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問鼎(六)
關燈
小
中
大
些,誰平素沒本事也交了好運,大夥都不計較了。
反正都是過眼富貴,未必有人享受得着。
收拾完了這群殘兵,柴紹撥轉馬頭奔向河畔。
他要好好看一看,把他麾下精銳打殘了的家夥,到底是哪路神仙?為什麼撿了便宜卻不燒掉木橋,反而想憑借幾重臨時搭建拒馬阻擋兩萬大軍的腳步?對方的人數不多,絕對不可能超過五千,這點在剛才兩軍隔着河比賽趕路時,對方隊伍濺起的煙塵規模上,他就能看得出。
以不到五千兵馬妄圖硬抗李家兩萬大軍,帶兵的要麼是亡命徒,要麼就是個瘋子! 伍天錫不是亡命徒,也不是瘋子!他隻是膽子稍微比常**了些,臨陣經驗多了些而已。
濡水河上的确隻有眼前這一座木橋,但可以過河的渡口卻有十幾處。
最近一處距離木橋隻有七、八裡遠,柴紹稍微費點兒工夫就能找得到。
所以,燒掉木橋,頂多可以耽擱李家軍兩個時辰。
而留着木橋不燒,卻可以把對方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木橋上來,根本顧不上去尋找渡口。
所以,伍天錫甯願利用橋頭地形狹窄,兵力無法展開的優勢,跟李家軍耗上一耗。
隻要拖過一個晚上再加半個白天,他相信,程名振一定會趕過來,利用别的辦法給李家軍以痛擊! 看到李家軍的一名将領先是站在騎兵中間指手畫腳,然後慢慢打馬走向河畔,伍天錫判斷,此人想必就是傳說中的悍将,長安城中有名的,丢了老婆自個跑路的大俠柴紹。
笑着跳下剛剛才搭建好的指揮台,單手倒拖着把陌刀迎了過去。
隔着一座血淋淋的木橋,雙方主将同時止步。
目光迅速在空中一接,然後同時大笑着拱手。
“在下柴紹,敢問對岸英雄姓名!”不愧為世家子弟,盛怒之中,言談舉止依舊彬彬有禮。
想比之下,伍天錫就沒風度得多了,雙手搭在刀杆上,大聲嚷嚷:“你就是柴紹吧。
俺聽說過。
爺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洺州營領軍都尉伍天錫是也!” “洺州營?”柴紹眉頭輕皺,記憶裡,他從沒聽說過窦建德麾下還有這樣一支隊伍。
想必是托庇在窦建德旗下的一夥悍匪,犯不着他太費神。
“武都尉是吧!好一條壯漢。
窦建德已經是涸澤之魚,你又何必為他殉葬?” “你說的話什麼意思嘞,俺聽不太懂!”伍天錫晃着腦袋,存心跟柴紹裝*,“吃誰家飯,替誰家幹。
俺是既然吃了洺州營的軍糧,少不得要跟你拼一拼。
這地方小,擺不開多少兵。
來,來,來,幹脆咱倆都别帶兵了,就在橋上大戰三百回合!” 說罷,單手一按拒馬,居然拖着幾十斤中的陌刀跳上了橋面。
柴紹身邊的護衛擔心主将遇刺,立刻抽出兵器,死死堵住南側的橋頭。
伍天錫先是裝模作樣地向前跑了幾步,然後停下身軀,**地問道:“怎麼上這麼多人。
莫非你沒膽子跟我單挑麼?速速上來,咱們比劃比劃,我盡量手下留情便是!” “哪個需要你手下留情!”柴紹當年在長安城内是赫赫有名的長眉大俠,打遍皇宮附近數條街都找不到對手。
聽得伍天錫說話如此嚣張,把人群一分,就想上前與對方拼命。
明法參軍段志達就跟在他身後,見到此景,趕緊大喝了一聲,“此乃兩軍陣前,豈可由個人逞勇鬥狠。
姓武的鼠輩,趕緊回去洗幹淨腦袋。
爺爺這就帶兵去取!” 被段志達的喝聲吓了一跳,柴紹猛然驚醒。
強壓住心頭煩躁,用馬鞭沖着伍天錫戟指,“我不懼你,但也不會陪你逞勇鬥狠。
要切磋,且待我将你生擒活捉之後。
此刻,你我還是拿些真本事出來吧!““呵呵呵,口氣真大,不怕閃了舌頭。
誰生擒誰還不一定呢。
你不信,盡管發兵過來!”伍天錫連連撇嘴,說話的聲音越來越高。
無論他再怎麼挑釁,柴紹也不肯跟他單挑決勝負。
伍天錫又損了對方幾句,估計着柴紹“懦弱”的樣子已經被對岸的李家軍士卒看清楚了,笑着一拍屁股,大聲說道:“你不敢來,也就算了。
