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飄絮(五)

關燈
,趕緊後退着擺手,“别,别别,别别别,不是什麼值錢玩意兒。

    要是太平年景,這東西也就能拿來喂豬。

    眼下沒辦法,公子,公子……” 羅成聽得先是一愣,随後臉色愈發紅潤。

    不是懊惱劉老漢拿喂豬的東西給自己吃,而是羞愧自己無用,離開了父親的庇護居然連最簡單的食物價格都支付不起。

     “老劉啊,敢情你就請我們大夥吃豬食啊!”正尴尬間,伍天錫突然笑着插了一句。

     衆人聞聽,登時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

    “劉老摳,你舍不得就直說麼,不帶這般埋汰人的!” “不是,我不是哪個意思。

    ”劉老漢自知說錯了話,沖着大夥連連作揖。

    “小老兒怎麼敢?小老兒,小老兒不沖别人,就是沖着程大人……” “行了,他們逗你玩呢!”程名振笑着攙扶住他。

    “我當年在褲裆巷住的時候,這東西還不是天天能吃得到呢。

    待會兒你派人套車,到縣城裡找管倉庫的主簿再領兩千斤麥子回來。

    春天體力活重,别讓大夥吃得太差!” “這,這,大人,我這不是跟您變着法哭窮了麼?”劉老漢砸吧着嘴,滿臉苦相。

    他隻是想向程名振表達謝意,可沒想着讨要糧食。

    誰料到自己拿出了幾盤子菜饽饽,卻換回了兩千斤金燦燦的麥子回來! “算我借給大夥的,這回是當年帳,秋天打下糧食後足數還!”程名振拍了拍老漢的手,笑着開解。

     “唉,唉!”劉老漢連聲答應。

    隻要程名振說明了是借,他心裡就不犯愁。

    當年程名振剛到平恩時,也是“借”給了他一千斤麥子。

    劉家屯的人争氣,第二年就把帳全還上了。

    到了第三年秋天打下糧食,劉家屯開出的荒地是最初了五倍,非但不再需要官府赈濟,而且還能拿出一部分來借給新來附近安置的同鄉。

     “老人家,這個栗子面青蒿饽饽,你們這兒家家都吃得上麼?”同樣的情景看在窦紅線眼裡,與羅成眼裡完全不同。

    趁着劉老漢還沒退下的功夫,她搶着追問。

     “能!”劉老漢先是肯定地點點頭,然後又低聲補充,“不過各家各戶的手藝不同,過日子的方法也不一樣。

    有的人家過日子精細,就往裡邊再摻些苦麻子、婆婆丁什麼的,省下糧食為将來打算。

    有的人家不會計算,就粗一頓,細一頓,也能湊合着過。

    還有的,就像屯子冬天老畢家,他家媳婦手巧,菜饽饽都能蒸的跟擀面杖頭大小,上面用紅花點着小圓點,不但好看,吃的時候一口一個兒,保準被噎人。

    ” 大夥聞言細看,立刻在手裡的菜饽饽中央看到了一個小小的花瓣。

    顯然,今天端出來待客的野菜點心出自屯子裡最巧手人家,而不是劉老漢自己提供。

    難得的是菜饽饽做得仔細,每個花瓣都放在正中間,令整個菜饽饽看上去就像一個含苞待放的花蕾。

     “今天這些點心和幹果出自誰家,過後你挨家給你多分二十斤麥子。

    秋後不用還,算作大夥的茶點錢!”程名振接過老漢的話頭,笑着吩咐。

     “這,這怎麼成!”老漢急得連連擺手,“本來就拿不出手的東西,大人您不跟我們計較,我們哪還能再要……” “大夥過得都不容易。

    你老人家現在不在乎這點兒東西,不代表别人也不在乎!”程名振笑着解釋,“我當年最恨狗官白吃白拿,現在自己當了官兒,卻不能學着人家做狗!” 老漢無奈,隻好笑着答應了。

