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莺柯(一)
關燈
小
中
大
分兌現的可能。
三鬥米數量不多,可也夠養活四、五口人呢!縣太老爺一向施行無為而治,來館陶這麼多年了,從來沒做過任何事情,這回怎地突然生了雄心,想起維護阖縣安全來了? 有了話頭轉移注意力,頭頂上的日光和肚子裡的饑餓感覺也就不那麼難捱了。
衆人眼巴巴地又等了兩個時辰,當太陽升到頭頂上的時候,寬闊威嚴的衙門口終于有了動靜。
“铛铛铛铛”随着一通刺耳的銅鑼響,幾名手持長鞭的幫閑氣勢洶洶地沖了出來。
“站遠些,站遠些!你們這些娘胎裡帶出來的苦囚!”程小九見過的蔣老爺威風凜凜,殺氣騰騰,舞動長鞭,行走于千十名壯漢中間如入無人之境。
帶領着一幹徒子徒孫将前來應募的漢子們硬生生逼退了十幾步,蔣英雄才施施然回到衙門口的台階上站好,大聲喝道:“傳縣尊林老爺令,凡前來應募者,必須家世清白,為人正直,有裡正出文書擔保。
此外,身有殘疾着不取,意志不堅定者不取,體力不充沛者不取。
爾等可都聽清楚了?” “聽清楚了!”已經被曬得頭暈眼花的衆人巴不得征募立刻開始,扯着嗓子回應。
蔣老爺微笑着點頭,目光從衆人臉上緩緩巡過。
看得出來,他很喜歡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自我陶醉了一會兒後,清清嗓子,大聲斷喝:“林縣尊有令,所有應募壯士即刻前往小校場報名,擇優錄用,唯才是舉!” “轟!”人群立刻開了鍋。
“小校場離這裡三裡多地呢!蔣老爺?!”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聲提醒。
回頭看看同伴們早已撒開了雙腿,趕緊用力勒了一下肚子上的麻繩,盡最快速度向城東北側的小校場奔去。
“嫌遠在家歇着!娘胎裡帶出來的死囚!”蔣姓弓手惡聲惡氣地回應,擡起頭,看見所有人都已經跑得遠遠了,向地上唾了口吐沫,滿臉輕蔑,“一群死囚,趕着去送死。
嘿嘿,看你們能吃幾頓飽飯!” 罵完了,點手吩咐幫閑們牽過自己的寶馬良駒,踩着小牢子的肩膀跳上坐騎,慢吞吞趕向校場看熱鬧。
這個臨時招募鄉勇主意本來就出自他師父郭捕頭之手,所以其中細節蔣姓弓手都清清楚楚。
表面上,這個募兵令所提得條件非常嚴格,實際上,凡是在第一天應募者,衙門會照單全收,一個不落。
此時的館陶縣令林德恩,隻怕前來吃糧的人少,不怕前來領米的人多。
雖然他許給了每名鄉勇每月三鬥米的糧饷,但蔣弓手知道,有命吃完這三鬥米的人絕對不會超過其中一半!。
而死于非命的人,照例是沒有撫恤的。
衙門裡征募鄉勇的榜文裡邊早就交代得清清楚楚,保衛鄉裡,人人有責,吃糧當兵,全憑自願。
非但如此,蔣弓手還知道,就在五天前,也就是天雷劈塌東城牆的第二天,衙門裡武藝最好的賈捕頭在城門口調戲一女子不果,被打得口吐鮮血。
而打傷他的人據說是一對進城賣藥材的父女,老者已經年近五十,看上去随時跌一跤都可能跌死。
小的恰恰豆蔻芳華,出落得如同一朵百合般水靈。
十幾名大小弓手、幫閑、牢子聞聽此訊,立刻糾結起來前去給賈捕頭報仇。
大夥兒仗着人多勢衆追出城外兩裡,結果在城東的白馬坡,被那賣藥材的父女赤手空拳,全部放翻于地。
好在那白馬坡距離城門實在太近,賣藥的父女不敢動殺機,所以衆幫閑們才撿了條命回來。
回來後照着官府的通緝文告一對,那父女哪裡是什麼普通賣藥的百姓,分明是巨寇張金稱麾下三當家病無常杜疤瘌和他的女兒,玉面羅刹杜鵑花才對! “娘胎裡帶出來的死囚!”想着募兵令的起因,蔣姓弓手再次唾罵道。
五天前,人家不過是來探探館陶縣的虛實。
下次杜氏父女再至館陶,眼前這座看似甯靜的小縣,如何逃得了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命運?
