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浮沉(一)
關燈
小
中
大
說來慚愧!”程名振不清楚窦建德問此話何意,隻好笑着搖頭。
“臣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孫六叔開了許多藥,卻一直沒有效果!” “按理說,這是你的家事,孤不該插手。
但你和娟子都算孤的晚輩,所以麼”窦建德笑笑,将身體緩緩前傾,“所以孤就随便問問。
如果需要請哪個名醫,你盡管開口。
孤就算綁票,也給你将他綁來!” “謝主公關心!”程名振楞了一下,趕緊笑着拱手,“說實話,臣見過的名醫當中,沒一個強過孫六叔的。
并且六叔說此事完全要聽天由命,自己急也沒用!” “倒也是!”窦建德笑着點頭,“有老孫這大國手在,的确犯不着另尋名醫。
不過”他想了想,語重心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你何不再娶一房妾室?是娟子不許麼?還是你自己沒遇到何意的!” “臣一時還沒顧得上。
拙荊那邊倒是沒說過什麼!”程名振心裡又是一愣,立刻出言替杜鵑辯解。
“那就好。
那就好。
我想娟子也不是那妒婦!”窦建德就像個長舌婦人一般,在一件事上糾纏個沒完。
“如果她心懷嫉妒的話,我可要說說她了。
既然不是,你不妨在身邊找尋找尋。
如果實在找不到,我倒可以讓宋先生幫忙尋摸尋摸!” ‘原來在這等着我呢!’程名振略一琢磨,心裡瞬間雪亮。
臉色微紅,拱手相謝,“多謝主公關照。
但臣乃粗鄙之人,得娶娟子已經知足了。
可不敢再委屈别人做小!” “那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你乃當世豪傑,無論娶了誰,還能辱沒了她?”看到程名振那番手足無措模樣,窦建德哈哈大笑。
“你要是舍不得,讓新人做個平妻便是。
兩頭大,自然誰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五指尚分長短,世間哪有平妻?日子過得久了,必然會生閑隙!”程名振正色搖頭,心裡恨不得一句話将窦建德的想法徹底堵死,“況且主公可曾聞聽過,‘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之語?” 聽程名振突然掉起了書包,窦建德也是一愣。
好在他讀書多,涉獵頗雜。
很快就明白了程名振想表達的意思,笑了笑,搖頭回應。
“卿欲效仿漢之宋弘,孤自然也做得光武。
這話就不提了,當孤從沒說起過!呵呵,鵑子能遇到你,真是她的福分!” “主公相待之恩,臣永不敢忘!”程名振長身而起,正色說道。
“哈哈,哈哈!”窦建德扶住他的胳膊,開懷大笑。
君臣二人互相打量,心裡都湧上一股說不出的輕松。
注:漢光武的姐姐看中了宋弘,想下嫁為妻。
光武便約了宋弘,問他,“富易交,貴易妻,人情乎?”宋弘感念夫妻恩情,回答說: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光武無奈,隻好勸姐姐放棄了嫁給宋弘的想法。
書中程名振猜到了窦建德的意思,所以引了宋弘的原話。
窦建德讀書甚多,知道光武與宋弘的這段典故。
所以立刻放棄了給程名振說媒的打算。
因而程名振感恩,窦建德亦對屬下表示贊賞。
窦王爺準備将紅線郡主嫁給教頭!盡管當事各方都刻意保持了低調,有關窦建德試圖嫁妹的消息還是不胫而走! “那窦紅線可是一枝花!” “程将軍大仁大義,當然應該享受這齊人之福!” “你懂個屁,姓窦的嫁過來,讓七當家往哪擱!” “不是還有個兩頭大的說法麼?”“胡扯,一碗水都難端平,兩頭怎可能同樣大。
