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神秘島--第八章
第八章
他們在一月份的第一個禮拜趕制了隊裡所需要的衣服。
所用的針都是箱子裡的,他們的手雖然不巧,卻很有力,我們可以肯定,做出來的活兒是很牢固的。
居民們并不缺少線。
多虧賽勒斯-史密斯的倡議,他們用氣球上的舊線,解決了縫紉上的問題。
吉丁-史佩萊和赫伯特以驚人的耐心把它們全拆了下來,潘克洛夫則感到這項工作對于他簡直是不能容忍,于是就半途而廢了,可是在縫紉方面卻是誰也比不上他。
的确,水手們擅長縫紉,這是誰都知道的。
他們從焚燒植物的灰裡取得小蘇打和鉀堿,用來洗淨氣囊的布料,經過洗滌以後,棉布上的油漆都脫落了,恢複了它原有的柔軟和彈性,晾幹以後,它就潔白如新了。
他們縫制出好幾打襯衫和襪套來——當然,這些襪套不是針織的,而是棉布做的。
這群居民換上了幹淨的布衣,他們感到多麼的舒适啊!固然這些布料相當粗,然而他們卻毫不介意,同時他們感覺也有了被單,這些被單頓時使“花崗石宮”的睡榻變成舒适的床鋪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還制造了一批海豹皮靴,從美國穿來的那些靴子現在已經非換不行了。
這些新靴子做得非常寬大,決不會擠痛他們的腳。
現在已經是1866年,年初的時候天氣很熱,可是他們仍然到森林裡打獵。
這裡到處都是刺鼠、野豬、水豚、袋鼠和其它各種獸類,史佩萊和赫伯特的射擊技術十分高明,真是百發百中。
賽勒斯-史密斯仍舊要求大家節省火藥,他盡量想法子用别的東西代替,把那箱子裡的彈藥,留到将來再用。
在夥伴們和自己離開這塊領地以前,誰能預料會發生什麼事呢?因此,他們應該為了這不可知的前途節省火藥,盡量使用容易補充的代用品。
史密斯在島上找不到鉛,于是他用鐵粒來代替,這是很容易制造的。
既然鐵彈沒有鉛彈沉重,他就隻好把它們做得大一些,少裝一些火藥。
這樣雖然效力稍差,可是由于射擊者的技術好,卻彌補了這個缺點。
至于火藥,賽勒斯-史密斯本來也能制造,因為他有的是硝石、硫磺和木炭,可是這項工作必須特别小心,沒有特殊的工具很難保證質量。
于是史密斯決定還是制造棉花火藥,也就是火棉,這種東西并不是非要棉花不可,凡是植物纖維都可以用,大麻和亞麻、紙張、接骨木樹心等的纖維,都和棉花的纖維一樣純淨。
荒島的紅河河口一帶生長着大量的接骨木:這種灌木屬于忍冬科的植物,移民們已經用它的果實制造過咖啡了。
唯一需要收集的就是接骨木的樹心,至于制造棉花火藥的其他必需品,就是發煙硝酸。
現在史密斯手頭有硫酸,隻要加入硝石,就很容易地取得硝酸,而硝石又是可以從自然界取得的。
于是他決定生産棉花火藥以供使用,可是它有一些缺點,就是效果拿不穩,容易燃燒——它不是在240度,而是在170度就自燃——槍枝很容易因走火而損壞。
另一方面,棉花火藥也有它的優點,那就是:不怕受潮,不會弄髒槍筒,而且力量相當于普通火藥的四倍。
制造棉花火藥隻要把棉花在發煙硝酸裡浸一刻鐘,然後在冷水裡洗淨晾幹。
沒有比這個更簡單的了。
賽勒斯-史密斯手頭隻有普通的硝酸而沒有發煙硝酸或是硝酸單水化合物,也就是說,他的這種硝酸一碰到潮濕的空氣就會冒白煙,于是工程師在普通的硝酸裡摻了三倍至五倍的濃硫酸,也就得到了同樣的效果。
于是島上的獵人很快就有了大量的火藥,由于使用謹慎,效果也很好。
到這時候為止,他們在高地上已經開拓了三英畝的土地,其餘的部分為了照顧野驢的緣故,還保留着草地。
他們到啄木鳥林和遠西森林去了好幾次,從那裡帶回來大量的野菜、菠菜、水芹、蘿蔔和蕪菁,這些菜蔬隻要小心栽培,很快就能生長起來,這就能夠調劑他們好久以來一直借以生存的食品。
木材和煤炭也成車地裝來了。
每出外一次都随時修整路面,道路在車輪的滾動下,變得平坦光滑起來。
“花崗石宮”的食品室還是不斷從養兔場取得肉類,幸虧養兔場在甘油河的對岸,否則它的“居民”就要到高地上來破壞新辟的農場了。
岩石間的蛤蜊場裡經常有新的食品補充進來,從那裡可以得到上好的軟體動物。
除此以外,不論在格蘭特湖還是在慈悲河上釣魚,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收獲,潘克洛夫已經做了幾根釣絲,上面裝着鐵鈎,他們常常釣到美味的鳟魚,還有一種魚,銀白色的腹部帶着金黃色的斑點,也非常好吃。