    一雙眼睛卻不時在羅成和窦紅線身邊瞟來瞟去,眼神裡透着深深的自豪。

     地方上能出這麼一位好官,也的确值得百姓們自豪。

    窦紅線歪着腦袋想了片刻,沖着程名振輕聲說道:“怪不得我哥哥總是誇你,你的确比我見過的所有當官的都好。

    即使在豆子崗附近,尋常人家春天也是純拿野菜頂着,很少能見到面渣。

    你這裡人過的日子,比咱們那邊強太多了。

    ” “我這邊好幾年前就開始屯田,所以才能如此。

    ”程名振猜不透窦紅線的意思,非常小心地回應,“窦王爺那邊隻是一直沒空出時間,我聽說從今年開始,他已經下令讓各地都開始屯田墾荒了!” “那也得懂行的人指點才行!”窦紅線笑了笑,繼續道。

    “我剛才聽老人家一直叫你郡守大人,怎麼,你不帶兵了?” 羅成心裡也一直懷着同樣的疑問,不過鑒于自己的身份,沒好意思開口打聽。

    此刻聽到窦紅線問出了自己想問的話,立刻把耳朵豎了起來。

    答案清晰地傳入他的耳内,卻讓他有些不敢相信。

    “我見王爺有志讓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就主動提出轉行做文官。

    剛才一直忘了跟郡主和羅公子說明,我現在是襄國郡守兼平恩縣令,已經不再帶兵打仗了!” “什麼?”窦紅線的聲音很尖利,吵得羅成不得不将頭側開一點兒,以免變成聾子,“你不帶兵了?哥哥答應了你!他可真夠糊塗的!誰給他出的馊主意,我找他算賬去!” “是我自己主動提出來的!郡主殿下!”程名振站起身,鄭重強調。

     窦紅線的氣焰立刻矮了下去,眨巴着眼睛,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憑着對程名振夫妻兩個的理解,她為哥哥的愚蠢決定而感到憤怒。

    但程名振急于攔阻自己的表現上,她又隐約猜到此事并非像說得這般簡單。

    莫非…….,猛然間,一個想法竄入她的心頭。

    但細看程名振夫妻怡然自得的模樣,她又為這個判斷找不到任何支持。

     “有人平生志在封侯,也有人甘願為百姓謀,不計得失。

    我想,程大哥應是後者!紅線,咱們這般俗人,就别拿燕雀之心度鲲鵬之志了吧”關鍵時刻,羅成還是沒忘了出頭維護窦紅線,笑了笑,低聲總結。

     這句話說得恰到好處,既捧了程名振,又給窦紅線找到了台階下。

    窦紅線側頭,給了他一個甜甜的微笑,然後沖程名振飄然下拜,“如此,小妹就先向程大哥賠禮。

    然後再代替哥哥和河北百姓謝程大哥高義!” “郡主言重了。

    程某祖籍便在平恩,回報桑梓,乃程某應盡之義!”程名振起身避開,然後長揖相還。

     “程大哥不必過謙!” “郡主折殺微臣!” 兩人身份地位都很高,一個不肯直腰起來,另外一個斷然無法主動平身。

    還是羅成閱曆廣,笑着走到二人中間,低聲建議,“咱們還是别拜了吧!再拜下去,茶都涼了。

    既然都是好朋友,就别老扯及什麼身份。

    否則,我一個幽州人混在你們河北人中間,還不被當成了探子!” 衆人聞之,又是一陣大笑。

    笑過之後,也就都收起了架子,不再談公務上的事情。

    程名振又跟劉老漢問了幾句屯田墾荒方面的詳細情況,然後放下茶盞,招呼大夥起身。

    “如果諸位休息差不多了,咱們就走吧。

    别耽誤了劉老的正事兒,也别誤了回城!” “走吧,走吧。

    多謝老人家款待!”衆人陸續站起來,笑呵呵地回應。

     劉老漢本來想給大夥張羅頓正餐,再三挽留不住,隻好起身送出門來。

    在他的目送下,程名振等人飛身上馬,緩步出了村落,然後加快速度,疾馳而去。

    直到走出二裡之外,偶然回頭,還看見老人帶着一幹屯田點兒的婦孺,站在村口頻頻招手。

     “像這樣的屯田點兒,程兄治下有多少個?”羅成感慨萬千,對程名振的稱呼在不知不覺中就親近起來。

     話出了口,他又自覺問得魯莽,笑了笑,低聲補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