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問鼎(六)
關燈
小
中
大
力道。
陌刀手身上的重铠,又恰恰是羽箭的克星。
幾輪亂射過後,洺州營的子弟沒一人中箭倒地,被誤傷的李家軍騎兵卻有十好幾。
在自己人和敵人的兩面夾擊下,橋上的騎兵徹底崩潰了,不待陌刀手們逼到自己眼前,甩開馬镫,自己跳入了濡水。
秋天的濡水流勢正急,将全身輕甲的騎兵緩緩一卷,就立刻“吞”了下去。
水面上隻留下幾隻頭盔,幾杆刀鞘,依稀證明曾經有人墜落。
“殺,殺,殺,将他們擠下去!”伍天錫搶過親衛手中的鼓槌,親自敲響戰鼓。
随着“咚咚咚”的鼓聲,陌刀手們愈發銳不可當。
他們伴着鼓點緩緩推進,将橋上擠成一團的李家軍人馬剝掉一層又一層,血肉橫飛,血流如注,持刀者們卻宛若沒有感覺的木偶,不管前方是怒罵還是哀求,機械地舉刀,落刀,如癡如狂。
伍天錫親眼看到一名李家軍騎兵被三把陌刀同時砍中,連人帶馬變成數塊掉進河中。
然後,他又看見一名騎兵跳下坐騎,雙手把住木橋的護欄,翻身躲閃。
陌刀手們一刀剁下,留住兩條手臂,将失去手臂的身體逼入血河。
一道無名木橋,宛若通往地獄的入口。
随着陌刀手們們每前進一步,便有數名不甘心的靈魂離開軀體,被閻王收走。
這簡直是一邊倒的屠殺,沒有任何道理可講。
人數占盡優勢的李家起兵後退,後退,哀哭着後退。
忽然轟地一聲,受驚的蝗蟲般讓開橋的另外一端,讓開橋面上已經剩餘不多的自家袍澤的後路。
随即,所有擠在橋面上的李家士卒放棄了相依為命的戰馬,或爬或翻,沿着護欄,橋沿,鼠竄而走。
一座橋,徹底在洺州營眼前讓了出來。
大半被人血染得通紅,小半則擠滿了失去主人的戰馬。
幾名機靈的洺州營士卒立刻點燃了事先準備好的火把,小跑着沖向橋頭。
隻要橋上的陌刀手全部退下來,把木橋付之一炬,大夥的任務就徹底完成了。
但是,伍天錫突然出現在大夥的面前,伸手制止了衆人的下一步動作。
“别燒橋,給姓柴的留點念想!”對着滿臉驚詫的弟兄,他狂笑着大喊。
當柴紹帶領大軍趕到河邊的時候,奪橋之戰已經結束。
一千三百多名李家騎兵如同霜打了的莊稼般呆立在濡水南岸的河灘上,一動不動。
任由河對岸的洺州營将士在對岸四下砍伐木材,于橋頭北側搭建起一重重拒馬。
見到此景,柴紹心頭的怒火“呼”地一下就騰了起來。
脫離侍衛的保護,縱馬沖到正在發呆的騎兵們中間,低聲怒吼:“怎麼回事?柴秀和哪去了?讓他過了見我!” 騎兵們木然地後退幾步,張了張嘴巴,卻誰也沒有勇氣回應。
柴大将軍以鐵腕治軍,賞罰極為分明。
對有功者從來不吝賜予重賞,對于犯了錯誤者也毫無憐憫之意。
剛才那場夢魇般惡戰,定遠将軍以身殉國。
按照“大隋”軍法,他們這些部下應該沖過橋去跟全部戰死才對。
而大夥既沒勇氣血戰到底,又搶不回柴秀和将軍的遺體,等待他們将是什麼樣的懲處可想而知! “都啞巴了,還是*了,柴秀和呢?死了?”見沒人上前回答自己的問話,柴紹心裡猛然一沉,豎起眼睛,盯住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名騎兵喝問。
“屬,屬下……”那名騎兵被瞪得脊背發虛,卻避無可避,立刻抽抽搭搭地哭了起來。
“屬下不知道,屬下沒看見。
屬下來得慢,趕到這裡時,仗差不得已經打完了……” “廢物!”柴紹策馬上前幾步,一把推開哭哭啼啼的騎手。
然後抽出腰間橫刀,高舉着喊道:“帶兵的将軍呢?還有誰活着,速速過來見我!明法參軍,準備執行軍紀!” 兩句話他一口氣喊出,呆立在橋頭的騎兵們立刻“轟”地一下有了反應。
個别人撥轉戰馬,作勢欲逃。
但大多數騎兵都跳下了馬背,重重地跪在地上,叩頭不止。
“大将軍,不怪弟兄們!”一名校尉模樣的人手腳并用爬了過來,抱着柴紹的馬腿哭喊。
