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冬至(七)
關燈
小
中
大
罵。
段瞎子笑着歎氣,“所以你暫時惹不起他,師父我現在也惹他不起。
若是師父我再年青個二十歲,還有心情跟他鬥一鬥。
現在,隻想躲得他遠遠的,别給你招一身腥!” “那也不能由着他胡來啊!”程名振還是不服氣,低聲嘟囔。
他依稀記得,在張金稱第一次攻打館陶的那個晚上,張亮口中也一直提及一個密公。
仔細想來,令張亮恭敬有加的密公,想必就是李密無疑!這王八蛋還真是個災星,哪有壞事都能插上一腳。
真應了那句話,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
“他為人擅于玩弄手段,做事又狠辣果決。
的确适于在這亂世中生存!”段瞎子笑着點評,對背叛了自己的徒弟沒有半點恨意,“但凡事皆以陰謀取之,終究成不了大氣候。
如果你讓自己身邊的人時時刻刻都提防着你會不會在他們背後下刀子,誰又那麼傻,會真心真意為你賣命?” 歎了口氣,他繼續道,“你這位師兄啊。
搗亂的本事有餘,建設的本事半點皆無。
由着性子一味混鬧下去,早晚把自己的命給賠上!” 看了一眼程名振,老人兩眼含笑,“你沒他精明,但聰明卻不輸于他。
為了自己的将來,今後做事要多想想,多存些仁念。
仇恨未必能讓人感到快樂,怒目視人之際,你自己先會憋一肚子火……” 這已經臨别贈言了,程名振不敢不鄭重點頭。
老瞎子又撥了撥他的頭發,笑着說道:“其實這些話跟你說為時未免有些早。
等你将來大一些,自會有所感悟。
師父我跟你這麼大的時候,還稀裡糊塗的在秦淮河上跟人争粉頭呢。
知道的還沒你一半多。
這人啊,總是經曆過一些事情,才會明白一些道理。
明白了之後總想說給後人聽,後人卻又總笑前人迂!” 老瞎子平時的話并不算太多,臨别在即,卻變成了一個很啰嗦的人,絮絮叨叨地将一些江湖上的潛在規矩,以及為人處事的必要忌諱講個沒完。
程名振心裡難過,一邊抹着眼睛,一邊強迫自己牢牢記下了。
雖然師父的很多觀點他根本不理解,也未必贊同,但這些以慈父般身份說出的話,其分量在他眼裡卻絲毫不比那張藏寶圖來得輕。
“綠林這條道,向來是越走越窄的。
你今日無奈落了進去,若有機會,便記得早些脫身!”老瞎子心情也有些激動,拉着程名振的手仔細叮囑,“你師父我當年快意恩仇,跺一跺腳整個河北都晃悠。
可是現在,你也見到了,想找個地方睡個安穩覺,卻難嘗所願!” “都怪李密那王八蛋,師父放心,有機會我一定殺了他!”程名振緊咬牙關,紅着眼睛賭咒。
雖然與李密素未謀面,但此刻在他心中,李密的可惡程度絲毫不遜于林縣令等人。
後者不過是毀了他的生活,害他不得不與流賊為伍。
而前者卻奪走了他的師父,奪走了他剛剛得到的一點點長輩關愛。
“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有今日之果,必有前時之因。
要說,也未必完全怪得了他!”老瞎子看了程名振一眼,笑着搖頭。
“當年師父我身負國恨家仇,想不出别的報複辦法,就一怒之下入了綠林。
本以為可以憑着江湖豪傑們成一番大業,忙碌了小半輩子,除了造就無數冤魂外,什麼都沒剩下!” “師父……”程名振的嘴張了張,卻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才能讓老瞎子的歎息聲聽起來不太那麼沉重。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老瞎子又歎了口氣,“師父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本來是個終日無所事事的公子哥。
除了喝酒、打架之外,其他的紅塵俗事,根本沒操過心,也懶得操心!” 提到當年的風花雪月,他的眼神慢慢變得溫柔。
“如果不是大隋皇帝楊堅派遣五十萬兵馬打過了長江,你師父我還不知道要花天酒地到什麼時候。
結果一覺醒來,卻發現災難已經臨頭,立刻吓得手足無措!” 大隋兵馬橫掃江南的光輝事迹,程名振小時候曾經聽父親講過。
隻不過那時他是站在勝利者的一方為大隋英雄歡呼,壓根兒沒想過南陳人對這場摧枯拉朽般的大戰會什麼感受。
此刻被老瞎子的歎息聲一勾,心中不知不覺地便換了個立場。
國破之愁,家亡之恨,隐隐約約地湧上心來。
“楊廣的大軍已經快殺到京城邊上了。
大陳皇帝還隻顧着在後宮創造新曲子。
平素驕橫跋扈的武将們要麼望風而逃,要麼主動請降,在大隋的兵鋒前居然連半刻功夫都堅持不住。
”老瞎子又是惋惜,又是憤懑,不知不覺間手上的力道加大,握得程名振的手腕隐隐做痛。
猜測到師父肯定出身于江南豪門,心中傷痛頗重。
程名振也不敢将胳膊抽開,咬着牙努力苦忍。
老瞎子卻很快意識到自己失态,笑着松開手,低聲問道,“如果換了你是陳人,你會如何去做?” “這,這個……”程名振嘟囔了幾聲,沒法給出答案。
他畢竟沒有類似的經曆,并且當慣了底層小民的他對任何官府都沒什麼好感。
若是大隋國也淪落到大陳國的境地,像他這樣的升鬥小民,恐怕也隻是對着入侵者憤憤地看上兩眼,然後繼續低頭為生活而奔忙。
反正誰來了都要收稅納糧,姓陳和皇帝和姓楊的皇帝未必有什麼分别。