千萬别派手下弟兄替你送死。
大夥都是一條命,憑什麼你自己不上,卻讓别人抱着腦袋向前沖。
言盡于此,我回去了。
等你想比試時,盡管派人給我送信!” 說罷,将陌刀扛在肩膀上,接連跳過三重拒馬,樂颠颠地跑遠了。
柴紹氣得七竅生煙,卻不敢因小失大。
撥轉馬頭,沖着身後的弟兄們叫嚷,“你等準備好了麼?左右,拿戰鼓來!” 吃完了幹糧的騎兵們聞聽此言,默默地開始整隊。
幾名壯漢擡來一面巨大的戰鼓,在河畔高出處支好,然後把鼓槌捧給了柴紹。
從親衛手中接過鼓槌,柴紹就準備下令進攻。
手還沒等舉起來,明法參軍段志達又湊到他跟前,低聲提醒,“大将軍,小心對岸有詐!” “有詐?一個亡命徒而已!能翻出什麼風浪?”柴紹掃了對方一眼,非常不客氣地反問。
話雖如此,他卻皺着眉頭将鼓槌放到了身邊的鼓架子上。
伍天錫的舉止的确非常蹊跷,按道理,衆寡懸殊之下,他應該盡早燒掉木橋才對。
這樣才可能有效阻止官軍。
可如果他是存心使詐,按照古書上的戰例,他就不該在木橋上再多餘地放三道拒馬。
因為不放拒馬的話,還能勉強算個疑兵之計。
萬一碰上個多疑的對手,有可能會誤認為濡水北岸藏有埋伏。
可眼下拒馬已經擺了出來,等于明白地告訴别人,濡水北岸沒有多少士卒。
就打算蠻幹硬拼,拼到對方一個算一個! 這是哪個師娘教詭計?這是哪學來的,二半吊子兵法?柴紹自問飽讀兵書,可從沒見過像伍天錫這樣,用計隻用一半,卻又落下一半的?猶豫了好半天,他咬了咬嘴唇,低聲沖段志達道:“無論有沒有埋伏,都得試試才行。
你帶着執法隊督戰,把那名新上任的定遠将軍找來,命他先派兩百人過橋!” “他叫陳良誠,是陳老的遠房侄孫!”段志達低聲提醒了一句,然後領命而去。
“嗯!”柴紹乍聞這個消息,忍不住發出一聲沉吟。
段志達是骠騎将軍段志玄的族弟,李淵身邊記室參軍段偃師的侄兒。
手眼通天,對各種傳聞野史,小道消息極為靈通。
正因為有他在身邊,柴紹才能在朝野同僚之間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而段志達口中的陳老,則特指的是李淵身邊的第一謀士陳演壽。
想當年,李氏家族在太原如何積聚實力,如何鏟除異己,如何趁勢起兵,都是此老一手謀劃。
雖然眼下此老已經功成身退,不怎麼管事,但在李氏家族中,其地位依然無可替代。
非但普通文臣武将見到他,要恭恭敬敬叫一聲陳公,就連建成、世民二人,見到他也執晚輩之禮。
柴紹既然身為李家的核心子侄,當然知道此老得罪不得。
歎了口氣,沖着身邊親兵命令,“你去,把陳良誠将軍找來,命他到我身邊,有要事交代!” “諾!”親兵拱了拱手,小跑着去傳令。
片刻之後,定遠将軍陳良誠急匆匆地趕到,沖着柴紹拱手施禮,“啟禀大将軍,弟兄們已經做好的準備,随時恭候大将軍的命令!” “你先派二百精銳做試探攻擊。
自己不要學柴孝和那笨蛋,殺到第一線去!”柴紹歎了口氣,低聲吩咐。
“剛才我的話說得雖然狠了些,但也明白戰敗之過,不在弟兄們頭上。
練一支騎兵不容易,怎麼着也不能把他們殺斷了種子。
待會若是久攻不下,你就向段參軍求個情。
我暗中知會他準你的請求,讓弟兄們有個借**下來就是!” “謝,謝大将軍!”已經存了必死之心的陳良誠沒想到在最後時刻,柴紹居然會放大夥一馬,感動得言語哽咽。
看到他那幅感激涕零的模樣,柴紹又歎了口氣,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長者的口**叮囑:“但你要自己把握好尺度,不能讓大夥存了僥幸之心。
領兵打仗,軍法尤為重要。
如果對畏縮不前者過分縱容,則沒人肯賣命作戰了!” “末将省得!大将軍盡管放心。
隻要有一絲希望,末将也要堅持到底!”陳良誠拱手施禮,大聲回應。
“去吧,我看着你!”柴紹揮了揮手,命令對方下去指揮戰鬥。
自己抓起身邊的鼓槌,慢慢地舉了起來。