那姓窦的背後還有哥哥撐腰,咱七當家能不受委屈麼?” “看不出那小妮子如此有心!虧得咱七當家還拿她當妹妹!” “好在窦王爺的兒子已經大了,否則說不定他要摔上多少回。
咱們教頭這是唉!” “程郡守和王将軍可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的結義兄弟,姓窦的這是怎麼回事?” 聞聽消息的人們議論紛紛,或羨慕之,或者鄙夷之,或困惑之,就是沒人肯仔細推敲一下,這個雲山霧罩的消息到底有幾分為真。
也不怪大夥推波助瀾。
在襄國郡的大多數人眼裡,程名振稱得上是個少年英雄。
而古往今來,英雄美人一直是人們在茶餘飯後最流行的話題。
凡英雄出現的地方,一定要有美人相伴,并且越多越好,至于英雄自己受得了受不了,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與談論者向來無關。
而程名振自出道以來,家裡隻有杜鵑一個,不僅就讓人們覺得有些美中不足了。
也有少數居心叵測者,此刻巴不得看程名振、窦建德等人的笑話。
在他們看來,世間一切事情背後都與利益挂鈎。
程名振這樁婚事也不例外。
窦建德之所以眼巴巴地趕到平恩來嫁妹子,是因為程名振功勞大,名望高,窦建德必須拿出些實質上的東西才能收住他的心。
在此是個人都可以稱孤道寡的亂世,爵位,官職都不值錢,所以拿婚姻做維持親密關系的紐帶也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如果程名振接受了這樁婚姻,他以往的重感情,講義氣的假面目就會被徹底拆穿。
而如果程名振拒絕了這樁婚姻,其與窦建德二人之間勢必産生間隙,正好給有心人以可乘之機。
總之,無論是真心祝福程名振也好,暗中對他懷恨在心也罷,人們都樂見傳言為真,并且對程名振娶了窦紅線後,家中即将發生的故事充滿了期待。
但窦建德這個人非常不地道,沒等大夥的熱情冷下來,他卻搶先一步帶着妹妹回聊城了。
害得無數雙翹首以盼的眼睛瞬間充滿了失望,接連數日都打不起精神。
窦建德走了,他此番出巡帶來的餘波卻一直沒有衰退。
“原來窦王爺是這麼好的一個人!”在民間,特别是那些新開辟的屯田點中,人們對窦建德留下的一切痕迹都津津樂道。
窦王爺用過的鋤頭,窦王爺耪過的田壟,窦王爺趕過的耕牛,窦王爺修過的溝渠。
曾經被官府形容為青面獠牙,鋸齒紅發的窦王爺,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讓大夥感到如此親切,如此鮮活。
他就像鄰家一個老農,善良、坦誠,待人友善。
有這樣一個耕過地,懂得民間疾苦的王爺在頭上罩着,大夥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有奔頭。
當然,也不能忘記程大人的功勞。
日後如果他們一個當皇帝,一個當宰相,那就完美了。
兩人都是青天大老爺,有他們在,官吏仗勢欺人,豪強肆意橫行的日子肯定一去不複返了。
與民間對窦建德的崇拜日益高漲趨勢格格不入的是,在洺州營上層,特别是程名振身邊那些人眼裡,窦建德的形象卻悄悄地打了個折扣。
有道是,最好交情見面初。
随着那些能掐會算、料事如神、寬宏大度的光環褪去,衆人越來越懷疑大夥去年的選擇是否正确?雖然窦建德此行表現得像以往一樣睿智,一樣寬宏大度,平易近人,可他的睿智卻讓人越來越難以心安。
在此人的如炬目光下,你幾乎難以藏住任何**。
就好像什麼衣服都沒穿,呈現出來完全是一具赤條條地**。
之所以人家不奚落你身上的疤痕,是人家故意裝着看不見。
什麼時候想揪之出來,絕對輕而易舉。
也許,窦建德表現出來的,是每個試圖成就霸業者必須的王者之氣。
讓對方畏威且懷德,私底下不敢起人任何二心。