“定遠将軍、懷化郎将和時德将軍都戰死在對岸了。
賊子用陌刀隊封住了橋頭,大夥拼了**命也過不去,過不去啊!” “什麼!”柴紹舉起橫刀,奮力劈下。
刀落到一半,突然歪了歪,砍進了校尉身邊的泥土裡,“铛”地一聲斷成了兩截。
定遠将軍柴秀和、懷化郎将李德堪、時德将軍劉省身,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嫡系。
無論個人武藝和領兵能力,都在他手下排得上号。
三位将軍,居然在一天之内全部戰死了,麾下這支騎兵還能剩下些什麼?這可是他麾下最最精銳的士卒,如今核心将領全部死光,就剩了一個小小校尉當頂梁柱,讓人如何不心痛?須知将乃軍之魂,一支失去靈魂的**,人數再多也不過是群行屍走肉而已,根本不可能再投入戰場。
懷着滿腔悲憤,柴紹扭頭看向不遠處的木橋。
這才發現,整座橋身都已經被血染成了紅色。
個别地方血迹還沒有凝固,順着橋的邊緣,淅淅瀝瀝地往下淌。
橋下,就是奔騰的秋水。
汛期已經到來,水流甚急,卻無法洗淨那一縷縷紅,讓整個河面奔騰如血。
那都是我親手訓練出來的精銳啊!看着看着,柴紹眼前一黑,身體就開始搖晃。
那名校尉雖然職位低微,為人卻還十分機靈,不管斷在自己身邊一寸外的刀鋒,跳将起來,雙手抱住柴紹的身體,繼續哭叫道:“大将軍節哀。
大将軍,弟兄們已經盡力了。
橋太窄,沖上去也隻是白白送死啊!” “白白送死也得死。
失掉了主将,你等本來就該死在河對岸!”柴紹掙了兩下,掙脫了對方的攙扶,眼前一陣陣發黑,嘴裡說出來的話卻絲毫不肯放松。
“你,從現在開始就是定遠将軍,這支騎兵全部歸你指揮。
給你們一刻鐘時間休息,一刻鐘之後,老子親自為你們擂鼓壯行!” “大将軍!”校尉楞了一下,連連後退。
從正六品昭武校尉被直接提拔為正五品定遠将軍,他等于接連升了**。
可這**官職,卻要他拿**命來換。
柴大将軍親口說了,要為大夥擂鼓。
也就是說,要讓他帶着身後這一千三百多名幸存下來的騎兵,把命全都填到橋頭上去。
“怎麼,不敢?”柴紹皺起眉頭,嘴角上帶着淡淡的冷笑。
“末将謝大将軍不斬之恩!”那名校尉咬咬牙,長身站起,抱拳肅立。
“你們呢,願意死在明法參軍的刀下,還是願意死在河對岸!”柴紹側轉頭,咬着牙沖其餘的騎兵大喊。
騎兵們面面相觑,沉默了片刻,終于有人帶頭上前,大聲回應,“謝将軍不斬之恩。
我等願意舍命奪橋,一雪前恥!” “好!”柴紹用力一揮胳膊。
“我柴紹的麾下,容不得孬種。
先前是柴秀和無能,怪不得大夥。
現在柴秀和已經死了。
你等無需為他抵命。
原來的校尉升為将軍,旅率升為校尉,隊正升為旅率。
旅率之下官員,由校尉自行任命報備。
打下眼前這座橋,無論你等是死了還是活着,升**會算數。
除此之外,柴某還會親自向唐王為你等請功。
隻要拿下眼前這座橋,就每人授勳三轉,賞勳田十畝,戰後立即兌現,決不食言!” “謝大将軍!”這下,連先前準備逃走的騎兵也靠攏上前,齊聲喊道。
對于普通士卒來說,授不授勳還是次要的,十畝勳田可是了不得**。
那意味着隻要李家當政,自己就有十畝可以傳給子孫,永不繳納賦稅的土地。
一家人永遠不會再有凍餓之憂。
“不必謝我。
”柴紹輕輕擺手,語氣又迅速轉向低沉,“打不下眼前這座橋,你等就全死在橋上。
千萬别往後退。
咱們醜話說在前頭,退下一人,我斬一人。
一隊退下過半,我連逃兵帶隊正一并斬首。
一旅退下過半,逃兵,旅率,隊正皆斬。
一團退下過半,逃兵斬首,包括領軍校尉之内的所有軍官皆斬!明法參軍,上前記下所有軍官的名字和新晉升後的職務!” “諾!”明法參軍段志達帶領十餘名文職幕僚跑上前來,拿出紙筆挨個統計騎兵中身穿軍官服色者姓名。
騎兵們見此,知道今日退一步,進一步都難逃一死,索**豁了出去,掏出幹糧,打來還泛着粉色的河水就開始用餐。
