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莺柯(二)

關燈
王二毛和程小九兩人身子骨本來就生得比其他人靈活,早晨時又吃過半條蛇,肚子裡邊有肉在,所以跑起來比餓着肚子的人快上幾倍。

    順着人縫之間三晃兩晃,轉眼便到了縣城内唯一的小校場。

    擡頭向裡邊粗粗望了望,徑直奔用以登記應募者名姓的點将台跑去。

     縣衙裡的一幹幕僚正在鬧哄哄地拍縣令馬屁,誇贊除了縣令林大人外,天底下絕對不會有第二個智者能想出易地報名,以考驗應募民壯體力的辦法。

    隻誇得縣令大人粉面如春,肋下生雲。

    突然看到兩個半大毛孩子氣喘籲籲地沖了過來,全都吃了一驚。

    當即有差役舉起水火棍迎上前去,罵罵咧咧地威脅道:“哪裡來的野孩子,不知道這裡是校場麼。

    快滾地遠遠的,别妨礙縣令大人執行公務!” 程小九和王二毛被吓了一跳,繼續向前踉跄了幾步才勉強收住了身形。

    一邊彎着腰喘粗氣,二人一邊交替着問道“請,請教差役大叔,是在這征募鄉勇麼?” “我倆,我倆前來報名,敢,敢問差役大叔,負責報名的老爺是哪一位?” 衆差役聞言一愣,仔細又打量了對方一遍,确定了眼前是兩個半大小子後,才用水火棍向外推了幾下,大聲呵斥道:“滾,哪裡涼快上哪裡玩去。

    大熱天的,咱家老爺沒功夫理會你們兩個小雜碎!” 兩名少年被推得連連後退,根本沒機會靠近點将台。

    眼看着校場邊上又露出了幾個人頭,程小九把兩腿一紮,沖着點将台上抱拳施禮,“敢問縣令大人,募兵榜上曾經說過要考校應募者的品行、心志和氣力這三項,可曾有過考校年齡這一條?我二人的确年輕,但陛下親點的李将軍十六歲已經帶着八百壯士于遼東殺了個來回。

    我二人年齡與他相若,怎地連個鄉勇也當不得?” 他打定主意要賺那三鬥米,所以兩腿紮在地上如老樹生根。

    衙役們連推了幾下沒有将他推開,忍不住瞪着眼睛罵道:“吆吆喝,小孩子不大還挺有勁兒。

    你再不滾,爺們可就動真格了!” “就不走,你們既然沒說限定年齡,就不該趕我們走!”王二毛也急了眼,雙手握住一根水火棍,用力與差役們頂起了牛。

     正僵持不下間,隻聽得點将台上一聲脆響。

    縣令林德恩猛地一拍驚堂木,大聲喝令:“不得無禮,速把兩位小壯士請上來,本縣要親自考校他們二人!” “是,大人!”差役們答應一聲,然後又狠狠地瞪了兩個毛孩子一眼,氣呼呼地讓出了一條通道。

    程小九和王二毛兩個大步向前,走到點将台下,沖着剛才發号施令的人抱拳施禮,“平恩程名振見過大人!”“館陶王二毛見過大人!” “免了!”館陶縣令林德恩笑着擺手。

    剛才程小九在台下突然提起的李将軍,就是皇帝陛下春天時作為激勵士氣的典型通報全國嘉獎的雄武郎将李旭。

    據說此子十五歲從軍,十六歲帶領八百壯士在遼東殺了一個來回,将高元小醜麾下的數十萬大軍視若土偶木梗。

    一個民間長大的毛孩子,能随口舉出官府邸報上受嘉獎的英雄為例子,并願意以其為楷模,那自然意味着他這個縣令教化萬民的本事出類拔萃。

    這樣的毛孩子若是多上幾個,來年郡裡報到京師的升遷文書上,他林德恩的名字理所當然要列在第一頁了! 上上下下反複打量程小九,越看林縣令覺得越順眼。

    這孩子身上的衣服雖然舊了些,卻收拾得非常幹淨。

    身子骨雖然粗壯了些,眉宇間卻帶着股子書卷氣。

    更難得的是此子的膽量異乎尋常,别人家的孩子見到自己,即便不吓得體若篩糠,至少也不敢大模大樣地站在那裡,将自己的目光當做過耳之風。

    而眼前這位程姓少年,居然不卑不亢地站在點将台下,偶然還向自己看上幾眼,仿佛自己與他僅僅是平輩一般,目光中根本沒有半點畏懼之色。

     “你叫程名振?可念過書?”仔細打量了程小九好幾遍,縣令大人終于開口。

     “回大人的話,小時候學過幾個字,粗通句讀而已!”程小九點點頭,盡量讓自己的笑容看起來親切自然。

    被縣令盯着看了好一會兒,要說半點兒也不緊張,那是純屬扯謊。

    但為了今年娘親和自己不再挨餓,再大的場面他也得應付下來。

    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