對于那些被窦家軍強行征辟來的賢達、名士們來說,窦建德這一手馭下之道收效的确非常明
“臣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孫六叔開了許多藥,卻一直沒有效果!” “按理說,這是你的家事,孤不該插手。
但你和娟子都算孤的晚輩,所以麼”窦建德笑笑,将身體緩緩前傾,“所以孤就随便問問。
如果需要請哪個名醫,你盡管開口。
孤就算綁票,也給你将他綁來!” “謝主公關心!”程名振楞了一下,趕緊笑着拱手,“說實話,臣見過的名醫當中,沒一個強過孫六叔的。
并且六叔說此事完全要聽天由命,自己急也沒用!” “倒也是!”窦建德笑着點頭,“有老孫這大國手在,的确犯不着另尋名醫。
不過”他想了想,語重心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你何不再娶一房妾室?是娟子不許麼?還是你自己沒遇到何意的!” “臣一時還沒顧得上。
拙荊那邊倒是沒說過什麼!”程名振心裡又是一愣,立刻出言替杜鵑辯解。
“那就好。
那就好。
我想娟子也不是那妒婦!”窦建德就像個長舌婦人一般,在一件事上糾纏個沒完。
“如果她心懷嫉妒的話,我可要說說她了。
既然不是,你不妨在身邊找尋找尋。
如果實在找不到,我倒可以讓宋先生幫忙尋摸尋摸!” ‘原來在這等着我呢!’程名振略一琢磨,心裡瞬間雪亮。
臉色微紅,拱手相謝,“多謝主公關照。
但臣乃粗鄙之人,得娶娟子已經知足了。
可不敢再委屈别人做小!” “那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你乃當世豪傑,無論娶了誰,還能辱沒了她?”看到程名振那番手足無措模樣,窦建德哈哈大笑。
“你要是舍不得,讓新人做個平妻便是。
兩頭大,自然誰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五指尚分長短,世間哪有平妻?日子過得久了,必然會生閑隙!”程名振正色搖頭,心裡恨不得一句話将窦建德的想法徹底堵死,“況且主公可曾聞聽過,‘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之語?” 聽程名振突然掉起了書包,窦建德也是一愣。
好在他讀書多,涉獵頗雜。
很快就明白了程名振想表達的意思,笑了笑,搖頭回應。
“卿欲效仿漢之宋弘,孤自然也做得光武。
這話就不提了,當孤從沒說起過!呵呵,鵑子能遇到你,真是她的福分!” “主公相待之恩,臣永不敢忘!”程名振長身而起,正色說道。
“哈哈,哈哈!”窦建德扶住他的胳膊,開懷大笑。
君臣二人互相打量,心裡都湧上一股說不出的輕松。
注:漢光武的姐姐看中了宋弘,想下嫁為妻。
光武便約了宋弘,問他,“富易交,貴易妻,人情乎?”宋弘感念夫妻恩情,回答說: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光武無奈,隻好勸姐姐放棄了嫁給宋弘的想法。
書中程名振猜到了窦建德的意思,所以引了宋弘的原話。
窦建德讀書甚多,知道光武與宋弘的這段典故。
所以立刻放棄了給程名振說媒的打算。
因而程名振感恩,窦建德亦對屬下表示贊賞。
窦王爺準備将紅線郡主嫁給教頭!盡管當事各方都刻意保持了低調,有關窦建德試圖嫁妹的消息還是不胫而走! “那窦紅線可是一枝花!” “程将軍大仁大義,當然應該享受這齊人之福!” “你懂個屁,姓窦的嫁過來,讓七當家往哪擱!” “不是還有個兩頭大的說法麼?”“胡扯,一碗水都難端平,兩頭怎可能同樣大。
那姓窦的背後還有哥哥撐腰,咱七當家能不受委屈麼?” “看不出那小妮子如此有心!虧得咱七當家還拿她當妹妹!” “好在窦王爺的兒子已經大了,否則說不定他要摔上多少回。
