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峥嵘(三)

關燈
戰場,第二波攻擊序列已經趕到。

    他們幾乎親眼目睹了發生在袍澤身上的慘劇,一個個兩眼冒火。

    但騎弓的有效殺傷射程遠比不上步弓,又需要仰射,他們不得不忍住仇恨,将敵我雙方之間的距離拉到五十步之内。

     想直接突破敵陣是不可能的了。

    于今之計,骁騎都尉孫大安隻想盡可能多地發出羽箭,利用馳射戰術,最大數量地殺傷敵人。

    松開馬缰繩,他左手握住弓臂,右手夾住三支狼牙箭拉開弓弦。

    這是草原勇士的絕技,三箭連珠,箭箭奪命。

     訓練一名騎射手需要三年。

    三年時間,每天都是不停地策馬奔馳,彎弓,射箭。

    長期的訓練,已經令騎射手們有了必然反應。

    隻要靠近對手一定距離,就會将弓張開,羽箭搭上弦。

    或兩矢,或者三矢,他們将箭矢夾在手指間,追求最佳殺傷距離。

    以往這招使出,幾乎無往不利。

    但今天,對方長槊手不動如山的氣度,令大夥有點迷惑了。

    忽然,有人驚叫了一聲,将弓弦迅速松開。

    羽箭掠過七十餘步,射中了一名長槊手的頭盔,卻失去了力道,軟軟地落在了地上。

     “等……”杜世貴大叫,試圖約束麾下不要浪費體力,繼續向迫近數步再發起攻擊。

    但很快,他也把三支箭連珠般發了出去,然後不管射沒射中目标,撥馬就走。

     鹿砦後,不動如山的重甲長槊手們突然整齊地蹲了下去。

    露出了真正的殺招。

    一排洺州營将士平端着強弩,從長槊手背後現了出來。

    扣動機關,弩箭彙成一道黑色的風暴。

    正在撥轉馬頭,發射羽箭的劉武周軍騎射手被風暴攔腰卷住,接二連三地從馬背上掉了下來。

     不看敵軍到底死傷多少。

    洺州營的強弩手發完一輪鐵矢,立刻大步退後。

    第二排弩手迅速上前,接替了前者的位置,扣動機關,發射出另一波死亡風暴。

     慘叫聲不絕于耳,盡管劉武周軍的騎射手們已經做出的閃避動作,但速度遠遠超過羽箭的強弩,從側後方追上他們,将一層層射下坐騎。

    失去主人的戰馬驚慌失措,不肯繼續逃走,在陣前徘徊哀鳴。

    很快,十幾支被擋住去路的弩箭射進了馬的身體,血如噴泉般冒出,帶着熱氣,染紅天邊的霞光。

     天上天下,一片通紅。

    骁騎都尉孫大安被射得像個刺猬一般,抱住馬脖頸,掙紮着不肯倒下。

    這一刻,他又想起了陸建方昨夜說的那些話,恨當年不死于遼水之東。

    當年,他也是殺入敵陣中勇士的一個,跟在手持鐵蒺藜骨朵的劉武周将軍身後,呐喊咆哮,甯死不退。

    從那時起,他就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了劉将軍,跟着他,無怨無悔。

    盡管今天的劉将軍已經不是昔日的劉将軍,盡管漢家男兒的營帳,日日唱起胡人的歌謠。

     “大安!”彌留之際,他聽見有人呼喚自己的名字。

    “走啊,給麥老将軍報仇。

    ”“走啊!走啊!”拼盡最後力氣,孫大安扯開嗓子高呼。

    血從嘴巴裡汩汩冒了出來,染紅銀色的铠甲,染紅白色的坐騎,染紅腳下黑漆漆的土地。

     黑漆漆的土地敞開懷抱接納了他,包括身體和靈魂。

    第三波攻擊序列的将士趕到,停頓在弩箭射程外,用繩索套住孫大安的身體,将其搶了回去,重新安放于馬背上,緩緩退走。

    沒有繼續攻擊下去的必要了,雲騎都尉盧宇文元亮冒着被軍法懲處的危險,主動中止了戰鬥。

    他帶領手下兄弟盡最大可能搶奪袍澤的遺體,然後吹響撤軍号角。

     “嗚嗚,嗚嗚,嗚嗚!”角聲哽咽如哭。

    整個攻擊序列都停頓了下來。

    恰巧有一陣強風吹過,将馬蹄濺起的煙塵吹偏,吹散。

    早就憑借聽力發覺形勢不對,及時終止了第四攻擊序列所有動作的尉遲敬德站在馬鞍上,目光透過塵埃,呆呆**。

     前後不到一刻鐘時間,近三百名弟兄,死在了敵軍的亂箭叢矢之下。

    而到現在為止,他連敵人的衣服角還沒碰到。

    這真是一支被收編的流寇麼?他不敢再相信細作的話,隻覺得眼前發黑,嘴巴發苦,鹹漬漬的味道在牙齒根部回蕩,怎麼咽也咽不幹淨。

     陸某現在隻恨,當年為什麼沒死在遼水東岸!陸建方的話又響了起來,聲聲撞擊他的耳鼓。

    這場仗再打下去值得麼?大夥究竟為誰而死,死後究竟能落下個什麼?從沒想過類似問題的他,今天第一次感覺茫然了。

    一瞬間,劉武周平素相待的恩義,宋金剛身首異處的仇恨,還有陸建方絕望中發出的質問,同時壓了過來,像山一樣壓得他無法呼吸。

    偏偏此刻,山上那些占了便宜了敵軍又哼起了民歌,“男兒男兒可憐蟲,身首異處溝渠中,陣前白骨無人收,妻兒夢裡尤相望……” 男兒男兒可憐蟲,春應軍書秋不歸,家中谷豆無人收,鹧鸪野雀繞樹飛。

    男兒男兒可憐蟲,身首異處溝渠中,陣前白骨無人收,妻兒夢裡尤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