至于今天誰升官升得快
陌刀手身上的重铠,又恰恰是羽箭的克星。
幾輪亂射過後,洺州營的子弟沒一人中箭倒地,被誤傷的李家軍騎兵卻有十好幾。
在自己人和敵人的兩面夾擊下,橋上的騎兵徹底崩潰了,不待陌刀手們逼到自己眼前,甩開馬镫,自己跳入了濡水。
秋天的濡水流勢正急,将全身輕甲的騎兵緩緩一卷,就立刻“吞”了下去。
水面上隻留下幾隻頭盔,幾杆刀鞘,依稀證明曾經有人墜落。
“殺,殺,殺,将他們擠下去!”伍天錫搶過親衛手中的鼓槌,親自敲響戰鼓。
随着“咚咚咚”的鼓聲,陌刀手們愈發銳不可當。
他們伴着鼓點緩緩推進,将橋上擠成一團的李家軍人馬剝掉一層又一層,血肉橫飛,血流如注,持刀者們卻宛若沒有感覺的木偶,不管前方是怒罵還是哀求,機械地舉刀,落刀,如癡如狂。
伍天錫親眼看到一名李家軍騎兵被三把陌刀同時砍中,連人帶馬變成數塊掉進河中。
然後,他又看見一名騎兵跳下坐騎,雙手把住木橋的護欄,翻身躲閃。
陌刀手們一刀剁下,留住兩條手臂,将失去手臂的身體逼入血河。
一道無名木橋,宛若通往地獄的入口。
随着陌刀手們們每前進一步,便有數名不甘心的靈魂離開軀體,被閻王收走。
這簡直是一邊倒的屠殺,沒有任何道理可講。
人數占盡優勢的李家起兵後退,後退,哀哭着後退。
忽然轟地一聲,受驚的蝗蟲般讓開橋的另外一端,讓開橋面上已經剩餘不多的自家袍澤的後路。
随即,所有擠在橋面上的李家士卒放棄了相依為命的戰馬,或爬或翻,沿着護欄,橋沿,鼠竄而走。
一座橋,徹底在洺州營眼前讓了出來。
大半被人血染得通紅,小半則擠滿了失去主人的戰馬。
幾名機靈的洺州營士卒立刻點燃了事先準備好的火把,小跑着沖向橋頭。
隻要橋上的陌刀手全部退下來,把木橋付之一炬,大夥的任務就徹底完成了。
但是,伍天錫突然出現在大夥的面前,伸手制止了衆人的下一步動作。
“别燒橋,給姓柴的留點念想!”對着滿臉驚詫的弟兄,他狂笑着大喊。
當柴紹帶領大軍趕到河邊的時候,奪橋之戰已經結束。
一千三百多名李家騎兵如同霜打了的莊稼般呆立在濡水南岸的河灘上,一動不動。
任由河對岸的洺州營将士在對岸四下砍伐木材,于橋頭北側搭建起一重重拒馬。
見到此景,柴紹心頭的怒火“呼”地一下就騰了起來。
脫離侍衛的保護,縱馬沖到正在發呆的騎兵們中間,低聲怒吼:“怎麼回事?柴秀和哪去了?讓他過了見我!” 騎兵們木然地後退幾步,張了張嘴巴,卻誰也沒有勇氣回應。
柴大将軍以鐵腕治軍,賞罰極為分明。
對有功者從來不吝賜予重賞,對于犯了錯誤者也毫無憐憫之意。
剛才那場夢魇般惡戰,定遠将軍以身殉國。
按照“大隋”軍法,他們這些部下應該沖過橋去跟全部戰死才對。
而大夥既沒勇氣血戰到底,又搶不回柴秀和将軍的遺體,等待他們将是什麼樣的懲處可想而知! “都啞巴了,還是*了,柴秀和呢?死了?”見沒人上前回答自己的問話,柴紹心裡猛然一沉,豎起眼睛,盯住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名騎兵喝問。
“屬,屬下……”那名騎兵被瞪得脊背發虛,卻避無可避,立刻抽抽搭搭地哭了起來。
“屬下不知道,屬下沒看見。
屬下來得慢,趕到這裡時,仗差不得已經打完了……” “廢物!”柴紹策馬上前幾步,一把推開哭哭啼啼的騎手。
然後抽出腰間橫刀,高舉着喊道:“帶兵的将軍呢?還有誰活着,速速過來見我!明法參軍,準備執行軍紀!” 兩句話他一口氣喊出,呆立在橋頭的騎兵們立刻“轟”地一下有了反應。
個别人撥轉戰馬,作勢欲逃。
但大多數騎兵都跳下了馬背,重重地跪在地上,叩頭不止。
“大将軍,不怪弟兄們!”一名校尉模樣的人手腳并用爬了過來,抱着柴紹的馬腿哭喊。
“定遠将軍、懷化郎将和時德将軍都戰死在對岸了。
賊子用陌刀隊封住了橋頭,大夥拼了**命也過不去,過不去啊!” “什麼!”柴紹舉起橫刀,奮力劈下。
