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恩仇(六)

關燈
不及被遷走了……” “多謝程将軍開恩!”沒等程名振把話說完,崔商立刻長揖及地。

    那幾個縣都臨近大河,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正是富豪們賴以存身的根本所在。

    至于西側臨近太行山的丘陵地帶,則不在大戶人家的法眼之内。

    地方上百姓也少得可憐,每縣頂多兩、三萬左右,全部遷走也損害不了大戶人家的利益。

     程名振笑了笑,繼續說道:“滏陽、臨水兩地百姓生活窮苦,遷徙到河東去反而能尋條活路。

    但路上需要的糧食,還有置辦家業的費用,也是不小的數目。

    我怕朝廷一時撥不下來,耽擱了春耕…….” “沒事,沒事,我找人去籌措!”保住了自家産業的崔商立刻投桃報李,“先每戶人家發兩吊錢,搬家之時當場發放,估計他們巴不得立刻走!” ,“那就有勞崔郡丞。

    王将軍,你協助崔郡丞,以免刁民打這筆錢的主意!”程名振笑了笑,低聲命令。

     崔商本想借機發一筆小财,沒料到程名振這麼快就把“監軍”給派了下來,臉色登時顯得有些窘迫。

    可轉念一想,小王将軍也是個苦出身,正需要錢财來成家。

    屆時隻要自己讓他拿大頭,剩下的好處也不會太少。

    心氣立刻就平了,拱了拱手,拉着王二毛一道去準備。

     屋子中立刻隻剩下程名振和麴稜兩個,一老一少互相看了看,同時開口,“安陽…….”“安陽……” “老大人先請!” “程将軍先請!” “還是老大人先請吧,地方上老大人比我熟悉!” “那老夫就僭越了!”麴稜點點頭,低聲說道:“郡城安陽内有很多富戶,每家可以走幾個人,但不要全搬幹淨了。

    讓他麼自己想辦法決定誰去誰留。

    留下的的就暫時躲到城外去,算作臨時外出未歸。

    算至于普通百姓麼,實在蒙混不過去,搬走也罷。

    臨近的邺縣麼,則可以盡數搬遷。

    以免有人借此攻擊程将軍!” “光一個邺縣,恐怕不下十萬人吧!”程名振想了想,低聲問道。

     “那裡是曹魏的舊都,一直比較繁華。

    但縣城裡人不多,也就一萬出頭。

    至于城外鄉村的,不願意遷徙,聽到消息早跑進山裡了。

    恐怕将軍也無暇帶兵入山去追趕!” “這樣算下來,老大人估計,總共能遷走多少人,能否向朝廷交差?”程名振想了想,又問。

     “大概十萬左右吧!安陽城内有不少無家無業者,聽聞河東那邊肯發授田産,估計樂不得跟着将軍走。

    還有其他各縣願意去河東謀求活路的,将軍盡管帶走便是。

    十萬人,也夠河東那邊忙碌一陣的了。

    短時間内,不會有人借此找将軍麻煩。

    等到有人覺得遷徙人數與實際相差太大之時,老夫在朝廷中的故交,還有魏郡幾大家族在朝廷中親朋好友,也找到了緩沖時機,自然會讓此事不了了之!” “那恐怕又是很大一筆開銷!”程名振點點頭,低聲說道。

     “舍點錢财,保住家業,大夥都會感念你的恩德。

    程将軍放心,我等也會給将軍留一份上下打點之資,以防萬一。

    ” “那…….”程名振本能地想拒絕,心裡卻突然一冷,歎了口氣,默許了麴稜的賄賂。

     “前些時候,程将軍拒絕了太子的拉攏吧?”麴稜見程名振肯受賄,心中立刻把雙方之間的關系更拉近了一步,笑了笑,低聲問道。

     “是太子看不上我這小人物!再說了,我不是大唐的将軍麼?何必再向太子殿下表忠心!”程名振笑了笑,搖頭否認。

     “這就是遷徙百姓的事情,為什麼落在你頭上的原因了!”麴稜搖搖頭,低聲點撥。

    “官場上的争鬥,不亞于疆場。

    你不算計人,就難免被人算計。

    太子也許沒把你當回事,但那麼多趕着拍太子馬屁的人,有誰不想拿你當晉身之階呢?” “這?”程名振站了起來,恭恭敬敬向麴稜施禮,“謝老大人點撥。

    ” “程将軍多禮了!”麴稜擺擺手,卻沒有起身還禮,“你前些日子保住了老夫的官位,老夫無以為報,就送你四個官場箴言吧,和光同塵,懂麼?老夫看你不是個喜歡仰人鼻息的性子,所以也不建議你去攀附哪棵大樹。

    但想完全憑自己的本事在官場上混,很難,真的很難!” “大不了我去做富家翁!”程名振越想越郁悶,賭氣的話沖口而出。

     這下,輪到麴稜**了。

    他沒想到,眼前這個少年人居然長了一幅老氣橫秋的心态,對功名利祿看得如此超然。

    想比之下,自己多年的宦海沉浮,仕了大隋又仕大夏,仕了大夏有仕大唐,就顯得有些卑微了。

    想到這兒,他也不多啰嗦,笑着起身拱手,“那老夫就告辭了。

    此番留手之德,請容老夫和魏郡上下日後回報。

    ” 說罷,認認真真地向程名振做了個揖,然後大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