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9章
關燈
小
中
大
濃度很高,稍微喝些就能起作用,對兇手還是有巨大風險,你剛剛說了,不同體質的人,對迷藥的反應快慢,反應強度也是不同的,兇手無論怎麼做,都不能保證所有人在同一刹那同時昏迷了。
昏迷間隔必然有先後,也許隻差幾分鐘,但車内人一旦見同伴出現異常,肯定會做些什麼。
即便沒有第一時間懷疑是飲料的問題,也會按照正常人習慣,要求停車、開窗、查看。
任何一種動作,都會宣告兇手的計劃直接破産。
如果林小峰發現别人已經有所察覺時,想要強行控制住人,車内空間就這麼點大,兩側都有門,他沒辦法制服一車人。
總之,我的結論,迷藥這個環節,不管怎麼做,都将會以失敗而告終。
所以,我認為,林小峰抽屜裡搜出的迷藥,絕不是控制一車人的辦法。
” 高棟深深吸了一口氣,徐策的這段分析極盡嚴謹,他找不出任何可反駁的地方。
迷藥有反應時間,有産生反應的必要劑量,不同人對迷藥的耐受力也不同。
無論林小峰用什麼辦法讓他們喝下迷藥,也沒辦法讓所有人在同一秒失去抵抗力,在最後昏迷之前,任何人都有反抗力!即便此時林小峰想強行控制,人在危急時刻迅速分泌的腎上腺素,也會打破迷藥的效果! 迷藥是疑點! 可是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徐策又問道:“迷藥是用什麼東西裝的?” “一個透明的塑料藥瓶。
” “你們有查過上面的指紋嗎?” “查了,藥瓶上隻有林小峰的指紋。
” 一時間,兩人都默不作聲了,現在迷藥是個很大疑點,可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有人故意陷害林小峰?可是藥瓶上隻有林小峰一個人的指紋。
他不是兇手,或者他是兇手,另外還有同夥? 高棟一時想不明白了。
過了半晌,徐策道:“你今天一開始說的林小峰犯罪證據确鑿,就是這些嗎?” 高棟瞬時不知該如何作答,隻能道:“嗯,就這些。
” “這些證據夠定罪了嗎?” 高棟想了下,道:“雖然如你所說,有疑點,但恐怕這隻是現階段我們兩人的看法,專案組裡其他人都認定了是林小峰犯罪。
從完整的證據鍊角度,現在的證據鍊是有欠缺的,包括犯罪的整個過程尚不清晰,但憑着現在已經查到的物證,按照我多年的司法經驗,這案子直接抓人、結案也無可厚非了。
” 徐策笑了下,道:“好吧,光從所謂的證據上說,林小峰犯罪确實夠算得上确鑿了。
” 高棟坦白道:“我知道理論上這還夠不上結案,但我們實際辦案中,很多案子證據鍊更單薄,也同樣結案了。
相對來說,這案子的證據很夠了。
林小峰身高、體重和現場痕迹符合;他當過兵;六個人屍體全部找到,就差他一個;綁架一車人,車外人難以辦到;并且車子一進服務區,就動手控制一車人,自然是有預謀的,旁人無法預知車子會在這個時間點,一定會開進服務區;案發前幾個月林小峰就顯示出異常。
堅定的物證方面,那段視頻是鐵證,今天又發現了這瓶迷藥……” 徐策道:“我們來梳理一下認為林小峰是兇手的根本原因。
我想,也許車子出事後,你就在懷疑内部人犯罪了吧?” 高棟承認。
“當五具屍體的DNA結果出來,又找到了朱夢羽的屍體,唯獨找不到林小峰開始,你開始高度懷疑他了吧?” “沒錯。
” “但真正讓你相信是林小峰犯罪,還是在那段視頻出來之後?” 高棟心裡琢磨了一下,徐策說的一點都沒錯,盡管一開始就有不少刑警包括自己懷疑林小峰了,但那隻是懷疑,屬于猜測的階段,遠沒到認定他就是兇手。
可自從第二天那段視頻一出現,當大家都知道了林小峰是毒殺案的真兇後,自然而然對他也是這次犯罪的真兇深信不疑了。
高棟點點頭,道:“你說的很對。
” 徐策繼續道:“抛開他的身高、體重、當過兵、前幾個月狀态等等因素,還有那段視頻,視頻隻能證明他是上一回犯罪的兇手。
直接證明他是這次案子真兇的物證,隻有迷藥一項?” 高棟想了一下,道:“是的。
” “可是我們剛讨論了,迷藥是個疑點。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物證能夠精準地指出他就是兇手。
” 高棟道:“話也不能這麼說,并不是所有命案都會留下精準指向兇手的物證,比如指紋、DNA之類的。
否則的話,如果兇手清理幹淨了現場的指紋和DNA這些判定身份的證據,豈不是不能判對方有罪了?實際工作中,證據鍊的構成有強證據和弱證據,綜合起來能夠推斷此人是兇手就夠了。
” 徐策坦誠道:“是我把你們的偵查工作想象得太理論化了。