刀落到一半,突然歪了歪,砍進了校尉身邊的泥土裡,“铛”地一聲斷成了兩截。
定遠将軍柴秀和、懷化郎将李德堪、時德将軍劉省身,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嫡系。
無論個人武藝和領兵能力,都在他手下排得上号。
三位将軍,居然在一天之内全部戰死了,麾下這支騎兵還能剩下些什麼?這可是他麾下最最精銳的士卒,如今核心将領全部死光,就剩了一個小小校尉當頂梁柱,讓人如何不心痛?須知将乃軍之魂,一支失去靈魂的**,人數再多也不過是群行屍走肉而已,根本不可能再投入戰場。
懷着滿腔悲憤,柴紹扭頭看向不遠處的木橋。
這才發現,整座橋身都已經被血染成了紅色。
個别地方血迹還沒有凝固,順着橋的邊緣,淅淅瀝瀝地往下淌。
橋下,就是奔騰的秋水。
汛期已經到來,水流甚急,卻無法洗淨那一縷縷紅,讓整個河面奔騰如血。
那都是我親手訓練出來的精銳啊!看着看着,柴紹眼前一黑,身體就開始搖晃。
那名校尉雖然職位低微,為人卻還十分機靈,不管斷在自己身邊一寸外的刀鋒,跳将起來,雙手抱住柴紹的身體,繼續哭叫道:“大将軍節哀。
大将軍,弟兄們已經盡力了。
橋太窄,沖上去也隻是白白送死啊!” “白白送死也得死。
失掉了主将,你等本來就該死在河對岸!”柴紹掙了兩下,掙脫了對方的攙扶,眼前一陣陣發黑,嘴裡說出來的話卻絲毫不肯放松。
“你,從現在開始就是定遠将軍,這支騎兵全部歸你指揮。
給你們一刻鐘時間休息,一刻鐘之後,老子親自為你們擂鼓壯行!” “大将軍!”校尉楞了一下,連連後退。
從正六品昭武校尉被直接提拔為正五品定遠将軍,他等于接連升了**。
可這**官職,卻要他拿**命來換。
柴大将軍親口說了,要為大夥擂鼓。
也就是說,要讓他帶着身後這一千三百多名幸存下來的騎兵,把命全都填到橋頭上去。
“怎麼,不敢?”柴紹皺起眉頭,嘴角上帶着淡淡的冷笑。
“末将謝大将軍不斬之恩!”那名校尉咬咬牙,長身站起,抱拳肅立。
“你們呢,願意死在明法參軍的刀下,還是願意死在河對岸!”柴紹側轉頭,咬着牙沖其餘的騎兵大喊。
騎兵們面面相觑,沉默了片刻,終于有人帶頭上前,大聲回應,“謝将軍不斬之恩。
我等願意舍命奪橋,一雪前恥!” “好!”柴紹用力一揮胳膊。
“我柴紹的麾下,容不得孬種。
先前是柴秀和無能,怪不得大夥。
現在柴秀和已經死了。
你等無需為他抵命。
原來的校尉升為将軍,旅率升為校尉,隊正升為旅率。
旅率之下官員,由校尉自行任命報備。
打下眼前這座橋,無論你等是死了還是活着,升**會算數。
除此之外,柴某還會親自向唐王為你等請功。
隻要拿下眼前這座橋,就每人授勳三轉,賞勳田十畝,戰後立即兌現,決不食言!” “謝大将軍!”這下,連先前準備逃走的騎兵也靠攏上前,齊聲喊道。
對于普通士卒來說,授不授勳還是次要的,十畝勳田可是了不得**。
那意味着隻要李家當政,自己就有十畝可以傳給子孫,永不繳納賦稅的土地。
一家人永遠不會再有凍餓之憂。
“不必謝我。
”柴紹輕輕擺手,語氣又迅速轉向低沉,“打不下眼前這座橋,你等就全死在橋上。
千萬别往後退。
咱們醜話說在前頭,退下一人,我斬一人。
一隊退下過半,我連逃兵帶隊正一并斬首。
一旅退下過半,逃兵,旅率,隊正皆斬。
一團退下過半,逃兵斬首,包括領軍校尉之内的所有軍官皆斬!明法參軍,上前記下所有軍官的名字和新晉升後的職務!” “諾!”明法參軍段志達帶領十餘名文職幕僚跑上前來,拿出紙筆挨個統計騎兵中身穿軍官服色者姓名。
騎兵們見此,知道今日退一步,進一步都難逃一死,索**豁了出去,掏出幹糧,打來還泛着粉色的河水就開始用餐。
至于今天誰升官升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