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同來,我便頓生滅口之念,移花接木,栽陷阿牛。
” “那一夜我連殺兩人,心中不免膽寒,哪裡再敢尋金子?第二日我翻出了李珂畫的草圖才明白黃金就藏在大雄殿下的窨子裡,李珂不正是緣此備下了繩梯和風燈?偏巧這時老爺來拜訪李珂,急中生智,我便冒名頂替,自稱李珂,哄騙老爺。
” 狄公問:“你既殺了李珂、沈三,又知道金子便藏在寺中的窨子裡,本可以耐着性子等候兇案風平浪靜,官府勢頭過去,再穩當去取金子,如何急不可耐,夜夜闖寺,陰謀狙殺衙員衙卒呢?” 楊茂德搖頭苦笑:“兇案發生第二天,官府便在紫光寺裡外設了暗哨,布駐衙卒,我又怎敢貿然取金?況且,我假充李珂,能苟延幾日?一旦被人識破,豈不壞事。
我又擔心官府俯瞰全局,弄清藏金機關,先一步取了金子去,這許多心血豈非徒勞?于是乎顧不得兇吉緩急,唯求早早将金子握到手,溜之夭夭。
兩夜都有衙員入寺勘察,不便下手,昨夜還險些被那行員擒拿。
如此情景,免不得心如火燎,铤而走險了。
” 狄公沉吟不語,聽完楊茂德這一番話語,若合契符,并非向壁虛造。
主要案情大節已經條脈清楚,其餘細節糾葛,自可去衙門升堂問審時判明。
于是揮手示意,四名行卒上前将楊茂德押出了大雄殿。
吳宗仁四人乃大夢初醒,一個個呆若木雞,吐不出言語來。
狄公對吳宗仁道:“吳老先生昨日問我有否白玉小姐信息,此刻不妨告訴你。
我偶爾得到一紙白玉小姐落款的字條,上面寫着她關押在這裡,呼求救援。
” 吳宗仁喘着氣,張大了烏珠:“老爺,果然小女遇害時曾經呼救。
可憐又有誰知道她原來慘死在這一個活墳墓裡!唉,老爺是如何得到那字條的。
” 狄公答曰:“字條附貼在一個紫檀木盒的盒蓋背後,盒蓋上還鑲飾有一塊圓形的白玉,正是啟示。
白玉雕成一個‘壽’字,‘壽’字的一邊被刀劃出一個‘入’字,另一邊劃出一個‘下’字。
後來我看到了這個大殿的平面圖,才悟出這個大雄殿的平面與那個白玉的‘壽’字竟是完全相同。
——正是依憑了這一點,我才弄通了開啟這窨子的機關。
” “那木盒莫非是小女在窨子裡扔出?”吳宗仁喃喃道。
“吳先生,據本縣斷來,盒内的字條雖落的是白玉的名款,但卻不是她親筆所署。
事實上,她一摔下窨子便跌破了頭顱,當即夭亡。
——那是去年九月初十夜間的事。
字條上卻署十二日,便見是作假的明證。
那木盒應是有人緣了某個目的而粗心構畫的騙局,但這已與令媛的橫死無關了。
——吳先生,你們四人此刻可以回城去了,這裡已沒有你們的事,你們親眼目睹了今夜這一幕,總該有些感慨吧,日後本縣得閑暇時再來聽聽你們的議論。
” 周氏戰兢兢走到大殿門邊,又慌忙回頭向狄公納個萬福,神色迷惘,腳步錯亂。
狄公道:“望吳夫人聽本縣一言規勸,從此與吳老先生和和睦睦,消娛晚景。
一失足落千古恨,一念之差會使人身敗名裂,抱恨終天。
——李珂、楊茂德兩個的結局不足深思麼?” 周氏又跪下,搗蒜般連磕了幾個頭,才惴惴然跟随吳宗仁出了大雄殿。
方校尉率衙役們又将供案轉動,打開窨子,放下麻繩軟梯,一時忙得不可開交。
狄公卻獨個站在大殿外的玉石高台,感慨萬千望着半輪玉兔,久久無言。
馬榮仁立殿角,悄悄癡望着衙役收殓白玉屍身,歎聲頻頻。
洪參軍監督封合禦金後,慢慢踱到狄公身後。
“老爺,老爺在解說紙片時莫非已猜出李珂系楊茂德假充。
” 狄公回眸看了一眼洪參軍:“是的。
楊茂德無法畫出李珂的山水來。
盡管我懸以高價,他仍拿不出新作的畫幅,隻得以三軸李珂的舊本來充數。
還一通花言巧語掩飾,更暴露了他的身分。
——楊茂德似也察覺了我的疑窦,故更迫不及待要取去金子,逃之夭夭。
這荒寺黑夜能與馬榮的身手旗鼓對壘的,正是楊茂德這一号人物。
” “再有,頭裡我突然命番役轉動供案開啟窨子時,吳老先生四人木然不察,未見驚恐躲閃之狀,又可見他四人與劫金殺人無關。
這四人無關,剩下隻有假冒李珂的楊茂德了。
” 洪參軍心說誠服,不住點頭:“卻原來這是老爺的試驗。
”忽而又升起一片疑雲,遂問:“那麼,紫光寺裡那個藏頭露面、撲朔迷離的幽魂,究竟又是如何一回事呢?” 狄公略一猶豫,答道:“幽魂再也不會在紫光寺裡遊蕩出沒了;随着這案子的終結,幽魂也遠遠消失了。
