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關燈
6點不到,鬧鐘把我自睡眠中吵醒,睡得真甜。

    但不得不疲乏地爬起來,沖了個冷水浴,精神稍有好轉。

    我刮臉,穿衣,進車庫,用公司車開始兜每一個市立公園。

    這是一個冗長乏味的跑腿工作。

    好在清晨車輛不多,所以尚稱順利。

    沙漠的暴風半夜後已停止。

    清晨空氣中隻有涼爽。

    太陽雖已出來,尚未太熱。

    兩側高樓大廈的市街現在還很冷清,再過二、三小時,就人潮、熱潮一起來了。

     每個公園都有人玩網球。

    我隻注意穿短裙短褲的女球迷。

    我一個人,開車在球場旁慢慢兜圈,在别人看來一定認為我是神經病。

     在格利飛公園,我見到4個人在男女混合雙打。

    其中一位女郎引起我注意。

    她混身充滿活力。

    輪她發球時,她把球抛起,背向後彎,球在頭上相當高,她全力壓下過網,充滿信心。

    他對側的男人每次都不太接得住,連着吃了她好幾次發球,慢慢習慣了,才懂得怎麼回球。

    我相信,他們以前沒有一起玩過球。

     輪到對側是女的接她發球時,她非常客氣,不太用勁,也給我暗示着她們互不相識。

     我感興趣的女孩,很明顯認識與她并肩作戰的男人。

    他是個常玩球的人,但樣子很保守。

    一輛腳踏車斜靠在鐵絲籬笆上。

    一件毛衣結在腳踏車把手上。

     我停下車,熄滅引擎,點支煙,看他們打球。

     7點3刻他們停止比賽。

    4人在網前交談了一會。

    無非“正好碰到你們,好高興”,或是“你們玩得真好,希望能常見面”等等客套。

     又等了一下,女郎自網球場出來,把毛衣從車把上解下,套上身。

    就在短褲外,圍上一條扣鈕扣的裙子。

    我走過去,把帽子舉了一下。

     她用冷而毫不在意的眼光看我。

    她絕不是随便會上鈎的女郎。

     “你球玩得很好。

    ”我說。

     “謝謝。

    ”語調倒不怎樣冷,但絕對是遠遠的。

     “不要跑呀。

    ”我說。

     她輕蔑地斜看我一眼。

     “我想和你談談,史小姐。

    ” 她已經把腳放在踏腳闆上,準備踩下去時,聽到我提她的姓,停止一切動作,她好奇地看着我。

     我說:“對不起,隻好以不常用的方法來和你互相認識。

    我一定要在你看到報紙前,和你談談。

    ” 她用小心、毫無表情的眼光研究我,問道:“你是什麼人?” 我給她一張名片。

    她看一下問:“報紙有什麼新聞?” 我說:“戴醫生死在車庫裡……一氧化碳。

    ” 她臉上的表情完全凍結,用不動聲色的語氣說:“造個謠言來騙我?” “來告訴你事實。

    ” “怎麼找到我的?” “沒有幾個女孩對網球那麼入迷。

    一大清早騎腳踏車,來球場練球。

    ” “你怎麼知道我有這個習慣?” “你的手套……腳踏車鍊上來的石墨滑潤油。

    像你這種球迷,不工作的早上,一定出來打球,所以,你自己的公寓,或租的房間裡,一定有另外備用的球拍。

    你沒有汽車。

    你替戴太太工作隻有3個月時間。

    你另外一隻網球拍,已經被警方在戴醫生車箱裡找到。

    ” 她說:“可憐的人,他有腎絲球腎炎……是一種無法治的慢性病……但他有太多勇氣。

    數年來他一直在注意自己的症狀,也沒有自己治療,把一切變化都記錄下來。

    我想,假如我能引他早上出來運動運動,可能對他健康有益。

    他總自己找理由不運動,說他要應付急診。

    我指出他的急診都在晚上,從來沒有病人早上急診找他。

    他的急診病人,最喜歡在他入睡後找他。

    ” “為了不使戴太太懷疑,醫生騙他太太,他早上也出診,是嗎?” 她聳聳肩說:“我不知道他怎麼告訴她。

    我們隻玩過少數幾次球。

    告訴你這些夠了嗎。

    ” “是的。

    ” “他怎麼死的?” “他開車回車庫。

    可能引擎有什麼不對,他要調整一下,或是把什麼線路接通。

    ” 她慢慢地說:“他對自己修汽車,最有興趣而且是能手……像清理打火嘴啦什麼的。

    ” “司機幹什麼?” “戴醫生不喜歡别人伺候。

    他喜歡一切自己來。

    他從不叫司機開車。

    司機是為戴太太雇的,用來當跟班的。

    ” “保險箱失竊,你為什麼馬上離開了?” 她說:“跟這件事毫無關系。

    ”開始又想踩車離開了。

     我說:“目前變得有關系了。

    你的失蹤,使人懷疑。

    不多久,警察就會四處找你了。

    ” 她自車上下來把腳踏車重新靠在鐵絲籬笆上,說道:“好,我們談談,要我坐進你車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