咱們教頭這是唉!” “程郡守和王将軍可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的結義兄弟,姓窦的這是怎麼回事?” 聞聽消息的人們議論紛紛,或羨慕之,或者鄙夷之,或困惑之,就是沒人肯仔細推敲一下,這個雲山霧罩的消息到底有幾分為真。
也不怪大夥推波助瀾。
在襄國郡的大多數人眼裡,程名振稱得上是個少年英雄。
而古往今來,英雄美人一直是人們在茶餘飯後最流行的話題。
凡英雄出現的地方,一定要有美人相伴,并且越多越好,至于英雄自己受得了受不了,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與談論者向來無關。
而程名振自出道以來,家裡隻有杜鵑一個,不僅就讓人們覺得有些美中不足了。
也有少數居心叵測者,此刻巴不得看程名振、窦建德等人的笑話。
在他們看來,世間一切事情背後都與利益挂鈎。
程名振這樁婚事也不例外。
窦建德之所以眼巴巴地趕到平恩來嫁妹子,是因為程名振功勞大,名望高,窦建德必須拿出些實質上的東西才能收住他的心。
在此是個人都可以稱孤道寡的亂世,爵位,官職都不值錢,所以拿婚姻做維持親密關系的紐帶也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如果程名振接受了這樁婚姻,他以往的重感情,講義氣的假面目就會被徹底拆穿。
而如果程名振拒絕了這樁婚姻,其與窦建德二人之間勢必産生間隙,正好給有心人以可乘之機。
總之,無論是真心祝福程名振也好,暗中對他懷恨在心也罷,人們都樂見傳言為真,并且對程名振娶了窦紅線後,家中即将發生的故事充滿了期待。
但窦建德這個人非常不地道,沒等大夥的熱情冷下來,他卻搶先一步帶着妹妹回聊城了。
害得無數雙翹首以盼的眼睛瞬間充滿了失望,接連數日都打不起精神。
窦建德走了,他此番出巡帶來的餘波卻一直沒有衰退。
“原來窦王爺是這麼好的一個人!”在民間,特别是那些新開辟的屯田點中,人們對窦建德留下的一切痕迹都津津樂道。
窦王爺用過的鋤頭,窦王爺耪過的田壟,窦王爺趕過的耕牛,窦王爺修過的溝渠。
曾經被官府形容為青面獠牙,鋸齒紅發的窦王爺,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讓大夥感到如此親切,如此鮮活。
他就像鄰家一個老農,善良、坦誠,待人友善。
有這樣一個耕過地,懂得民間疾苦的王爺在頭上罩着,大夥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有奔頭。
當然,也不能忘記程大人的功勞。
日後如果他們一個當皇帝,一個當宰相,那就完美了。
兩人都是青天大老爺,有他們在,官吏仗勢欺人,豪強肆意橫行的日子肯定一去不複返了。
與民間對窦建德的崇拜日益高漲趨勢格格不入的是,在洺州營上層,特别是程名振身邊那些人眼裡,窦建德的形象卻悄悄地打了個折扣。
有道是,最好交情見面初。
随着那些能掐會算、料事如神、寬宏大度的光環褪去,衆人越來越懷疑大夥去年的選擇是否正确?雖然窦建德此行表現得像以往一樣睿智,一樣寬宏大度,平易近人,可他的睿智卻讓人越來越難以心安。
在此人的如炬目光下,你幾乎難以藏住任何**。
就好像什麼衣服都沒穿,呈現出來完全是一具赤條條地**。
之所以人家不奚落你身上的疤痕,是人家故意裝着看不見。
什麼時候想揪之出來,絕對輕而易舉。
也許,窦建德表現出來的,是每個試圖成就霸業者必須的王者之氣。
讓對方畏威且懷德,私底下不敢起人任何二心。
對于那些被窦家軍強行征辟來的賢達、名士們來說,窦建德這一手馭下之道收效的确非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