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疑案

關燈
徐佗聽是萬潛打發來的人,不敢怠慢,上前施禮并細細打量,見這程立個頭甚高,相貌英俊,非似衙門口的俗吏。

     “徐功曹,剛才我一直在後面聽着。

    您對那兩個班頭緩辦嚴辦的解釋還真是鞭辟入裡呀!”程立笑呵呵地說,“但是閣下既然是老刑名了,能見人之未見,為什麼既見端倪而不提醒曹大人呢?” 徐佗一愣:這人精明刻薄!連忙跪倒低頭道:“下官有罪!” “罪倒談不上,隻是這樣的用心不好。

    ”曹操接過了話茬,“你雖然未受賄賂,但多少也是幫着他們欺上了。

    現如今是我在這裡當官了,過去你在别人手底下,也未必手裡就幹淨吧!” 徐佗吓得連氣都不敢出,卻聽程立又解勸道:“當官的撈錢現在都快成天經地義的事了。

    這樣的大案徐功曹沒有插手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再說這也是前任縣令時的龌龊事,既往不咎嘛!您已然把兩個班頭的命豁出去了,難道真想把這縣衙裡舊員全攆走嗎?那以後誰還敢在您手底下效力呢?” “唉……起來吧!”曹操攙起了徐佗,“這事就算了,不過就像我剛才在堂上說的,從明天起這衙門裡再不可有一點蠅營狗苟的事兒!老方、老袁栽了,給兩家送點兒錢,别叫人說跟着我做事沒好下場,明天起樓異補班頭。

    ” 徐佗諾諾連聲,總算松了口氣:“屬下以後必當忠誠做事,再不敢欺瞞大人。

    ” “行了,老兄,放輕松點兒!”程立拍了拍他肩膀,“跟着曹大人是你的福分!各種的差事放膽去做,管他什麼宗室、土豪,該辦就辦!哪個督郵下來敢說個不字?曹老卿爺的大公子,他們惹得起嗎?”說罷哈哈大笑起來。

     徐佗臉上帶笑,心裡卻暗暗叫苦:“好你個程仲德,打一個巴掌給一個甜棗,真有你的!” 曹操渾然不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裡:“我雖行得正走得直,但也仰仗父親的關照……還是貴縣萬縣令,清如水明如鏡的官兒,真把個東阿治理得夜不閉戶,曹某人心服口服。

    ” “用我們萬大人的話說,他這輩子就是吃虧在直上了,若是能巴結好上差、不得罪權貴,這會兒早當上列卿了……可是能造福一方黎民,切切實實幹點兒實事又有什麼不好?現在他受人愛戴,就是給他個體面的京官他也不去了!”程立感慨道,“得了,我的事也辦完了,這就回去交差。

    曹大人、徐功曹、卞公子,咱們後會有期,卑職告辭了。

    ” “一路走好,日後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拜訪萬大人!”曹操關照了幾句,想要送他出去,卞秉卻拉住他的手耳語道:“秦宜祿給老爺送信回來了,剛才問案沒告訴您,他帶了老爺的回信,在屋裡等着您呐。

    ” 曹操聽了,便叫徐佗、卞秉相送,自己趕忙進去看信。

     “小的給大人問安!”秦宜祿最會來事兒了,“幾日沒見大爺,爺您好像瘦了。

    ” “真心為民辦事,自當操勞辛勞,既然已經許下志願,瘦了總比食言而肥的好。

    ” “您說的是,大人是好官清官。

    ”秦宜祿永遠不會忘了拍馬屁。

     “叫你自京師采買的東西可辦來了?” “回爺的話,一應吃穿用品置備已齊!”秦宜祿笑答。

     “起來吧!差事辦得不錯,這麼快就回來了。

    明兒起個大早,帶着東西速往長垣縣桑園,贈與郭景圖先生,多說好話!”曹操微然一笑,“再給你個新差事,等你回來,跟着樓異一塊當班頭……記住,手底下幹淨點兒!” “謝爺的栽培。

    ” “嗯。

    父親身體還好嗎?心情怎麼樣?這次進京見沒見到鮑信?有橋公他老人家的消息嗎?”曹操接過曹嵩的書信問個不停。

     “老爺身體康健,見了您的信還頗為愉快呢。

    ” “這就好。

    ”曹操離京時父親閉門不見,這會兒聽秦宜祿說他愉快,總算是放寬了心。

     “另外,這次小的特意拜谒了鮑公子,他大哥鮑鴻上個月剛得了官,正慶賀呢!”秦宜祿繼續道,“橋公仍然是托病不任事,聽聞皇上就是不放他還鄉,有意叫他轉光祿大夫與楊公對調。

    還有王儁公子被三公征辟,卻一概不受,好像是不打算當官了……” “啪!”曹操看着半截信突然拍案而起,“狗奴才!你回去怎麼說的?我收留卞氏姐弟的事我爹怎麼知道的?” “小的不知!”秦宜祿撲通一聲跪倒。

     “你不知?頓丘洛陽遠隔千裡,你不說他怎麼會知道?” “小的實在不知,我怎麼有這樣的膽子?”此事卻是秦宜祿告知曹嵩的,他卻故作一臉無辜,“況且将此事告知老爺也與我無益呀!爺一定要明察。

    ” 曹操死死盯着秦宜祿,平日谄媚的笑容還是迷惑了判斷,他良久才諾諾道:“應該不是你……那他是從何而知呢……到這裡都逃不出他老人家的手心……”畢竟曹嵩的眼睛長,當初護送何颙都能知道,曹操便沒再懷疑秦宜祿,而是把這件事往二叔曹熾的身上聯系。

     “您不要多心,”秦宜祿松了口氣,眼珠一轉道,“我料老爺不過是想為您周全些事!” “唉……”曹操将書信放在了案上,“周全?真是周全!他叫我把卞家姐弟攆走,我怎麼能如此不義……”這時外面一陣說話聲,想必是徐佗、卞秉回來了,他連忙将書信卷好,塞在袖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