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突變

關燈
與黨人無仇無怨,也與宦官沒有什麼恩情。

    ”朱儁捋着小胡子,眼中流出一陣無奈,“他腦子裡隻想玩樂,誰能陪他玩樂他就袒護誰。

    他的确精明,但是所做的一切都隻是為了玩樂而已……可惜啊……” “現在惹出這樣的大亂子,他算是玩到頭了。

    ” “我現在隻想一件事,等到張角起事,涼州将領抽調不回,皇上又會派何人去平叛呢?”朱儁眨麼着黑豆般的小圓眼睛,“哼!八成這紮手的差事又要塞到我手裡了。

    ” 曹操心中突然生出一種微妙的想法:他可是承諾過要帶我出兵打仗的,真要此人為帥,我不是也可以一展身手了嗎?既而曹操又覺得這想法很邪惡,自己是大漢的官員,應該盼着國家太平無事,怎麼可以盼着有人造反呢?這心情還真是矛盾呀…… 這時袁基突然跑過來,作揖道:“剛才上殿時,多虧孟德賢弟攙扶我老父。

    ” “這點兒小事算不得什麼。

    ” “唉……我家本初、公路都不肯出來為官,慚愧呀慚愧。

    賢弟看到楊琦了嗎?” “在那邊。

    ”曹操用手指了指。

     “多謝多謝……” “有事嗎?” “皇上請二老到後面議事,哪知說着說着楊公與皇上頂起來了,君臣二人聲嘶力竭對着嚷了半天。

    楊公心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得趕緊叫楊琦也去伺候。

    ”說罷袁基徑自去了。

     “聽見沒有,事到如今皇上還聽不進忠言呢!”朱儁苦笑道,“真要是打起仗來,隻怕那領兵之人不死在反賊之手,反喪在奸臣之口。

    這差事可千萬别交給我。

    ” 曹操與朱儁又聊了一會兒,漸到寅時,天蒙蒙轉亮。

    沒有一點兒戰報,把守的羽林軍還是毫不松懈。

    二人就下了玉階,尋個背風的地方,在禦園青磚上席地而坐。

    畢竟還是早春,尤其黎明之際最是寒氣逼人,民間俗語喚作“鬼呲牙”,連鬼都凍得呲牙。

     年輕人還好辦,但是出仕有早晚,議郎也有年紀大小,上歲數的官員熬了半宿又挨凍,實在吃不消。

    就在玉階邊上,有一個年邁蒼蒼的老議郎凍得哆哆嗦嗦,倚着欄杆直打晃。

    曹操認識,是蜀中名士董扶,最善谶緯星象之學。

    曹操素來不信谶緯之術,所以并不怎麼敬重此人。

    但是看老人家受凍也心有不忍,便走過去想要幫他焐焐手。

     正在此刻,自殿上走出一位大人物! 此人身高八尺,不胖不瘦,白淨臉膛,龍眉鳳目,高高的鼻梁,元寶耳,一副濃密烏黑的胡須撒滿胸膛。

    任誰看,也猜不出他已經年近五十歲了,若是年輕必然是一等一的美男子。

    他舉手投足間透着天生的高貴與儒雅,但是這儒雅之中又似乎藏有不易察覺的鋒芒。

    這也難怪,朝廷百官,論及身份高貴當首推此公——宗正卿劉焉。

     九卿之中以宗正卿為尊,因為這一官職是掌管皇家宗室事務乃至分封王國的。

    也正是因為其特殊性,這一職位必由宗室成員中身份高貴、名望出衆之人擔任。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乃漢魯恭王之後,孝景帝一脈玄孫,曆任郡守,以禮賢下士儒雅高潔著稱。

    四十多歲便享有宗正之貴,這也是立漢以來不多的。

     隻見劉焉快步走下玉階,順手脫掉皇上剛賞的錦袍,給董扶披上:“我早就惦記着您呢!” 董扶顫顫巍巍道:“不敢,這是皇上賜您的。

    ” “甭管那麼多,您老隻管穿!”說着劉焉親手為他系好。

     董扶感動得熱淚盈眶:“大人您……真是……” 劉焉攙住他:“走!咱們一同進殿暖和。

    ” “官職低微。

    不敢……不敢……” “有什麼不敢的?”劉焉一挑眉毛,“想要什麼跟我說,宮裡宦官、侍衛多少也得讓我三分。

    我說讓您進去,他們哪個敢說三道四?” “劉大人讓您進去您就進去吧。

    ”太倉令趙韪笑着走了過來。

    他後面還跟着議郎法衍、孟佗。

     劉焉看見他們很高興:“走走走!都跟我進去,這麼大的玉堂殿還擠不下幾個人嗎?”說罷點手喚過一名小黃門,“你去盛五碗熱湯,給我端進去。

    ”那宦官惹不起他,趕緊應聲而去。

     曹操見了冷笑一聲,暗道:“好個拿大的劉焉,倒是會仗着身份收買人心。

    ” 不過,曹孟德還真是小看了劉焉這個人物。

    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在這種動蕩局勢下,遊離于宦官、清流之外的第三種勢力正在慢慢擡頭。

    當錦袍披到董扶身上時,以劉焉為首,趙韪、法衍、孟佗為謀士的東漢第一股分裂勢力已在醞釀之中……