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神秘島--第十章
第十章
幾分鐘以後,三個獵人就來到噼啪作響的篝火前了。
史密斯和通訊記者就在旁邊。
潘克洛夫手裡提着水豚,一言不發地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
“怎麼樣,我的勇士。
”通訊記者招呼着他。
“火,真是火,可以把這隻大肥豬烤得爛熟,我們馬上就可以大吃一頓了!” “可是誰生的火呢?”潘克洛夫問道。
“太陽!” 吉丁-史佩萊回答得很對。
使潘克洛夫感到奇怪的這股熱竟是太陽産生的。
水手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驚訝得楞住了,甚至都沒有想到問工程師一聲。
“你大概帶着放大鏡吧?”赫伯特向史密斯問道。
“沒有,孩子,”他答道,“可是我做了一個。
” 于是他把充作放大鏡用的工具拿出來給大家看。
它的構造很簡單,工程師和通訊記者各有一隻表,這就是用表上的玻璃做成的。
工程師用一點土把兩片玻璃的邊緣粘上,中間灌了水,就做成一個正式的放大鏡了。
它把太陽光聚在幹燥的地苔上,不久地苔就燃燒起來。
水手細看了這個工具以後,一句話也不說,呆呆地瞧着工程師。
從他這個神情可以看出,在他的心目中,賽勒斯-史密斯即使不是一個神仙,也一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終于他又說話了,他大聲喊道: “記下來,史佩萊先生,記在你的本子上!” “已經記下來了。
”通訊記者答道。
接着納布協同水手準備了肉叉,洗淨了水豚,很快就在旺盛的、噼啪作響的篝火上,象烤小豬似的把它烤起來了。
“石窟”裡又變得舒适起來,不僅是因為有了溫暖的爐火,而且還用木柴和泥土重新建起了隔闆。
顯然,工程師和他的夥伴們這一天工作的成績很不壞。
賽勒斯-史密斯的體力幾乎已經完全恢複了,從他能夠爬上高地這一點就足可以證明。
他對目測高度和距離很擅長,他站在高地的頂上,長時間地注視着火山錐,明天他就打算爬到錐頂上去了。
這座山在西北大約離這裡六英裡的地方,他估計有三千五百英尺高。
如果站在山頂上,至少可以看出五十英裡去。
因此史密斯非常關心的“荒島還是大陸”的問題,就可以很容易地解決了。
他們的晚餐非常豐盛。
大家對水豚肉都贊不絕口。
再加上馬尾藻和南歐松的松子,這頓飯就算很齊全了。
吃飯的時候,工程師很少說話。
他在盤算着第二天的計劃。
潘克洛夫有一兩次提出來最好這麼辦,最好那麼辦;可是賽勒斯-史密斯考慮問題很有條理,他隻是搖搖頭不作聲。
“明天,”他重複道,“我們就可以知道應該指望什麼,然後我們就要采取必要的行動了。
” 吃完飯以後,他們在篝火堆上又加了幾把木柴,然後“石窟”裡的全體居民——包括忠實的托普在内——很快就深入夢鄉了。
這一晚安然度過,沒有發生任何事情。
第二天是3月29日,他們精神抖擻地爬起身來,準備參加決定他們命運的一次遠征。
一切都已準備停當,隻等出發了。
剩下的水豚肉至少還夠大家吃一晝夜。
此外他們估計還能在路上找到更多的食物。
作放大鏡用的玻璃又安到工程師和通訊記者的表上去了。
潘克洛夫燒了一些焦布代替火絨。
在火成岩的地區,火石是不會缺少的。
早上七點半,每人都帶着木棍,從“石窟”出發了。
潘克洛夫提議最好走森林裡已經開辟過的小道,回來的時候再找别的路;大家同意這個意見。
這也是到高山去最直的道路。
他們繞過南面的拐角,沿着河的左岸走去,走到河流折向西南的時候,他們就離開河道了。
他們在常綠樹下找到已經走過的舊路,九點鐘的時候,賽勒斯和他的夥伴們到達了森林的西部邊緣。
剛剛走過的一帶,最初地面盡是沼澤;後來是一片幹燥的沙地,但是始終很少起伏,直到這裡才逐漸形成斜坡,從岸邊一直往内陸高上去。
在這一帶林木中可以看見一些膽小的動物。
托普立刻向它們撲去,可是它的主人認為現在還沒有到時候,打獵要等到以後再說,因此馬上就把它喊回來了。
工程師隻要确定了一個主張,他就下了決心,從不輕易改變。
對于周圍的地勢以及一切自然物産,他甚至連看也不看,他的偉大目标就是爬上前面的高山,因此他就一直朝着高山前進。
十點鐘的時候,他們休息了幾分鐘。
走出森林以後,山區的形勢就呈現在這群探險家的眼前了。
這座山有兩個火山錐;其中的一個高約兩千五百英尺,錐頂好象被削平了一般,下面有許多拱柱似的亂石支持着,好象一隻大爪子站在地上,足趾向四面撐開,趾間形成很多峽谷,谷裡樹木叢生,最後的一叢樹木直齊較低的錐頂。
面向東北的山坡上樹木較少,可以看見上面有一條條很深的罅隙,那裡一定是水道。
