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岸去找他。
’ “這個人說話直率,看樣子他很有把握:他的話似乎是不會錯的。
愛爾蘭人雇用他一年多了,也證明他忠實可靠。
因此,格裡那凡爵士相信他是誠實人,就按照他的意見,決定循着37度線,橫穿澳大利亞。
格裡那凡爵士和他的夫人、兩個孩子、陸軍少校、法國地理學家、孟格爾船長和幾個水手組成一個小隊,由艾爾通作向導出發了;鄧肯号由大副湯姆-奧斯丁率領着,駛往墨爾本去,在那裡聽候格裡那凡爵士的調度。
“他們出發的那天,是1854年12月23日。
“現在應該說明,艾爾通是一個叛徒,不錯,他曾經是不列颠尼亞号的水手長,可是由于他和船長發生過争執,就企圖煽動水手叛變,把船搶過來,因此在1852年4月8日,格蘭特把他丢在澳大利亞的西海岸上,自己開船走了。
按照海上的規矩,這樣做是正确的。
“因此,這惡棍根本不知道不列颠尼亞号遇險的事情,他僅僅是聽格裡那凡爵士說過以後才知道的。
他自從被抛棄以後,化名彭-覺斯,當了一群逃犯的頭子。
他所以大着膽子,一口咬定船是在東岸遇的險,目的是要把格裡那凡爵士引到那兒去,使他遠遠地離開他的船,然後搶走鄧肯号,用這隻遊船在太平洋上做海盜。
” 陌生人說到這裡,停了一會兒。
他的嗓音有些顫抖,可是他又繼續說下去: “小隊開始作橫貫澳大利亞的遠征了。
讓彭-覺斯(也就是艾爾通)作向導,他們是非倒楣不可的。
他事先串通好犯人,讓犯人有時在前,有時在後。
“這時候,鄧肯号已經被打發到墨爾本修理去了。
犯人們必須使格裡那凡爵士命令遊船離開墨爾本到澳大利亞的東岸去,因為在那裡劫船非常容易。
艾爾通把小隊帶到離東岸不遠的地方,進入一片大森林,爵士在這裡進退不得,毫無辦法,于是準備給艾爾通一封信,要他送給鄧肯号的大副,信上命令遊船立刻駛到東岸的吐福灣,因為遠征隊幾天以後就可以走到那裡。
艾爾通正打算在那裡和他的黨羽會合。
當這封信要交給他的時候,這個叛徒的真面目被揭穿了。
他隻有逃跑。
但是,這封信能使他得到鄧肯号,他不惜一切力量要得到它。
艾爾通終于得到了這封信。
兩天以後,就到達了墨爾本。
“直到現在,這個惡棍的陰謀一直進行得很順利,按他的計劃,隻要鄧肯号開進吐福灣,讓罪犯們毫不費力地把船搶過來,把船上的人殺光,然後彭-覺斯就可以在海上稱雄了……然而老天爺沒有讓他實現這些可怕的陰謀。
“艾爾通到達墨爾本以後,把信交給大副湯姆-奧斯丁,大副看了信立刻就啟航了。
可是第二天艾爾通發現大副沒有向澳大利亞東岸的吐福灣出發,卻是在向新西蘭的東岸航行。
你們想,艾爾通該是多麼惱恨和失望啊!他想攔住大副,可是奧斯丁把信給他看!……果然,信上寫的是新西蘭的東岸——原來法國地理學家把目的地寫錯了,真是萬幸。
“艾爾通的全部計劃都化為泡影了!他氣極了,什麼都不顧地蠻幹起來。
于是他們給他帶上手铐腳鐐。
他就這樣被帶到新西蘭的海岸,他的黨羽和格裡那凡爵士的下落怎樣完全不知道。
“鄧肯号在新西蘭的海岸一直等到3月3日,那天艾爾通聽見炮聲。
原來是鄧肯号開的炮,一會兒,格裡那凡爵士和他的夥伴們就到船上來了。
“經過的情形是這樣的。
“格裡那凡爵士克服了重重的困難和危險,終于走完全程,到了澳大利亞東岸的吐福灣。
他打了一個電報,告訴墨爾本‘鄧肯号不在此地!’回電是:‘鄧肯号于本月18日啟航。
目的地不詳。
’ “格裡那凡爵士隻能斷定:他那正當的遊船已經落在彭-覺斯手裡,淪為海盜船了! “然而,格裡那凡爵士并沒有因此放棄尋找格蘭特船長的意圖。
他是一個勇敢而慷慨的人。
他搭上一隻商船,向新西蘭的西岸駛去,然後沿着37度線,橫穿新西蘭,結果還是沒有發現格蘭特船長的蹤迹。
可是出乎他意料之外——可以說是天意安排的,他竟在東岸找到了鄧肯号,大副指揮着它,已經在那裡等了他五個星期了! “這一天是1855年3月3日。
格裡那凡爵士上了鄧肯号!艾爾通也在船上。
爵士把他喊來,要這個惡棍談出他所知道的關于格蘭特船
