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紅塵(一)

關燈
“你看,你看,我光顧提蔘湯了。

    居然沒有拿碗!”蓮子這才想起自己分内之事,急得直在圍裙上直搓手。

    “你等等啊,我這就給你找碗去。

    别急着喝,剛熬好的東西,燙!” 話音未落,她的人已經不知飄到了何處。

    隻抛下程名振一個人歪在病榻上,起也不是,卧也不是,額頭上冷汗直冒。

     再這樣下去,恐怕杜鵑有一百個口也說不清楚了。

    自己畢竟是有婚約的人,不能誤了人家姑娘的終身。

    況且自己與綠林好漢們走到一路,原本是不得已而為之。

    待風波過後,還得回館陶城過日子呢,可不能惹了太多不該惹的麻煩。

    如是想着,程名振的心神慢慢清醒起來,慢慢地用手掌支撐起上半身,慢慢地向榻沿挪動。

     畢竟是練過武的身子,即便比平時虛弱了些,也能不至于軟成一團爛泥。

    強忍着身上的不适,他慢慢将腿探到地上,慢慢坐直。

    然後伸手扶住牆壁,一點點站了起來。

     頭頂的房梁和腳下的泥土都在旋轉,但力量也一點一滴向丹田聚攏。

    歇息了片刻,他試探着挪動腳步,慢慢地挪向屋門。

     “哎呀我的程少爺,您這是要幹什麼?”随着一聲驚呼,快嘴蓮嫂帶着風竄進屋子。

    手裡的碗向桌案上一丢,毫不猶豫地用肩膀頂住了程名振的腋窩。

    “快躺下,躺下。

    抻了傷口可不是鬧着玩的。

    七當家這些天為你不知道哭了多少回,你不心疼自己,也得為她多想想!” 這都是哪跟哪啊!程名振哭笑不得。

    心裡卻隐隐湧起幾分感動。

    她為我流淚?一個不相幹的女匪首為我流淚!可能麼?不可能麼?如果我真的醒不來,除了娘親,還有人替我流淚麼? 他知道二毛肯定會大哭一場,林縣令也許會說幾句惋惜的話。

    至于館陶縣的其他同僚,恐怕幸災樂禍者居多吧。

    而小杏花呢?刹那間,程名振眼前閃過一道嬌俏色的身影。

    自己上了城牆後,自己好像就沒見過她。

     她還好麼?沒為自己擔驚受怕吧?少年人的目光突然變得有些呆滞,渾身上下,大大小小的傷口鑽心地疼了起來。

     酒徒注:小九和李旭成長經曆不同,所以選擇也不會相同。

    李旭的身上有一種呆氣,或者說是讀書人對理想堅持。

    而程小九,他幼年時失去的東西太多了…… 蓮嫂是一個非常淳樸的女人,如果能改掉多嘴的毛病,估計給人的印象會更好。

    但對于程名振而言,對方多嘴并不完全是一個壞事。

    至少從她嘴裡探聽些消息要比從杜鵑那容易得多,甚至不用拐彎抹角,就能探聽得十分詳盡。

     待得兩碗蔘湯抿完,程名振對營地的情況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

    此地叫做紅花窪子,位于巨鹿澤深處。

    自從大業初年,就陸續有人因為不堪官府的橫征暴斂逃到此地謀生。

    張金稱等大當家扯旗造反後,看中了澤裡邊複雜的地形,便将不能一道随軍帶走的老弱婦孺安置在了此處。

    随着張家軍規模增大,澤中安置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漸漸的已經形成了一個大集鎮,自種自收,無捐無稅,俨然有種室外桃源的味道。

     從蓮嫂的角度看,張金稱等人對部屬的家眷還是很照顧的。

    衆人無論打漁還是種田,都不需要向張大當家納貢。

    每次出去“征集”物資回來,張家軍還會把一些粗重之物低價發賣給百姓,滿足一部分人越來越不像話的“貪心”。

     當然,人與人相處總會發生些雞毛蒜皮的争執,這個時候,張家軍的幾位頭領就充當起官老爺的角色。

    由于彼此之間“打斷骨頭連着筋”,所以頭領們處事還算得上公正。

    即便偶爾發生一些偏差,過後通過熟人遞話兒,也能變着法子糾正過來。

     “幾位大當家輪流斷案?”程名振聽得好奇,瞪着茫然的大眼睛追問。

     “哪能呢。

    家有千口,主是一人!”一邊收拾桌上的陶碗,蓮嫂一邊笑着回應,“無論什麼事情,最後自然得聽大當家的。

    但一般小事兒也煩不到他,往往四當家、六當家或者八當家出面,就把事情全擺平了!” 四當家姓王,好像與張金稱合夥做過買賣。

    從蓮嫂斷斷續續的述說中,程名振得到更多有用的消息。

    六當家出身公門,好像是個官府的差役,對刑名律法很是熟悉。

    除了這兩個得力屬下外,張金稱麾下還有二當家薛頌,三當家杜疤瘌、五當家郝老刀和七當家杜鵑,後邊這幾個人平素的精力主要放在帶兵打仗上,很少管巨鹿澤裡邊的雜事。

     不過如果有人對老營裡的女人動手動腳,一般就會被交給杜鵑修理。

    而七當家杜鵑對姐妹們極為看護,抓到肇事者,輕則當衆皮鞭狠抽,重則斷指切耳。

    因此被喽啰們送了個玉面羅刹的綽号。

    杜鵑聽了,也不生氣。

     一說到杜鵑,蓮嫂的話匣子就再控制不住。

    放下收好的碗筷,将七當家平素如何替大夥仗義出頭懲治喽啰中的無賴惡漢。

    如何好心扶危濟困,幫助弱小。

    如何幫澤地裡的女人人捎帶葛布衣服,針頭線腦,仿佛對方就是個菩薩面前的玉女,天下第一大善人般。

     程名振年齡已經不小了,豈能聽不出蓮嫂話裡話外的意思。

    趕緊笑着将話題向自己需要的地方岔,“您剛才說還有一位八當家,他入夥前是做什麼的?我這次在館陶城外,怎麼沒看到他?” 話音剛落,蓮嫂的笑容立刻收了起來。

    先探頭探腦地向外望了望,才低聲回應道:“八當家是春天剛來入夥的。

    我們也不知道他是什麼來頭。

    他一個月中,倒有半個月不會在澤裡。

    你不用管他,七當家這邊他輕易不敢過來!” “那是為何?”見蓮嫂的眼神中充滿了難以掩飾厭惡,程名振反倒被勾起的幾分好奇。

     “他那人根本就跟大夥不是一路!”蓮嫂重新拿起碗筷,快步向外走。

    “反正他輕易不來這邊,你不用擔心就是!若是敢過來,自有人去告訴七當家!” 說罷,蓮嫂用腳尖鈎開門簾,飛也般走掉了。

    屋子中又隻剩下程名振一個,對着滿窗的綠蔭發呆。

    蓮嫂口中的土匪窩和他預想中的差異實在太大,大到幾乎讓人難以接受。

    他事先的預想中,流寇們巢穴根本不該是這個樣子,他們既然能四處打劫,就根本沒必要再種田打漁,織葛紡紗。

    他們懶惰、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