第二個火山錐在第一個
史密斯和通訊記者就在旁邊。
潘克洛夫手裡提着水豚,一言不發地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
“怎麼樣,我的勇士。
”通訊記者招呼着他。
“火,真是火,可以把這隻大肥豬烤得爛熟,我們馬上就可以大吃一頓了!” “可是誰生的火呢?”潘克洛夫問道。
“太陽!” 吉丁-史佩萊回答得很對。
使潘克洛夫感到奇怪的這股熱竟是太陽産生的。
水手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驚訝得楞住了,甚至都沒有想到問工程師一聲。
“你大概帶着放大鏡吧?”赫伯特向史密斯問道。
“沒有,孩子,”他答道,“可是我做了一個。
” 于是他把充作放大鏡用的工具拿出來給大家看。
它的構造很簡單,工程師和通訊記者各有一隻表,這就是用表上的玻璃做成的。
工程師用一點土把兩片玻璃的邊緣粘上,中間灌了水,就做成一個正式的放大鏡了。
它把太陽光聚在幹燥的地苔上,不久地苔就燃燒起來。
水手細看了這個工具以後,一句話也不說,呆呆地瞧着工程師。
從他這個神情可以看出,在他的心目中,賽勒斯-史密斯即使不是一個神仙,也一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終于他又說話了,他大聲喊道: “記下來,史佩萊先生,記在你的本子上!” “已經記下來了。
”通訊記者答道。
接着納布協同水手準備了肉叉,洗淨了水豚,很快就在旺盛的、噼啪作響的篝火上,象烤小豬似的把它烤起來了。
“石窟”裡又變得舒适起來,不僅是因為有了溫暖的爐火,而且還用木柴和泥土重新建起了隔闆。
顯然,工程師和他的夥伴們這一天工作的成績很不壞。
賽勒斯-史密斯的體力幾乎已經完全恢複了,從他能夠爬上高地這一點就足可以證明。
他對目測高度和距離很擅長,他站在高地的頂上,長時間地注視着火山錐,明天他就打算爬到錐頂上去了。
這座山在西北大約離這裡六英裡的地方,他估計有三千五百英尺高。
如果站在山頂上,至少可以看出五十英裡去。
因此史密斯非常關心的“荒島還是大陸”的問題,就可以很容易地解決了。
他們的晚餐非常豐盛。
大家對水豚肉都贊不絕口。
再加上馬尾藻和南歐松的松子,這頓飯就算很齊全了。
吃飯的時候,工程師很少說話。
他在盤算着第二天的計劃。
潘克洛夫有一兩次提出來最好這麼辦,最好那麼辦;可是賽勒斯-史密斯考慮問題很有條理,他隻是搖搖頭不作聲。
“明天,”他重複道,“我們就可以知道應該指望什麼,然後我們就要采取必要的行動了。
” 吃完飯以後,他們在篝火堆上又加了幾把木柴,然後“石窟”裡的全體居民——包括忠實的托普在内——很快就深入夢鄉了。
這一晚安然度過,沒有發生任何事情。
第二天是3月29日,他們精神抖擻地爬起身來,準備參加決定他們命運的一次遠征。
一切都已準備停當,隻等出發了。
剩下的水豚肉至少還夠大家吃一晝夜。
此外他們估計還能在路上找到更多的食物。
作放大鏡用的玻璃又安到工程師和通訊記者的表上去了。
潘克洛夫燒了一些焦布代替火絨。
在火成岩的地區,火石是不會缺少的。
早上七點半,每人都帶着木棍,從“石窟”出發了。
潘克洛夫提議最好走森林裡已經開辟過的小道,回來的時候再找别的路;大家同意這個意見。
這也是到高山去最直的道路。
他們繞過南面的拐角,沿着河的左岸走去,走到河流折向西南的時候,他們就離開河道了。
他們在常綠樹下找到已經走過的舊路,九點鐘的時候,賽勒斯和他的夥伴們到達了森林的西部邊緣。
剛剛走過的一帶,最初地面盡是沼澤;後來是一片幹燥的沙地,但是始終很少起伏,直到這裡才逐漸形成斜坡,從岸邊一直往内陸高上去。
在這一帶林木中可以看見一些膽小的動物。
托普立刻向它們撲去,可是它的主人認為現在還沒有到時候,打獵要等到以後再說,因此馬上就把它喊回來了。
工程師隻要确定了一個主張,他就下了決心,從不輕易改變。
對于周圍的地勢以及一切自然物産,他甚至連看也不看,他的偉大目标就是爬上前面的高山,因此他就一直朝着高山前進。
十點鐘的時候,他們休息了幾分鐘。
走出森林以後,山區的形勢就呈現在這群探險家的眼前了。
這座山有兩個火山錐;其中的一個高約兩千五百英尺,錐頂好象被削平了一般,下面有許多拱柱似的亂石支持着,好象一隻大爪子站在地上,足趾向四面撐開,趾間形成很多峽谷,谷裡樹木叢生,最後的一叢樹木直齊較低的錐頂。
面向東北的山坡上樹木較少,可以看見上面有一條條很深的罅隙,那裡一定是水道。
第二個火山錐在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