’ “這個人說話直率,看樣子他很有把握:他的話似乎是不會錯的。
愛爾蘭人雇用他一年多了,也證明他忠實可靠。
因此,格裡那凡爵士相信他是誠實人,就按照他的意見,決定循着37度線,橫穿澳大利亞。
格裡那凡爵士和他的夫人、兩個孩子、陸軍少校、法國地理學家、孟格爾船長和幾個水手組成一個小隊,由艾爾通作向導出發了;鄧肯号由大副湯姆-奧斯丁率領着,駛往墨爾本去,在那裡聽候格裡那凡爵士的調度。
“他們出發的那天,是1854年12月23日。
“現在應該說明,艾爾通是一個叛徒,不錯,他曾經是不列颠尼亞号的水手長,可是由于他和船長發生過争執,就企圖煽動水手叛變,把船搶過來,因此在1852年4月8日,格蘭特把他丢在澳大利亞的西海岸上,自己開船走了。
按照海上的規矩,這樣做是正确的。
“因此,這惡棍根本不知道不列颠尼亞号遇險的事情,他僅僅是聽格裡那凡爵士說過以後才知道的。
他自從被抛棄以後,化名彭-覺斯,當了一群逃犯的頭子。
他所以大着膽子,一口咬定船是在東岸遇的險,目的是要把格裡那凡爵士引到那兒去,使他遠遠地離開他的船,然後搶走鄧肯号,用這隻遊船在太平洋上做海盜。
” 陌生人說到這裡,停了一會兒。
他的嗓音有些顫抖,可是他又繼續說下去: “小隊開始作橫貫澳大利亞的遠征了。
讓彭-覺斯(也就是艾爾通)作向導,他們是非倒楣不可的。
他事先串通好犯人,讓犯人有時在前,有時在後。
“這時候,鄧肯号已經被打發到墨爾本修理去了。
犯人們必須使格裡那凡爵士命令遊船離開墨爾本到澳大利亞的東岸去,因為在那裡劫船非常容易。
艾爾通把小隊帶到離東岸不遠的地方,進入一片大森林,爵士在這裡進退不得,毫無辦法,于是準備給艾爾通一封信,要他送給鄧肯号的大副,信上命令遊船立刻駛到東岸的吐福灣,因為遠征隊幾天以後就可以走到那裡。
艾爾通正打算在那裡和他的黨羽會合。
當這封信要交給他的時候,這個叛徒的真面目被揭穿了。
他隻有逃跑。
但是,這封信能使他得到鄧肯号,他不惜一切力量要得到它。
艾爾通終于得到了這封信。
兩天以後,就到達了墨爾本。
“直到現在,這個惡棍的陰謀一直進行得很順利,按他的計劃,隻要鄧肯号開進吐福灣,讓罪犯們毫不費力地把船搶過來,把船上的人殺光,然後彭-覺斯就可以在海上稱雄了……然而老天爺沒有讓他實現這些可怕的陰謀。
“艾爾通到達墨爾本以後,把信交給大副湯姆-奧斯丁,大副看了信立刻就啟航了。
可是第二天艾爾通發現大副沒有向澳大利亞東岸的吐福灣出發,卻是在向新西蘭的東岸航行。
你們想,艾爾通該是多麼惱恨和失望啊!他想攔住大副,可是奧斯丁把信給他看!……果然,信上寫的是新西蘭的東岸——原來法國地理學家把目的地寫錯了,真是萬幸。
“艾爾通的全部計劃都化為泡影了!他氣極了,什麼都不顧地蠻幹起來。
于是他們給他帶上手铐腳鐐。
他就這樣被帶到新西蘭的海岸,他的黨羽和格裡那凡爵士的下落怎樣完全不知道。
“鄧肯号在新西蘭的海岸一直等到3月3日,那天艾爾通聽見炮聲。
原來是鄧肯号開的炮,一會兒,格裡那凡爵士和他的夥伴們就到船上來了。
“經過的情形是這樣的。
“格裡那凡爵士克服了重重的困難和危險,終于走完全程,到了澳大利亞東岸的吐福灣。
他打了一個電報,告訴墨爾本‘鄧肯号不在此地!’回電是:‘鄧肯号于本月18日啟航。
目的地不詳。
’ “格裡那凡爵士隻能斷定:他那正當的遊船已經落在彭-覺斯手裡,淪為海盜船了! “然而,格裡那凡爵士并沒有因此放棄尋找格蘭特船長的意圖。
他是一個勇敢而慷慨的人。
他搭上一隻商船,向新西蘭的西岸駛去,然後沿着37度線,橫穿新西蘭,結果還是沒有發現格蘭特船長的蹤迹。
可是出乎他意料之外——可以說是天意安排的,他竟在東岸找到了鄧肯号,大副指揮着它,已經在那裡等了他五個星期了! “這一天是1855年3月3日。
格裡那凡爵士上了鄧肯号!艾爾通也在船上。
爵士把他喊來,要這個惡棍談出他所知道的關于格蘭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