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折柳(三)

關燈
業到底能撐得住幾斤幾兩。

    單論規模,他麾下的部衆有十好幾萬。

    但其中七成以上是無法上戰場的老弱病殘。

    剩餘的三成,也不是他随便一聲令下,便願意生死相随的。

    澤地裡還有很大一部分隻求避過亂世、不思進取的破落戶。

    每次随軍出征,這些家夥總是沖鋒在後,撤退在前。

    輪到分戰利品,卻是一點兒也不肯少拿! 即便不在戰時,幾個當家人面臨的麻煩一樣不少。

    都淪落到做土匪的份兒上了,弟兄們自然不會再有太多的廉恥之心。

    所以,在這裡的人丢失些什麼東西簡直是家常便飯。

    有時候出門料理自己家門口的那塊菜地,你彎下腰捉個蟲子的功夫,待再直起腰來,身邊的鋤頭卻已經不翼而飛了。

    偷走了它的也許就是左鄰右舍,也許是昨天晚上還一起喝過酒,拍肩膀稱過兄弟的同營夥伴。

    你要能在第一時間将“竊賊”抓住,那算你有本事。

    但也别覺得抓了個人贓俱獲就理直氣壯。

    澤地裡邊,竊東西不算偷,隻算借用。

    如果你敢多說幾句擠兌人的話,被捉髒者很可能立即翻臉,跟你拼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如果發生尋常的打架鬥毆,哪怕是斷幾根肋條,撕下半拉耳朵,通常各寨内部便自行處理了,不會勞動幾位大當家前來仲裁。

    可大部分鬥毆事件,都不會僅僅局限在小傷小痛範圍内。

    衆喽啰對付官軍沒本事,打自己人卻很下得去手,動辄就會讓傷者躺在榻上趴大半年,有時甚至打出人命。

    甚至交手者雙方親朋好友糾集起來,來場大規模的械鬥,在澤地中也屢見不鮮。

     所以,平日裡,光擺平發生在喽啰們之間的内部沖突,就要耗去幾位寨主大部分精力。

    餘下的精力再被寨主們彼此之間的權力争奪占用去一部分,剩下來留給張金稱用于考慮隊伍發展壯大的時間,已經寥寥無幾了。

     若是在攻取館陶縣之前,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一天算一天,大夥都覺得無所謂。

    但兩度館陶之戰,不僅僅使張金稱一個人發現麾下喽啰們的戰鬥能力實在差得可憐。

    其他衆位寨主也對原來澤地内撒羊般的管理、經營之道産生了懷疑。

    一個半大小子程名振帶着千把鄉勇,便可以擋住數萬喽啰的猛攻。

    一個二半吊子武将王世充帶領五千匆匆趕來的江淮郡兵,便可以将數萬喽啰們打得滿地找牙。

    這還不是最丢人的兩仗,最丢人的是大夥撤出館陶前的那一幕,幾萬吃飽喝足的弟兄聞聽千把官軍來襲,居然個個心生悲壯,準備以死相拼。

    從大當家張金稱到搖旗呐喊的小喽啰,居然就沒有一個人有膽子想一想,能不能發揮自家人數上的優勢,将來犯的官軍一戰殲之! 來犯者的名号,在隊伍撤入巨鹿澤之後的第二天,便由埋伏于館陶城裡的細作送了回來。

    帶隊的武将叫楊義臣,據說是朝廷的太仆卿,很大一個官兒。

    據說還曾經帶兵打敗過突厥人的進犯,素有威名。

     難得的是此人懂得百姓的心思。

    進入館陶之後,他沒急着立刻渡過運河,尾随追殺張家軍以報煙熏之仇。

    而是組織百姓與士卒們一道出發,将曠野中殘留的火星都撲滅了,以免其再造成無法預料的災難。

    随後,此人又駁回了幾名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周家遠親的訴狀,拒絕将已經分到百姓手中的财物糧食重新收繳起來發還“苦主”。

     非但對館陶縣一地于流賊有瓜葛的百姓既往不咎,據細作彙報,這個楊義臣還利用手中的職權,在河北各地張貼安撫文告,宣布三個月内,對下山回家務農者,無論是被攜裹從賊,還是主動從賊的,都既往不咎。

    無論下山者到了哪個縣,都可以重新登記入戶。

    無論其帶着多少賊贓,也可以算作正道上賺來的家産,官府不予充公。

    如果有人願意痛改前非,大義滅親。

    隻要你繳上一名同夥的腦袋,官府甚至可以給予兩吊錢的安家費用。

     文告的内容傳開後,作用一點兒也不亞于數萬大軍。

    就年前年後這半個多月的光景,有幾個分布于清河、信都、武安三郡之間,與巨鹿澤一直有消息往來的小绺子已經銷聲匿迹。

    其寨主要麼是自己偷偷卷着鋪蓋回了家,要麼是被急于立功的手下弟兄砍了腦袋做投名狀。

    還有幾支千把人的小山寨,也是搖搖欲墜。

    清河郡守楊積善和武陽縣主簿魏征看到便宜,不顧天氣寒冷,趁機帶領本郡的鄉勇入山進剿。

    居然借着楊義臣的聲威,數日之間,将郡城附近的寨子全給挑了個幹淨! 有道是“抽了騾子驚死馬!”,眼看着河北各地的綠林豪傑一個個束手就戮,一直急着收拾巨鹿澤的河北綠林總瓢把子高士達也坐不住了。

    剛剛過了正月十五,便屈尊親筆寫了一封信給張金稱,請求他務必在春暖之後出兵騷擾一下周圍郡縣,以牽制楊義臣的兵力。

    同時,高士達還在信中表明,為了綠林道的生存,他還邀請了縱橫于河北北部與山西交界一代的王須拔、魏刀兒兩個南下策應,一并對抗官府。

     “這樣可不行!”對于高士達的任何要求,四當家王麻子都不掩飾自己的防範之心。

    “咱們這裡距離楊老虎的大營最近,一旦打急了眼,他肯定追着距離自己最近的狠揍!到時候吃虧的是咱們,撿便宜可全是别人!” “的确有點麻煩!”沒等有人替高士達說話,二當家薛頌也從交椅上站了起來,“借着去年的收成,咱們剛剛能騰出些精力來把自己的老巢收拾一下。

    真要打起仗來,大夥一走又是好幾個月。

    這過了年才重新頒布的政令,規矩,又沒人負責了!” “咱們麾下這幫兔崽子您還不清楚麼?隻要幾位寨主不在,肯定就放了羊。

    按道理,高大當家寫了信,咱們該給些面子。

    但是咱們出兵救了别人的急,無論得手失手,自己的事情都得耽誤!得不償失,得不償失!”跟未過門的女婿程名振混得久了,三當家杜疤瘌也染上了幾分斯文氣,嘬了嘬牙床,接連搖頭。

     八當家盧方元本來還想履行一下肩頭職責。

    見已經有三位有分量的當家表示了反對,歎了口氣,也不多說廢話了。

     對巨鹿澤中最近發生的事情,他心裡自有一番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