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峥嵘(二)

關燈
這回,長孫無忌還真的“冤枉”李建成了。

    程名振到遠離主戰場的牛頭山紮營,根本不是奉了他的命令。

    非但如此,他這回連程名振的面兒都沒有見,派遣麾下行軍長史好言慰勉了幾句,就完成了糧草辎重的交接。

     憑心而論,他并不喜歡程名振,但對這個少年将領也沒什麼太多惡感。

    雖然上次主動示好被拒,很掃了他的顔面。

    但随後秦王府的使者也被禮送出門的消息,讓他的心理大為平衡。

    緊跟着,雄闊海、伍天錫等人又屢立奇功,看在二人份上,他也不好再找洺州營的麻煩。

     當然,偶爾有人主動替太子爺出氣的行為,不能賴在他李建成頭上。

    況且那一回也沒真把程名振打倒,反而讓他因為應對得當,又撈了不少好處去。

    自那之後,東宮上下對洺州營的态度形成了一種默契,不扶持,也不過分打壓,任由其自生自滅。

     按照李建成的打算,人數隻有五千上下的洺州營并入自己麾下也幫不上太大的忙。

    程名振這個人雖然文武雙全,但心機太深,用起來未必如伍天錫、雄闊海這樣的直心眼兒猛将順手。

    不如命其單獨立營,在旁邊晾上幾天。

    眼看着大戰在即,隻有五千人的洺州營卻無法從中分羹,立功心切之下,說不定程名振有可能會向自己服軟。

    而即便他投了世民那邊,對東宮勢力影響也不太大,如今連虎贲大将軍羅藝都看清了形勢,帶着幽州軍向自己靠攏。

    多一個少一個程名振這樣的小輩無關大局。

     然而,他卻萬萬沒料到程名振将營盤紮在了三十裡之外的牛頭山中。

    那座山腳下的通道是太原通往雁門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不可謂不重。

    但太原郡通往北方道路不止這一條,劉武周如果想撤回馬邑的話,還可以選擇自系舟山穿婁煩,或者從少梁山往靜樂,根本不必非在一棵樹上吊死。

    那樣的話,洺州營上下就等于眼巴巴地旁觀了一場大戰,甭說斬将奪旗,連呐喊助威的機會都沒撈到。

     即便劉武周瘋了,非從牛頭山腳下經過不可。

    僅憑着五千洺州軍就可能切斷其退路?屆時突厥部落越過雁門來援,兩相夾擊之下,程名振帶着他的洺州子弟撲上去,恐怕連個泡都冒不起來,就做了突厥人的刀下之鬼。

     “這姓程的,簡直想立功想瘋了!”對着輿圖看了好半天,李建成得出了唯一的結論。

    切斷太原退往雁門、婁煩兩郡之間的通道,關門打狗,一舉消滅劉武周。

    這個念頭他也起過,但一則需要封堵的道路太多,施行起來難度頗大。

    二來,對方麾下的尉遲敬德有萬夫不擋之勇,唐軍将兵力分得太散,反而讓他有了發威的機會。

     既然斷定程名振是在進行毫無把握的賭博,李建成就不想操太多心了。

    他實在沒有必要為一個不知道好歹的人浪費太多精力,念在伍天錫和雄闊海兩人的份上,日後洺州營萬一遇到什麼危險,頂多派一隊騎兵前去解圍,也就仁至義盡,對各方都能交代得過去。

     這樣想着,他将目光從輿圖上收了回來,看了看天邊蔥茏山色,低聲問道:“前往長安的信使回來沒有?這麼多天,按說也該到了!” “已經回來,朝中諸公的回信也帶了回來,魏洗馬正在整理歸檔。

    今晚便可以呈送給殿下!”東宮軍謀祭酒韋挺上前半步,笑着回應。

     随着太子和秦王之間争鬥由暗轉明,朝中諸臣也分成了泾渭分明的兩個派系。

    或在軍前出謀劃策,或在朝中上下奔走。

    幾乎每隔上三五天,信使就會帶着一大袋書信往返。

    送往李建成手中的這些信,往往都交給太子洗馬魏征先浏覽一遍,分出輕重緩急,并給出處理建議,然後才會呈給太子殿下,由他做最後定奪。

     魏征文采飛揚,為人又素有殺伐果斷之名。

    因此李建成對他極為倚重,大多時候都願意尊重他的意見。

    但今天,李建成等得有些不耐煩了,皺了皺眉頭,低聲追問:“信很多麼,怎麼不揀最重要的先送過幾封來。

    陛下的态度如何?兩位新晉的婕妤對禮物可否滿意?” “陛下對太子所奏之事沒任何回應!”軍謀祭酒韋挺皺了下眉,低聲回應,“對秦王的讒言,也沒任何反應。

    兩位婕妤非常高興,誇在殿下有孝心,答應在陛下面前多進美言!” 對于李建成最近一段時間采用的諸多争寵手段,韋挺非常不贊同。

    他認為,既然陛下還沒有明确有改變太子人選的意圖,東宮方面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好的策略。

    像現在這樣,又是指證秦王謀害平陽公主,又是重禮賄賂後宮嫔妃,非但無法打壓秦王的風頭,反而會給皇帝陛下造成太子既無容人之量,又無成事之謀的惡劣印象。

     但東宮内的大多數人卻不這麼想,他們無法容忍秦王越來越嚣張的行徑,巴不得立刻将其打倒在地。

    韋挺當衆跟大夥争論的幾次,都無法将衆人說服。

    指望着太子建成能明辨是非,誰料關系到如畫江山的繼承權問題,太子早就亂了方寸,根本拿不出個穩定而又長遠打算來。

     忽略韋挺言語中的不快之意,李建成笑了笑,繼續問道:“萊國公那邊呢,可有回信?” “萊國公說,他既受陛下賜姓之恩,不敢不粉身以報。

    隻要大唐朝廷有用得到他的地方,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韋挺想了想,很無奈地回答。

     “這頭小狐狸!”李建成氣得狠狠拍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