段瞎子笑着歎氣,“所以你暫時惹不起他,師父我現在也惹他不起。
若是師父我再年青個二十歲,還有心情跟他鬥一鬥。
現在,隻想躲得他遠遠的,别給你招一身腥!” “那也不能由着他胡來啊!”程名振還是不服氣,低聲嘟囔。
他依稀記得,在張金稱第一次攻打館陶的那個晚上,張亮口中也一直提及一個密公。
仔細想來,令張亮恭敬有加的密公,想必就是李密無疑!這王八蛋還真是個災星,哪有壞事都能插上一腳。
真應了那句話,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
“他為人擅于玩弄手段,做事又狠辣果決。
的确适于在這亂世中生存!”段瞎子笑着點評,對背叛了自己的徒弟沒有半點恨意,“但凡事皆以陰謀取之,終究成不了大氣候。
如果你讓自己身邊的人時時刻刻都提防着你會不會在他們背後下刀子,誰又那麼傻,會真心真意為你賣命?” 歎了口氣,他繼續道,“你這位師兄啊。
搗亂的本事有餘,建設的本事半點皆無。
由着性子一味混鬧下去,早晚把自己的命給賠上!” 看了一眼程名振,老人兩眼含笑,“你沒他精明,但聰明卻不輸于他。
為了自己的将來,今後做事要多想想,多存些仁念。
仇恨未必能讓人感到快樂,怒目視人之際,你自己先會憋一肚子火……” 這已經臨别贈言了,程名振不敢不鄭重點頭。
老瞎子又撥了撥他的頭發,笑着說道:“其實這些話跟你說為時未免有些早。
等你将來大一些,自會有所感悟。
師父我跟你這麼大的時候,還稀裡糊塗的在秦淮河上跟人争粉頭呢。
知道的還沒你一半多。
這人啊,總是經曆過一些事情,才會明白一些道理。
明白了之後總想說給後人聽,後人卻又總笑前人迂!” 老瞎子平時的話并不算太多,臨别在即,卻變成了一個很啰嗦的人,絮絮叨叨地将一些江湖上的潛在規矩,以及為人處事的必要忌諱講個沒完。
程名振心裡難過,一邊抹着眼睛,一邊強迫自己牢牢記下了。
雖然師父的很多觀點他根本不理解,也未必贊同,但這些以慈父般身份說出的話,其分量在他眼裡卻絲毫不比那張藏寶圖來得輕。
“綠林這條道,向來是越走越窄的。
你今日無奈落了進去,若有機會,便記得早些脫身!”老瞎子心情也有些激動,拉着程名振的手仔細叮囑,“你師父我當年快意恩仇,跺一跺腳整個河北都晃悠。
可是現在,你也見到了,想找個地方睡個安穩覺,卻難嘗所願!” “都怪李密那王八蛋,師父放心,有機會我一定殺了他!”程名振緊咬牙關,紅着眼睛賭咒。
雖然與李密素未謀面,但此刻在他心中,李密的可惡程度絲毫不遜于林縣令等人。
後者不過是毀了他的生活,害他不得不與流賊為伍。
而前者卻奪走了他的師父,奪走了他剛剛得到的一點點長輩關愛。
“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有今日之果,必有前時之因。
要說,也未必完全怪得了他!”老瞎子看了程名振一眼,笑着搖頭。
“當年師父我身負國恨家仇,想不出别的報複辦法,就一怒之下入了綠林。
本以為可以憑着江湖豪傑們成一番大業,忙碌了小半輩子,除了造就無數冤魂外,什麼都沒剩下!” “師父……”程名振的嘴張了張,卻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才能讓老瞎子的歎息聲聽起來不太那麼沉重。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老瞎子又歎了口氣,“師父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本來是個終日無所事事的公子哥。
除了喝酒、打架之外,其他的紅塵俗事,根本沒操過心,也懶得操心!” 提到當年的風花雪月,他的眼神慢慢變得溫柔。
“如果不是大隋皇帝楊堅派遣五十萬兵馬打過了長江,你師父我還不知道要花天酒地到什麼時候。
結果一覺醒來,卻發現災難已經臨頭,立刻吓得手足無措!” 大隋兵馬橫掃江南的光輝事迹,程名振小時候曾經聽父親講過。
隻不過那時他是站在勝利者的一方為大隋英雄歡呼,壓根兒沒想過南陳人對這場摧枯拉朽般的大戰會什麼感受。
此刻被老瞎子的歎息聲一勾,心中不知不覺地便換了個立場。
國破之愁,家亡之恨,隐隐約約地湧上心來。
“楊廣的大軍已經快殺到京城邊上了。
大陳皇帝還隻顧着在後宮創造新曲子。
平素驕橫跋扈的武将們要麼望風而逃,要麼主動請降,在大隋的兵鋒前居然連半刻功夫都堅持不住。
”老瞎子又是惋惜,又是憤懑,不知不覺間手上的力道加大,握得程名振的手腕隐隐做痛。
猜測到師父肯定出身于江南豪門,心中傷痛頗重。
程名振也不敢将胳膊抽開,咬着牙努力苦忍。
老瞎子卻很快意識到自己失态,笑着松開手,低聲問道,“如果換了你是陳人,你會如何去做?” “這,這個……”程名振嘟囔了幾聲,沒法給出答案。
他畢竟沒有類似的經曆,并且當慣了底層小民的他對任何官府都沒什麼好感。
若是大隋國也淪落到大陳國的境地,像他這樣的升鬥小民,恐怕也隻是對着入侵者憤憤地看上兩眼,然後繼續低頭為生活而奔忙。
反正誰來了都要收稅納糧,姓陳和皇帝和姓楊的皇帝未必有什麼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