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神秘島--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那麼,史密斯先生,我們從哪兒做起呢?”第二天早上潘克洛夫向工程師問道。

     “從頭做起。

    ”賽勒斯-史密斯答道。

     的确,居民們不得不從“第一步”做起。

    他們連制造工具的基本工具都沒有,又不象自然界那樣,“有的是時間,可以節省一些氣力”。

    他們沒有時間,因為他們必須為自己制造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缺少的必需品,雖然他們有許多前輩的經驗,用不着自己摸索創造,但還是什麼都需要動手去做;他們的鋼和鐵還在礦石狀态中,陶器在陶土狀态中,布匹和衣服在紡織原料的狀态中。

     但是有一點必須說明,這些居民是“人”,而且是不折不扣的萬物之靈。

    工程師史密斯再也找不到比這些夥伴們更聰明更熱情的助手了。

    他了解他們,他知道誰有多大本領。

     吉丁-史佩萊是一個精明強幹的通訊記者,為了對什麼都能談一套,因此他什麼都學。

    開拓這個孤島,他的頭腦和雙手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他在任何工作前面都不退縮。

    他是酷愛打獵的獵手,但是現在他要把一向當作消遣的事情變成自己的職業了。

     赫伯特是一個勇敢的孩子,他已經具備了相當豐富的自然科學常識,他可以給共同的事業帶來很大的好處。

     納布是熱誠的化身。

    他聰明、機智、剛強、健壯,有着鋼鐵一般的體格,而且還懂得一些打鐵的常識,在小隊裡一定有很大用處。

     至于潘克洛夫,他航行過各個海洋,在布羅克林的造船所裡當過木匠,在這個州的船上當過助理裁縫,假期中還當過園丁、栽培匠等等。

    同時他也和所有的水手一樣,什麼都能幹,而且樣樣都拿得起來。

     這五個人都很能和命運作鬥争,而且很有把握取得勝利,能把這五個人湊在一起,的确是難得的。

     賽勒斯-史密斯已經說過了,要“從頭做起”。

    工程師所說的這個“頭”,就是要制造一種器具,用它來改變天然的物質。

    大家都知道,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熱能。

    燃料(木柴或是煤炭)随時都有,現在必須做一隻爐子。

     “做爐子幹什麼?”潘克洛夫問道。

     “用來燒我們所需要的陶器。

    ”史密斯回答說。

     “用什麼來做爐子呢?” “用磚頭。

    ” “磚頭從哪兒來?” “用陶土做。

    我們開始吧,朋友們。

    為了省事起見,我們就把原料産地辟為工場,納布管送吃的東西,那裡有的是火,可以烹調。

    ” “不,”通訊記者說,“沒有打獵的武器,吃的東西就沒有,那怎麼辦呢?” “啊,能有一把刀就好了!”水手大聲說。

     “怎麼?”賽勒斯-史密斯問道。

     “是啊!有了刀我馬上就可以做一副弓箭。

    這樣,夥食房裡就可以有大量的野味了!” “是的,一把刀,一把快刀……”工程師自言自語地說。

     這時候史密斯看見托普正在岸邊跑來跑去,突然他的臉上顯得奕奕有神。

     “托普,過來!”他說。

     托普聽見主人喊就跑過來了,史密斯用兩肘夾着它的頭,把它脖子上的套環解了下來,他把它折成兩段,說: “這是兩把刀,潘克洛夫!” 水手高興得歡呼了兩聲,代替回答。

    托普的套環是用薄薄的回火鋼片做成的,隻要在沙石上把它開了口,然後在較細的石頭上磨快就行了。

    海灘上沙石很多,隻用了兩個鐘頭,他們就磨好了刀,裝上了結實的刀柄,于是小隊裡就有兩把快刀作為工具了。

     制成第一批工具以後,他們勝利地歡呼起來。

    這的确是他們寶貴的勞動成果,而且完成得非常及時。

    他們出發了。

    賽勒斯-史密斯建議還是到格蘭特湖的西岸去,前一天他曾注意到那裡的陶土地,還撿了一點作為标本帶回來。

    于是他們沿着慈悲河,穿過眺望崗,走了五英裡多,到達了一塊林間空地,這裡離格蘭特湖還有二百英尺。

     赫伯特在路上發現了一種樹木,南美洲的印地安人就是用它的樹枝做弓的。

    這就是棕榈科的克裡井巴樹,這種樹的果實不能吃。

    他們砍了一些又長又直的樹枝,捋去樹葉,把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