三鬥米數量不多,可也夠養活四、五口人呢!縣太老爺一向施行無為而治,來館陶這麼多年了,從來沒做過任何事情,這回怎地突然生了雄心,想起維護阖縣安全來了? 有了話頭轉移注意力,頭頂上的日光和肚子裡的饑餓感覺也就不那麼難捱了。
衆人眼巴巴地又等了兩個時辰,當太陽升到頭頂上的時候,寬闊威嚴的衙門口終于有了動靜。
“铛铛铛铛”随着一通刺耳的銅鑼響,幾名手持長鞭的幫閑氣勢洶洶地沖了出來。
“站遠些,站遠些!你們這些娘胎裡帶出來的苦囚!”程小九見過的蔣老爺威風凜凜,殺氣騰騰,舞動長鞭,行走于千十名壯漢中間如入無人之境。
帶領着一幹徒子徒孫将前來應募的漢子們硬生生逼退了十幾步,蔣英雄才施施然回到衙門口的台階上站好,大聲喝道:“傳縣尊林老爺令,凡前來應募者,必須家世清白,為人正直,有裡正出文書擔保。
此外,身有殘疾着不取,意志不堅定者不取,體力不充沛者不取。
爾等可都聽清楚了?” “聽清楚了!”已經被曬得頭暈眼花的衆人巴不得征募立刻開始,扯着嗓子回應。
蔣老爺微笑着點頭,目光從衆人臉上緩緩巡過。
看得出來,他很喜歡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自我陶醉了一會兒後,清清嗓子,大聲斷喝:“林縣尊有令,所有應募壯士即刻前往小校場報名,擇優錄用,唯才是舉!” “轟!”人群立刻開了鍋。
“小校場離這裡三裡多地呢!蔣老爺?!”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聲提醒。
回頭看看同伴們早已撒開了雙腿,趕緊用力勒了一下肚子上的麻繩,盡最快速度向城東北側的小校場奔去。
“嫌遠在家歇着!娘胎裡帶出來的死囚!”蔣姓弓手惡聲惡氣地回應,擡起頭,看見所有人都已經跑得遠遠了,向地上唾了口吐沫,滿臉輕蔑,“一群死囚,趕着去送死。
嘿嘿,看你們能吃幾頓飽飯!” 罵完了,點手吩咐幫閑們牽過自己的寶馬良駒,踩着小牢子的肩膀跳上坐騎,慢吞吞趕向校場看熱鬧。
這個臨時招募鄉勇主意本來就出自他師父郭捕頭之手,所以其中細節蔣姓弓手都清清楚楚。
表面上,這個募兵令所提得條件非常嚴格,實際上,凡是在第一天應募者,衙門會照單全收,一個不落。
此時的館陶縣令林德恩,隻怕前來吃糧的人少,不怕前來領米的人多。
雖然他許給了每名鄉勇每月三鬥米的糧饷,但蔣弓手知道,有命吃完這三鬥米的人絕對不會超過其中一半!。
而死于非命的人,照例是沒有撫恤的。
衙門裡征募鄉勇的榜文裡邊早就交代得清清楚楚,保衛鄉裡,人人有責,吃糧當兵,全憑自願。
非但如此,蔣弓手還知道,就在五天前,也就是天雷劈塌東城牆的第二天,衙門裡武藝最好的賈捕頭在城門口調戲一女子不果,被打得口吐鮮血。
而打傷他的人據說是一對進城賣藥材的父女,老者已經年近五十,看上去随時跌一跤都可能跌死。
小的恰恰豆蔻芳華,出落得如同一朵百合般水靈。
十幾名大小弓手、幫閑、牢子聞聽此訊,立刻糾結起來前去給賈捕頭報仇。
大夥兒仗着人多勢衆追出城外兩裡,結果在城東的白馬坡,被那賣藥材的父女赤手空拳,全部放翻于地。
好在那白馬坡距離城門實在太近,賣藥的父女不敢動殺機,所以衆幫閑們才撿了條命回來。
回來後照着官府的通緝文告一對,那父女哪裡是什麼普通賣藥的百姓,分明是巨寇張金稱麾下三當家病無常杜疤瘌和他的女兒,玉面羅刹杜鵑花才對! “娘胎裡帶出來的死囚!”想着募兵令的起因,蔣姓弓手再次唾罵道。
五天前,人家不過是來探探館陶縣的虛實。
下次杜氏父女再至館陶,眼前這座看似甯靜的小縣,如何逃得了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