就。
僅有極少數的人,天生适于研究精神科學,惟有他們能夠為人類開拓精神科學的領域。
這些人的貢獻雖然能持續得更久,可是他們提出的理論卻過于玄妙而隐晦。
此外,這種導向會導緻一個由精神力量最高者――實際上就是更高級的一種人類――所構成的統治階級,普通人一定會對此不滿,因此他們的統治不可能穩定。
除非他們施展精神力量,将普通人全都貶成畜牲一般。
這樣的發展是我們絕不願見到的,因此必須設法避免。
” “那麼,解決之道又是什麼呢?” “解決之道就是謝頓計劃。
這個計劃安排并維系了各種有利的條件,使得在計劃開展的千年之後――也就是再過六百年――第二銀河帝國便會興起,同時人類也已經能夠接受精神科學的領導。
在這一千年之中,第二基地借着精神科學的發展,将培養出一批心理學家,準備接掌這個帝國的領導權。
我自己常常想,或許可以這麼說――第一基地建立起一統政體的有形架構,第二基地則提供統治階層的精神架構。
” “很好,答得相當完善。
即使在謝頓所預期的那個年代,真的會有某個第二帝國興起,你認為是否就能真正實現他的理想?” “不,發言者,我認為并非如此。
從計劃開展之後的九百至一千七百年間,有好幾個第二帝國可能出現,但是其中隻有一個是真正的‘第二帝國’。
” “就這方面而言,第二基地的存在為什麼需要保密――尤其需要對第一基地保密?” 弟子試圖找出這個問題的弦外之音,結果毫無所獲,所以答得相當吃力:“就如同整個計劃的細節必須對人類保密一樣。
心理史學定律本質上是統計性的,如果個人的反應并非是随機的,那麼心理史學就會失效;如果一大群人知曉了謝頓計劃的主要内容,他們的反應就會因此受到影響,而不再符合心理史學公設中的随機條件。
換句話說,心理史學便無法再精确預測他們的行為。
很抱歉,發言者,我自己也對這樣的回答并不滿意。
” “幸好你有自知之明,你的回答相當不完整。
其實是第二基地必須隐藏起來,而并非僅是謝頓計劃。
第二帝國目前尚未形成,如今的人類社會,仍舊無法接受心理學家組成的統治階層,因此會畏懼第二帝國的建立,并且将會起而反抗。
你能了解這一點嗎?” “是的,發言者,我懂。
但是老師從未強調過……” “千萬不可小看這一點,雖然在課堂中,老師們從來沒有提過,可是你自己應該有能力推出這個結論。
從現在開始,在你見習的這段期間,除了這一點之外,我們還要好好研究許多類似的問題。
我現在給你一個題目,一個星期之後再來見我,下次來的時候,我想要聽聽你的心得報告。
我不要你做完整嚴密的數學推導,即使專家也要花上一年的時間,你在一周之内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過,我希望你提一提其中的傾向與發展方向……” “你看這裡,在大約半個世紀前,謝頓計劃出現了一個分叉,這個變化發生的幾率低于千分之十,必要的細節都在裡面。
你将會發現,如果根據這個路徑發展下去,所有的事件都會偏離原有的計劃。
我要你估算一下,這個偏差的發展持續多久之後,就會使得整個計劃無法挽回。
順便估計一下,如果無法挽回的話,最後可能的結果是什麼,并且提出一個合理的補救方案。
” 弟子随意撥動着閱讀鏡,木然地看着小型熒幕中的内容。
然後弟子問道:“請問為什麼要我研究這個問題,發言者?除了純學術的探讨之外,它顯然還有其他的意義。
” “謝謝你,好孩子,不出我所料,你學得很快。
這個問題并不是假設性的――大約在半個世紀之前,騾突然躍上銀河曆史的舞台,前後十年之間,他是宇宙間最大的單一事件。
騾并不在算計之中,我們對他也毫無準備,結果他對謝頓計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幸好還沒有到回天乏術的地步。
” “然而,為了在他造成緻命破壞之前阻止他,我們遂被迫主動與他為敵,因此暴露了我們的存在,而更糟更糟的一點,是我們的部分能力也因而曝光。
第一基地從此知悉了我們的存在,而他們今後将會采取的行動,就可以根據這個事實預測出來。
仔細審視面前的這個問題――這裡,還有這裡。
” “自然,你不可以對任何人洩露這件事。
” 弟子終于體會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使他驚駭不已。
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他才又說:“那麼謝頓計劃已經失敗了!” “還沒有,隻是有可能會失敗。
根據最近一次的估計,計劃成功的幾率還有千分之二百一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