嗚嗚嗚嗚,角聲驟然吹響,低沉而悠長。
反正都是過眼富貴,未必有人享受得着。
收拾完了這群殘兵,柴紹撥轉馬頭奔向河畔。
他要好好看一看,把他麾下精銳打殘了的家夥,到底是哪路神仙?為什麼撿了便宜卻不燒掉木橋,反而想憑借幾重臨時搭建拒馬阻擋兩萬大軍的腳步?對方的人數不多,絕對不可能超過五千,這點在剛才兩軍隔着河比賽趕路時,對方隊伍濺起的煙塵規模上,他就能看得出。
以不到五千兵馬妄圖硬抗李家兩萬大軍,帶兵的要麼是亡命徒,要麼就是個瘋子! 伍天錫不是亡命徒,也不是瘋子!他隻是膽子稍微比常**了些,臨陣經驗多了些而已。
濡水河上的确隻有眼前這一座木橋,但可以過河的渡口卻有十幾處。
最近一處距離木橋隻有七、八裡遠,柴紹稍微費點兒工夫就能找得到。
所以,燒掉木橋,頂多可以耽擱李家軍兩個時辰。
而留着木橋不燒,卻可以把對方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木橋上來,根本顧不上去尋找渡口。
所以,伍天錫甯願利用橋頭地形狹窄,兵力無法展開的優勢,跟李家軍耗上一耗。
隻要拖過一個晚上再加半個白天,他相信,程名振一定會趕過來,利用别的辦法給李家軍以痛擊! 看到李家軍的一名将領先是站在騎兵中間指手畫腳,然後慢慢打馬走向河畔,伍天錫判斷,此人想必就是傳說中的悍将,長安城中有名的,丢了老婆自個跑路的大俠柴紹。
笑着跳下剛剛才搭建好的指揮台,單手倒拖着把陌刀迎了過去。
隔着一座血淋淋的木橋,雙方主将同時止步。
目光迅速在空中一接,然後同時大笑着拱手。
“在下柴紹,敢問對岸英雄姓名!”不愧為世家子弟,盛怒之中,言談舉止依舊彬彬有禮。
想比之下,伍天錫就沒風度得多了,雙手搭在刀杆上,大聲嚷嚷:“你就是柴紹吧。
俺聽說過。
爺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洺州營領軍都尉伍天錫是也!” “洺州營?”柴紹眉頭輕皺,記憶裡,他從沒聽說過窦建德麾下還有這樣一支隊伍。
想必是托庇在窦建德旗下的一夥悍匪,犯不着他太費神。
“武都尉是吧!好一條壯漢。
窦建德已經是涸澤之魚,你又何必為他殉葬?” “你說的話什麼意思嘞,俺聽不太懂!”伍天錫晃着腦袋,存心跟柴紹裝*,“吃誰家飯,替誰家幹。
俺是既然吃了洺州營的軍糧,少不得要跟你拼一拼。
這地方小,擺不開多少兵。
來,來,來,幹脆咱倆都别帶兵了,就在橋上大戰三百回合!” 說罷,單手一按拒馬,居然拖着幾十斤中的陌刀跳上了橋面。
柴紹身邊的護衛擔心主将遇刺,立刻抽出兵器,死死堵住南側的橋頭。
伍天錫先是裝模作樣地向前跑了幾步,然後停下身軀,**地問道:“怎麼上這麼多人。
莫非你沒膽子跟我單挑麼?速速上來,咱們比劃比劃,我盡量手下留情便是!” “哪個需要你手下留情!”柴紹當年在長安城内是赫赫有名的長眉大俠,打遍皇宮附近數條街都找不到對手。
聽得伍天錫說話如此嚣張,把人群一分,就想上前與對方拼命。
明法參軍段志達就跟在他身後,見到此景,趕緊大喝了一聲,“此乃兩軍陣前,豈可由個人逞勇鬥狠。
姓武的鼠輩,趕緊回去洗幹淨腦袋。
爺爺這就帶兵去取!” 被段志達的喝聲吓了一跳,柴紹猛然驚醒。
強壓住心頭煩躁,用馬鞭沖着伍天錫戟指,“我不懼你,但也不會陪你逞勇鬥狠。
要切磋,且待我将你生擒活捉之後。
此刻,你我還是拿些真本事出來吧!““呵呵呵,口氣真大,不怕閃了舌頭。
誰生擒誰還不一定呢。
你不信,盡管發兵過來!”伍天錫連連撇嘴,說話的聲音越來越高。
無論他再怎麼挑釁,柴紹也不肯跟他單挑決勝負。
伍天錫又損了對方幾句,估計着柴紹“懦弱”的樣子已經被對岸的李家軍士卒看清楚了,笑着一拍屁股,大聲說道:“你不敢來,也就算了。
千萬别派手下弟兄替你送死。
大夥都是一條命,憑什麼你自己不上,卻讓别人抱着腦袋向前沖。
言盡于此,我回去了。
