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悶熱幹燥的空氣籠罩着蘭坊城。
這個隴右的邊遠小城屬安西都護府管轄,狄仁傑半年前被委任為這裡的縣令。
狄公整肅吏治,勸課農牧,恩威并施,寬嚴中的,很快就将這蘭坊城管治得井井有秩,百業盛興,士民仰服。
衙署裡日常庶務自有洪參軍董理,洪參軍雖勉職司,精熟吏務,狄公反倒垂拱無事,兩袖清閑。
日子一長,隻覺神志蕭散,意态疏懶,渾無趣味。
這一日正值正配狄夫人生誕,衙署裡上上下下采辦布置,忙于壽宴。
僚屬吏佐赍禮賀拜,狄公一一謝絕,隻準備熱熱鬧鬧擺個家宴,讓府邸内并奴仆十來人暢懷盡興一口,也正好驅趕驅趕這多時的閑聊索寞之氣。
應狄夫人請求隻答應清風庵的女住持寶月一人作陪。
——雖系外客,也不算俗人。
清早狄公獨自走出衙邸,回來時已日上三竿。
他興孜孜進了内衙,換過一領幹淨的湖藍葛袍,打開窗戶,坐定靠椅,欣賞起手中一個紫檀木盒來。
——這是他跑遍了城裡幾家古董鋪才買到的,晚上席間将鄭重獻與正夫人作為祝壽的禮品。
洪參軍端過一盤酒食走進内衙。
“老爺早膳都沒吃,這一早哪裡去來。
此刻想是肚中也餓了吧。
” 狄公聞到一股烤豬肉香,不覺饞涎盈頤,這才想起今天尚未吃東西。
“蘭坊這地方冬天冷得筋骨都麻木,夏天這才剛到,又熱得喘不過氣來,整日裡隻覺神思恍惚,昏昏沉沉,老爺可千萬保重身子。
——我見老爺昨兒檔館回來,半夜裡書齋還亮着燈火,莫非陳年賬簿裡又倒騰出什麼疑難案子。
這多時來地方靖安,百姓樂業,并沒什麼刑案訟訴鬧到衙門中來。
” 狄公撕下一小條豬腿送到嘴裡,隻覺香膩可口。
“這夜間壽席上的菜肴如何此刻就端來與我吃了?” “老爺哪裡的話,這是衙廚裡的剩貨了。
馬榮一早去肉市擡來一隻整豬,捆在廚下尚未宰殺哩。
” 狄公吃罷,推過杯筋。
洪參軍上前收拾,一一歸在木盤裡,正要回轉。
狄公道:“洪亮,你可記得發生在這蘭坊的那樁懸案,京師司珍衙門的司庫掌固鄒敬文五十錠禦金被盜事件。
” “老爺原來是對這件案子生起了興味。
這事刑部已懸挂了沒頭官司,不了了之。
再說,那時老爺尚未就任哩,案子早在去年……” “對,确切一點,案子發生在去年即辛巳年八月初二。
——洪亮,這多時間清平無事,閑散久了,沒案子問理,甚覺無聊。
昨日我偶爾翻翻衙署裡的舊檔,竟對這樁巨案動了興趣。
那日得閑暇,我們商議商議吧。
” 洪參軍擱下盤子:“我們還在濮陽時,便從邸抄裡讀到此事。
當時京師震動,戶部的兩名大員被褫奪官職,不過那五十錠禦金卻泥牛入海,再無消息。
” 狄公笑了:“洪亮,沒想到你還記得這等清楚。
你這就說說,那五十錠金子是如何被盜的。
” “司庫掌固鄒敬文奉聖命由京師西去沙陀國采辦禦馬,途經蘭坊城,住進官驿裡。
一夜之間,五十錠黃金變作了一堆鉛條。
” 正說話間,馬榮走進内衙禀報:“老爺,我買了一口三百斤的肥豬,滾水已備下,正等着宰哩。
” 狄公笑道:“這口肥豬單靠你一人消納了,我與洪亮吃不多,太太們怕油膩,奴仆們不敢與你搶,唯一的一個客人又是吃素的。
——此刻我與洪亮正議論着去年這裡發生的一樁劫金巨案,你也不妨坐了聽聽。
” 馬榮拉過一條靠椅坐了下來。
——他與洪亮一樣,一聽到有案子辦便發興頭,迷溺其中,欲罷不能。
洪亮繼續說道:“金錠被盜後,京師派來官員協同衙司嚴密追緝了三個多月,一無所獲。
鄒敬文渎職拿辦,關入京師大牢,還牽累了戶部尚書和安西大都護,舉朝震動,天下聞知。
” 狄公又問:“依你看來,這作案的盜賊可能是什麼人。
” “據聞,當時鄒敬文攜帶了三口一般輕重、形制一式的皮箱,黃金藏在哪一口皮箱隻有他一人知道。
事實上随行護佑的内廷禁卒和蘭坊官署派出的兵士誰也不知道鄒敬文此行的目的,更不知道他攜帶巨金在身。
——後來鄒敬文在獄中說,那口藏有黃金的皮箱邊角裂了一條口子,偏偏正是那口皮箱被人調換了内容,其他兩口皮箱卻紋絲未動。
——這竊盜黃金的須是内賊無疑。
” 狄公搖頭道:“說是内賊卻有一點不符。
——盜金者将鉛條換過黃金,原隻是迷惑鄒敬文,拖延時辰,待鄒敬文到了沙陀國才發見黃金被盜,為時已晚,罪犯早已逃之夭夭。
這内賊一逃,豈不敗露?海捕文書下來,定作欽犯,過不了邊關,哪裡潛匿?倘是外賊,即便不出邊關,依舊可在蘭坊城搖擺出入,誰個曉得?再有,京師禦使