理論上來說,如果缺少指紋、DNA這些東西,是不能判一個人有罪的,就算有目擊者,那也可能是另一
昏迷間隔必然有先後,也許隻差幾分鐘,但車内人一旦見同伴出現異常,肯定會做些什麼。
即便沒有第一時間懷疑是飲料的問題,也會按照正常人習慣,要求停車、開窗、查看。
任何一種動作,都會宣告兇手的計劃直接破産。
如果林小峰發現别人已經有所察覺時,想要強行控制住人,車内空間就這麼點大,兩側都有門,他沒辦法制服一車人。
總之,我的結論,迷藥這個環節,不管怎麼做,都将會以失敗而告終。
所以,我認為,林小峰抽屜裡搜出的迷藥,絕不是控制一車人的辦法。
” 高棟深深吸了一口氣,徐策的這段分析極盡嚴謹,他找不出任何可反駁的地方。
迷藥有反應時間,有産生反應的必要劑量,不同人對迷藥的耐受力也不同。
無論林小峰用什麼辦法讓他們喝下迷藥,也沒辦法讓所有人在同一秒失去抵抗力,在最後昏迷之前,任何人都有反抗力!即便此時林小峰想強行控制,人在危急時刻迅速分泌的腎上腺素,也會打破迷藥的效果! 迷藥是疑點! 可是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徐策又問道:“迷藥是用什麼東西裝的?” “一個透明的塑料藥瓶。
” “你們有查過上面的指紋嗎?” “查了,藥瓶上隻有林小峰的指紋。
” 一時間,兩人都默不作聲了,現在迷藥是個很大疑點,可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有人故意陷害林小峰?可是藥瓶上隻有林小峰一個人的指紋。
他不是兇手,或者他是兇手,另外還有同夥? 高棟一時想不明白了。
過了半晌,徐策道:“你今天一開始說的林小峰犯罪證據确鑿,就是這些嗎?” 高棟瞬時不知該如何作答,隻能道:“嗯,就這些。
” “這些證據夠定罪了嗎?” 高棟想了下,道:“雖然如你所說,有疑點,但恐怕這隻是現階段我們兩人的看法,專案組裡其他人都認定了是林小峰犯罪。
從完整的證據鍊角度,現在的證據鍊是有欠缺的,包括犯罪的整個過程尚不清晰,但憑着現在已經查到的物證,按照我多年的司法經驗,這案子直接抓人、結案也無可厚非了。
” 徐策笑了下,道:“好吧,光從所謂的證據上說,林小峰犯罪确實夠算得上确鑿了。
” 高棟坦白道:“我知道理論上這還夠不上結案,但我們實際辦案中,很多案子證據鍊更單薄,也同樣結案了。
相對來說,這案子的證據很夠了。
林小峰身高、體重和現場痕迹符合;他當過兵;六個人屍體全部找到,就差他一個;綁架一車人,車外人難以辦到;并且車子一進服務區,就動手控制一車人,自然是有預謀的,旁人無法預知車子會在這個時間點,一定會開進服務區;案發前幾個月林小峰就顯示出異常。
堅定的物證方面,那段視頻是鐵證,今天又發現了這瓶迷藥……” 徐策道:“我們來梳理一下認為林小峰是兇手的根本原因。
我想,也許車子出事後,你就在懷疑内部人犯罪了吧?” 高棟承認。
“當五具屍體的DNA結果出來,又找到了朱夢羽的屍體,唯獨找不到林小峰開始,你開始高度懷疑他了吧?” “沒錯。
” “但真正讓你相信是林小峰犯罪,還是在那段視頻出來之後?” 高棟心裡琢磨了一下,徐策說的一點都沒錯,盡管一開始就有不少刑警包括自己懷疑林小峰了,但那隻是懷疑,屬于猜測的階段,遠沒到認定他就是兇手。
可自從第二天那段視頻一出現,當大家都知道了林小峰是毒殺案的真兇後,自然而然對他也是這次犯罪的真兇深信不疑了。
高棟點點頭,道:“你說的很對。
” 徐策繼續道:“抛開他的身高、體重、當過兵、前幾個月狀态等等因素,還有那段視頻,視頻隻能證明他是上一回犯罪的兇手。
直接證明他是這次案子真兇的物證,隻有迷藥一項?” 高棟想了一下,道:“是的。
” “可是我們剛讨論了,迷藥是個疑點。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物證能夠精準地指出他就是兇手。
” 高棟道:“話也不能這麼說,并不是所有命案都會留下精準指向兇手的物證,比如指紋、DNA之類的。
否則的話,如果兇手清理幹淨了現場的指紋和DNA這些判定身份的證據,豈不是不能判對方有罪了?實際工作中,證據鍊的構成有強證據和弱證據,綜合起來能夠推斷此人是兇手就夠了。
” 徐策坦誠道:“是我把你們的偵查工作想象得太理論化了。
理論上來說,如果缺少指紋、DNA這些東西,是不能判一個人有罪的,就算有目擊者,那也可能是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