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炮戰

關燈
炮火的攔阻,沖出工事,在全島進行搜索。

    據設在角嶼的解放軍觀察哨報告,島上多處傳來密集的槍聲,有幾處還燃起大火。

    而對講機中沒有任何聲音,大家都松了一口氣,這說明梁山分隊平安無事。

     24日淩晨,炮戰又開始了,很快又形成一邊倒狀态,國民黨軍炮兵被壓制住。

     梁山分隊報告,金門島南側的料羅灣碼頭停泊的17艘艦艇已有一半中彈,正加大馬力逃向外海。

    解放軍海軍的6艘魚雷艇在陸地炮兵的火力掩護下奉命出擊,金門海域爆發一場海戰。

    大型運輸艦中海号中魚雷負重傷,排水量4000噸的台生号運輸艦中魚雷沉沒。

    解放軍海軍的一艘魚雷艇中彈沉沒。

    這一天,賺多賠少,解放軍前指一片歡呼聲。

    25日,雙方繼續炮戰,敵軍8架F-86鬥機飛到金門以東海域,我軍空軍一個大隊的米格17型戰鬥機起飛迎戰,空戰從金門以東海域打到大陸上空,從1萬米高空打到1800米低空,國共雙方損失戰機的比例為2:1。

    這一天戰果,仍然是賺多賠少。

    在金門防衛部的指揮部裡,胡鍊和楚雲飛正召集各級指揮官開會。

    守島步兵指揮官黃志雄少将認為,這幾天對潛入本島的解放軍偵察分隊圍剿都毫無結果,他們都穿着國民黨軍的軍裝,對島上守軍的内部情況很了解,國民黨軍的口令一日數改,但這難不住他們。

    本島守軍有8萬之衆,軍兵種番号繁雜,解放軍偵察兵很容易渾水摸魚,弄得國民黨軍士兵杯弓蛇影,曾幾次互相開火,和自己幹了起來,誤傷了不少弟兄。

     一個情報軍官把各參加圍剿的步兵部隊的情報彙總起來,這支解放軍小部隊的真實面目開始顯露出來。

    1。

    受過精度射擊訓練,從交火中陣亡的國民黨軍士兵屍體來看,中彈部位幾乎都是頭部眉心處,一彈斃命。

    據參加戰鬥的國民黨軍士兵說,這些解放軍士兵戰鬥經驗極為老道,他們隻是用單發射擊來回敬,絕對是彈無虛發。

     這種打法至少有兩點好處,首先是避免了連發射擊時暴露槍口的口焰,達到隐蔽自己的目的。

    其次是大大節約了彈藥的消耗。

    以此推測,一個解放軍士兵如攜帶200發子彈,照此打法,将有200名國民黨軍士兵倒在他的槍口下,如果解放軍偵察兵有100人,每人都是如此身手,後果就可怕了。

    2,從一些哨兵及小股人員被殺的現場看,這些解放軍士兵都是善于使冷兵器的殺手,法醫認為屍體的創口都是在一定距離内投擲飛刀造成的,進刀部位極為準确,有的是從左胸兩根肋骨之間刺入心髒的,有的是從背後左肩腫骨下的軟組織中刺入心髒的,據法醫推斷,被殺者被刺中時不可能叫出聲來,看來,這些殺手都受過極專業的訓練。

    3。

    都受過專業的攀登越野訓練和野外生存訓練,不過他們似乎沒打算運用自己的野外生存技能,而是不斷偷襲國民黨軍的夥房和後勤部門,弄走大量的食品。

    4,都精通炮兵作業,在指示和修正炮火方面很專業。

    楚雲飛聽着彙報,突然心裡一動,那是塵封已久的回憶,雖然歲月流逝,逝者如斯,當年山本一木的特種部隊突然在他腦海中出現,心中的迷霧奇迹般地消散了,他失聲喊道:“這不是普通的偵察分隊,而是一支地地道道的特種部隊,媽的,這麼多年了,李雲龍居然還沒忘……” 胡琏怒火中燒,他認為情報部門都是些飯桶,解放軍的特種部隊不但已經悄無聲息地組建了,而且還輕易在重兵防守的島上登陸了,他這個司令官事先競沒聽到一點兒風聲,情報部門不是飯桶是什麼?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對付這些滑得像泥鳅一樣的特種兵,他們仗着身後有強大的炮火支援,似乎有點兒肆無忌憚,國民黨軍的大部隊被封鎖在坑道裡,一露頭就會遭到密集的炮火殺傷,任胡琏手下有精兵八萬,一時也奈何不得這支解放軍特種部隊。

    胡琏看看簇擁在身邊的将校軍官們,無奈地說:“難道我們就拿這小股敵軍沒辦法?”楚雲飛冷冷一笑:“豈能沒辦法?這件事交給我好了……”胡琏打斷他的話:“慢,到裡面談……” 李雲龍作戰日記1958年9月2日晴據情報,金門島北太武山和**山的南側大陸方向視線不能及的地區,已修建了兩個混凝土跑道的機場,長度都在1500米以上,可起降大型運輸機和噴氣式戰鬥機。

    一個是西村機場,建于1954年;另一個是沙頭機場,建于1955年。

    這一地區,由于我軍炮兵無法目測觀察,敵人空運飛機一般選擇天侯差,能見度不良的拂曉、黃昏或夜間起降,因此向其炮擊時間很難掌握。

    我梁山分隊登陸後,在**山及北太武山建立了對空觀察哨,并協助炮兵測定了射擊諸元,當敵機出現後,先不射擊。

    待其進入跑道快要降落時,我炮群立刻根據預先準備好的射擊諸元向跑道實施急襲。

    從8月25日至9月2日,敵四架運輸機在試圖降落時被我擊毀,據梁山分隊報告,西村及沙頭機場的跑道因落彈太多,已不能使用,台灣飛來的運輸機已無法在金門降落,機降運輸已被迫中止。

     此役,梁山分隊功不可沒。

    1958年9月6日晴金門敵軍的補給日益困難,在海運及機降運輸均被封鎖的情況下,改用空投作為主要補給手段。

    但從空中向金門投放物資并非易事。

    小金門隻有10平方公裡,空投場極小。

    大金門面積雖較大,卻呈啞鈴狀,中間寬度不足4000米,由于我軍高炮在金門上空組成攔阻火網,敵機不敢低飛,高空投擲的物資一部分飄落海中,投入島上的物資,在我梁山分隊的調度下,大部被我炮火摧毀,據情報部門測算,每日空投運抵金門的補給品隻相當于過去正常條件下補給量的5。

    5%,敵軍隻能躲在坑道中靠儲備品度日。

    據梁山分隊報告,敵指揮官視我梁山分隊為眼中釘,欲必除之而後快,每日入夜後,均有小股敵步兵沖破炮火攔阻,和我梁山分隊發生激戰,目前我軍無一傷亡。

     1958年9月14日陰。

    我炮兵參戰部隊全面開展打零炮活動,除發現重要目标時才集中進行大規模炮擊,平時則轉入零星炮擊,每日24小時,晝夜不停。

    特别是對料羅灣碼頭三海裡之内。

    使敵晝夜驚慌,以增強全面封鎖之效果。

    據報,敵島上地面活動已基本陷入停頓狀态。

    13日淩晨,敵用美字号運輸艦進行偷運,在接近料羅灣碼頭時被我設在北太武山上的觀察哨發現,調動炮火實施移動攔阻彈幕射擊和不動攔阻射擊火牆,兩艘運輸艦中彈起火後逃回,補給再次失敗。

     195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