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浮華(五)

關燈
在看到李世民的戰旗卷向虎牢關的一刹那,石瓒心裡就明白,這場仗,自己徹底敗了。

     虎牢關的守将是什麼德行,石瓒心裡非常清楚。

    李世民帶領百餘虎狼之士沖進關内,也許不到一刻鐘,就能結束戰鬥。

    而失去了虎牢關這個交通南北的咽喉所在,窦家軍和洛陽軍就被徹底隔離開來,彼此消息、物資、人員都無法溝通,隻能像先前一樣各自為戰。

     偏偏這個緊要關頭,他還不能領軍回援。

    因為羅士信已經帶領飛虎軍沖破了騎兵的阻攔,直接攻入步卒軍陣中,任何可能引發誤解的軍令,都會将導緻整個大陣的崩潰。

    而步卒一旦陷入混亂,等待他們的必将是一場毫無憐憫的屠殺。

    兩條腿跑得再快,也跑不過戰馬。

    正對着交手,騎兵殺死步卒至少需要較量幾招。

    從背後追上去,隻要兵刃順勢一拖就可以結束一條性命。

     激戰隻能繼續。

     失去虎牢關,會令窦家軍的救援行動受到當頭一棒。

    但隻要窦王爺果斷撤回河北的話,他的大夏國還不至于傷筋動骨。

    而自家軍陣如果被沖潰,則意味着近三萬條性命直接葬送在了自己之手。

    石瓒不敢,也不忍心看到這種結果。

    都是他的父老鄉親,他的心髒承受不起。

     他隻能咬緊牙關堅持。

    試圖在軍陣崩潰之前,先将沖入陣中的唐軍拖垮。

    那樣的話,他和殷秋差不多還能帶領将近兩萬們名弟兄撤走,繞開虎牢關,回到河北。

    将剩餘的弟兄們交到他們的父母妻兒之手,而不是稀裡糊塗得埋骨他鄉。

     不止是石瓒,這一刻,所有窦家軍将士都在咬緊牙關堅持。

    出陣迎敵的騎兵被唐軍沖散後,慢慢又聚集起來。

    人數還剩下大約兩千挂零,在自家大陣的外圍左右徘徊。

    如果逃走,他們覺得對不住石瓒平日相待的恩情。

    想要沖入軍陣與弟兄們并肩而戰,他們又失去了那個勇氣。

    在沒有新的将來出來引領他們之前,他們隻能不停地盤旋,盤旋,以等待命令為借口,暫時逃避肩頭的職責。

     軍陣當中,步卒們也在苦苦支撐。

    唐軍的騎兵非常兇狠,殺入陣中後,立刻彙聚成數股洪流,左沖右突。

    窦家軍的弟兄根本擋不住他們的腳步,但被自己人簇擁着,又無法迅速逃開。

    隻能胡亂地将兵器在面前揮舞,期待能吓住敵方的戰馬。

    這個願望是如此的奢侈,以至于當唐軍的戰馬從他們身邊掠過後,僥幸未死的人立刻睜開眼睛,眼睜睜地看着袍澤在自己身邊倒地,臉上卻露出白癡般的笑容。

     這樣下去,已經跟伸着脖子等對方來砍,沒任何區别了。

    石瓒無法再看下去,憤然丢下鼓槌,伸手抓起自己的兵器。

    “石将軍,不可!”張說立刻沖了上來,一把扯住他的胳膊。

    “還,還有逆轉的機,機會。

    他,他們剩,剩下的人也,也不多了!” “在哪?”石瓒咧嘴笑了笑,露出通紅的牙齒。

    嘴裡的血都是他自己的,把這麼多人送上絕路,他後悔得已經把舌頭咬破了。

    “張參軍,你告訴我弟兄們還能堅持多久?” “我,我……”張說猶豫着松開手指。

    石瓒準備親自去跟敵人拼命,這不是一軍主帥應該做的事情,他當然要極力阻攔。

    但除此之外,他也的确想不出任何解決困境的辦法。

    以前讀過的書中從沒有先例可照搬,臨來之前,窦王爺也沒有告訴過遇到這種情況,他該怎麼處理。

     “中軍交給你了!”石瓒翻身跳上坐騎,将一柄大鐵錘用力揮了揮,“如果堅持不住,你盡力想辦法保全弟兄們的性命就好。

    你是讀書人,道理應該比我懂得多!” 說罷,他磕馬肚子,帶領自己的護衛沖向了戰鬥最激烈處。

    那裡有個敵軍的小将最為紮眼,殺死他,也許能給大夥做争回來一點撤走的希望。

     張說又伸了一下手,想要阻攔,終是沒有将手指握住。

    隻是僵硬地停在半空,看着石瓒的背影消失在混亂的軍陣當中。

    對方最後那句話,分明暗示着,見到勢态無法挽回的話,他可以選擇主動投降。

    可這種丢人現眼的事情,石瓒為什麼不自己來做?他才是這三萬大軍的主帥,自己不過是個臨時委派的參軍而已! 石瓒沒看到張說眼裡的疑問,即便看到了,也不屑于跟他解釋為什麼。

    他隻想盡快地将這場已經失去意義的殺戮結束掉。

    哪怕是為此賭上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這一刻,他發現自己非常地懷念程名振。

    同樣是讀過書的人,程名振則不像張說這般呆闆。

    當然,如果程名振還在的話,這場戰鬥也許根本不會發生。

    在李世民嚣張的身影出現于虎牢關前的那一刻,他也許就猜到了對方的企圖。

    并且也許能,不,是一定能,阻止任何人出關迎戰。

    不給李世民任何施展陰謀的機會。

     可惜窦王爺容不下他。

    非但容不下他,連另外一個讓石瓒心服口服的讀書人宋正本也容不下。

    如果今天宋正本還沒有死的話,也許于出征之前,他就能預料到虎牢關對于大夏和大鄭兩國的重要性,提前面授機宜。

    雖然,任何話從他的嘴裡說出來,都非常地刺耳! 石瓒不明白窦建德為什麼要毒死宋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