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辰牌交尾,南門裡外正車水馬龍,熙熙攘攘,行人如鲫。
唯白蓮湖一圍波光粼粼,青霧淡淡,猶是夙涼未退。
一行一行垂柳如一隊隊齊整的舞姬将飄飄袅袅的長條披拂在水面上,湖中落花墩上的一尖寶塔在碧玉般的湖波中顯現出纖細窈窕的身影。
狄公、馬榮兩人一番喬裝,行走在街頭,似未被人認出。
看看到了南門裡最熱鬧的市廛,馬榮忽見一個女子睜大一雙眼睛緊緊瞅着他兩個。
那女子形體颀長,婷婷如玉樹,身披道姑的玄袍,頭上包裹着大幅羽巾,遮去了半邊臉面,隻露出那對紅絲布滿的眼睛,似有一團怒火放出。
馬榮不覺看呆,心中納罕。
路上一頂大轎吆喝橫過,那女子倏忽不見了影蹤。
“右邊折入便是孔廟後街了,那骨董鋪就在街心中。
”狄公說道。
他忽見馬榮木然站定路邊,神色迷惑。
“馬榮,你看見什麼了?” “老爺,有一個女子老遠瞅定我們,一對眼睛直欲噴出火來,端的令人生疑。
” 狄公四處一望,笑叱道:“休要疑神吓鬼的!恐是你自己見了女子,眼睛噴出火來了。
” 馬榮待要分辯,見已到了那骨董鋪門首。
狄公推門而入,櫃台後一個面目清癯的老掌櫃笑盈盈迎上前來。
“客官可是要為太太辦一二件金銀首飾,玉器簪镯。
”說着手中早已托出一個瑩潤透剔的碧玉盤,盤内金銀钏镯。
珍珠項鍊、耳墜指環爍灼閃光,奪人眼目。
——再看櫃櫥内卻都是一些黯淡無光的古舊瓷瓶。
寶鼎香爐;牆上一幅幅名人字畫,地下一尊尊土偶木雕。
——原來這店掌櫃還是以鬻賣金銀玉器為大宗。
狄公選了一對細琢成梅花枝形狀的紅玉手镯。
——镯上系着一小字片标有價目:二十兩銀子。
狄公付了銀子,笑問道:“掌櫃的可記得我?今日一早我已來過貴号,選買了一個紫檀木盒,盒蓋上鑲有一塊白玉的‘壽’字。
” 老掌櫃眯了眯眼睛,細認了一下,呵呵笑了:“正是,正是,莫非那木盒不稱太太意,欲來退回。
” “不,隻想打問一下那木盒來曆,那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佳構。
我收藏時總想注上它的來曆,譬如出于哪朝名工巧匠之手。
” 老掌櫃眨了眨眼,又搔了搔頭:“罷,罷,客官還有這等雅興?這木盒出于哪代名工之手,在下委實不知,隻知值錢便收進了。
待我去查閱一下賬簿,那上面我都清楚記載了出入賬目的詳備。
”說着去銀櫃抽屜裡揀出一本厚厚的簿冊,逐頁翻閱。
“有了,有了。
客官,那紫檀木盒系三個月前從李珂先生手中購得,與一籃破舊古玩一并購進。
客官可去找那李珂先生問端緒。
” “李珂是何人?何等營生?”狄公急問。
“嘿嘿,那李珂是一個行止怪癖的丹青手,畫得一手好山水哩。
可惜命運乖蹇,無人賞識。
到如今還蝸居倦曲在一個小破屋裡,門可羅雀,鬼都羞于登門。
” “這李珂現居何處?”狄公問。
“他那小破屋便在鼓樓下橫街内,肮髒不堪,客官倒有興味與他交識?不妨告訴客官,那李珂的胞兄叫李玫的,正經是個家私萬貫的闊爺,東城開着爿金銀首飾号,清一色的金器、銀器、珍珠寶石。
敝号比起他來真所謂小巫見了大巫,隻一堆舊破爛,值幾個錢?客官見了他時,認個朋友,才有意思哩。
” 狄公不解道:“李玫既是位闊爺,如何他的兄弟李珂卻貧寒落拓。
” 老掌櫃歎道:“孝悌,孝悌,李珂他最不看重一個‘悌’字,向來不知敬重兄長,行止狂僻,氣格乖戾。
日子長了,兄弟間自然視同陌路。
” 狄公點點頭,将玉镯仔細包裹了納入衣袖,辭謝掌櫃走出骨董鋪。
“馬榮,這裡離鼓樓甚近,我們何不乘此去拜訪一下那個李珂呢?” 馬榮答應,跟随狄公轉去鼓樓。
鼓樓後背果有一條橫街,在街口狄公問清了門戶,很快便找到了李珂居住的那幢破舊不堪的小屋。
狄公在木闆門上扣了半日,總算開了,見是一個睡眼惺松、衣衫不整的高個男子。
幹瘦的臉頰上雜亂地長着幾撮黑髒胡子,一件破舊的長袍上粘滿了顔色污斑。
“你們是誰?如何貿然闖來寒舍。
” 李珂驚惶地望着狄公、馬榮,一對眼睛閃焰不定,滿腔疑懼和敵意。
“足下便是李珂先生嗎?”狄公揖禮。
李珂木然點了點頭。
“縣令狄老爺親駕過訪,還不知禮?”馬榮忍不住開腔了。
李珂心中一震,畏忌地瞅了狄公一眼,慌忙躬身還禮,一面吐出幾個字來:“小人榮幸之至,榮幸之至。
