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門(四)

關燈
敬模樣,靜聽林縣令的決策。

     被衆人再三催促了好幾遍,館陶縣令終于從沉思中回了神。

    先小心翼翼地收好箭書,然後顫抖着聲音向程小九詢問道:“你是不是有把握守住館陶?” 程小九咬了咬牙,正色答應道:“屬下不敢說有把握,但隻要屬下不死,肯定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您的安全!” “你們說如果及早降了,張金稱就會放過咱們?”林縣令轉過頭,又試圖從郭、賈兩位捕頭那邊尋找信心。

     兩位捕頭剛才雖然合夥找程小九麻煩,心中對投降之後的結果也沒十足的把握。

    互相用目光交流了一番,低聲回答道:“不好說。

    張金稱那個人很有信譽,但咱們殺了他數千手下,他總得做些事情才能對底下人有所交代……” “當然了,用不着兩位捕頭大人去交代。

    這裡以縣令大人職位才是最高!”董主簿攔住賈、郭二人的話頭,冷冷地來了一句。

    “不過賈捕頭也别心存僥幸。

    杜疤瘌據說是個非常記仇的主兒。

    她女兒杜鵑是頭母老虎,想必也不會忘了半個月前到底是誰摸了她的屁股!” 蔣捕頭被臊得老臉通紅,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就想跳起來給董主簿以顔色。

    林縣令這回卻聽明白了董主簿話裡的隐藏意味,猛然豎起了眼睛,厲聲斷喝:“都給我坐下,本縣莫非已經管不得你們了麼?不戰先亂,成何體統!” ‘還不是你個窩囊費沒主意!’賈捕頭心中暗想。

    對這個色厲内荏的縣令大人很是瞧不起。

    自從對方到館陶上任時起,他們這些胥吏就能做得了衙門大半邊天。

    一直橫行慣了,哪曾真正把對方當一縣之主對待過? 從賈捕頭的眼神中,林縣令察覺到了其真實想法。

    心中怒意更盛,高高舉起手中箭書,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誰願意投降,現在就請自己從栅欄上爬出去。

    是死是活,聽天由命。

    如果現在不走,就别再打這個主意。

    否則,本縣即便死了,也要拉幾個人墊背!” 有道是不怕當官的威風大,就怕當官的耍流氓。

    林縣令這一發狠,還真的把一衆捕頭衙役們給吓住了。

    若是平時,他們還可以采用消極怠工的辦法,把對方的銳氣給磨盡了,然後再慢慢折騰。

    現在對方麾下有程小九這個愣頭青,如果他們不肯好好做事,林縣令一聲招呼,程小九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接過大夥撂下的挑子! 所以,最該死的人還是程小九!衆胥吏狠狠地瞪了一眼無知少年,悶頭坐了下去。

    靜聽林縣令能拿出什麼萬全之策來。

     “大人如果能向周家借些家丁,守城會更有把握!”董主簿看準機會,低聲進言。

     “本官回頭就去拜會周公子!”林縣令盡管心裡為難,嘴上還是很爽快地答應了主簿的建議。

    他現在的苦處無法說于任何人聽。

    館陶周家雖然号稱跟他有舊,但那都是看在蒲山公李密的面子上的交往。

    如今李密和楊玄感已經起兵造反,而館陶縣卻一直虛與委蛇。

    周家鑒于這種情況,還肯不肯對他這個縣令鼎力相助,就很難說得清楚了。

     董主簿跟縣令關系密切,一看對方臉色,便明白了他在擔心什麼。

    想了想,笑着開解道:“周家是咱們館陶最富的大戶。

    張金稱發兵攻打館陶,十有八九還是沖着周家去的。

    所以保全縣城,相當于保全周家。

    否則縣城一破,周家的院牆也經不起流賊幾次沖擊!” “那倒也是!”林縣令歎息着點頭。

     “周家院牆那麼高,幾乎就是座城中之城。

    ”董主簿想了想,繼續替縣令出主意,“大人不妨将自己和同僚們的家眷也安排到周家去。

    一則防止暴民趁機在城中鬧事。

    二來也讓周家知曉,咱們與他同仇敵忾,不會丢下他們家自己先撤了!” 這條計策聽起來合情合理,其實卻在建議林縣令将衆官吏的家眷先送入周家當人質。

    這樣,即便郭、賈兩位捕頭和他的弟子們有心跟張金稱勾搭,也得多為自己的兒孫考慮考慮。

    林德恩雖然向來懦弱,生死關頭也憋出了幾分狠勁來。

    當下點點頭,大聲命令道:“諸曹主事,還有捕頭、班頭、牢頭,今晚天黑之前必須将家眷送入周家大院。

    本縣會跟周公子好好商量,專門騰出房間來安置大夥的親人。

    萬一咱們守不住城牆,就退入周家繼續堅持。

    反正本縣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就決不讓張金稱得了館陶!” “大人千萬不可如此!”郭捕頭氣得臉色發黑,站起來抗議,“咱們如果把家眷都送入周府,不等于告訴百姓守不住館陶了麼?一旦民心先亂了,恐怕城牆失陷得更快!” “本縣會像昨夜一樣,親自站在城牆上!”林縣令又用力拍了下桌案,大聲喝道。

    “本縣會親自站在城牆上,讓百姓看着本縣。

    誰先于本縣退下來,本縣可以放過他,城裡百姓怎麼做,本縣決不過問!” 說罷,目光掃視全場,全身上下竟然散發出了從沒有過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