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陶甘作色道:“我還聽說這普慈寺的财富來得不明不白。

    ” 狄公不覺伸長了耳朵,說道:“陶甘,這話怎講?” 陶甘道:“普慈寺的财源多賴大殿内那尊白檀木的觀音菩薩。

    那菩薩極是靈驗,四方來參拜、燒香的人幾乎将大殿的門檻都踩平了。

    ” 狄公問:“這木雕的觀音究竟有何靈驗?” “聽說能賜人兒女。

    ——這方圓百裡好的女子但有婚後不育者都趕來普慈寺燒香許願;回去果然多有生育者。

    有的十年八載不育的,隻需在觀音菩薩前虔誠地默禱一夜,都能如願以償。

    ” 狄公詫異,又問:“如何默禱一夜?” “來寺中求子的女子先去方丈靈德法師前吐露真願,許下禮品财物。

    靈德法師先告谕一番,表示願意将她的要求傳達給觀音大士。

    靈德法師一點頭,便引那女子去大殿觀音菩薩神像前頌一通波羅蜜經,然後要那女子在神像一側的一張大床上躺下,虔誠地冥想。

    ——如此過了一夜,觀音大士便派金身羅漢送子與她。

    女子回去果有養育者,全家感激不盡,再挑财禮來還願。

    那等得了兒子的大戶人家多施金銀珠寶;油米蔬果更是常年孝敬不辍。

     “當然靈德法師也十分注意防閑。

    女子進了大殿,靈德令其寬衣自睡,他親自鎖了殿門,貼了封皮,封皮上押了他的印章。

    同時又要那女子的丈夫、侍婢或家人在大殿對門的小閣裡住宿,便于監伺,以絕其疑。

    第二天一早靈德會同求佛女子的丈夫或家人一同撕揭封皮,開啟殿門。

    ——女子出來往往紅光滿面,喜笑顔開。

    夫婦再在觀音大士前敬添幾炷香,歡歡喜喜回去。

    那女子回家後有了喜,便來寺飛報,并呈送禮單。

    故爾普慈寺真所謂日進萬金,寺中六十多名和尚享盡了人間富貴。

     “靈德法師見來寺中求子的女子日多,寺中金銀财物也積聚了不少,便鸠工在大殿外四面造起了四座香閣,那香閣造得古色古香,剔透玲珑。

    裡面各安一張烏木大床,垂挂一幅觀音大士畫像,以供來寺中求子女子用處,反撤了大殿内那張舊床。

    此外,靈德又将寺中殿堂樓閣逐一翻新,一應菩薩都重新裝金,并在觀音大殿的供桌上供放金燭台和金法器,金光眩目,好不闊綽。

    ” 狄公問道:“這普慈寺的觀音送子始于何時?” 陶甘道:“聽說已經五年了。

    五年前普慈寺破敗不堪,香火幾斷;觀音大殿搖搖欲墜。

    寺中的僧人外逃的外逃,還俗的還俗,隻剩下三名苦行和尚,白日裡還需外出沿街化緣,隻是夜間才歇宿在寺裡。

    後來靈德法師率領一批年輕的僧人來到這普慈寺,一番整新更張,稍稍有了點氣象,香火也逐漸興盛了。

    自從觀音大士顯靈之後,名聲大噪,四方慕名的善男信女趨之唯恐不及,漸漸開了規模。

    原先出逃的和尚也紛紛回寺,如今已有六十多名坐享清福的缁衣光棍。

    ” 陶甘這一番話果然引動了狄公對普慈寺的極大興趣。

    他說:“世上之事紛壇複雜,我不敢貿然斷言菩薩顯靈之事必無。

    如今衙裡正是清閑,你不妨留個神多了解一些普慈寺的内情。

    如見到有何可疑之處,即來禀報于我。

    對,這裡是前任馮相公移交到我手上的那樁奸污殺人案的全部案卷,你們最好全部閱讀一遍。

    昨夜我已與洪亮議論過一番,見出案情中許多抵牾不合之處。

    那被告王仙穹殺人的罪名似不能确立。

    此刻我要回府邸去看看我的内眷,不知她們安頓得如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