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問鼎(六)

關燈
些,誰平素沒本事也交了好運,大夥都不計較了。

    反正都是過眼富貴,未必有人享受得着。

     收拾完了這群殘兵,柴紹撥轉馬頭奔向河畔。

    他要好好看一看,把他麾下精銳打殘了的家夥,到底是哪路神仙?為什麼撿了便宜卻不燒掉木橋,反而想憑借幾重臨時搭建拒馬阻擋兩萬大軍的腳步?對方的人數不多,絕對不可能超過五千,這點在剛才兩軍隔着河比賽趕路時,對方隊伍濺起的煙塵規模上,他就能看得出。

    以不到五千兵馬妄圖硬抗李家兩萬大軍,帶兵的要麼是亡命徒,要麼就是個瘋子! 伍天錫不是亡命徒,也不是瘋子!他隻是膽子稍微比常**了些,臨陣經驗多了些而已。

    濡水河上的确隻有眼前這一座木橋,但可以過河的渡口卻有十幾處。

    最近一處距離木橋隻有七、八裡遠,柴紹稍微費點兒工夫就能找得到。

    所以,燒掉木橋,頂多可以耽擱李家軍兩個時辰。

    而留着木橋不燒,卻可以把對方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木橋上來,根本顧不上去尋找渡口。

     所以,伍天錫甯願利用橋頭地形狹窄,兵力無法展開的優勢,跟李家軍耗上一耗。

    隻要拖過一個晚上再加半個白天,他相信,程名振一定會趕過來,利用别的辦法給李家軍以痛擊! 看到李家軍的一名将領先是站在騎兵中間指手畫腳,然後慢慢打馬走向河畔,伍天錫判斷,此人想必就是傳說中的悍将,長安城中有名的,丢了老婆自個跑路的大俠柴紹。

    笑着跳下剛剛才搭建好的指揮台,單手倒拖着把陌刀迎了過去。

     隔着一座血淋淋的木橋,雙方主将同時止步。

    目光迅速在空中一接,然後同時大笑着拱手。

     “在下柴紹,敢問對岸英雄姓名!”不愧為世家子弟,盛怒之中,言談舉止依舊彬彬有禮。

     想比之下,伍天錫就沒風度得多了,雙手搭在刀杆上,大聲嚷嚷:“你就是柴紹吧。

    俺聽說過。

    爺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洺州營領軍都尉伍天錫是也!” “洺州營?”柴紹眉頭輕皺,記憶裡,他從沒聽說過窦建德麾下還有這樣一支隊伍。

    想必是托庇在窦建德旗下的一夥悍匪,犯不着他太費神。

    “武都尉是吧!好一條壯漢。

    窦建德已經是涸澤之魚,你又何必為他殉葬?” “你說的話什麼意思嘞,俺聽不太懂!”伍天錫晃着腦袋,存心跟柴紹裝*,“吃誰家飯,替誰家幹。

    俺是既然吃了洺州營的軍糧,少不得要跟你拼一拼。

    這地方小,擺不開多少兵。

    來,來,來,幹脆咱倆都别帶兵了,就在橋上大戰三百回合!” 說罷,單手一按拒馬,居然拖着幾十斤中的陌刀跳上了橋面。

    柴紹身邊的護衛擔心主将遇刺,立刻抽出兵器,死死堵住南側的橋頭。

    伍天錫先是裝模作樣地向前跑了幾步,然後停下身軀,**地問道:“怎麼上這麼多人。

    莫非你沒膽子跟我單挑麼?速速上來,咱們比劃比劃,我盡量手下留情便是!” “哪個需要你手下留情!”柴紹當年在長安城内是赫赫有名的長眉大俠,打遍皇宮附近數條街都找不到對手。

