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恩仇(五)
關燈
小
中
大
個郡!”東宮詹事李綱最沉不住氣,回頭跟同僚嘀咕,聲音卻被所有人聽了個清清楚楚。
“李詹事剛才不是還一口咬定,程名振取勝全憑着運氣麼?”作為鐵杆的秦王系大佬長孫順德豈肯放過這麼好的一個打擊對手機會,立刻站出來冷笑着嘲諷。
“呃!”李綱被噎得一口氣沒喘上來,滿臉青紫,“某,某是說過程将軍借了陛下的運數。
可,可…….” 可了半天,他也沒出個所以然來。
額頭上虛汗直冒。
前朝遺老朱守德不忍心眼睜睜看李綱受窘,拱了拱手,低聲說道:“依朱某看來,那場戰事的确有很大運氣成分。
說不定正是因為窦建德把手中精銳全調向了聊城附近,才令程将軍抓到了空隙!” “那也是五千對一萬五。
略陽公所部戰兵就有四萬,窦建德再有本事,還能于一年時間練出十二萬戰兵來?”兵部侍郎周域對前方的敗績也非常不滿意,皺着眉頭說道。
“是啊,是啊。
”附近幾個多少懂一點軍略的大臣頻頻點頭。
“略陽公這次,恐怕是太托大了!” “唉,這回聊城估計落在窦建德手裡了。
前朝的傳國重寶,還有那麼多肱骨重臣……” 見群臣們嘴裡盡扯些沒用的話,李淵氣得用力拍打桌案,“都給我閉嘴。
都什麼時候了,還顧得上前朝的事情。
誰去接應略陽公回來?他雖然打了敗仗,畢竟是我大唐的将軍。
還有那麼多弟兄,朕總不能把他們都扔在河北吧?” “陛下說得是,臣等知罪!”衆人從沒見李淵發這麼大的火,趕緊一起躬身謝罪。
“算了。
朕要是有三頭六臂,什麼都能親力親為。
就把你等全趕回家去養老!”李淵無奈地搖了搖頭,低聲歎道。
說罷,他目光看向已經累癱了的信使,“來人,給他拿碗蔘湯來。
再搬個羊皮繡墩,讓他坐下說話!” “謝,謝……陛下!”信使感動得兩眼發熱,強打精神向上拱手。
“陛下,我軍雖然兵敗,但是略陽公應對得當,弟兄們至少還剩下六成。
請陛下火速派人支援!” “朕知道了。
你坐下慢慢說。
朕今天一定會把援軍派出去!如果找不到合适人選,朕就領京師守軍親征!”李淵點點頭,鄭重承諾。
“不可,陛下萬萬不可!”宋國公蕭瑀大驚,第一個沖出來反駁。
“陛下乃大唐天子,身系江山社稷安危,不可輕易犯險。
況且我大唐人才濟濟……” “人才,人才在哪?你指給朕看?朕是大唐天子,那略陽公可是朕的親侄兒!他若是有個三長兩短,你讓朕如果跟已經過世的兄弟交代?” 說到後半句,李淵眼睛都紅了起來。
沒坐上皇位之前,他總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稱孤道寡,出口成憲。
可真的坐在龍椅上之後,才深刻體會到其中孤單滋味。
原來無話不談,齊心協力的老兄弟們漸漸分成了幾個派系,彼此攻擊不休。
原來的相親相愛的幾個兒子各說各話,為了繼承人的位置明争暗鬥不止。
原來總能及時給自己出謀劃策肱骨臂膀心中有了忌諱,說一句話恨不得繞上八個圈子。
早知道這樣,自己又何必非逼着楊侑禅讓。
做一個出入皇宮可以佩劍的權臣,不比被架在高處形影相吊強? “陛下勿惱,老臣願意領軍出戰,接回略陽公。
”兵部尚書屈突通見不得主上着急,上前數步,主動請纓。
“不可。
若無屈突老将軍坐鎮中樞,各路兵馬器械糧草的調配肯定會出問題。
”宋國公蕭瑀搖了搖頭,再度否決了一個應急的提議。
李淵本人也不希望屈突通出征。
一則他需要一個合格的軍師,而來,屈突通畢竟是大隋降将,去了前線恐怕難以鎮住那些驕兵。
稍稍緩和了一下情緒,他低聲道:“屈突老将軍能出馬,當然是最好不過。
但朕身邊一日不可沒有你。
蕭卿,既然無論朕說什麼你都說不可。
想必你心裡已經有了合适人選,不妨先說出了聽聽!” 屈突通拱了拱手,慢慢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李淵不放心将軍隊交給自己,他對此趕到非常失望。
但自己和家人的命運如今已經跟大唐的興衰牢牢綁在了一起,所以心中再遺憾,再憤懑,他還得毫無保留地替大唐謀劃下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無需派任何人去接應!”宋國公蕭瑀想了想,低聲回答。
