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武揚威

關燈
還鄉,求官而去豈不是畫蛇添足?再者董老家鄉在廣漢,您将所任在蜀郡,兩者并非一地,這怎麼算是還鄉呢?” 董扶臉上的肌肉輕微抽動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道:“不怕你們年輕人笑話,老夫家貧無産,族人凋敝,沒有一份俸祿,恐怕難考終命啊……見笑見笑。

    ” 荀攸見他這樣說也就沒辦法再問什麼了。

    董扶告辭,衆人見他一把年紀了,都送了出來。

    他拄着杖與大家依依惜别,才哆哆嗦嗦登車而去。

    諸人紛紛回去,隻有荀攸冒雨倚在檐下張望。

     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公達,你剛才何必多問。

    他一把年紀說出貪俸祿的話來,豈不是大失顔面?” 荀攸連連搖頭:“這件事不對……董茂安也是一代老儒了,不可能輕易自污名譽。

    他今天既肯這麼做,必定背後另有文章。

    莫忘了韓信受胯下之辱才成三齊之業!” “哦?”曹操覺得有道理,“你怎麼看?” “或許是我多慮了吧……宗正劉焉與董扶,以及太倉令趙韪,議郎法衍、孟佗素來交好。

    這一次劉焉自請出任益州刺史,平定黃巾馬相之亂,他臨行又上條陳請求更刺史為州牧兼領政務,如此則益州軍政之事皆控于劉焉一人之手。

    ” 曹操似乎嗅出點兒味道了:“董扶此去擔任蜀郡屬國都尉。

    前幾日太倉令趙韪,議郎法衍、孟佗同日辭官。

    他們這些人是要一同去益州啊!”荀攸低頭沉吟道:“我隻恐劉焉等此一去,益州從此不再為天子所有喽!” 劉焉一黨有劃地稱霸的野心……經荀攸一點撥,曹操也預感到不妙了,但現在哪能顧得上他們,隻好道:“政不得朝令夕改,明天就要出發了。

    ” “但願是我多慮了吧。

    ”荀攸自我寬慰着轉回廳堂。

     曹操跟着進去,見朱儁已與幕府諸人闡明并州之事。

    何進是不明就裡的,但長史王謙、主簿陳琳、東曹掾蒯越皆有所觸動,當即共同修表上奏朝廷。

     三天後,朝廷傳召董卓入朝晉升少府,敕其将兵馬交與皇甫嵩統領,并州之亂責成丁原處理。

    但是董卓卻不肯奉诏回來當九卿,隻是送來一份表章:“涼州擾亂,鲸鲵未滅,此臣奮發效命之秋。

    吏士踴躍,戀恩念報,各遮臣車,辭聲懇恻,未得即路也。

    辄且行前将軍事,盡心慰恤,效力行陣。

    ” 朱儁得知大罵董卓狂悖,欲再行他法,忽有黑山黃巾大舉東向侵擾。

    朝廷以朱儁素有威名,出為河内太守震懾黑山。

    董卓之事便暫且擱置了,随着耀兵大典的舉行,此事又漸漸被人淡忘…… 雖然皇帝劉宏久染風寒,但耀兵大典還是在九月底如期舉行,文武百官無不到平樂觀參禮。

    這一日天氣晴和,步兵、騎士數萬人在皇宮前結陣為營,劉宏親自登壇臨軍激勵将士保衛疆土,并誦讀《太公六韬》之文。

    太尉馬日磾手捧策文宣讀:“以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

    ” 策文宣讀已畢,劉宏親自披甲,稱“無上将軍”,帶領八校尉和心腹西園騎在軍營間縱馬三周,以示耀武揚威。

    當跑到最後一圈時,他突然在軍陣東北角大将軍的觀禮壇前停住,諸人不明其意也紛紛勒馬。

     隻見皇上白皙的臉上帶着一絲微笑,不知道是因為多年縱欲無度,還是因為這幾日有病在身,他的聲音顯得輕盈顫抖:“列位愛卿,天下乃寡人之天下。

    朕冊封爾等是為了永保江山康泰!蹇碩乃朕之心腹股肱,現在特親任之為元帥,督司隸校尉以下各處之兵馬。

    ” 說着劉宏揚鞭一指何進的九重華蓋,“雖大将軍亦由元帥領屬,爾等聽明白沒有?” “諾!”八人異口同聲應道,聲音之大,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而且今天,朕還要再增加一道任命。

    我任命衛尉董重為骠騎将軍!”衛尉卿董重是董太後的侄子,董太後弟弟董寵之子,論起來是劉宏的表兄弟。

     他說完揮舞皮鞭繼續縱馬,高舉佩劍直至講武壇上。

    數萬軍兵以及文武百官齊聲高喊:“萬歲!萬歲!萬萬歲!”整個皇宮廣場沉浸在一片威嚴之中。

     曹操偷眼瞧了瞧蹇碩,隻見他面貌矜持目不斜視。

    而在東北角小壇上,何進手扶着華蓋欄杆,臉上的表情卻還是喜氣洋洋——他根本沒意識到滅頂之災已近在咫尺。

    數萬軍兵高舉長戈呼号不斷,黑壓壓望不到邊。

    即便如此,還有幾支人馬因為出發戡亂并沒有到齊。

    這麼多的人,難道就交給一個宦官統領嗎? 曹操不禁悚然,又見袁紹六人也是面沉似水。

    講武壇不斷萦繞的,隻有皇帝劉宏那肆無忌憚地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