    聽得伍天錫說話如此嚣張,把人群一分,就想上前與對方拼命。

    明法參軍段志達就跟在他身後,見到此景,趕緊大喝了一聲,“此乃兩軍陣前,豈可由個人逞勇鬥狠。

    姓武的鼠輩,趕緊回去洗幹淨腦袋。

    爺爺這就帶兵去取!” 被段志達的喝聲吓了一跳,柴紹猛然驚醒。

    強壓住心頭煩躁,用馬鞭沖着伍天錫戟指,“我不懼你,但也不會陪你逞勇鬥狠。

    要切磋,且待我将你生擒活捉之後。

    此刻,你我還是拿些真本事出來吧!““呵呵呵,口氣真大,不怕閃了舌頭。

    誰生擒誰還不一定呢。

    你不信,盡管發兵過來!”伍天錫連連撇嘴,說話的聲音越來越高。

     無論他再怎麼挑釁,柴紹也不肯跟他單挑決勝負。

    伍天錫又損了對方幾句,估計着柴紹“懦弱”的樣子已經被對岸的李家軍士卒看清楚了,笑着一拍屁股,大聲說道:“你不敢來,也就算了。

    千萬别派手下弟兄替你送死。

    大夥都是一條命,憑什麼你自己不上,卻讓别人抱着腦袋向前沖。

    言盡于此,我回去了。

    等你想比試時,盡管派人給我送信!” 說罷,将陌刀扛在肩膀上,接連跳過三重拒馬,樂颠颠地跑遠了。

    柴紹氣得七竅生煙,卻不敢因小失大。

    撥轉馬頭,沖着身後的弟兄們叫嚷,“你等準備好了麼?左右,拿戰鼓來!” 吃完了幹糧的騎兵們聞聽此言,默默地開始整隊。

    幾名壯漢擡來一面巨大的戰鼓,在河畔高出處支好,然後把鼓槌捧給了柴紹。

    從親衛手中接過鼓槌,柴紹就準備下令進攻。

    手還沒等舉起來,明法參軍段志達又湊到他跟前,低聲提醒,“大将軍,小心對岸有詐!” “有詐?一個亡命徒而已!能翻出什麼風浪?”柴紹掃了對方一眼,非常不客氣地反問。

    話雖如此,他卻皺着眉頭将鼓槌放到了身邊的鼓架子上。

    伍天錫的舉止的确非常蹊跷,按道理,衆寡懸殊之下,他應該盡早燒掉木橋才對。

    這樣才可能有效阻止官軍。

    可如果他是存心使詐,按照古書上的戰例,他就不該在木橋上再多餘地放三道拒馬。

    因為不放拒馬的話,還能勉強算個疑兵之計。

    萬一碰上個多疑的對手,有可能會誤認為濡水北岸藏有埋伏。

    可眼下拒馬已經擺了出來,等于明白地告訴别人,濡水北岸沒有多少士卒。

    就打算蠻幹硬拼,拼到對方一個算一個! 這是哪個師娘教詭計?這是哪學來的,二半吊子兵法?柴紹自問飽讀兵書,可從沒見過像伍天錫這樣,用計隻用一半,卻又落下一半的?猶豫了好半天,他咬了咬嘴唇,低聲沖段志達道:“無論有沒有埋伏,都得試試才行。

    你帶着執法隊督戰,把那名新上任的定遠将軍找來,命他先派兩百人過橋!” “他叫陳良誠,是陳老的遠房侄孫!”段志達低聲提醒了一句,然後領命而去。

     “嗯!”柴紹乍聞這個消息,忍不住發出一聲沉吟。

    段志達是骠騎将軍段志玄的族弟,李淵身邊記室參軍段偃師的侄兒。

    手眼通天,對各種傳聞野史,小道消息極為靈通。

    正因為有他在身邊,柴紹才能在朝野同僚之間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而段志達口中的陳老,則特指的是李淵身邊的第一謀士陳演壽。

    想當年,李氏家族在太原如何積聚實力,如何鏟除異己,如何趁勢起兵,都是此老一手謀劃。

    雖然眼下此老已經功成身退,不怎麼管事,但在李氏家族中,其地位依然無可替代。

    非但普通文臣武将見到他,要恭恭敬敬叫一聲陳公,就連建成、世民二人,見到他也執晚輩之禮。

     柴紹既然身為李家的核心子侄,當然知道此老得罪不得。

    歎了口氣,沖着身邊親兵命令,“你去,把陳良誠将軍找來,命他到我身邊,有要事交代!” “諾!”親兵拱了拱手,小跑着去傳令。

    片刻之後,定遠将軍陳良誠急匆匆地趕到,沖着柴紹拱手施禮,“啟禀大将軍,弟兄們已經做好的準備,随時恭候大将軍的命令!” “你先派二百精銳做試探攻擊。

    自己不要學柴孝和那笨蛋,殺到第一線去!”柴紹歎了口氣,低聲吩咐。

    “剛才我的話說得雖然狠了些,但也明白戰敗之過,不在弟兄們頭上。

    練一支騎兵不容易,怎麼着也不能把他們殺斷了種子。

    待會若是久攻不下,你就向段參軍求個情。

    我暗中知會他準你的請求,讓弟兄們有個借**下來就是!” “謝,謝大将軍!”已經存了必死之心的陳良誠沒想到在最後時刻,柴紹居然會放大夥一馬,感動得言語哽咽。

     看到他那幅感激涕零的模樣,柴紹又歎了口氣,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長者的口**叮囑:“但你要自己把握好尺度,不能讓大夥存了僥幸之心。

    領兵打仗,軍法尤為重要。

    如果對畏縮不前者過分縱容,則沒人肯賣命作戰了!” “末将省得!大将軍盡管放心。

    隻要有一絲希望,末将也要堅持到底!”陳良誠拱手施禮,大聲回應。

     “去吧,我看着你!”柴紹揮了揮手,命令對方下去指揮戰鬥。

    自己抓起身邊的鼓槌,慢慢地舉了起來。

     嗚嗚嗚嗚,角聲驟然吹響,低沉而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