這個隴右的邊遠小城屬安西都護府管轄,狄仁傑半年前被委任為這裡的縣令。
狄公整肅吏治,勸課農牧,恩威并施,寬嚴中的,很快就将這蘭坊城管治得井井有秩,百業盛興,士民仰服。
衙署裡日常庶務自有洪參軍董理,洪參軍雖勉職司,精熟吏務,狄公反倒垂拱無事,兩袖清閑。
日子一長,隻覺神志蕭散,意态疏懶,渾無趣味。
這一日正值正配狄夫人生誕,衙署裡上上下下采辦布置,忙于壽宴。
僚屬吏佐赍禮賀拜,狄公一一謝絕,隻準備熱熱鬧鬧擺個家宴,讓府邸内并奴仆十來人暢懷盡興一口,也正好驅趕驅趕這多時的閑聊索寞之氣。
應狄夫人請求隻答應清風庵的女住持寶月一人作陪。
——雖系外客,也不算俗人。
清早狄公獨自走出衙邸,回來時已日上三竿。
他興孜孜進了内衙,換過一領幹淨的湖藍葛袍,打開窗戶,坐定靠椅,欣賞起手中一個紫檀木盒來。
——這是他跑遍了城裡幾家古董鋪才買到的,晚上席間将鄭重獻與正夫人作為祝壽的禮品。
洪參軍端過一盤酒食走進内衙。
“老爺早膳都沒吃,這一早哪裡去來。
此刻想是肚中也餓了吧。
” 狄公聞到一股烤豬肉香,不覺饞涎盈頤,這才想起今天尚未吃東西。
“蘭坊這地方冬天冷得筋骨都麻木,夏天這才剛到,又熱得喘不過氣來,整日裡隻覺神思恍惚,昏昏沉沉,老爺可千萬保重身子。
——我見老爺昨兒檔館回來,半夜裡書齋還亮着燈火,莫非陳年賬簿裡又倒騰出什麼疑難案子。
這多時來地方靖安,百姓樂業,并沒什麼刑案訟訴鬧到衙門中來。
” 狄公撕下一小條豬腿送到嘴裡,隻覺香膩可口。
“這夜間壽席上的菜肴如何此刻就端來與我吃了?” “老爺哪裡的話,這是衙廚裡的剩貨了。
馬榮一早去肉市擡來一隻整豬,捆在廚下尚未宰殺哩。
” 狄公吃罷,推過杯筋。
洪參軍上前收拾,一一歸在木盤裡,正要回轉。
狄公道:“洪亮,你可記得發生在這蘭坊的那樁懸案,京師司珍衙門的司庫掌固鄒敬文五十錠禦金被盜事件。
” “老爺原來是對這件案子生起了興味。
這事刑部已懸挂了沒頭官司,不了了之。
再說,那時老爺尚未就任哩,案子早在去年……” “對,确切一點,案子發生在去年即辛巳年八月初二。
——洪亮,這多時間清平無事,閑散久了,沒案子問理,甚覺無聊。
昨日我偶爾翻翻衙署裡的舊檔,竟對這樁巨案動了興趣。
那日得閑暇,我們商議商議吧。
” 洪參軍擱下盤子:“我們還在濮陽時,便從邸抄裡讀到此事。
當時京師震動,戶部的兩名大員被褫奪官職,不過那五十錠禦金卻泥牛入海,再無消息。
” 狄公笑了:“洪亮,沒想到你還記得這等清楚。
你這就說說,那五十錠金子是如何被盜的。
” “司庫掌固鄒敬文奉聖命由京師西去沙陀國采辦禦馬,途經蘭坊城,住進官驿裡。
一夜之間,五十錠黃金變作了一堆鉛條。
” 正說話間,馬榮走進内衙禀報:“老爺,我買了一口三百斤的肥豬,滾水已備下,正等着宰哩。
” 狄公笑道:“這口肥豬單靠你一人消納了,我與洪亮吃不多,太太們怕油膩,奴仆們不敢與你搶,唯一的一個客人又是吃素的。
——此刻我與洪亮正議論着去年這裡發生的一樁劫金巨案,你也不妨坐了聽聽。
” 馬榮拉過一條靠椅坐了下來。
——他與洪亮一樣,一聽到有案子辦便發興頭,迷溺其中,欲罷不能。
洪亮繼續說道:“金錠被盜後,京師派來官員協同衙司嚴密追緝了三個多月,一無所獲。
鄒敬文渎職拿辦,關入京師大牢,還牽累了戶部尚書和安西大都護,舉朝震動,天下聞知。
” 狄公又問:“依你看來,這作案的盜賊可能是什麼人。
” “據聞,當時鄒敬文攜帶了三口一般輕重、形制一式的皮箱,黃金藏在哪一口皮箱隻有他一人知道。
事實上随行護佑的内廷禁卒和蘭坊官署派出的兵士誰也不知道鄒敬文此行的目的,更不知道他攜帶巨金在身。
——後來鄒敬文在獄中說,那口藏有黃金的皮箱邊角裂了一條口子,偏偏正是那口皮箱被人調換了内容,其他兩口皮箱卻紋絲未動。
——這竊盜黃金的須是内賊無疑。
” 狄公搖頭道:“說是内賊卻有一點不符。
——盜金者将鉛條換過黃金,原隻是迷惑鄒敬文,拖延時辰,待鄒敬文到了沙陀國才發見黃金被盜,為時已晚,罪犯早已逃之夭夭。
這内賊一逃,豈不敗露?海捕文書下來,定作欽犯,過不了邊關,哪裡潛匿?倘是外賊,即便不出邊關,依舊可在蘭坊城搖擺出入,誰個曉得?再有,京師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