“窦建德眼睛盯得是聊城
“李詹事剛才不是還一口咬定,程名振取勝全憑着運氣麼?”作為鐵杆的秦王系大佬長孫順德豈肯放過這麼好的一個打擊對手機會,立刻站出來冷笑着嘲諷。
“呃!”李綱被噎得一口氣沒喘上來,滿臉青紫,“某,某是說過程将軍借了陛下的運數。
可,可…….” 可了半天,他也沒出個所以然來。
額頭上虛汗直冒。
前朝遺老朱守德不忍心眼睜睜看李綱受窘,拱了拱手,低聲說道:“依朱某看來,那場戰事的确有很大運氣成分。
說不定正是因為窦建德把手中精銳全調向了聊城附近,才令程将軍抓到了空隙!” “那也是五千對一萬五。
略陽公所部戰兵就有四萬,窦建德再有本事,還能于一年時間練出十二萬戰兵來?”兵部侍郎周域對前方的敗績也非常不滿意,皺着眉頭說道。
“是啊,是啊。
”附近幾個多少懂一點軍略的大臣頻頻點頭。
“略陽公這次,恐怕是太托大了!” “唉,這回聊城估計落在窦建德手裡了。
前朝的傳國重寶,還有那麼多肱骨重臣……” 見群臣們嘴裡盡扯些沒用的話,李淵氣得用力拍打桌案,“都給我閉嘴。
都什麼時候了,還顧得上前朝的事情。
誰去接應略陽公回來?他雖然打了敗仗,畢竟是我大唐的将軍。
還有那麼多弟兄,朕總不能把他們都扔在河北吧?” “陛下說得是,臣等知罪!”衆人從沒見李淵發這麼大的火,趕緊一起躬身謝罪。
“算了。
朕要是有三頭六臂,什麼都能親力親為。
就把你等全趕回家去養老!”李淵無奈地搖了搖頭,低聲歎道。
說罷,他目光看向已經累癱了的信使,“來人,給他拿碗蔘湯來。
再搬個羊皮繡墩,讓他坐下說話!” “謝,謝……陛下!”信使感動得兩眼發熱,強打精神向上拱手。
“陛下,我軍雖然兵敗,但是略陽公應對得當,弟兄們至少還剩下六成。
請陛下火速派人支援!” “朕知道了。
你坐下慢慢說。
朕今天一定會把援軍派出去!如果找不到合适人選,朕就領京師守軍親征!”李淵點點頭,鄭重承諾。
“不可,陛下萬萬不可!”宋國公蕭瑀大驚,第一個沖出來反駁。
“陛下乃大唐天子,身系江山社稷安危,不可輕易犯險。
況且我大唐人才濟濟……” “人才,人才在哪?你指給朕看?朕是大唐天子,那略陽公可是朕的親侄兒!他若是有個三長兩短,你讓朕如果跟已經過世的兄弟交代?” 說到後半句,李淵眼睛都紅了起來。
沒坐上皇位之前,他總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稱孤道寡,出口成憲。
可真的坐在龍椅上之後,才深刻體會到其中孤單滋味。
原來無話不談,齊心協力的老兄弟們漸漸分成了幾個派系,彼此攻擊不休。
原來的相親相愛的幾個兒子各說各話,為了繼承人的位置明争暗鬥不止。
原來總能及時給自己出謀劃策肱骨臂膀心中有了忌諱,說一句話恨不得繞上八個圈子。
早知道這樣,自己又何必非逼着楊侑禅讓。
做一個出入皇宮可以佩劍的權臣,不比被架在高處形影相吊強? “陛下勿惱,老臣願意領軍出戰,接回略陽公。
”兵部尚書屈突通見不得主上着急,上前數步,主動請纓。
“不可。
若無屈突老将軍坐鎮中樞,各路兵馬器械糧草的調配肯定會出問題。
”宋國公蕭瑀搖了搖頭,再度否決了一個應急的提議。
李淵本人也不希望屈突通出征。
一則他需要一個合格的軍師,而來,屈突通畢竟是大隋降将,去了前線恐怕難以鎮住那些驕兵。
稍稍緩和了一下情緒,他低聲道:“屈突老将軍能出馬,當然是最好不過。
但朕身邊一日不可沒有你。
蕭卿,既然無論朕說什麼你都說不可。
想必你心裡已經有了合适人選,不妨先說出了聽聽!” 屈突通拱了拱手,慢慢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李淵不放心将軍隊交給自己,他對此趕到非常失望。
但自己和家人的命運如今已經跟大唐的興衰牢牢綁在了一起,所以心中再遺憾,再憤懑,他還得毫無保留地替大唐謀劃下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無需派任何人去接應!”宋國公蕭瑀想了想,低聲回答。
“窦建德眼睛盯得是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