炊事員納布精通烹調,經常更換菜單。
他們所差的
所用的針都是箱子裡的,他們的手雖然不巧,卻很有力,我們可以肯定,做出來的活兒是很牢固的。
居民們并不缺少線。
多虧賽勒斯-史密斯的倡議,他們用氣球上的舊線,解決了縫紉上的問題。
吉丁-史佩萊和赫伯特以驚人的耐心把它們全拆了下來,潘克洛夫則感到這項工作對于他簡直是不能容忍,于是就半途而廢了,可是在縫紉方面卻是誰也比不上他。
的确,水手們擅長縫紉,這是誰都知道的。
他們從焚燒植物的灰裡取得小蘇打和鉀堿,用來洗淨氣囊的布料,經過洗滌以後,棉布上的油漆都脫落了,恢複了它原有的柔軟和彈性,晾幹以後,它就潔白如新了。
他們縫制出好幾打襯衫和襪套來——當然,這些襪套不是針織的,而是棉布做的。
這群居民換上了幹淨的布衣,他們感到多麼的舒适啊!固然這些布料相當粗,然而他們卻毫不介意,同時他們感覺也有了被單,這些被單頓時使“花崗石宮”的睡榻變成舒适的床鋪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還制造了一批海豹皮靴,從美國穿來的那些靴子現在已經非換不行了。
這些新靴子做得非常寬大,決不會擠痛他們的腳。
現在已經是1866年,年初的時候天氣很熱,可是他們仍然到森林裡打獵。
這裡到處都是刺鼠、野豬、水豚、袋鼠和其它各種獸類,史佩萊和赫伯特的射擊技術十分高明,真是百發百中。
賽勒斯-史密斯仍舊要求大家節省火藥,他盡量想法子用别的東西代替,把那箱子裡的彈藥,留到将來再用。
在夥伴們和自己離開這塊領地以前,誰能預料會發生什麼事呢?因此,他們應該為了這不可知的前途節省火藥,盡量使用容易補充的代用品。
史密斯在島上找不到鉛,于是他用鐵粒來代替,這是很容易制造的。
既然鐵彈沒有鉛彈沉重,他就隻好把它們做得大一些,少裝一些火藥。
這樣雖然效力稍差,可是由于射擊者的技術好,卻彌補了這個缺點。
至于火藥,賽勒斯-史密斯本來也能制造,因為他有的是硝石、硫磺和木炭,可是這項工作必須特别小心,沒有特殊的工具很難保證質量。
于是史密斯決定還是制造棉花火藥,也就是火棉,這種東西并不是非要棉花不可,凡是植物纖維都可以用,大麻和亞麻、紙張、接骨木樹心等的纖維,都和棉花的纖維一樣純淨。
荒島的紅河河口一帶生長着大量的接骨木:這種灌木屬于忍冬科的植物,移民們已經用它的果實制造過咖啡了。
唯一需要收集的就是接骨木的樹心,至于制造棉花火藥的其他必需品,就是發煙硝酸。
現在史密斯手頭有硫酸,隻要加入硝石,就很容易地取得硝酸,而硝石又是可以從自然界取得的。
于是他決定生産棉花火藥以供使用,可是它有一些缺點,就是效果拿不穩,容易燃燒——它不是在240度,而是在170度就自燃——槍枝很容易因走火而損壞。
另一方面,棉花火藥也有它的優點,那就是:不怕受潮,不會弄髒槍筒,而且力量相當于普通火藥的四倍。
制造棉花火藥隻要把棉花在發煙硝酸裡浸一刻鐘,然後在冷水裡洗淨晾幹。
沒有比這個更簡單的了。
賽勒斯-史密斯手頭隻有普通的硝酸而沒有發煙硝酸或是硝酸單水化合物,也就是說,他的這種硝酸一碰到潮濕的空氣就會冒白煙,于是工程師在普通的硝酸裡摻了三倍至五倍的濃硫酸,也就得到了同樣的效果。
于是島上的獵人很快就有了大量的火藥,由于使用謹慎,效果也很好。
到這時候為止,他們在高地上已經開拓了三英畝的土地,其餘的部分為了照顧野驢的緣故,還保留着草地。
他們到啄木鳥林和遠西森林去了好幾次,從那裡帶回來大量的野菜、菠菜、水芹、蘿蔔和蕪菁,這些菜蔬隻要小心栽培,很快就能生長起來,這就能夠調劑他們好久以來一直借以生存的食品。
木材和煤炭也成車地裝來了。
每出外一次都随時修整路面,道路在車輪的滾動下,變得平坦光滑起來。
“花崗石宮”的食品室還是不斷從養兔場取得肉類,幸虧養兔場在甘油河的對岸,否則它的“居民”就要到高地上來破壞新辟的農場了。
岩石間的蛤蜊場裡經常有新的食品補充進來,從那裡可以得到上好的軟體動物。
除此以外,不論在格蘭特湖還是在慈悲河上釣魚,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收獲,潘克洛夫已經做了幾根釣絲,上面裝着鐵鈎,他們常常釣到美味的鳟魚,還有一種魚,銀白色的腹部帶着金黃色的斑點,也非常好吃。
炊事員納布精通烹調,經常更換菜單。
他們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