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地風波

關燈
曹胤本就身體孱弱,那日與曹鼎争吵半晌,當晚就病倒了。

    他以往雖有過心口痛的毛病,卻從未這樣嚴重過。

    隻覺得胸前像被針紮了一樣疼,有時連喘氣都困難,躺在榻上身子動不了。

    這可苦了曹孟德,他和七嬸又是請醫看病,又是伺候湯藥,整日在病榻邊忙得團團轉。

    好在調理得當,半個月後他的病情總算是有些好轉。

     這兩天,曹胤一直在想曹鼎訓斥他的話:是啊,這樣自傷自憐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世風之下誰又能奈何?孩子們的前程還長遠着呢,何必把孟德拴在自己身邊呢……他躺在那裡微微低頭,卻見剛剛服侍他喝藥的侄子歪在案前睡着了,孩子這些日子太累了。

     “孟德……孟德……” 曹操聽到了叔父的輕聲呼喚,趕忙一猛子擡起頭來:“怎麼了七叔?您胸口又疼了嗎?” “沒有。

    ”曹胤搖搖頭,“今天是什麼日子了?” “九月初七。

    ” “初七……後天你就該走了,去收拾東西吧。

    ” “七叔,且不忙在一時。

    不妨叫四叔先走,禀告爹爹一聲,就說您有病在身我多服侍您幾天,沒關系的。

    ” “我這病已無大礙了。

    你留在這裡陪我又有什麼意思,我還能留你一輩子嗎?終歸你不是我兒子,我也管你不着。

    你走吧,我也想開了,人活着就得出去闖闖,像我這樣自傷自憐了半輩子,終究一事無成啊!唉……” “您不要這麼說,侄兒絕不會忘了您這四年的養育之恩。

    ” “一會兒你就到你四叔那邊去,不要讓他挑眼。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他現在正在春風得意之際。

    你到了他身邊需學他的處事開朗,但萬不可像他一樣不拘小節不近仁義。

    明白了嗎?”曹胤閉上眼睛養神,“我曹家今靠外戚之力興旺,一定要時時留心如履薄冰,才能長保平安。

    我最擔心的還是老四……”他雖然憤世嫉俗大罵曹鼎,但還是對他的命運牽腸挂肚,對家族的前途更是憂心忡忡。

     “七叔,您就是這個樣子。

    明明一片好心,卻始終不肯讓人知道,也不給别人好臉色看,難怪四叔會誤解你。

    ” “莫說你四叔那樣的人,你小子何嘗不曾誤解我?我管教你讀書,你還拿劍刺過我呢!” 曹操慚愧一笑:“快别提這事兒了,侄兒至今悔恨不已。

    ” “知道悔恨就好。

    那把青釭劍就挂在我房中,你把它摘走吧。

    ” “您把它給我了?” “本來就是你的,當初你年紀小不谙是非,帶着劍容易招災惹禍。

    如今你也大了,也該物歸原主了。

    實在想不到,你年紀輕輕竟能得到這麼一把寶刃。

    ” “侄兒還想向您要一樣東西。

    ” “什麼東西?” “呵呵,那套孫武子十三篇,上面頗有侄兒的筆迹批注,可以讓我帶走嗎?” “想要就拿着吧,你讀得比我好。

    ”曹胤又看了他一眼,“兵者,詭道也……詭詐之術,用于兵戰則可,用于待人則兇。

    當慎之,切記!切記!”曹操諾諾應承七叔的話,才動手歸攏自己的東西,将青釭劍配在腰間,又尋了包袱裹了十三卷兵書,再次給七叔、七嬸磕了頭,才怅然出了大門。

    哪知未行五步便發覺外面天翻地覆,大夥正熱火朝天的壘院牆呢! 原來那曹鼎在家鄉剛穩住腳就開始折騰。

    有了錢第一件事就是置備房産地業,他分派手下将附近小戶人家的田地盡皆買下,要修一座莊園。

    這在當時也算不得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自光武皇帝中興以來,各地豪族紛紛崛起,往往大建莊園。

    有些莊園不僅占地廣闊,還高壘院牆招募家兵,院内規設街道、自耕自種、牧牛養羊,不亞于一座小城池。

    又因朝廷與羌人征戰不息,百姓賦稅繁多加之土地兼并,有不少窮苦人幹脆把田賣給豪族地主,心甘情願當佃農,依附大戶人家耕作生活。

    憑曹家如今的财力,修這麼一座莊園倒也沒什麼出奇。

     曹鼎要修的這個莊園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雖不及汝南袁氏、弘農楊氏的城堡,卻也與同郡丁家、許家、桓家的莊園在伯仲之間。

    那些窮人哪個敢惹?雖有些心有不甘的,還是得賠着笑臉把地交出來,收下錢财從此做佃戶。

    剛剛劃完了地,就開始壘一丈有餘的大院牆。

    族裡的人就好像着了魔,老老少少都忙着參與施工。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