” “聽說李先生丹青高手,
唯白蓮湖一圍波光粼粼,青霧淡淡,猶是夙涼未退。
一行一行垂柳如一隊隊齊整的舞姬将飄飄袅袅的長條披拂在水面上,湖中落花墩上的一尖寶塔在碧玉般的湖波中顯現出纖細窈窕的身影。
狄公、馬榮兩人一番喬裝,行走在街頭,似未被人認出。
看看到了南門裡最熱鬧的市廛,馬榮忽見一個女子睜大一雙眼睛緊緊瞅着他兩個。
那女子形體颀長,婷婷如玉樹,身披道姑的玄袍,頭上包裹着大幅羽巾,遮去了半邊臉面,隻露出那對紅絲布滿的眼睛,似有一團怒火放出。
馬榮不覺看呆,心中納罕。
路上一頂大轎吆喝橫過,那女子倏忽不見了影蹤。
“右邊折入便是孔廟後街了,那骨董鋪就在街心中。
”狄公說道。
他忽見馬榮木然站定路邊,神色迷惑。
“馬榮,你看見什麼了?” “老爺,有一個女子老遠瞅定我們,一對眼睛直欲噴出火來,端的令人生疑。
” 狄公四處一望,笑叱道:“休要疑神吓鬼的!恐是你自己見了女子,眼睛噴出火來了。
” 馬榮待要分辯,見已到了那骨董鋪門首。
狄公推門而入,櫃台後一個面目清癯的老掌櫃笑盈盈迎上前來。
“客官可是要為太太辦一二件金銀首飾,玉器簪镯。
”說着手中早已托出一個瑩潤透剔的碧玉盤,盤内金銀钏镯。
珍珠項鍊、耳墜指環爍灼閃光,奪人眼目。
——再看櫃櫥内卻都是一些黯淡無光的古舊瓷瓶。
寶鼎香爐;牆上一幅幅名人字畫,地下一尊尊土偶木雕。
——原來這店掌櫃還是以鬻賣金銀玉器為大宗。
狄公選了一對細琢成梅花枝形狀的紅玉手镯。
——镯上系着一小字片标有價目:二十兩銀子。
狄公付了銀子,笑問道:“掌櫃的可記得我?今日一早我已來過貴号,選買了一個紫檀木盒,盒蓋上鑲有一塊白玉的‘壽’字。
” 老掌櫃眯了眯眼睛,細認了一下,呵呵笑了:“正是,正是,莫非那木盒不稱太太意,欲來退回。
” “不,隻想打問一下那木盒來曆,那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佳構。
我收藏時總想注上它的來曆,譬如出于哪朝名工巧匠之手。
” 老掌櫃眨了眨眼,又搔了搔頭:“罷,罷,客官還有這等雅興?這木盒出于哪代名工之手,在下委實不知,隻知值錢便收進了。
待我去查閱一下賬簿,那上面我都清楚記載了出入賬目的詳備。
”說着去銀櫃抽屜裡揀出一本厚厚的簿冊,逐頁翻閱。
“有了,有了。
客官,那紫檀木盒系三個月前從李珂先生手中購得,與一籃破舊古玩一并購進。
客官可去找那李珂先生問端緒。
” “李珂是何人?何等營生?”狄公急問。
“嘿嘿,那李珂是一個行止怪癖的丹青手,畫得一手好山水哩。
可惜命運乖蹇,無人賞識。
到如今還蝸居倦曲在一個小破屋裡,門可羅雀,鬼都羞于登門。
” “這李珂現居何處?”狄公問。
“他那小破屋便在鼓樓下橫街内,肮髒不堪,客官倒有興味與他交識?不妨告訴客官,那李珂的胞兄叫李玫的,正經是個家私萬貫的闊爺,東城開着爿金銀首飾号,清一色的金器、銀器、珍珠寶石。
敝号比起他來真所謂小巫見了大巫,隻一堆舊破爛,值幾個錢?客官見了他時,認個朋友,才有意思哩。
” 狄公不解道:“李玫既是位闊爺,如何他的兄弟李珂卻貧寒落拓。
” 老掌櫃歎道:“孝悌,孝悌,李珂他最不看重一個‘悌’字,向來不知敬重兄長,行止狂僻,氣格乖戾。
日子長了,兄弟間自然視同陌路。
” 狄公點點頭,将玉镯仔細包裹了納入衣袖,辭謝掌櫃走出骨董鋪。
“馬榮,這裡離鼓樓甚近,我們何不乘此去拜訪一下那個李珂呢?” 馬榮答應,跟随狄公轉去鼓樓。
鼓樓後背果有一條橫街,在街口狄公問清了門戶,很快便找到了李珂居住的那幢破舊不堪的小屋。
狄公在木闆門上扣了半日,總算開了,見是一個睡眼惺松、衣衫不整的高個男子。
幹瘦的臉頰上雜亂地長着幾撮黑髒胡子,一件破舊的長袍上粘滿了顔色污斑。
“你們是誰?如何貿然闖來寒舍。
” 李珂驚惶地望着狄公、馬榮,一對眼睛閃焰不定,滿腔疑懼和敵意。
“足下便是李珂先生嗎?”狄公揖禮。
李珂木然點了點頭。
“縣令狄老爺親駕過訪,還不知禮?”馬榮忍不住開腔了。
李珂心中一震,畏忌地瞅了狄公一眼,慌忙躬身還禮,一面吐出幾個字來:“小人榮幸之至,榮幸之至。
” “聽說李先生丹青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