” 洪參軍心中的疑雲,非但未消散,反而更濃厚了。
” “那一夜我連殺兩人,心中不免膽寒,哪裡再敢尋金子?第二日我翻出了李珂畫的草圖才明白黃金就藏在大雄殿下的窨子裡,李珂不正是緣此備下了繩梯和風燈?偏巧這時老爺來拜訪李珂,急中生智,我便冒名頂替,自稱李珂,哄騙老爺。
” 狄公問:“你既殺了李珂、沈三,又知道金子便藏在寺中的窨子裡,本可以耐着性子等候兇案風平浪靜,官府勢頭過去,再穩當去取金子,如何急不可耐,夜夜闖寺,陰謀狙殺衙員衙卒呢?” 楊茂德搖頭苦笑:“兇案發生第二天,官府便在紫光寺裡外設了暗哨,布駐衙卒,我又怎敢貿然取金?況且,我假充李珂,能苟延幾日?一旦被人識破,豈不壞事。
我又擔心官府俯瞰全局,弄清藏金機關,先一步取了金子去,這許多心血豈非徒勞?于是乎顧不得兇吉緩急,唯求早早将金子握到手,溜之夭夭。
兩夜都有衙員入寺勘察,不便下手,昨夜還險些被那行員擒拿。
如此情景,免不得心如火燎,铤而走險了。
” 狄公沉吟不語,聽完楊茂德這一番話語,若合契符,并非向壁虛造。
主要案情大節已經條脈清楚,其餘細節糾葛,自可去衙門升堂問審時判明。
于是揮手示意,四名行卒上前将楊茂德押出了大雄殿。
吳宗仁四人乃大夢初醒,一個個呆若木雞,吐不出言語來。
狄公對吳宗仁道:“吳老先生昨日問我有否白玉小姐信息,此刻不妨告訴你。
我偶爾得到一紙白玉小姐落款的字條,上面寫着她關押在這裡,呼求救援。
” 吳宗仁喘着氣,張大了烏珠:“老爺,果然小女遇害時曾經呼救。
可憐又有誰知道她原來慘死在這一個活墳墓裡!唉,老爺是如何得到那字條的。
” 狄公答曰:“字條附貼在一個紫檀木盒的盒蓋背後,盒蓋上還鑲飾有一塊圓形的白玉,正是啟示。
白玉雕成一個‘壽’字,‘壽’字的一邊被刀劃出一個‘入’字,另一邊劃出一個‘下’字。
後來我看到了這個大殿的平面圖,才悟出這個大雄殿的平面與那個白玉的‘壽’字竟是完全相同。
——正是依憑了這一點,我才弄通了開啟這窨子的機關。
” “那木盒莫非是小女在窨子裡扔出?”吳宗仁喃喃道。
“吳先生,據本縣斷來,盒内的字條雖落的是白玉的名款,但卻不是她親筆所署。
事實上,她一摔下窨子便跌破了頭顱,當即夭亡。
——那是去年九月初十夜間的事。
字條上卻署十二日,便見是作假的明證。
那木盒應是有人緣了某個目的而粗心構畫的騙局,但這已與令媛的橫死無關了。
——吳先生,你們四人此刻可以回城去了,這裡已沒有你們的事,你們親眼目睹了今夜這一幕,總該有些感慨吧,日後本縣得閑暇時再來聽聽你們的議論。
” 周氏戰兢兢走到大殿門邊,又慌忙回頭向狄公納個萬福,神色迷惘,腳步錯亂。
狄公道:“望吳夫人聽本縣一言規勸,從此與吳老先生和和睦睦,消娛晚景。
一失足落千古恨,一念之差會使人身敗名裂,抱恨終天。
——李珂、楊茂德兩個的結局不足深思麼?” 周氏又跪下,搗蒜般連磕了幾個頭,才惴惴然跟随吳宗仁出了大雄殿。
方校尉率衙役們又将供案轉動,打開窨子,放下麻繩軟梯,一時忙得不可開交。
狄公卻獨個站在大殿外的玉石高台,感慨萬千望着半輪玉兔,久久無言。
馬榮仁立殿角,悄悄癡望着衙役收殓白玉屍身,歎聲頻頻。
洪參軍監督封合禦金後,慢慢踱到狄公身後。
“老爺,老爺在解說紙片時莫非已猜出李珂系楊茂德假充。
” 狄公回眸看了一眼洪參軍:“是的。
楊茂德無法畫出李珂的山水來。
盡管我懸以高價,他仍拿不出新作的畫幅,隻得以三軸李珂的舊本來充數。
還一通花言巧語掩飾,更暴露了他的身分。
——楊茂德似也察覺了我的疑窦,故更迫不及待要取去金子,逃之夭夭。
這荒寺黑夜能與馬榮的身手旗鼓對壘的,正是楊茂德這一号人物。
” “再有,頭裡我突然命番役轉動供案開啟窨子時,吳老先生四人木然不察,未見驚恐躲閃之狀,又可見他四人與劫金殺人無關。
這四人無關,剩下隻有假冒李珂的楊茂德了。
” 洪參軍心說誠服,不住點頭:“卻原來這是老爺的試驗。
”忽而又升起一片疑雲,遂問:“那麼,紫光寺裡那個藏頭露面、撲朔迷離的幽魂,究竟又是如何一回事呢?” 狄公略一猶豫,答道:“幽魂再也不會在紫光寺裡遊蕩出沒了;随着這案子的終結,幽魂也遠遠消失了。
” 洪參軍心中的疑雲,非但未消散,反而更濃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