等你想比試時,盡管派人給我送信!” 說罷,将陌刀扛在肩膀上,接連跳過三重拒馬,樂颠颠地跑遠了。
柴紹氣得七竅生煙,卻不敢因小失大。
撥轉馬頭,沖着身後的弟兄們叫嚷,“你等準備好了麼?左右,拿戰鼓來!” 吃完了幹糧的騎兵們聞聽此言,默默地開始整隊。
幾名壯漢擡來一面巨大的戰鼓,在河畔高出處支好,然後把鼓槌捧給了柴紹。
從親衛手中接過鼓槌,柴紹就準備下令進攻。
手還沒等舉起來,明法參軍段志達又湊到他跟前,低聲提醒,“大将軍,小心對岸有詐!” “有詐?一個亡命徒而已!能翻出什麼風浪?”柴紹掃了對方一眼,非常不客氣地反問。
話雖如此,他卻皺着眉頭将鼓槌放到了身邊的鼓架子上。
伍天錫的舉止的确非常蹊跷,按道理,衆寡懸殊之下,他應該盡早燒掉木橋才對。
這樣才可能有效阻止官軍。
可如果他是存心使詐,按照古書上的戰例,他就不該在木橋上再多餘地放三道拒馬。
因為不放拒馬的話,還能勉強算個疑兵之計。
萬一碰上個多疑的對手,有可能會誤認為濡水北岸藏有埋伏。
可眼下拒馬已經擺了出來,等于明白地告訴别人,濡水北岸沒有多少士卒。
就打算蠻幹硬拼,拼到對方一個算一個! 這是哪個師娘教詭計?這是哪學來的,二半吊子兵法?柴紹自問飽讀兵書,可從沒見過像伍天錫這樣,用計隻用一半,卻又落下一半的?猶豫了好半天,他咬了咬嘴唇,低聲沖段志達道:“無論有沒有埋伏,都得試試才行。
你帶着執法隊督戰,把那名新上任的定遠将軍找來,命他先派兩百人過橋!” “他叫陳良誠,是陳老的遠房侄孫!”段志達低聲提醒了一句,然後領命而去。
“嗯!”柴紹乍聞這個消息,忍不住發出一聲沉吟。
段志達是骠騎将軍段志玄的族弟,李淵身邊記室參軍段偃師的侄兒。
手眼通天,對各種傳聞野史,小道消息極為靈通。
正因為有他在身邊,柴紹才能在朝野同僚之間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而段志達口中的陳老,則特指的是李淵身邊的第一謀士陳演壽。
想當年,李氏家族在太原如何積聚實力,如何鏟除異己,如何趁勢起兵,都是此老一手謀劃。
雖然眼下此老已經功成身退,不怎麼管事,但在李氏家族中,其地位依然無可替代。
非但普通文臣武将見到他,要恭恭敬敬叫一聲陳公,就連建成、世民二人,見到他也執晚輩之禮。
柴紹既然身為李家的核心子侄,當然知道此老得罪不得。
歎了口氣,沖着身邊親兵命令,“你去,把陳良誠将軍找來,命他到我身邊,有要事交代!” “諾!”親兵拱了拱手,小跑着去傳令。
片刻之後,定遠将軍陳良誠急匆匆地趕到,沖着柴紹拱手施禮,“啟禀大将軍,弟兄們已經做好的準備,随時恭候大将軍的命令!” “你先派二百精銳做試探攻擊。
自己不要學柴孝和那笨蛋,殺到第一線去!”柴紹歎了口氣,低聲吩咐。
“剛才我的話說得雖然狠了些,但也明白戰敗之過,不在弟兄們頭上。
練一支騎兵不容易,怎麼着也不能把他們殺斷了種子。
待會若是久攻不下,你就向段參軍求個情。
我暗中知會他準你的請求,讓弟兄們有個借**下來就是!” “謝,謝大将軍!”已經存了必死之心的陳良誠沒想到在最後時刻,柴紹居然會放大夥一馬,感動得言語哽咽。
看到他那幅感激涕零的模樣,柴紹又歎了口氣,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長者的口**叮囑:“但你要自己把握好尺度,不能讓大夥存了僥幸之心。
領兵打仗,軍法尤為重要。
如果對畏縮不前者過分縱容,則沒人肯賣命作戰了!” “末将省得!大将軍盡管放心。
隻要有一絲希望,末将也要堅持到底!”陳良誠拱手施禮,大聲回應。
“去吧,我看着你!”柴紹揮了揮手,命令對方下去指揮戰鬥。
自己抓起身邊的鼓槌,慢慢地舉了起來。
嗚嗚嗚嗚,角聲驟然吹響,低沉而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