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把這些彎曲的小尾巴當做玩意兒了。

    在這三月裡有一天,潘克洛夫在和工程師談話的時候,提醒了賽勒斯-史密斯一件他答應完成但還沒有時間完成的任務。

     “隊長,你曾經說過,可以用一種機械來代替‘花崗石宮’的梯子,”他說,“你能找個時間做起來嗎?” “你說的是一種升降梯嗎?”賽勒斯-史密斯說。

     “随便你說吧!我們就叫它升降梯,”水手回答說,“不管它叫什麼名字,隻要它能使我們在上下‘花崗石宮’的時候不費力就行了。

    ” “那再容易也沒有了,可是這真有用嗎?” “當然有用,史密斯先生。

    等到有了這東西以後,想來會舒服多了。

    當然,對人來說,你可以認為是擺排場,可是對搬運東西說起來,這就是必需的了。

    帶着沉重的東西爬長梯子是多麼不方便!” “好吧,潘克洛夫,我們可以使你滿意,”賽勒斯-史密斯說。

     “可是你手頭沒有機器呀。

    ” “我們可以做一架。

    ” “做一架蒸氣機?” “不,做一架水壓機。

    ” 的确,工程師已經掌握了現成的自然力量,可以毫不困難地使這種力量為他們的機器服務。

    要達到這個目的,隻要增加供應“花崗石宮”内部用水的水流就行了。

    他擴大了石子與草叢間的缺口,使的底部産生一股湍急的瀑布,裡的水漫出來以後,就從地下井排出去了。

    工程師在瀑布的下方安裝了一個帶有螺旋槳的圓筒;外面有一個輪盤,上面纏繞着結實的繩索連接在螺旋槳上,繩索挂着一個吊籃。

    這樣,他們利用一根拖到地面的長繩調節動力,就可以坐在吊籃裡,一直上升到“花崗石宮”的門口了。

     3月17日開始使用升降梯,結果大家一緻滿意。

    從此以後,它代替了原始的梯子,所有的重荷,包括木料、煤炭、食糧,連他們自己在内,都從這個簡單的裝置裡上下了。

    可以想得出,沒有一個人對這項革新不感到滿意。

    托普對它更是着了迷,因為它不能、而且也決不可能具有小傑普那樣的登梯技術,它往往不得不攀在納布的背上,有時候甚至攀在猩猩的背上上“花崗石宮”。

    也是在這個時候,賽勒斯-史密斯打算制造玻璃,他把那隻陳舊的陶土爐子用在這項新的用途上。

    困難很多,幾次試驗都毫無結果,但是最後他終于配備好一個玻璃工廠,他的老助手史佩萊和赫伯特一連好幾天都沒有離開那裡。

    制造玻璃的原料很簡單,包括沙粒、白垩和碳酸鈉或硫酸鈉。

    海灘上有的是沙粒,石灰裡有的是白垩,海藻裡有的是小蘇打,黃鐵礦裡有的是硫酸,地裡有的是煤,陶土爐子可以加熱到必要的溫度。

    賽勒斯-史密斯馬上就樣樣俱全,隻等開工了。

     最難制造的工具就是吹玻璃的吹管,這是一種五六英尺長的鐵管,它的一端用來蘸液體玻璃。

    潘克洛夫把一條簿薄的鐵片卷成槍筒形,也就做成了一根随時可以使用的吹管了。

     8月28日,吹管開始使用了。

    他們在一百分沙粒,三十五分白垩,四十分硫酸鈉裡摻了兩三分煤屑,混和在一起放在坩埚裡。

    當爐裡的高溫使原料化為液體的時候——說得更恰當一些,是膠狀物——賽勒斯-史密斯就用吹管蘸了一些,他在預先準備好的一塊金屬闆上滾了滾吹管,做出一個适合于吹的形狀來,然後把吹管遞給赫伯特,教他吹另外的一端。

     “象吹肥皂泡那樣嗎?”少年問道。

     “是的,完全一樣!”工程師說。

     赫伯特鼓起嘴巴,往管子裡用足氣力一吹,同時兩手不住旋轉着吹管,玻璃就被吹得膨脹起來了。

    他們在半成品上又塗抹了一層膠狀體,不久就制成一個直徑達一英尺的玻璃球。

    然後史密斯把赫伯特手裡的吹管拿過來,不斷地來回擺動,最後他把這個柔順的玻璃球拉長了,使它成為一個兩頭尖的圓柱體。

     經過吹的工序以後,再去掉兩頭的半圓形帽子以後,就形成一個玻璃圓筒。

    這做起來很容易,隻要用鋒利的鐵片先在冷水裡浸濕,就可把兩頭去掉了,他們又用同樣的方法把玻璃筒直着割開,經過再一次加熱使玻璃軟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